希特勒与第三帝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
郑春泰
从乞丐到元首,希特勒点燃了德国的民族狂热之火又将之烧遍了世界,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历史上没有一个人能像希特勒那样曾被寄予如此多的希望,也没有人能招来如此大的仇恨。有人说:希特勒是魔鬼、是罪恶之源,这都是不客观的。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应依据一个标准,那就是:一个历史人物的评判不能单单着眼于他出类拔萃的能力,功过之分在于他对历史的发展是否起着推动作用。
失败中的挣扎
希特勒出身于奥地利一个普通的家庭,家庭暴力与贫苦渐渐形成了希特勒早期坚忍、自负的
性格。青年时期的希特勒如果用现下的观点评价,一个失
败的典型。茫无目的的求学绘画而又不愿为此付出努力,
穷困潦倒几近流落街头。正所谓环境造就人物,一战爆发,
战争狂热席卷整个德国,使希特勒这个满怀抱负的青年义
无反顾的奔赴战场。此时的希特勒眼前豁然开朗,生活中
的失意和烦恼消失殆尽,只有报效祖国的热情在他胸中熊
熊燃烧。但是战争的残酷冲刷着他的心灵,使他变的理智、
沉稳。面对现实,希特勒没有像普通士兵那样,他有着自
己的思考,这就是希特勒与众不同的原因。一个杰出的人,
是一定会有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是远大的,可以摒弃庸
人大众的思想,不受纷繁世俗的影响,这就奠定了希特勒
注定比他人站得高、看得远。
在希特勒心中,一直希望在炮火和无数生命的毁灭中体现
自己的价值。但是一战的失败沉重打击了希特勒,也正是从这短暂的打击中,希特勒真正看清了自己和德国的未来。希特勒投身政治,加入了德莱克斯勒的德国工人党,像是找到自己日思夜想的情妇一般,他展示出了自己高超的政治天赋,迅速壮大了党组织,确立了自己在党中的威望。我认为希特勒迅速成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极强的煽动力与出色的口才;二、高远的眼光和清醒的政治头脑。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希特勒的演讲口才和煽动能力,很多人会不解,一个人为什么能够依靠着演讲吸引民众、拉拢党羽。王小波说过:“蛊惑一些人,最简单的做法是煽动一种仇恨,鼓励大家去仇恨一些人、残害一些人,比如宣扬狭隘的民族情绪,这可以迎合人们野蛮的劣根性。”这句话实在是太经典了,“野蛮的劣根性”即便是在精神文明如此进步的欧洲,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人类的悲哀。同样的,不只是希特勒,在很多国家,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民族之间的仇恨、阶级之间的仇恨,这都引发了一阵阵狂热,带来了血一样的结果。三、希特勒的成功与当下德国整个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是凡尔赛合约压在德国的重重枷锁,另一方面人民生活困苦,加之长久以来对犹太人的仇视。这就造成了希特勒这样一个激进的政治家登上历史舞台。
通过一系列政治措施,希特勒掌控了整个党组织,作为一个这样出色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手段还是值得称赞的。但此时的希特勒在政治上还是略显幼稚,偏执的性格使他头脑已经封闭,除了自己的意见外,谁的也听不见去,希特勒总认为自己即将复制墨索里尼的成功,成功进军柏林,拿破仑救世主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当时的德国由于货币改革,美元资本的相继流入,在经济上还是有着复苏迹象,希特勒错误的估计了局势。于是,1923年啤酒馆起义险些葬送了希特勒,送给了希特勒短暂的牢狱生涯。到此为止,年轻时,希特勒受过两次重大
打击:被维也纳艺术学校拒之门外,以及母亲的去世,后来,他又经历了两次重大危机:中毒气倒卧沙场到德国投降,以及在统帅府前蒙受灾难。在蒙受最后一次打击后,只有具有不平凡意志的人才能东山再起,吸收自身所犯错误的教训,重新踏上注定要走的道路。这正是希特勒不同于平常人的地方,经历多次打击还能重新振作。不禁使人联想到邓小平,大起大落之后还能带领中国改革开放,的确令人敬佩。
走向权力的巅峰
在狱中的希特勒重新审视了自己要走的路,期间写下了
饱受争议的《我的奋斗》,书中对犹太人进行了无情的攻
击,并首次提出了“生存空间”这一概念,总的来说就
是生存空间的局限性迫使人们进行生存斗争,然而,为
生存空间而进行的毕生斗争却又包含进化的基础,用希
特勒的话说就是:“竞争是万物之本,人类并不是依靠人
性原则生存,而是靠最野蛮的生存竞争。”这无疑是偏激
的,加之书中对种族狂热的鼓吹,这种思想出现在一个
引导德国发展的人身上,这无疑是十分可怕的。正是短
暂的牢狱生涯给了希特勒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不
得不说的是此时作为鼓手的希特勒已让位给作为元首的
希特勒了。
希特勒出狱后,充分施展自己的组织才干,在纳粹党里建立了一套错综复杂的党内机构,它几乎包括了德国政府所设置的各种部门,在纳粹信徒中建立了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信念。此时希特勒懂得收敛锋芒,在政敌认为希特勒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希特勒逐渐壮大了党组织。一战过后,以英法两国为首的得胜一方,强行把极为苛刻的凡尔赛条约压在了德国的头上,使德国在政治上与经济上都处于欧洲的最底层。以犹太人为首的大银行家利用金融手段不断压榨德国的财富。不妨来类比现下的中国,中国上亿的T恤衫才能换取美国一架波音客机,大量的美国国债绑架了中国经济,不公平的货币制度暗中剥削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不公平的分工制度同样制约着中国的发展。当时德国不只是经济上被制约,政治上同样被欺辱。此时正值美国金融风暴波及德国,德国经济急转直下,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德国人民就急切希望出现强有力的人物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希特勒做为一个具有煽动力、能力出众的成熟政治家,人民就在恐怖与盲从中将希望寄托在希特勒身上。就这样希特勒一步步登上了德国统治的巅峰。
天使到魔鬼就是地狱也随他
希特勒上台以后,以英法为首的政治集团自然不希望德国出现一位强有力的元首,从而威胁自己的政治地位。于是英法两国利用德国周边小国挑逗希特勒政治神经,刺激希特勒犯错误,可英法两国确实低估了希特勒的实力。希特勒一边利用沙希特等一大批优秀的经济学家重振德国经济,另一方面又大肆扩充军力,培养军事人才。在政治博弈中,希特勒很清楚以“官二代”张伯伦为首的领导集体的软弱,只是虚张声势。英法两国害怕战争,在希特勒咄咄逼人的政治、军事行动中,选择了绥靖政策,目的无非是想把希特勒这一祸水引向苏联,不惜牺牲政治盟友以求自保。挺进莱茵河等一系列军事手段,迅速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声望。对于希特勒这样野心勃勃的人来说,无异于让他在极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希特勒一手加快独裁统治,另一边加快侵略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