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及完善措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提 高 排 污 设 备 的 运 行 效 率 。 各 项 排 污 设 备 运 行 效 率 的高低,不仅影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且对环境治理成 本的影响也很明显。 在各项排污设备中,脱硫设备的脱硫效 率的变动对环境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大。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 高,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减少,火力发电企业缴纳的排 污费就相应减少,这样环境治理成本也就相应减少。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第三医院)
2.加 强 相 关 人 员 的 综 合 素 质 管 理 。 “以 人 为 本 ”是 企 业 管理的核心,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点,始终不能动摇。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持续监督机制。 在内部控制的监 督上,必须坚决克服程序监督,针对“内部人”监督的偏向,真 正 做 到 “三 个 加 强 ”:一 是 加 强 对 关 键 岗 位 的 定 期 稽 查 制 度 ; 二是加强对企业部门管理分控制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 制的制度,以杜绝部门权力过大或集体徇私舞弊;三是加强 对企业法人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企业的重大决策集体审批 等制度,以杜绝企业管理者独断专行,胡作非为。
3.发电量风险管理。 发电企业在激烈的现货市场竞争中, 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随机性,很难通过控制市 场占有率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 为了规避和减少这种 风险,企业可以和大用户或者电网公司通过签远期合约以销 定成本,保护自己拥有一定的发电市场和利润。 当现货市场 价格低于合同价格时,购电方应将少于合同电价支付的差价 费用支付给售电方;当现货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售电 方应将高于合同电价的差价费用支付给购电方,这样就回避 了市场风险。
管理荟萃
时尽量减少燃煤运输途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再次,在验收 环节,加强对采样、制样、化验的管理,以保证燃煤质量,保证 燃烧设备和环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最后, 在煤炭消耗环节,加强对入炉煤的计量管理,改进煤的掺混 技术,全面提高混煤的质量,进而提高劣质煤利用率,减少停 炉事故,降低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
6.建立 信 息 沟 通 系 统 ,完 善 信 息 管 理 内 部 控 制 制 度 。 规 范的信息沟通系统不仅要有向下的沟通渠道, 还应有向上 的、斜向的、平行的以及对外界的信息沟通渠道。 信息和沟通
时链接其他各因素的纽带,关键在于沟通的及时性和运用正 确的渠道进行信息的沟通。
7.建 立 和 实 施 风 险 评 估 机 制 ,增 强 企 业 风 险 评 估 意 识 。 为防止风险、及时地发现风险、预测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并 设法把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的程度上,各个企业应制定严密 的业务操作规程及信息传输报告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的全面 风险管理体系, 对整个企业每个层次和本部门的业务单位、 各个种类的风险进行通盘管理。
2.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及管理模式僵化。 对于资产规模不 大、人员不多的企业,其组织结构一半采用直线制或直线职能 制,容易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所 有者同时又是经营者。
3.管理权责主体问题不清 。 近年来不少案件表明,很多舞 弊行为都直接来自公司高层, 高层舞弊活动大大限制了传统 的内部控制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内部控制由谁负责,是 关系到内部控制能否发挥作用的根本问题。
4.上网电价风险管理。 通过近几年来的竞价上网实 践 , 认识到开放的电力市场虽然给发电企业带来了很多自由选 择的机会,但也给其带来很多市场竞争的压力。因此,对发电 企业来说,不进则退,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实 现高收入、低成本运营,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戚若男.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D].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2009 [2]缑 颖 慧.危 机 下 发 电 企 业 财 务 风 险 应 对[J].河 北 企 业 , 2010,(7) [3]刘建国.深析发电企 业 的 财 务 风 险[J].经 济 视 角 ,2009, (4) [4]杨 勇 .发 电 企 业 风 险 及 对 策 浅 析 [J].重 庆 电 力 高 等 专 科 学 院 学 报 ,2008,13(3) [5]张 立 辉.发 电 企 业 竞 争 力 分 析[M].北 京 :经 济 管 理 出 版 社 ,2007
强化外部监管,促使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制度 创新。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与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信息交 流,形成监督合力,加大执法力度,增强震慑力;二是对原有 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5.理顺内部管理决策与执行的层次关系。 建立完整的组 织及岗位责任制,明确划分高级管理层、部门经理层、基层业 务人员以及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做到责、权、利有机结合, 从企业内部自身需要出发,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 识水平,通过宣传相关知识,加强法制教育和制定必要的内 控制约,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使每一个员工积极参与 企业管理,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新性,使其成为内部控制 中的一环。
(作者单位: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6
2012 年第 07 期
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
的缺陷及完善措施
丁丽娜
一、 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 1. 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 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 整, 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 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 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 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 措施的总称。
三、针对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 建议
1.更新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理念。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 是企业的管理者所造就的。 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与企业管理 层是否重视、是否带头执行有很大的关系。 要完善企业内部 控制机制,只有使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才能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 与完善。 企业管理层应充分意识到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更新 管理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实行科学管理,这是企业内部控 制制度得以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
4.缺乏完善的控制环境 。 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 部 控制的贯彻执行,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内部 控制的核心。 然而, 大多数企业缺乏对控制环境的认识和重 视。
5.没有建立起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我国企 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化,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经营 风险不断提高, 如何控制与防范风险是我国企业能否成功的 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的风险评估就是按照公司规定的经营战 略,利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找出风险点并采取适当的方法降 低风险。 我国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的现象相当普遍。 大部分企业 没有一个健全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管理层的风险意识不强, 从制度上缺乏应有的风险评估, 使企业时常处于风险经营的 境地 ,营 造 重 视 内 部 控 制 的 氛 围。
(1)树 立 科 学 的 内 控 观 念 ,培 养 内 控 认 同 感 。 (2)规 范 企 业 法 人 治 理 结 构 ,建 立 多 极 性 控 制 。 9.强化前馈管理,防患于未然。 企业的资金投入较大时, 一方面要求加强资金投入过程中的防护性控制, 减少资金、 资产的浪费和损失;另一方面要求必须强化前馈管理,积极 利用既有的工作经验和科技成果, 进行充分的项目论证,制 定出科学的方案,减少资金投入规模和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中 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控制制度应该以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企业制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 和发展战略,并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具体到本文 的 出 发 点 — — — 控 制 制 度 , 为 实 现 组 织 目 标 , 通 过 规 章 、 准 则 等 形式规范与限制组织中各级管理者与员工的行为,以保证管 理活动有利于组织战略和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魏 良 华,邓 彦,李 华 军.企 业 内 部 控 制 规 范 建 设 探 微[J]. 财 会 月 刊 ,2009,(4):56-57 [2]陈 金 娟.内 部 控 制 与 会 计 信 息 关 系 刍 议[J].会 计 之 友 , 2008,(6):50-51 3]孙合珍.对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J].财 会 研 究, 2009,(7):53-55 [4] 陈 彩 凤 .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规 范 体 系 建 设 的 五 大 突 破 [J]. 财 会 研 究 ,2009,(1):62-63 [5]王 瑜,胡 仁 昱.新 旧 准 则 下 内 部 控 制 之 比 较[J].财 会 月 刊,2008,(1):69-70 [6]赵 文 秀 ,胡 淑 娟 .对 加 强 中 小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的 看 法 [J]. 财 会 月 刊 (综 合 ),2008,(4):23-24 [7]刘 慧 萍 .小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问 题 研 究 [J].财 务 与 会 计 导 刊 , 2010,(1):33-35 [8]肖 荣 智.企 业 内 部 会 计 控 制 的 点 线 面 [J].会 计 之 友 ,2008, (6):36-37 [9] 庄 蓉 . 中 小 企 业 的 内 部 控 制 浅 析 [J]. 会 计 师 ,2008,(8): 62-63 [10]刘 开 强.强 化 公 司 内 部 会 计 控 制 之 我 见[J].会 计 之 友, 2008,(6):46-47 [11]张志友.改 进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防 范 企 业 经 营 风 险[J].财 会 月 刊 ,2008,(6):74-75 [12]彭 正 辉.内 部 财 务 控 制 的 局 限 性 及 有 效 运 行 的 对 策 [J].会 计 师 ,2008,(3):29-30
(2)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在整个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锅炉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锅炉效率每提高 0.5%,煤耗约下降 29g / kW·h。 煤耗的降低,一方面降低了企业总成本,另一方 面降低了企业环境成本方面的开支。提高锅炉效率应重点从 如何降低排烟温度、 降低飞灰可燃物以及如何减少炉膛、烟 道和空气预热器漏风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锅 炉运行稳定。
2.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应该包 括经营的合法合规性、资产的安全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 营的效率与效果,以及实现发展战略。
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未能正确认识、理解并对待企业内部控制。 许多企业普
遍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牵制,不设置内部控制机构,不建立 内部控制制度,也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导致缺乏明确的控制 程序和标准。
6.在控制活动方面,缺乏系统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 。 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企业内部所有的职能部门, 包括交易授 权、不相容岗位、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业务记录、规章制度、 独立检查和控制标准等多项内容。 而目前很多企业普遍存在 着权责划分不明确,没有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不
管理荟萃
相容岗位没有分离,各部门、人员之间权责分派不清,出现问 题相互推脱,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无法贯彻执行。 有些企业 缺乏独立复核制度,对一些重要的工作环节没有进行独立复 核,无法确保经济业务的正确、真实及完整,从而容易导致滥 用职权、贪污舞弊的现象发生。
4.加强 内 部 审 计 工 作 ,协 调 外 部 监 管 。 要 确 保 内 部 控 制 制度被切实地执行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执行效果,内部控制 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 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 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通过监督控制 环境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 并及时反馈有关执行结果的信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预 期控制目标。 同时,在监控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促进控制环 境的建立,为改进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为组织成功地 达到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服务。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第三医院)
2.加 强 相 关 人 员 的 综 合 素 质 管 理 。 “以 人 为 本 ”是 企 业 管理的核心,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点,始终不能动摇。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持续监督机制。 在内部控制的监 督上,必须坚决克服程序监督,针对“内部人”监督的偏向,真 正 做 到 “三 个 加 强 ”:一 是 加 强 对 关 键 岗 位 的 定 期 稽 查 制 度 ; 二是加强对企业部门管理分控制监督,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 制的制度,以杜绝部门权力过大或集体徇私舞弊;三是加强 对企业法人的内部控制监督,建立企业的重大决策集体审批 等制度,以杜绝企业管理者独断专行,胡作非为。
3.发电量风险管理。 发电企业在激烈的现货市场竞争中, 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随机性,很难通过控制市 场占有率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 为了规避和减少这种 风险,企业可以和大用户或者电网公司通过签远期合约以销 定成本,保护自己拥有一定的发电市场和利润。 当现货市场 价格低于合同价格时,购电方应将少于合同电价支付的差价 费用支付给售电方;当现货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售电 方应将高于合同电价的差价费用支付给购电方,这样就回避 了市场风险。
管理荟萃
时尽量减少燃煤运输途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再次,在验收 环节,加强对采样、制样、化验的管理,以保证燃煤质量,保证 燃烧设备和环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最后, 在煤炭消耗环节,加强对入炉煤的计量管理,改进煤的掺混 技术,全面提高混煤的质量,进而提高劣质煤利用率,减少停 炉事故,降低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
6.建立 信 息 沟 通 系 统 ,完 善 信 息 管 理 内 部 控 制 制 度 。 规 范的信息沟通系统不仅要有向下的沟通渠道, 还应有向上 的、斜向的、平行的以及对外界的信息沟通渠道。 信息和沟通
时链接其他各因素的纽带,关键在于沟通的及时性和运用正 确的渠道进行信息的沟通。
7.建 立 和 实 施 风 险 评 估 机 制 ,增 强 企 业 风 险 评 估 意 识 。 为防止风险、及时地发现风险、预测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并 设法把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的程度上,各个企业应制定严密 的业务操作规程及信息传输报告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的全面 风险管理体系, 对整个企业每个层次和本部门的业务单位、 各个种类的风险进行通盘管理。
2.组织结构设置不合理及管理模式僵化。 对于资产规模不 大、人员不多的企业,其组织结构一半采用直线制或直线职能 制,容易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所 有者同时又是经营者。
3.管理权责主体问题不清 。 近年来不少案件表明,很多舞 弊行为都直接来自公司高层, 高层舞弊活动大大限制了传统 的内部控制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内部控制由谁负责,是 关系到内部控制能否发挥作用的根本问题。
4.上网电价风险管理。 通过近几年来的竞价上网实 践 , 认识到开放的电力市场虽然给发电企业带来了很多自由选 择的机会,但也给其带来很多市场竞争的压力。因此,对发电 企业来说,不进则退,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实 现高收入、低成本运营,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戚若男.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D]. 华 北 电 力 大 学 .2009 [2]缑 颖 慧.危 机 下 发 电 企 业 财 务 风 险 应 对[J].河 北 企 业 , 2010,(7) [3]刘建国.深析发电企 业 的 财 务 风 险[J].经 济 视 角 ,2009, (4) [4]杨 勇 .发 电 企 业 风 险 及 对 策 浅 析 [J].重 庆 电 力 高 等 专 科 学 院 学 报 ,2008,13(3) [5]张 立 辉.发 电 企 业 竞 争 力 分 析[M].北 京 :经 济 管 理 出 版 社 ,2007
强化外部监管,促使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制度 创新。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与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信息交 流,形成监督合力,加大执法力度,增强震慑力;二是对原有 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5.理顺内部管理决策与执行的层次关系。 建立完整的组 织及岗位责任制,明确划分高级管理层、部门经理层、基层业 务人员以及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做到责、权、利有机结合, 从企业内部自身需要出发,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 识水平,通过宣传相关知识,加强法制教育和制定必要的内 控制约,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使每一个员工积极参与 企业管理,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新性,使其成为内部控制 中的一环。
(作者单位: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6
2012 年第 07 期
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
的缺陷及完善措施
丁丽娜
一、 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 1. 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一个 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 整, 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 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 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 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 措施的总称。
三、针对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 建议
1.更新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理念。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 是企业的管理者所造就的。 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与企业管理 层是否重视、是否带头执行有很大的关系。 要完善企业内部 控制机制,只有使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才能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 与完善。 企业管理层应充分意识到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更新 管理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实行科学管理,这是企业内部控 制制度得以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
4.缺乏完善的控制环境 。 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 部 控制的贯彻执行,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内部 控制的核心。 然而, 大多数企业缺乏对控制环境的认识和重 视。
5.没有建立起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我国企 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化,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经营 风险不断提高, 如何控制与防范风险是我国企业能否成功的 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的风险评估就是按照公司规定的经营战 略,利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找出风险点并采取适当的方法降 低风险。 我国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的现象相当普遍。 大部分企业 没有一个健全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管理层的风险意识不强, 从制度上缺乏应有的风险评估, 使企业时常处于风险经营的 境地 ,营 造 重 视 内 部 控 制 的 氛 围。
(1)树 立 科 学 的 内 控 观 念 ,培 养 内 控 认 同 感 。 (2)规 范 企 业 法 人 治 理 结 构 ,建 立 多 极 性 控 制 。 9.强化前馈管理,防患于未然。 企业的资金投入较大时, 一方面要求加强资金投入过程中的防护性控制, 减少资金、 资产的浪费和损失;另一方面要求必须强化前馈管理,积极 利用既有的工作经验和科技成果, 进行充分的项目论证,制 定出科学的方案,减少资金投入规模和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中 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控制制度应该以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企业制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 和发展战略,并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具体到本文 的 出 发 点 — — — 控 制 制 度 , 为 实 现 组 织 目 标 , 通 过 规 章 、 准 则 等 形式规范与限制组织中各级管理者与员工的行为,以保证管 理活动有利于组织战略和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魏 良 华,邓 彦,李 华 军.企 业 内 部 控 制 规 范 建 设 探 微[J]. 财 会 月 刊 ,2009,(4):56-57 [2]陈 金 娟.内 部 控 制 与 会 计 信 息 关 系 刍 议[J].会 计 之 友 , 2008,(6):50-51 3]孙合珍.对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建设的思考[J].财 会 研 究, 2009,(7):53-55 [4] 陈 彩 凤 .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规 范 体 系 建 设 的 五 大 突 破 [J]. 财 会 研 究 ,2009,(1):62-63 [5]王 瑜,胡 仁 昱.新 旧 准 则 下 内 部 控 制 之 比 较[J].财 会 月 刊,2008,(1):69-70 [6]赵 文 秀 ,胡 淑 娟 .对 加 强 中 小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的 看 法 [J]. 财 会 月 刊 (综 合 ),2008,(4):23-24 [7]刘 慧 萍 .小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问 题 研 究 [J].财 务 与 会 计 导 刊 , 2010,(1):33-35 [8]肖 荣 智.企 业 内 部 会 计 控 制 的 点 线 面 [J].会 计 之 友 ,2008, (6):36-37 [9] 庄 蓉 . 中 小 企 业 的 内 部 控 制 浅 析 [J]. 会 计 师 ,2008,(8): 62-63 [10]刘 开 强.强 化 公 司 内 部 会 计 控 制 之 我 见[J].会 计 之 友, 2008,(6):46-47 [11]张志友.改 进 企 业 内 部 控 制 防 范 企 业 经 营 风 险[J].财 会 月 刊 ,2008,(6):74-75 [12]彭 正 辉.内 部 财 务 控 制 的 局 限 性 及 有 效 运 行 的 对 策 [J].会 计 师 ,2008,(3):29-30
(2)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在整个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锅炉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锅炉效率每提高 0.5%,煤耗约下降 29g / kW·h。 煤耗的降低,一方面降低了企业总成本,另一方 面降低了企业环境成本方面的开支。提高锅炉效率应重点从 如何降低排烟温度、 降低飞灰可燃物以及如何减少炉膛、烟 道和空气预热器漏风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锅 炉运行稳定。
2.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应该包 括经营的合法合规性、资产的安全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 营的效率与效果,以及实现发展战略。
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未能正确认识、理解并对待企业内部控制。 许多企业普
遍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牵制,不设置内部控制机构,不建立 内部控制制度,也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导致缺乏明确的控制 程序和标准。
6.在控制活动方面,缺乏系统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 。 控制活动贯穿于整个企业内部所有的职能部门, 包括交易授 权、不相容岗位、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业务记录、规章制度、 独立检查和控制标准等多项内容。 而目前很多企业普遍存在 着权责划分不明确,没有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不
管理荟萃
相容岗位没有分离,各部门、人员之间权责分派不清,出现问 题相互推脱,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无法贯彻执行。 有些企业 缺乏独立复核制度,对一些重要的工作环节没有进行独立复 核,无法确保经济业务的正确、真实及完整,从而容易导致滥 用职权、贪污舞弊的现象发生。
4.加强 内 部 审 计 工 作 ,协 调 外 部 监 管 。 要 确 保 内 部 控 制 制度被切实地执行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执行效果,内部控制 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 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 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通过监督控制 环境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 并及时反馈有关执行结果的信息,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实现预 期控制目标。 同时,在监控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促进控制环 境的建立,为改进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为组织成功地 达到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