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给我的家庭教育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教给我的家庭教育智慧
2010年年底,我在中央电视台开始看《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之后我以买了《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的图书,觉得深受教育。近来仔仔细细地把《弟子规》好好读了几次,觉得读得太迟了,其中不少家庭教育方面的至理,现在却是悟之太晚。今年儿子就要读六年级了,一边回想与儿子一起成长的这五年的经历,一边学习《弟子规》,我已经被《弟子规》中包含的家庭教育智慧所深深感动。
一、教育者先接受教育:家长也是弟子
我早就知道“教育者先接受教育”这个说法,但是一直无法在心理接受这个观念。现在,我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过程,经历了很多挫折,发现对孩子打骂无用,说教也无用。现在学了《弟子规》,忽然我明白了什么是“弟子”。终身教育要我们活到老,学到老,在古圣先贤前面,我们一辈子都是“弟子”。所以要孩子学《弟子规》,首先我们家长要主动先学《弟子规》,在家长的以身示范下,就算孩子不直接诵读学习,我们家长营造的学习气氛也能让孩子耳濡目染,从而潜移默化的起到教育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顺序:力行与学文
《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现代人读《弟子规》总叙尤其要注意和认识的是“学文”,因为其中包含了我们家庭教育的顺序、内容和目标。现代教育是以上学读书识字的“学文”开始的,并以“学文”为基础直至离开学校教育。而中国传统教育的观念里,“学文”是处于最末端的,这就是古今教育不一样的一个地方。所以现代人如何理解“学文”和前三个的关系就比较复杂一点,得结合后面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来理解。现在中国教育的症结可能就在这些字行间里,以“学文”开始却误入了“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的歧途。而我们家庭教育的困境,我觉得主要原因也在其中。
学了《弟子规》,我慢慢地明白了“力行”与“学文”的辩证关系,其中的道理令家长深思。我觉得我们的家庭教育把“力行”与“学文”的顺序搞颠倒了,只知道为“学文”而学文,不让孩子学做人做事。太多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劳动,光知道做好作业学习好考好试就行了,最终多半导致“长浮华,成何人!”我曾听朋友说,其实孩子的学习就是他需要做(力行)的一件事而已,孩子懂得做事,必然懂得学习,学习成绩也不会差,做家长的要多使孩子做人做事,少使孩子作业。现在在《弟子规》的指引下,我开始明白了。
所以,我们当父母的,要学会给孩子找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去做。如果孩子以要做作业为理由拒绝,家长也不要让步,要给孩子讲讲劳逸结合效率高的道理,让孩子在劳动中明白做点事不耽误作业和学习,甚至能提升作业和学习的效率。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孝悌谨信
《弟子规》以《论语》中的孔子语为开篇,说了四件事情: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余力学文。我打了箭头,表示顺序很重要,钱文钟教授也说,这个顺序不能搞错了。我
理解,实际上这四件事就是治家—》交友—》处世—》立业,这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述不同,但我觉得说得就是一回事。因为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对这四部分内容一一作个总结说明。
治家部分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对父母;对兄弟姐妹;对长辈。其中,对父母包括了六个方面:1、口服心服;2、安身;3、顺心;4、修德;5、养性;6、送终。
交友部分有两方面:如何对已,如何对人。今人常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弟子规》中则是“谨于律已,信以待人”。
处世部分包括两方面:1、爱众,即今所说大爱,爱家人还要爱众人;2、亲仁,我借改一个词叫“近善近美”,就是要亲近有仁德之人。这也可以说是交友的一部分,但这个亲仁是“神交”,形同偶像崇拜。
立业部分在下面的家庭教育的目标中论说。
《弟子规》的几乎全部内容都贯穿着孝悌谨信的“德育教育”,而孝悌谨信正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所缺失的。2012年4月13日至15日,云南峨山县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奉献爱心幸福人生”家庭伦理道德公益讲座,现场几位母亲为子女教育误入歧途而无奈无助的嚎哭,让我们每一个家长心中颇为震动,心酸不已。课间休息大家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众人均说:我们的传统教育已经丢失不止一代人了,我们70后都已经直奔“5”去了,现在不能再耽误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亟须在社会、学校、家庭开展起来,我们成人、家长要带起头来学习传统文化。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从自己的家庭行动起来
三、家庭教育的目标:成人与理真
作为训蒙读物,《弟子规》中“有余力则学文”部分主要述说读书方法。但其中的道理我理解为“学文寻道,践行真理”。死读书不践行不如无书,“长浮华,成何人”,大家都光玩嘴不做事了。不读书只知道埋头苦干,不进行总结升华,也是不识大体要义的蛮夫,“任已见,昧理真”,无法获得真正的大成功。用《弟子规》的观点来理解家庭教育的目标,“学文”就是为了“力行”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的,最终要实现的目的就是“成人”“理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把人培养成人成材,追求人类共同的进步和家庭的幸福生活。我们家长都知道,知行合一,造福人类,这正是伟人之所以伟大之处。
所以读《弟子规》的,我们当不要忘记敬爱的周总理的那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怎么做是为我中华?守本尽责就是为我中华,我们家长各守其位做好家长的角色,让家庭和谐,让孩子健康成长就是为我中华。
三、家庭教育的技巧
现在做父母的普遍都说做父母难,现在的孩子就是叛逆,把孩子的种种问题归之一叛逆期、青春期。读了《弟子规》我觉得不是孩子叛逆,是因为我们没有学过和学会有技巧地做好父母。《弟子规》中就有很多家庭教育的技巧的内容,我们来看几点。
1、可以少一些说教吗?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有的家长喜欢摆出教育者的姿态面对孩子而不自知,大事小事干预孩子的行为,令孩子很反感。有这么两句话,“孩子不用管,全感德行感”,“管儿管女,不如管好自己”。现在的教育就是父母和老师的说教太多了,读了《第子规》我们家长可以自已反思一下,可以少一些说教吗?
2、孩子的谎话从何而来?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我觉得孩子说谎的习惯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避责,不再赘述。二是轻诺。轻诺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父母,轻易答应孩子的事结果没做到;另一方面,有的父母对孩子提要求,比如对孩子说“明天上课不东张西望了好不好?”“明天不丢铅笔了好不好”,孩子应承了父母但孩子做不到。这两中轻诺之错都在父母,孩子就因避责、轻诺学会了说谎。可以断言,父母严苛不信,孩子就说谎更多。
3、如何“责”孩子?
“父母责,须顺承”对我们现代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很多家长理解为自己说的话孩子就要听。但是我们想过吗,在对自己的孩子施教的我们如何“责”?如果孩子不“顺承”怎么办?有不少父母就是这样对孩子的,孩子不听话就得争,得和孩子展开辩论,争到吵架,甚至你不死我不活的,伤人伤心伤感情。殊不知急躁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杀手,三五年孩子就会被急躁的父母折腾得半人半鬼。“责”孩子得有三个要件:看情绪,讲技巧,分场合。“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孩子在情绪激烈的时候,父母说什么话都不太起作用的,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极度反感和抗争。所以,家长要聪明的放一放,家长和孩子都调整好情绪,再“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地交流。
我们做父母的要有智慧,把眼光放远大一些,姿态放低一些,“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如果父母喜欢和孩子各自据“理”力争,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歪理吃遍天下”。其实“理服人,方无言”在孩子甚至成人身上都未必行得通,唯有求同存异。对于讲不清的道理,我们就只能表明态度后,用实际行动做给孩子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尹建莉对自己孩子采取态度平和的“牛顿错误”方式处理,是非常懂得人性和洞悉人心的。尹建莉说,有听话的父母才有听话的孩子。现在的孩子不听话,父母是不是想过,自己是不是固执已见。孩子和父母一样都是普通人,“闻过怒,闻誉乐”在我们身上都根深蒂固,我们做家长的为什么会容不得孩子受责备时闹点小情绪,家长可以对孩子恶语相向,孩子反驳两句就成了大逆不道,这岂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4、如何对待孩子的缺点?
孩子的缺点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且多半原因还是在父母身上。反复思量下面这一段我很是感慨,“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喜欢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为由,整天说孩子的不是,最终是孩子不听也不改,破罐子破摔。
教育是需要有点力学道理的,我称之为教育力学,就是家长要知道怎么着力教育手段才会有效,力用不对就成了“屙屎顶翻帽”。尤其对那些已经起了逆反的孩子,你要他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