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周才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3级函授班
题目: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姓名:周才生
班级:2013级函授
专业:美术学
学号:201317119022
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教师和学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人际关系。

在现在新课程全面推进有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依靠教师与学生互动交往来达到教育目标。

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打破常规、创造新的教学手段来改善和解决教师学生关系存在的问题;要努力建立平等、真诚、和谐、新型的教师学生关系,要用自己的大爱培养出祖国未来的蓝天花朵。

【关键词】师生关系存在问题新型师生关系对待
师生关系,即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1]。

优秀的师生关系引动教师满怀热情、专心投入教学,很想地想把学生能够教好,而学生一边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对所教的课程会产生兴趣和爱好;完全消除了学生厌倦、忧虑的心理负担,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很好发挥。

反之呢,不好的师生关系会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很难协调,这样会给教育开展带来很重大的挫折。

因此,现代教学新课程标准就要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备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同时也是师生互相和解、尊敬,促进教学得到发展[2]。

一、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
1、应试教育是老师师和学生之间混乱和情感发生淡化的主要原因。

现在教师对学生“不放心”心态,从早到晚跟着学生做着猫和老鼠的游戏,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自由时间,同时也谈不上创新和得到发展;而老师此刻在脑海里喊苦,让学生冲刺高中、大学;根本没有时间和学生交流[1]。

表面上就是老师对学生是关心、爱护、有心培养,可实质上是侵犯学生的自由权,剥夺他们的权利,疏远了师生的关系。

2、老师的素质是师生关系情感脱离的直接原因。

作为一名教师,是需要学生尊重、爱护和亲近,教学效果才能得之如愿,而要想得到学生的拥护,教师就得具备很好的道德素质修养,具备内心的人格魅力。

教师常为了“为人师表”,常常超负荷运转工作:学生分数、高中录取、在职进修,等,还
有不少教师在应对上级、家长、社会评价等方面因素,往往“愁更愁”,显然导致心理的不堪入眠。

此外,上升物价和低廉的工资使一些教师产生孤独、无助、贫困、焦虑、抑郁等心态变化。

自卑心理乃至绝望心理由此而生。

这种严重的心理问题,很有可能成为师生情感淡化的间接原因。

3、其次是市场经济的影响。

由于改革开放,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由此造成学生的思想极为活跃,一些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另一方面由于受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少数教师责任心低,以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准绳。

其次重视教师在学历上的达标,却轻思想、业务的培训。

由此造成:"高学历,低水平"的教师队伍。

再次是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的思想仍保持着一定的惯性,导致师生关系产生障碍。

总的来说是缺乏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主体意识不强,终身教育观念淡漠,"以人为本"的思想尚未确立。

其次是缺乏爱心,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有的教师缺乏敬岗爱业的精神,对工作不负责任;有的法制观念淡薄,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

再次是不注重自身的人格力量,起不到为人师表的作用,缺乏教育心理知识,不注重师生间心理沟通。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被教师接纳、信任和公平的对待,他们享受到师爱的温暖,感到自己的价值;学生得到教师的支持、体谅和鼓励,他们体会友谊,充满力量,感到自信;师生间坦然的情感交流,使他们相信人世间的真诚和美好,从而喜欢集体生活,喜欢社会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9]。

二、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混乱。

侵犯学生人身方面以及接受教育方面权利的违法现象还比较普遍,有的还十分严重。

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明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2、学生自身的问题。

由于计划生育,孩子认为老师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他们不懂得感恩,不知道理解,更不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不遵守校规、校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在教育教学中,不管由于什么原因,会导致师生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作为我们的引导者,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交往,深入师生关系,建立很好的师生关系,奉献老师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策略
优秀的师生关系不仅是维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和必要环境,而且还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部动力[2]。

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相互尊重的、相互理解并有利于师生心理健康及学生个性充分发挥的关系。

很好改善现在的师生关系,需要素质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教育制度和学校内部体制的改革。

但从目前来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更多地要寄希望于广大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3]。

1、提高教育法制意识。

学校和教师应保护权利,教师引导对学生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培养责任感。

这样的话,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才不至于模糊、屡屡侵犯学生的事件才有上得到防止。

2、切实加强师德修养。

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

要树立以人为本理思想理念,为师生关系的新的创造有利的环境,这是教师个人也是学校集体的共同责任[2]。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最主要的作用是引导、启发和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轻松舒畅的课堂学习。

而且要公平对待学生,热情的帮助后进生,及时补救和改进完善教学方法。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情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也建立了师生之间的良好和谐的工作关系[2]。

现在的教育重点是创造教育,工作关系对创造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上师生关系不好,课堂气氛容易紧张、死板,使得学生如坐针毡,惶恐不安或默然【3】。

良好的工作关系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习氛围;是约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满足情感需要的有力保证[5]。

3、建立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关系。

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4]。

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将学生看作自己的亲人,以真情感悟学生,情感关系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效果能产生重要的作用。

师生间的积极情感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对学生是一种感染和激励。

教师的积极情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是做好教育工作的
力量,是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体现,它是教师忠于教育事业,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很大成绩的重要的内部心理机制[5] 。

因此,要教育学生对待自己要自爱、自尊,对他人要真诚、热情,而不虚伪、冷漠;对工作认真、对学习认真,勤奋努力,而不轻率、漫不经心。

情感教育不能光靠华丽、空洞的词藻,要靠自己言行,以真心才能换真情[6]。

4、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学、热爱学生。

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个“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学、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

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做是教师的美德。

于漪曾经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的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4]。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点燃学生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对待学生
1、热爱学生
怎样才能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感染力?除遵循固有的德育原则和方法外,还应重视美学对德育工作的指导和渗透。

德育工作者首先要“美”,这个美就美在对学生的爱。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

”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有句话:“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

2、走进学生
关爱学生就应走进学生,因为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需要“关注”,需要“曙光”,需要“牵引”,需要“感动”。

教师应该深入学生的内心,有效地开导和指引。

3、赏识学生
身为教师,由于每天都要碰到学生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烦心事,好多时候会对学生产生偏面的认识和评价。

眼中满是学生的缺点,总认为孩子们做得对是理所当然的,而做错了却是万恶不赦。

渐渐地,学生在教师心中都如一面面魔镜,只会照出其丑陋的一面,而照不到他们闪光的一方。

发生在学生个体身上,我们也经常会用老眼光、固定的目光来评价学生,似乎差生永远不会有好的时候。

4、情感品质的发展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旋律。

它既然是主旋律,那么就要研究它智慧性的落脚点。

陶行知先生有句话:“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我们应该善于从生活、课堂的点滴细节中去寻找德育的落脚点。

抓住契机开展德育。

我想:热爱学生是情感基础,发展学生才是最终的目的。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关注学生、探讨学生、研究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我们肩负着学生快乐、健康、发展的重任去面对每一名学生吧!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要运用平等、信任、理解、宽容、真诚的新型师生关系来实施素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7]。

我们要尽我们最大能力创建当前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平稳、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兴林,刘秀英. 素质教育与师生关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2.(2).
2、胡波. 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M]. 教育与职业.2002.(3).
3、李以庄.论新型师生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2.(9).
4、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朱小蔓.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 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6、温世仁. 教育的未来[M],三联书店.2001年版.
7、袁振国主编. 当代教育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