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举制度看古人的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科举制度看古代文人的价值观
【摘要】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科举制度看当时文人的价值观。
【关键词】科举制度;古代文人价值观;价值观;
要从科举制度来看古人的价值观,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与文人有什么关系?了解了这些之后再来看古人的价值取向。
1、科举制度
1.1、科举制度概述[1]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1.2、科举制度实行以前的人才选拔[2]
春秋战国时期:部分沿用西周制度,出现“食客”、“客卿”等制度以外的人才选用。
秦朝:商鞅变法时实行,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即在朝官中推选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吏部依据中正的报告,按品级授官。
1.3、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3]
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1.3.1、墨义[4]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
1.3.2、帖经[5]
帖经,有如现代诗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1.3.3、策问[6]
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
1.3.4、诗赋[7]
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
1.3.5、经义[8]
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自宋朝开始,经义取代帖经、墨义,而明朝就干脆专考经义,读书人真正走进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
2、科举制度和古代文人的关系(存在科举制度时期的文人)
科举制度以前的人才选拔基本上是由分封、世袭、推选、自荐等方式产生。普通的文人难以涉足政坛。此时的人才选拔也就是官员的选拔。
春秋以前,文化教育被政府官学所垄断,普通的平民百姓难以有读书从文的机会。此时的文人基本都是一些官宦子弟。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打破了这种垄断。普通百姓得以进入文人行列。
《论语》中说“学而优则仕”。意思大概就是说学习好了,就可以把学到的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主要是用于从政。
科举制度以前,在那个社会生产力非常低的时代,温饱尚不足,能读书的人大都不是穷苦人家。那时候的古人读书可以说与做官关系不大。到了隋唐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加之私塾教育与官学的兴盛,许多平民百姓的孩子有机会读书。科举制度的出现也使得读书人有机会进入政治领域,使得读书人真的能够“学而优则仕”了。
3、从科举制度看古代文人的价值观
既然是从科举制度来看古代文人的价值观,那么就要从隋朝说起。由于各朝各代科举制度不尽相同,所以接下来我们分历史时期来说说古代文人的价值观,也即价值取向。
3.1隋朝时期
吕思勉先生在《隋唐五代史》中说道“人类已往之社会,大变有四:曰原始共产社会,曰奴隶社会,曰封建社会,曰资本主义社会”。[9]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那时候还没有科举制度,那就不说了。就先说说封建社会。我们以前学习历史的时候知道了从周文王分封天下到满清灭亡这一段时期都可以算是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分封制度,一个是爵位分级。分封制度即是将土地分封给贵族或是功臣,也就是地主阶级。爵位分级也就是层层管理。以前语文课本中文言文中常出现“郑伯”“晋候”“秦伯”等名词,这就是古代分封制的产物。《随书·百官志》中说道“隋初封爵,本有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候、伯、子、男,凡九等。炀帝惟留王、公、候等,余并废之。”这就说明隋朝还是和汉朝差不多,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但是文帝时期开创了科举制度,使得读书人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现在开始说科举制度与文人的价值观。先说隋初的科举考试。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10]即是隋初年的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
“志行修谨”即是说有志于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完善自己的德行。所谓君子正道直行,不偏不倚。但是君子行径是很难的,要保持谨慎,随时告诫自己德行很重要啊。从这里来看当时的文人的价值取向也是更看重德行,文采次之。
“清平干济”这个词不是很好懂。个人认为“清”即是清廉,“平”即是平明,也就是公正严明。“干”即是才干,“济”就是帮助、救助的意思。“清平干济”这句话大概就是说选拔清廉公正,有济世之才的人来管理天下。从这里来看古代文人的价值取向是注重德行与真才实干。
而到了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选拔人才的宽度有所加大。10科举人总的来说就是选拔①孝悌敦厚、好义清廉、公正守法等德行好的人②学习好、有学问、文采好的人③有军事才能、身体强健的人。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可以看出即是要选拔有政治才能的人。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当时文人的价值取向由德行修养和实干济世扩展到德行修养、学问文采、军事才能、政治才干并重的局面。
3.2唐朝时期
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11]
可以看出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不论是进士科还是明经科都要考时务策,说明当时取材还是以实用人才为主。但是进士科要考试诗赋,诗赋都是有一定格式、韵律的文学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人对文采的重视,而不再以德取才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个人道德修养要求有所降低。而明经科考试经义可以看出当时读书人的思想开始受到束缚。况且明经科的考试是比较简单的,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可能会使读书人不思改革而唯尊崇古人圣贤之教义。
诗赋与经义的考试是唐朝取士的一种方法,是为了政治需要。但是往往政治需要会主导一个时期的文人价值观。诗赋讲究的格调韵律,经义的刻板呆滞,无不影响着当时的文人的价值取向。使得当时不少文人只注重文章是不是辞藻华丽,是不是对仗工整,是不是平仄和韵,符不符合古时“圣贤书”的义理。而不考虑文章是不是内容充实,是不是合乎情理,是不是有自己的思想。以至于当时出现了不少华而不实内容空虚的文章。
后有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得到了很多读书人的积极响应。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还是有不少文人的价值取向还是讲究实用,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只要文表华艳就好。
再者说,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以至于出现了不少欺世盗名之辈。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文人要当官还是有不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