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应用举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里 阳虚为本 ,表寒凝为标 ,证属阳虚寒凝。故予温阳散寒
之 法 。方 用 麻 黄 附 子 细 辛 汤加 味 。钵 草 正》云 :“麻 黄 以轻扬
之昧,而兼辛温之性 ,故 善达肌 表,走经 络,大 能表 散风邪、
祛除寒毒……若寒邪深入少 阴、厥 阴筋 骨之 间,非用麻 黄、
官桂 不能逐也 ……或兼温药以助 阳,可逐阴凝之寒毒 。”故
黄 附子细 6 g,杏 仁
8 g,半夏 10 g,五味 子 10 g,甘 草 6 g。水 煎 服 ,1剂 /d。患 者
服 3剂 后 咳 嗽减 轻 ,鼻塞 流 涕 消 失 。继服 6剂 ,咳嗽 缓 解 。连
续服 3O剂 ,自觉神清气爽,畏寒及尿多诸症悉除 ,随访半年
未 复 发 。
按 咳 嗽 为 临 床 常 见 病 症 ,辨 证 首 先 分 清 外 感 、内 伤 ,
1剂 /d,水煎服。6剂后项背肩及 上肢痛减 ,续服 6剂后脱
去棉衣 ,不畏寒 ,头部活动较前灵活 ,精神 明显好转,唯双手
指 仍冰凉 ,原方加 当归 15 g,再服 l0剂后 诸症 消失 ,嘱服
“颈 复康 颗 粒 ’'善 后 。 随访 1年 未 复 发 。
按 根 据 本 案 临床 表 现 ,可 归入 祖 国医 学 ‘痹 证 ”范畴 。
关键 词 麻黄 附子细辛汤;头痛;颈椎病;气管 炎;喉 炎;医案 中图分类号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004-6852(201 1)01-0043-02
麻黄细 辛附子汤 出 自《伤寒 论》301条 :“少 阴病 ,始得 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本方多用于里 虚寒兼表寒的“太少两感证 ”。方中麻黄宣肺散寒 ,解太 阳之 表邪 ;附 子 壮元 阳 ,补命 火 ,能 够 搜逐 深 陷 的寒 邪 ,温 少 阴之 阳气 ,《神农本草经》云:“附子气味辛温 ,主寒湿 痿蹙 ,拘 挛, 膝痛 ,不能行步 ”;细辛气 味辛 温雄烈 ,走 经窜络 ,能入髓透 骨,温经通窍止痛,《神农本草经》日:“细 辛气 味辛温 ,主咳 逆上气 ,头痛脑动 ,百节拘挛 ,风湿痹痛 ,死肌 。,,3药合用可 于温 阳中促进解表 ,于解表中不伤 阳气 。清代 医家郑钦安认
用麻 黄祛 寒毒 ;附子温 肾阳:细辛温通 表里;羌 活、白芷 、藁
本 、蔓 荆子引药上 行 ,以助 阳祛寒 ,通经止 痛 ;川芎活 血祛
瘀 ,通脉止痛 ;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振奋 阳气 ,祛寒散
寒 ,温通经脉 ,陈年痼疾 ,今始冰滑 。



案 患者 者 杨某,男,62岁 岁, , 2008年 年 9月 月 20 日初诊。患者 圈
4 急性 喉 炎 案 患者 曹某 ,女,3O岁,2008年 8月 26目初诊。患者
形 瘦 体 差 ,自述 素 日形 寒 怕 冷 ,1周 前 不慎 淋 雨 后 即 出现 恶 寒,身 困无力,声嘶音哑 ,咽痒痛、干咳 ,在某 院诊断 为“急性 喉 炎 ”,予“头孢 曲松 钠 ’’输 液 1周 ,无 明 显好 转 。刻 诊 :音 哑 , 咽痛 ,欲 咳而咳不出 ,恶寒怕冷 ,腰 膝酸软,食欲 不佳,舌淡 苔 白,脉沉 紧 。查 体 :体 温 36.2℃ ,咽 部 无 红 肿 ,扁 桃 体无 肿 大 。诊 断 :暴 痦 ,证属 阳虚 寒 侵 ,肺 气 郁 闭 。治 宜温 阳散 寒 ,宣 肺利窍 ,方用麻黄 附子细辛汤加味:炙麻黄 10 g,制 附子 (先 煎 )10 g,细 辛 6 g,杏 仁 8 g,桔 梗 10 g,甘 草 10 g,蝉 蜕 10 g, 木蝴蝶 10 g。水煎服 ,1剂 /d。患者服 3剂后即能说话,但仍 略有嘶哑 。续用 3剂后声音基本恢复正常,略有干咳、咽痒, 原方加前胡 10 g,续服 4剂后诸症悉除 。
寒肢 冷 、双 手 冰 凉 、面 色 淡 白无 华 、舌 淡 苔 白 、脉 沉 弱均 为里
阳虚而外寒凝之象。脉证合参 ,证属 阳虚寒痹 。方中麻黄发
栽 伸 ‘盖 2011年第24卷第J期Gansu Journal ofTCM,2011 Vo1.24 No.J
冠心 病 , 纹 痛 的 辨证 施 护
为:“麻黄附子细辛汤\一 方 ,乃交 阴阳之方 ,亦温经散寒之方
~经 ~ 也。夫附子辛热 ,能助太 阳之阳 ,而 内交于少阴。麻黄苦温 ,
细辛辛温,能启少阴之精,而外交于太 阳。仲景取微发汗以
~验~ 散邪,实 以交阴阳也,阴阳相交,邪 自立解 。若执发汗 以论此 ~交一 方 ,浅识此 方也。”医家在 临床中广泛运用本方 ,并较 多发
《素 问·痹论篇》指 出:“风寒湿 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其风
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 者为著痹也 。”此案
由于 患 者 素 体虚 弱 ,气 血不 足 ,腠 理 空虚 ,故 外 邪 易于 入 侵 ,
既 病 之 后 ,又 无 力 驱邪 外 出 ,以致 风 、寒 、湿 之 邪 得 以逐 渐深
而临床多见内伤兼外感之证 。本案咳嗽反复发作 3年 ,已成
宿疾 ,肺主 气而肾主纳气,日久不愈,久病必 虚,久病及 肾,
致肺 肾 亏 虚 ,肾 阳 不 足 ,肺 卫 不 固 ,故 畏 寒 怕冷 ,受 凉 即 发 ,
症见形寒肢冷、夜尿频多、面色淡 白无 华。今又感风寒,外束
肌表 ,内郁肺气 ,肺气郁 闭不宣,故咳嗽加剧、咳痰、鼻塞 、流
荫 伸 ‘爰 2011年第24卷第J期Gansu Journal ofTCM,2011 Vo1.24 No.J
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应用举 隅
马景 和 ’,薛 国 忠 丛 1临洮县辛店中心 卫生院,甘肃 临洮 730515;2甘肃中医学院附属 医院
摘 要 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血管性头痛、颈椎病 、慢性支气管 炎、急性喉 炎等临床 常见疑难 杂症,可取得 较好疗效,充分体现 了中医异病 同治的特 色。
头部活动受 限,后颈部压痛 明显 ,颈椎 X线片提示:颈椎病。
诊 断 :痹 证 (阳虚 寒 凝 型 )。治 以温 经 散寒 ,药 用 麻 黄 附子 细
辛汤加味 :炙麻 黄 10 g,制附子 (先煎)10 g,细辛 6 g,桂枝
10g,桑枝 l0g,羌活 10 g,片姜黄 10 g,川芎 10 g,甘草 6 g。
药 。诸药共奏温 阳散寒 ,通脉止痛之功效。根据现代药理研
究 ,细辛 、麻黄 、桂枝、桑枝、羌活等都含有挥发油及生物碱 ,
有解热、镇痛及局部麻醉作用 。
3 慢厂性 支气管炎 案 患 者 孙 某 ,男 ,52岁 ,2008年 l2月 16日初 诊 。 患
~ 者 自述 咳嗽反复发作 3年余 ,平素畏寒怕冷,受凉后 易发 一理~ 作 。近 日感寒咳嗽加剧,咯痰色 白量 多。刻诊:形寒肢冷,夜
按 《素 问·五脏生成篇》云:“头痛 巅疾 ,下虚 上实,过 在足少 阴、巨阳,甚则入肾。”《兰室秘藏 ·头痛 门》云:“少 阴 经 头痛 ,三 阴三 阳 经 不 流 行 而 足 寒 气 逆 为寒 厥 ,其 脉 沉 细 , 麻黄 附子细辛为主。”本例 患者年高体衰 ,病程绵长 ,正虚邪 实,其全身畏寒怕冷 ,脉沉细 ,为少阴阳虚里寒 ,头痛 、头部 冰冷 、头顶为著 ,受凉即发 ,为太阳表寒凝结之 故 。脉证合
关键 词 冠 心 病 ;心 绞痛 ;辨 证 施 护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 004—6852(2011)O1—0044—02
冠 心 病 是 指 因冠 状 动 脉 粥样 硬 化 使 血 管 阻 塞 ,导 致 心 肌 缺 血 、缺 氧 而 引 起 的 心 脏 病 ,它 和 冠 状 动 脉 功 能 性 改 变
涕 ,舌淡苔 白,脉沉紧 。脉证合参 ,证属阳虚外感 ,寒邪束肺 ,
宣降失常。方 中麻黄宣肺解表 ;附子温邪 ,外助麻黄 宣解 太阳之表寒 ;
杏仁、半夏温肺化痰;五味子敛肺止咳 ;甘 草调和诸药。诸药
合 用温 阳散 寒 ,宣 肺 止 咳 ,故 收 良效 [2 。
挥 。笔者在临床应用本方治疗部分疑难杂症疗 效颇佳 ,亦 略
一流~ 有体会,兹举验案如下 :
l 血管性头痛\ 。
案 患 者 马 某 ,女 ,66岁 ,2007年 7月 5日初 诊 。患者 反复发作性头痛 3年余 ,曾因“血管性头痛 ”多次住院治疗, 效果不佳 。刻诊:头痛 ,时发 时止 ,头顶部 为著 ,伴头部冰冷 感,全身畏寒怕冷 ,天虽大热 ,仍 以头 巾裹头 ,不裹头 巾则头 痛易发或加重,痛苦万分,无头晕 ,舌淡苔 白,脉沉细 。查体 : 体 温 36.8"C,心 率 75次 /min,血 压 125/75 mⅢHg(1 mmHg= 0.133 kPa),颈 软 ,无 抵 抗 ,神 经 系 统 检 查未 见异 常 ,头颅 CT 扫 描 未 见 异 常 。诊 断 :头 痛 (阳虚 寒 凝 型 )。治 以温 阳散 寒 ,药 用 麻 黄 附 子 细 辛 汤 加 味 :炙 麻 黄 10 g,制 附子 (先 煎 )10 g, 细 辛 6 g,羌 活 10 g,白芷 10 g,藁 本 10 g,蔓 荆 子 10 g,川 芎 10 g,甘 草 6 g。水 煎 服 ,1剂 /d。4天 后 复 诊 ,头 痛 大 减 。原 方再服 6剂 ,头痛 消失,头部冰冷感缓解 。半月后 已不裹头 巾,不怕冷。继服 金匮肾气丸善其后,随访 1年无复发。
尿频 多,面色淡 白无华 ,鼻塞 ,流清涕 ,舌淡苔 白,脉沉紧 。查
~园~ 体:体温 37℃,两肺呼吸音粗糙 ,少量干哕音。胸部 X线片
示:两肺纹理增重 、紊乱。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证属 阳虚寒
~ 侵

, 汤表\加邪 味束:肺炙。麻治黄宜i温 0 g阳,制散附寒子以托(先邪煎外)1出0 ,g方,细用辛麻
按 《灵枢·忧恚无言篇》日:“人卒然无音者 ,寒气客于 厌 ,则 厌 不 能 发 ,发 不 能 下 ,至 其 开 阖 不 致 ,故 无 音 。”《素 问 · 气交变大 论》载:“岁火 不及 ,寒乃大行 ,民病 ……暴痦 。”此 案 患 者素 体 阳 虚 ,又 感 寒 邪 ,乃 肾虚 受 寒 。 肾阳 不 足 故 形寒 怕冷 ,腰膝酸 困 ;寒邪袭肺 ,会厌 开合不利 ,故突 然声嘶喑 哑 ;肺 被 邪遏 ,气 失 宣 降 ,则 咳 嗽 咽痛 ,舌 淡 苔 白,脉 沉 紧 ,脉 证合 参证 属 太 少两 感证 。切 合 麻 黄 细 辛 附 子汤 主证 ,故 1O 剂 即愈 。 参 考 文 献 [1】 何 秀玲 .麻 黄附 子 细辛 汤 应用 举 隅 【J】.甘 肃 中 医 ,2006,
入,留恋筋骨 、血脉而为痹 。因此阳虚卫外不 固是 内因,风 、
寒、湿邪乘虚袭入人体是外 因。患者病久阳气不足,表卫不
固,外邪侵入 引起 气血不畅 ,经络阻滞 ,故项背肩及上肢疼
痛;邪气久羁 ,气血失荣 ,故肌 肉僵硬 ;腰为 肾之府 ,膝 为筋
之府,腰膝酸 软无力为病久延及肝 肾,为肝 肾亏 虚之象;形
(痉 挛 )一起 ,统 称 冠 状 动 脉 粥 样 性 心 脏 病 ,简 称 冠 心 病 ,亦 称 缺血性 心脏病 [ ,而心 绞痛属 于冠 心病 急性 发作 的一
表 通 阳 ;附子 助 阳散 寒 :细 辛 辛 开表 里 ;桂 枝 行 营 卫 ;羌 活 、
桑 枝 祛 寒 湿 ;片 姜 黄 、川 芎 祛 瘀通 络 ,活 血止 痛 ;甘 草 调 和 诸
龚 佳 青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1
摘 要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对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 56例冠心病给予基础 和对症护理。结 果:症状完全 消失 10例 ,占 1 7.9%;症状基本消失 44例 ,占 78.7%;症状未消失 2例 ,占 3.4%;总有效率 96.6%。结论 : 对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基础护理的 同时结合临床表现给 予辨证施护可显著 改善 临床症状。
项背及肩冰冷疼痛 、双上肢麻 木、僵硬 2年余,在 某医院诊
断为“颈椎病 ”,曾住院治疗,效果不佳。近来项背肩及上肢
疼痛加剧 ,畏寒怕冷,腰膝酸软,身穿棉衣,仍形寒肢冷 。刻
诊:颈部僵硬 ,上肢活动 尚可,双手冰凉 ,面色 淡 白无华,舌
淡苔 自,脉沉 弱。查体 :血压 135/75 mmHg,颈部肌 肉僵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