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昆明市西山区第一中学政治朱自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收入分配公平、基尼系数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明确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的制度保证和重要举措。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如何实现社会收入公平

2、教学难点:

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公平与效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课之前我们来感悟生活《乞讨者》与《满汉全席》,你觉得这种现象的存在公不公平,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二者共同反映了当前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某种不公现象,差距过大不是公平。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共同探讨的话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过渡: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没有差距,完全平均公不公平?

(二)导入新课

1、公平的含义

在学生思考新课导入中第二个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公平的理解:第一,平均主义不是公平,差距悬殊不是公平;第二,公平指的是有差别且差别合理。

过渡: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其中,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那么怎么样去衡量一个的国家的收入分配

是否公平了呢。

2、基尼系数

教师:利用PPT展示有关基尼系数的标准。基尼系数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低于0.2表示收入十分平均; 0.2—0.3表示收入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相对合理;0.4是差距过大的警戒线;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悬殊。

在学生阅读有关基尼系数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国际上把基尼系数大于0.4作为警戒线,那么我国的基尼系数是多少呢?

教师:展示我国1978至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并引发学生思考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3、如何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在学生思考并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实现社会收入公平的措施:第一、实现收入公平的制度保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二、实现公平就要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就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第三、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外一个重要举措。

过渡:以上的措施可以简称为“一个制度两个举措”,一个制度指的是分配制度,两个举措分别指的是初次分配及再分配中的措施,那么什么是初次分配及再分配呢?

教师:展示有关初次分配及再分配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

材料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三是企业(集体)自留部分。因此,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两个比重”、“两个同步”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主要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现。 1、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需要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调节经济的需要;2、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因此,在再分配中更加关注公平,缩小个人、城乡、区域、行业差距。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指出结论:初次分配主要指的是工资(劳动报酬),再分配主要指的是利用税收和财政促成社会公平。

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师:用PPT展示有关和尚挑水喝的不同情境,并启发学生思考:1、图二、三、四挑水方式公不公平?2、六个和尚抬水喝的效率高不高,为什么?

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效率的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越高意为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过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匮乏,提高效率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但只有效率没有公平会导致什么。反之,没有效率的公平有没有意义?

学生思考并回答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教师利用蛋糕的示例说明:第一,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蛋糕要做大);第二,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蛋糕要切好),效率与公平既具有统一性,又存在着矛盾,强调不同的方面。

教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公平与效率,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在现实生活中国家主要采取哪些措施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围绕着收入分配及社会公平,一起探讨了公平的含义以及衡量分配公平的标准(基尼系数);同时探究了如何实现社会收入公平的措施(一个制度两个举措),补充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区别;理解了效率的含义以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最后探讨了在经济生活中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措施。

五、教学板书

六、当堂检测

1、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A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2、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项改革有利于( C )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3.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D )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事不平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时应做到( A )

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也要倡导回报社会;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反对收入存在差距

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实现“两个同步”和提高“两个比重”有何意义?

答:①、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②、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