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

目的通过对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来观察该方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将9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药物加针灸组、药物组、针灸组,每组各30例,药物加针灸组给予温经汤加减配合针刺穴位治疗,而药物组和针灸组分别只给予温经汤加减和针刺穴位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疼痛持续时间。结果通过三组疗效的比较及χ2检验,药物加针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组和针灸组,前者的总有效率为93.3%,与药物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7.954>χ20.05=3.84,P<0.05);与针灸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χ2=9.316>χ20.05=3.84,P<0.05)。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较单纯用药或针灸效果较好。

标签:温经汤;针灸;寒凝血瘀;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痛经是青少年女性常见的妇科病,发病率为33.2%[1]。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寒凝血瘀型痛经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这可能与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关。该病的治疗西医常采用镇痛药来缓解疼痛,但副作用和依赖性太严重,有少数患者服用止痛药后有经间期出血的现象。因此寻找治疗痛经有效的方法成为临床上热门的话题。中药和针灸治疗该病的报道层出不穷,效果也较明显。本研究欲针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药联合针灸的治疗到底效果如何做以下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观察本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妇科门诊因痛经(属于寒凝血瘀型未育患者)就诊的病例,共90例,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三组。中药联合针灸组年龄15~30岁,平均22岁,病程8个月~8年,平均4年。中药组年龄15~30岁,平均21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3年。针灸组年龄15~30岁,平均20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3年。三组资料均经过统计学分析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根据《妇产科学》(第八版)西医诊断标准:月经期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临床即可诊断。根据《中医妇科学》[2]中医诊断标准: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或痛至腰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晕厥。寒湿凝滞型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温痛减,或伴有经期延长,量少不畅,经血紫黯有瘀块,面色青白、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苔白腻,脉细或沉紧。

1.3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5~30岁的未育女性;②符合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经妇科检查排除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者;③接受本疗法治疗前2个月经周期未进行其他治疗;④中医辨证属于寒湿凝滞型痛经,且无胃溃疡及晕针病史者;

⑤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①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痛经;②辨证不属于寒凝血瘀型痛经者;③不宜进行针灸及服用汤药者;④近2个月服用同类药物或者用针灸治疗过的患者,或擅自同时服用止痛药者;⑤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性系统疾病或其他不适合该方法治疗的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⑥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的。

1.5方法药物加针灸组给予针刺腧穴同时服用温经汤加减治疗,针灸取穴:主穴取双侧次髎、地机、三阴交穴[2]以及经外奇穴十七椎[3],配穴取关元、足三里、中极、命门。操作:在患者月经前7d开始治疗,扎针1次/d,月经到来时停止施针,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患者选取合适体位,常规消毒针具、穴位及医师双手,用30号1.5寸毫针快速刺入所选穴位1~ 1.3寸,提插捻转使针感向小腹下部放射,得气后留针。每隔15min行针1次,30min左右后起针。针灸的同时配合温经汤加减服用,方药组成:吴茱萸12g、肉桂10g、附子6g、川芎15g、牛膝12 g、当归10g、小茴香10g、赤芍9g、延胡索10g、牡丹皮15g、益母草20g、干姜6 g、甘草6g。用水煎,分2次温服,1剂/d,连续3个月经周期服药针灸治疗。药物组同样服用以上药物,治疗3个月经周期;针灸组采用以上相同穴位和施针手法,治疗3个月经周期。

1.6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拟定:①治愈:经过治疗,患者腰骶疼痛和小腹冷痛等症状消失,停止治疗后连续3个月没有复发,评分降至治疗前的50%以下;②好转:经过治疗后,患者腰骶疼痛、小腹冷痛和形寒肢冷等症状显著改善,但患者在停止治疗后3个月内有复发,但能坚持工作,评分降至治疗前的50%~73%;③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腰骶疼痛、小腹冷痛等症状没有改善。

1.7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計量资料用的是t检验,计数资料的是采用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有差异。

2 结果

从表2中看出药物加针灸组通过治疗后,总的有效率为93.33%,其中,治愈21例占70%。药物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3.33%,其中治愈12例占40%。针灸组治疗后总有效率60%,其中治愈10例占33.33 %。药物加针灸组与药物组比较,经统计学方差分析,χ2=7.954>χ20.05=3.84,所以P<0.05,差异有意义,说明针药联合治疗该型痛经比单纯用药物的效果明显;与针灸组比较,经统计学方差分析,χ2=9.316>χ20.05=3.84,P<0.05,差异也有意义,证明针药联合比单纯用针灸治疗效果较好。从表3治疗前后的评分结果来看,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比单纯用药物或者针灸(P<0.05)者疼痛等伴随症状持续时间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温经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比单纯使用中药或者针灸疗效较好。

3 讨论

痛经从西医上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病因较复杂,可能因内膜管型脱落(膜性痛经)、内分泌异常、子宫屈曲、子宫发育不全、颈管的

狭窄、体质因素、变态反应状态及精神因素等引起。继发性痛经的常见病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慢性盆腔炎、子宫畸形等。主要原因是前列腺素的含量增高,导致子宫平滑肌痉挛,造成组织缺血而发为此病,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采用药物镇痛的方法。而中医学将痛经的病机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通”,治疗分别采用活血化瘀、温经补血等方法。随着现代生活环境的变化,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患者趋于寒凝血瘀型痛经[6],主要原因是寒邪侵袭冲任胞宫,寒主收引,从而使胞宫中气血瘀滞不通,不通而痛,所以临床中常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另外温经汤加减可以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缓解子宫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方中君药是吴茱萸、附子、肉桂、干姜,能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赤芍、牡丹皮既助诸药活血散瘀,又能清血分虚热,共为臣药;延胡索、小茴香活血、散瘀、理气、解痉、镇痛;益母草、牛膝活血通经引瘀血下行。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活血祛瘀之功。次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2骶后孔。《针灸大成》中诉:”次髎,主小便赤淋,腰痛不得转摇,急引阴器痛不可忍,腰以下至足不仁……”,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病等妇科疾患、腰骶痛、下肢痿痹等病症,同时也是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现代研究表明深刺次髎可以触及盆腔神经丛,解除痉挛的子宫平滑肌,使脑啡肽增多,提高痛阈,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地机穴出自《针灸甲乙经》,是脾经的郄穴,能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具有缓解痛经、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小便不利等作用。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其功能在《针灸甲乙经》中曰:”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惊不得眠。”在《备急千金要方》曰:”卵偏大上入腹;梦泄精;女人漏下赤白及血;脾中痛不得行,足外皮痛;胫寒不得卧。”在《千金翼方》曰:”产难,月水不禁,横生胎动;牙车失欠蹉跌;脚疼。由此可知三阴交在通经止痛上有较好的作用。三阴交穴能调气行血,使肝脾肾三脏气血调和,运行通畅,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十七椎首见于唐代《千金翼方》,在《千金翼方》中被称为”背部奇穴”,别名又叫”腰孔穴”,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俯卧取之。主治腰骶痛,腰腿痛,痛经,崩漏,月经不调,遗尿,转胞,胎位不正,下肢瘫痪。十七椎位于督脉上,故有调节阳经的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十七椎附近有腰神经的分布,次级神经丛在生殖器有分布,所以针刺十七椎穴能治疗痛经,缓解胞宫痉挛疼痛的作用。

本研究表明针药联合,可使患者痛经症状减轻、疼痛缓解,中药能从全身改善患者寒凝血瘀之根本,针灸能从局部缓解患者不通之痛的症状,并且操作简便,能激发患者正气,两者联合能通过调节体内激素的分泌从而缓解疼痛,改善患者内分泌的功能,针药共用,互补长短,方便宜行,共奏奇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尤昭玲.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53.

[2]王素芳.针刺配合中药导入治疗痛经10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3)∶7.

[3]李艳梅.十七椎与多穴对痛经患者即时止痛作用的观察:随机对照研究[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