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宗教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尤其猖狂, 1483年的300年间,判处的异端分 子高达38万人,被烧死的竞达10万 多人。(《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 326页)
中世纪各国遭受宗教迫害的约有 500万人之多。
这一切足见中宗教神学统治的反动 透顶和不可一世。
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推动
历史车轮必将穿越中世纪封建神学统治的黑 暗。
后来得到教区代理主教施陶皮茨的指导和 启发,潜心苦读《圣经》和早期教父对教 义的注释,终于领悟了《圣经》“义人必因 信而得生”的真谛,找到了一条通过内在 的信仰而非外在的苦行,去解脱罪孽和拯 救灵魂的道路。
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
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问题是灵魂如何获救 的问题,这也是基督教的中心教义之—。 圣经主张“义人因信而得生”。
教皇拥有的巨大财富激起了欧洲各主权国家君 主的不满和觊觎,在摆脱中世纪教权控制的斗 争中,君主国家逐渐占居了上风。
教廷的腐化和道德沦丧
教皇的财富助长了奢侈腐化之风,降低了教皇 在整个西欧的威信,促使宗教改革的出现。
近代学者对包括阿维尼翁教廷在内的中世纪后 期教皇的指责,除了捐税太多以外,恐怕就是 贪得无厌、奢华腐化、道德败坏。 12、13世纪进入中世纪最后两个世纪和近 代头一个世纪,教廷的腐化和道德沦丧道德似 乎已堕落到崩溃的边缘。
中世纪后期全欧洲最大的金融势力首推教廷, 其惊人的富有与教皇的敛财活动有密切关系。 各种税收收入、教皇法庭的收入、精神特权的 收入以及教皇投资银行等其它行业的收入,构 成了教廷财富的重要来源。
中世纪后期全欧洲最大的金融势力首推教廷, 当时的教廷被冠以全欧洲最大、最富的收税者、 最大的财政机构和最富有的银行家等名称。
“赎罪券能仅仅能免除教会所加的惩罚, 不能免除上帝加的惩罚。”
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们引向追求世俗生活的阳 光地带。人文主义者把被基督教视为异教邪 说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展示们面前,用现世生 活的美好,辛辣讽刺禁欲主义和僧侣。
人文主义者强调和追求的世俗世界的意义, 人文主义者的人生价值和世俗主义的思想, 随着他们学术活动的展开广泛传播,对后来 反宗教神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日耳曼基督徒在16世纪发起了一场宗教改 革运动。
宗教改革的原因
1、教会的腐败是宗教改革的重要原因 教会在西方国家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首先,教会是最大的地产主,据估计, 11-12世纪,最盛的时期教会财产所有的土 地占整个欧洲土地的40%。
另外,教会和教堂还经常用该种名目聚集 财富,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教会还接 收来自各方面的捐献,集聚了大量的财富。 成为当时最有钱的一股势力。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年) 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农民家庭,1501年进入 当时德国最著名的爱尔福特大学,在这里, 学术研究和市民生活互相结合,奥卡姆主 义、人文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学生们受到 了比其他大学更多更新的思想影响。
路德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受到了各种新思想 的熏陶,并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化作品。
教廷的敛财活动对当时的欧洲社会产生很大影 响。最重要的后果就是妨害工商业发展。
教廷的各项收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 什一税 2、“初熟之果”、3、空缺费、 4、出卖圣职费、5、教皇法庭收入 6、精神 特权收入 7、其他行业的收入 教廷聚集了巨大的财富,主要是用奢侈的生活 消费,对当时的工商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危害。
16世纪宗教改革
当自然科学家把超自然的目光投注于自然 现象,当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以感性人性、 现世幸福以及自由奔放的个人主义,来否 定基督教禁欲主义的虚伪本质的时候,
虔诚的日耳曼基督徒却为了使崇高的神性, 从层层卑污的遮蔽中重新 放射出圣洁的 光芒,从天主教会的腐败堕落中重新唤回 真正的基督理想,
1505年在爱尔福特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 受到上帝的召唤,为了拯救灵魂,而进入 奥古斯丁修会的修道院开始了僧侣生涯。
他不仅潜心学习神学,还以内心的虔诚、 坚韧的毅力和热忱的隐修实践着修道生活, 并常常以斋戒、自我鞭笞等方法折磨自己 的肉体,以求得灵魂的解脱。
可是,他感到这种生活丝毫不能有助于消 释精神上的罪孽感和灵魂的拯救。
教会教士的腐败,贪婪,道德败坏、伤风败俗这一 类事件频繁发生, 引起人们的不满,严重伤害了 教会的威信和尊严。
天主教会的基础发生了动摇。
第三,天主教会对政治的干涉,教会的 权利大于国家权益,教会对于国家事 务的干涉,也引起了当时的国王和其 他阶层的反对。
教会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利和王权的争端,经历了 100多年的斗争,在这个时候王权已经 取得的局部的胜利。
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承认此说的同时,—直 又把诸如童身、守贫、斋戒、施舍、朝圣、 甚至购买圣物、赎罪券等等所谓“事功’ 和教会的中介作用,视为人的灵魂获救不 可缺少的条件,以此为基础,建立教会在 整个社会领域的统治地位。
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
第一、1“因信称义” 路德认为,善功不能使人获救,教皇也无权
赦免人的罪孽,与获救相关的只有信仰。他 系统论述了“因信称义”的学说,构成新教 神学理论的基础与核心。
在他看来,内在的信仰是人在上帝面前称为 “义人”,由此获得拯救的充分必要条件, 而外在的形式化的“事功’’对于人的“称 义”是无效的。
人因信称义,因信得生。
他认为:“心中没有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那么,——切外在的善功不能使人得救, 反而会导致基督教道德陷入形式化和虚假 的泥沼。”
进行宗教改革外部环境已初步具备基 础。

第四,教会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教会对任何违反教义人的进行惩罚,不准人 们独立思考,完全用野蛮的方式反对任何独 立思考,反对任何新的思想,用宗教信仰代 替理性的思考。
当时的宗教裁判所残酷镇压一切揭露教会 黑暗,宣传“异端”,反对封建统治的人。
秘密审讯、严刑拷打,处以监流放甚至火 刑和没收全部财产,是教会的惯用的伎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