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学科体系与理论框架0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管 理 学 门 类
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设4个二级学 科、本科专 业) ①工商管理 ②市场营销 ③会计学 2.工商管理类 ④财务管理 ⑤人力资源管理 ⑥旅游管理 ①公共管理 3.公共管理类 ②行政管理 ③国有资产管理 4.农林经济管理类(下设3个二级学科、本专业) 5.图书馆学(下设2个二级学科、本科专业)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管理学学科体系如下:
1.管理理论演进 管 理 学 学 科 体 系 ①管理概述 ②管理学及其特点 ③管理思想演进 ①角色与技能 ②社会责任与道德 ③组织文化与社会环境(约束与激励因素) ④国际管理 ①决策 ②计划 ③组织 ④人力资源管理 ⑤ 领导 ⑥控制 ⑦创新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最大不同就在于,经济学着重 于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它在宏观或者微观的层 面,探讨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问题。管理学的 价值就在于,不仅看到资源配置的效率层面,而 且关注资源配置过程中人的价值实现。所以,管 理学是一种充满人性的科学。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目前,管理学门类下设有5个一级学科:管 理科学与工程类(下设4个二级学科、本科专业)、 工商管理类(下设6个二级学科、本科专业)、公 共管理类(下设3个二级学科、本科专业)、农林 经济管理类(下设3个二级学科、本科专业)、图 书馆学(下设2个二级学科、本科专业)。 具体如下页图所示: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⑤ 领导
⑥ 控制
a.管理者与领导者 b.领导理论 c.激励(内容很丰富) d.授权 a.过程与类型 b.重点与障碍 c.有效控制 a.技术创新 b.制度创新
Company Logo
⑦ 创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www.themegallery.com
三、管理学的主要特点 1、综合性与丰富性 2、实践性与动态性 3、科学性与艺术性 4、思维性与工具性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企业家市场在我国尚不明显。企业家的自我探索 和公众对企业家的关注,为学术界研究企业家群 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中国的学术界应该读一读企业家个案分析,了解 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了解整合细胞组织内部 不同成分的企业家自身的喜怒哀乐。我们不能奢 望在中国一夜之间建立企业家市场,企业家在许 多时候需要依靠偶然的机遇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 对企业家这样一群脆弱的人,我们必须小心翼翼 地加以呵护,并且在中国改革大背景下,对他们 的一言一行进行评判。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解放后,1952年我国高校调整时管理学各专业 均被撤销。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即1978年邓小 平在一次讲话中提出要注意搞好管理,培养管理 人才(比西方的行政管理落后近100年 ―――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之研究》 标志行政学的发端)。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4、中国管理学在处在痛苦的转型期
中国的管理学和其他的学科一样,都处在痛苦的 转型期。在这个过程中,田野调查必不可少。因 为中国的管理学家必须首先对中国的经济现象进 行深入的发掘和调查,必须对中国当代管理界的 普遍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 中国管理学界要戒除浮躁,“上山下乡”,从火 热的改革生活中汲取营养。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2、管理学的本质及管理学家的使命
管理学的本质应当在于发掘人的价值。管理学从 本质上来说是关于人的学问。从这个角度来看, 管理学家应该是政治家,了解现代社会人的政治 诉求;管理学家应该是社会学家,了解人的社会 群体属性;管理学家应该是法学家,了解社区人 群共同的行为规则;管理学家应该是心理学家, 了解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通过影响心理 波动发挥人的潜能;管理学家还应该是哲学家, 能够洞察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即1978年邓小平在一次讲话 中提出要注意搞好管理,培养管理人才(比西方 落后了200多年,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相比) 1980年国家成立软科委员会;1985年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委设立管理科学部;1998年博士、硕士目 录中增加“管理学门类”,同年本科招生目录中 也列入了。至此,管理学门类与理、工、农、医、 文、史、哲、法、经、管、教育、军事并列为国 家大学科,取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往往是在貌似公允的立场上,对 资源配置的效率情有独钟。这种经济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使得当代经济学家背上了过于沉重的包袱,他们希望通过 对资源配置的研究,来解决世上万物的生存问题。很遗憾 地是,由于经济学家过于“贪婪”,反而使得经济学命运 多蹇。 目前在我国,西方经济学的思想处于主流地位,但是,从 自由主义学派,到批判主义学派,从批判主义学派,到新 自由主义学派,西方经济学的最大弊端仍然在于见物不见 人,没有看到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人的价值实现。 所以,经济学家在调动一切手段对经济现象作出解释的时 候,所得出的结论往往似是而非。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3、管理学与企业家
管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找出能够将各种价值判 断组合在一起的企业家。将企业家看作是企业的 人格化,然后将企业的法律关系变成企业家的法 律关系,从而使企业家成为一切法律关系的化身。 发现企业家的价值、找出企业家成长的条件、给 出企业家的评判标准,是企业管理学的核心内容。 然而,很遗憾地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 的企业家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家,他们在某些方面 出类拔萃,可是在实现企业价值,或者说将企业 内各种人的因素组合在一起,进行利益相关者价 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是顾此失彼。
www.themegallery.com
管理学学科体系与理论框架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一、管理学的学科地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学者对西方国家管理学的翻译, 几乎与西方国家管理理论、尤其是行政学的发展同期进行。 比较有影响的有《行政要术》、《行政纲目》、《行政学 总论》、《行政法撮要》等。30年代我国学者陆续发表 研究专著,影响较大的有1935年张金鉴的《行政学的理 论与实际》;翌年,江康黎出版《行政学原理》。以上均 为当时的大学丛书。龚详瑞、楼邦彦合著的《欧美官吏制 度》等在当时也有很大影响。新中国建立前,行政管理学 也步入了大学殿堂,各大学政治学系及培训学校大都开设 了行政学课程。孙中山提出并实践的五权分立的思想,组 建了现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府。1934年,当时的国 民政府成立行政效率研究会,并发行《行政效率》半月刊; 后更名为行政效率促进委员会和《行政研究》月刊,直属 行政院领导。
Company Logo
2.管理者研究
3.管理职能
www.themegallery.com
a.依据、特点、过程 ①决策 b.基础与方法 a.性质与多层次 ②计划 b.战略性计划 c.工具与技术 a.组织结构 ③组织 b.组织设计 c.集权与分化 d.部门与层次 a.规划 b.招聘 ④人力资源管理 c.培训 d.绩效管理 e.薪酬管理 f.职业生涯计划
Company Logo
LOGO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四、对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的思考
1、管理学与经济学在中国的不同发展结果。 在中国,成长最为迅速的一门学科就是管理学。 作为转型期社会的致用之学,管理学的触角几乎 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然而与经济学相比,管 理学是如此的杂乱,以至于人们很难从一个相对 稳定的角度梳理出学科的发展脉络,找出管理学 的内在逻辑。如果说经济学实现了理论的回归, 重新在西方经济学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径,那 么,管理学仍然处在经验探索阶段,在更多的时 候,管理学只是对管理经验特别是企业管理经验 的总结。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二、管理学的理论框架
目前国际上有两本经典的管理学教材,其一 是美国的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第七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其二是美国的斯蒂 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四版)》,(人大出 版社1997年)。 国内的管理学目前发行量最大的周三多主编 的《管理学(第二版)》(高教2003年版),体 系较合理,各章节深度把握较好,但内容较简单, 只适合本科教育。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企业管理学在研究企业家这样一种特殊社会群体的时候, 必须采用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心理学等等一切学科方 法,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真正的管理学家,发现企业家的重要性,了解企业家的基 本素质,然后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分析判断企业家在 进行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帮助企业 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管理学家与企业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企业家必须将解决 问题的方法付诸实施,而管理学家必须将解决问题的方法 归纳整理,找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进而指导其他企 业和企业家的实践活动。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管理学家身体力行,通过实证分析,找到了一些带有规律 性的东西。 但是,在实践方面,管理学家不如企业家,企业家能够根 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思路,更新观念,而管理 学家往往高高在上,夸夸其谈,不能因应社会的变革,及 时调整自己的逻辑思路。管理学家在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 的时候,缺乏经济学家那种历史的厚重感;管理学家在解 释现实生活中经济问题的时候,也缺乏企业家那种洞察问 题的能力。管理学家中不乏佼佼者,他们能够在细微之处 发现价值,但是,有时候他们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将个 案放大,从而得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来。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从根本上来说,管理学以人作为出发点,同时又 以人的价值实现作为最终目标。如果离开了人的 因素,管理学的发展就没有了根基,也没有了方 向。在企业管理中,人的价值尤为明显。企业是 一切法律关系的总和,而法律关系的主体永远是 人。在企业中,有投资者、债权人、董事、经理、 监事、普通员工等等,在企业外,有国家机关及 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客户等等。企业管理学 的目标,就在于找出企业利益相关者各自的价值 追求方向,然后,运用最佳的组合方式,将这些 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在当前学术界,对待企业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 认为企业家只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没有看到企业 家对企业资源的整合作用,没有看到企业家的崇高价值。 这些学者把企业作为研究的目标,而把企业家作为企业的 附属物,认为在一个企业中,企业家只是一个螺丝钉。这 种消解企业家作用的思维方式,固然有利于从宏观上了解 企业的走向,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弱化了企业家在企 业发展中的作用,所以,其研究结论往往不具有现实性。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企业家是企业的上帝,企业离开了企 业家将一事无成。这种观点虽然看到了企业家的价值,但 没有看到企业家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所发挥的独到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