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采访学》简答题

合集下载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璜B.邵飘萍C.戈公振D.黄远生2.新闻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 )A.交流经验B.传播信息C.公共服务D.文化娱乐3.在采访中,记者要努力获取的,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的材料是( )A.骨干材料B.概括性材料C.间接材料D.第一手材料4.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通常表现于:社会活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功底和口才,以及( )A.语言表述能力B.职业的敏感性C.人际交往能力D.多谋善断能力5.在采访中,记者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主要应当选择最熟悉情况的人,多层次多方面的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还有( )A.关心该事件的人B.事件当事人的亲属C.持有不同意见的人D.同一类型中的典型人物6.在采访实践中,如果记者发现自己拟定的采访计划不.符合客观实际,那就应当( )A.按原定的计划行事,边走边看B.放弃原计划,寻找自己需要的例证C.放弃原计划,采访到什么算什么D.尊重事实,及时调整原定的计划7.新闻记者积累资料,应当注意的是,一要坚持不懈,二要经常整理,三要( )A.准确全面B.积极主动C.熟悉消化D.兼顾文史哲8.新闻选择的最佳标准,应当是( )A.新闻内容和形式的统一B.新闻的倾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C.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政策标准的统一D.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的统一9.在记者新闻生涯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新闻敏感是( )A.“天生”的B.性格决定的C.别人教出来的D.实践中培养训练的10.记者以下活动不.属于采访核实的是( )A.找物证材料B.稿件请当事人审阅C.请相关单位领导审查稿件D.找专家咨询了解有关知识11.采访对象不想谈的敏感问题,记者十分需要时,应采用的提问方法是( )A.闭合式提问B.直接式提问C.迂回式提问D.开放式提问12.某火车站的服务不好,旅客有意见,记者以旅客身份去该站现场采访,这种采访方式是( )A.巡回采访B.隐性采访C.易地采访D.蹲点采访13.采访方式中所讲的抓问题是指( )A.写批评报道B.采访反面问题C.针对现实提出或解答问题D.要把采访的情况集中到一个问题上14.采访中分析事物特点的方法有( )A.听取他人意见B.与采访对象讨论C.与其他记者讨论D.具体事物具体分析15.今年夏天,新华社的一个记者组在江南几个省采访夏收情况,这一采访方式叫( )A.交叉采访B.隐性采访C.巡回采访D.易地采访16.采访中开座谈会的好处是( )A.提高采访的针对性B.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了解情况深入细致D.能听各方意见,全面了解情况17.新闻写作中的所谓“新闻主题来自事实,事实决定新闻主题”,是指( )A.主题源于客观事实B.从事实到新闻事实C.主题来自“头脑风暴”D.主题与新闻题材一致18.新闻的开头,或概括总体,介绍主要内容;或突出个性,强调内容特点;或开宗明义,提出全文主旨;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

新闻采访学试题含答案

新闻采访学试题含答案

2010年10月高自考新闻采访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最早报道秦始皇兵马俑的蔺安稳是【】A. 人民日报记者B. 新华社记者C. 解放日报记者D. 中央电视台记者2. 强调采访人员“必须通晓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的文件是1950年发表的【】A.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B.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C. 《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D. 《纪念九一记者节》3. 首先在新闻学教材中提出:“提倡道德”是报纸职务之一的是【】A. 邵飘萍B. 徐宝璜C. 邹韬奋D. 郑观应4. 作为现代信息科学的“信息”一词面世是在【】A. 20世纪40年代B. 20世纪50年代C. 19世纪40年代D. 19世纪50年代5. “一个记者应该在群众中扎根,应该到处都有朋友”出自【】A. 《中国的西北角》B. 《一个驻美记者的见闻》C. 《记者工作随想》D. 《永恒的春日》6. 提出“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他每日都能干预运动”命题的是【】A. 马克思、恩格斯B. 列宁C. 毛泽东D. 刘少奇7. 在《学会写视角新闻》一文中对视角新闻进行了概念诠释的是【】A. 范长江B. 范敬宜C. 邹韬奋D. 俞权城8. 谈到自己做记者时始终有一个连队作为自己的“点”的著名记者是【】A. 范长江B. 范敬宜C. 刘白羽D. 穆青9. 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的方式是【】A. 异地采访B. 易地采访C. 机动采访D. 满天飞采访10. 关于如何对待新事物的幼芽,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应当缜密地研究新的幼芽,极仔细地对待它们,尽力帮助它们成长,并‘照管’这些嫩弱的幼芽。

”说话者是【】A. 列宁B. 毛泽东C. 恩格斯D. 马克思11. 我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学者是【】A. 戈公振B. 徐宝璜C. 方汉奇D. 蓝鸿文12. 逆向思维是一种【】A. 求同思维B. 求异思维C. 超前思维D. 纵向思维13. 我们所选择的访问对象无非两类,一类是唱“主角”的,一类是唱【】A. “旦角”B. “配角”C. “小生”D. “丑角”14. 观察要抓要害是指【】A. 抓特点B. 要准确C. 要独特D. 抓主要矛盾15. 瞿秋白曾经写的旅途通讯有【】A. 《饿乡纪程》B. 《中国的西北角》C. 《少年中国说》D. 《莫斯科游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 年 1 月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直属总编辑或总编办公室领导,负责重大新闻和重大典型新闻采写的记者是A. 机动记者B.特派记者C.地方记者D.特约记者2.下列属于新闻线索特点的是A. 信息完整B.比较复杂C.有稳定性D.有待证实3.记者采访的第一步是A. 设计提问的问题B.接近采访对象C.联系采访人D.拟好采访提纲4.访问中最重要的是(A.少讲多听B.见机行事C.善于提问D.启发诱导5.目击式新闻多来自于记者的A. 事前观察B.同步观察C.事后观察D.现场观察6.下列与新闻专业术语“采访”含义相近的是A. 采风B.考绩C.游记D.探访7.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从事新闻工作的报业人员是(A.梁发B.黄远生C.邵飘萍D.王韬8.收集和储存记者自己采访地区或报道分工范围内的信息属于A.情况积累B.信息源积累1A. 新鲜性C. 重要性C. 新闻例子越多越好D. 新闻材料越少越好C.思想积累D.知识性资料积累9.两位记者在两年中沿着中国大陆周边采访一圈,这种采访方式属于A. 易地采访B.巡回采访C.交叉采访D.实地采访10. 采访艺术中“上下结合”包含的意思是(A.个别和一般B.局部和整体C.领导和群众D.个体和整体11.有关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被掴一掌的报道,其新闻选择的标准是12.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记者向外国友人提的您对北京印象如何”问题,其提问方式属于A.闭合式提问B.激发式提问C.开放式提问D.诱导式提问13.采访的结合艺术有多种,“解剖麻雀”的方法属于(A.上下结合B.点面结合C.纵横结合D.正反结合14. 一般来说,新闻主题来源于(A.实际工作B.具体生活C.主观感受D.客观事实15.新闻选材要“以一当十”的意思是(A.新闻材料要少而精,以少胜多B.新闻材料越多越好16. “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是下面哪一种新闻写作的开头方法?(A. 开篇点题法B.形象导入法C.先声夺人法D.清音有余法17.采用鸟瞰式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报道形势、事件,以表达记者所见所闻和感受为主的通讯称为(A.速写C.巡礼B.访问记D.侧记B.接近性D.显著性218. 报纸刊登的采访手记、采访杂感、采访笔记、采访日记、采访随感和采访见闻等,属于( )A. 采访札记B. 采访杂记C. 记者随想D.记者调查19. 著名记者黄远生在《申报》等报纸上发表的“北京通信”结束了( )A. 消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B.通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C. 新闻写作仿照《左传》的历史D.通讯写作仿照《史记》的历史20. 关于新闻写作“笔内”功夫与“笔外”功夫理解正确的是( ) A.新闻写作的“笔内”功夫也体现在“笔外”功夫上B. 新闻写作既需要“笔内”功夫也需要“笔外”功夫C. 新闻写作“笔外”功夫比“笔内”功夫更重要D. 新闻写作“笔内”功夫比“笔外”功夫更重要21. 培养新闻写作的“文体意识”是要( )A. 对某类新闻体裁要有特殊的感觉B. 对消息的结构比较了解C. 了解各类新闻体裁的特点,采用恰当的写作形式D. 对新闻写作要有特殊的意识22. 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提出“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强调文风问题的作者是( )A. 周恩来B.梁启超C.毛泽东D.刘少奇23. 主要探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括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及某项具体措施的可行性的新闻体裁是( )A. 调查报告B.情况反映C.调查汇报D.工作研究24.某社电文发往外地采用哪一种电头?( )A.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头B.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讯C.某社某地某月某日讯D.某社某地某月某日电25.短讯、快讯、简明新闻是一种消息体裁,它们都可称为( )A.硬新闻B.简讯34C.软新闻D.纯新闻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

河北06年新闻采访学自考题

河北06年新闻采访学自考题

2006年10月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标志着新闻采访这门学科已开始形成的是()A.《实际应用新闻学》B.《新闻学》C.《中国报学史》D.《新闻学纲要》2.提出“品性”为记者修养第一要素的人是()A.梁启超B.王韬C.邵飘萍D.徐宝璜3.中国现代报约的祖宗是()A.古代的新闻信B.古代的扩抄小报C.古代的新闻书D.古代的邸报4.称恩格斯“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的人是()A.列宁B.马克思C.斯大林D.毛泽东5.《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最根本的一条是()A.坚持正确舆论导向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发扬团结协作精神D.维护新闻的真实性6.受众意识的核心问题是()A.为受众服务B.了解受众需求C.满足受众需求D.引导受众7.报纸首先具有()A.文化属性B.政治属性C.商品属性D.产品属性8.我国历史上首次为中外记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的时间是()A.1982年3月5日B.1983年3月1日C.1983年3月5日D.1985年3月1日9.我国近现代报刊登载长篇系列旅途通讯,最早可以追溯到()A.《东行日记》B.《徐霞客游记》C.《岳阳楼记》D.《中国的西北角》10、我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新闻学者是()A.徐宝璜B.戈公振C.邵飘萍D.王韬11.提问要讲究方式,对第一次见面的采访对象可以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再回到正面题目上来,这样的提问方式叫()A.正问B.侧问C.反问D.追问12.把事物的矛盾循着对方谈话的脉络,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弄个水落石出,这样的提问方式叫()A.正问B.侧问C.反问D.追问13.第一个向西方透露皖南事变真相的外国记者是()A.埃德加·斯诺B.史沫特莱C.斯特朗D.法捷耶夫14.在全方位的新闻竞争中处于最前沿的是()A.新闻人才的竞争B.新闻采访报道的竞争C.新闻编辑的竞争D.新闻策划的竞争15.较早提出“采访决定写作”这个观点的是()A.陆定一B.穆青C.陈克寒D.范长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巡回采访2.勾推法3.事件性新闻4.解释性报道5.一事一报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1.记者的采访活动涉及面广,接触范围大,指的是新闻采访哪一方面的特点?( )A.新闻性B.突击性C.灵活性D.广泛性2.新闻采访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这是( )。

A.采访工作原则的要求B.采访工作路线的要求C.采访指导思想的要求D.采访工作态度的要求3.目前仍在实行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制订者是( )。

A.中共中央宣传部B.国务院C.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D.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4.西方记者称之为“漂近法”的提问是( )。

A.开放式提问B.闭合式提问C.迂回式提问D.诱导式提问5.一种立体交叉式的情况综合,常用于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技巧是( )。

A.上下结合B.点面结合C.正反结合D.纵横结合6.把记者比喻成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的领导人是( )。

A.周恩来B.刘少奇C.邓小平D.彭德怀7.记者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或专门的职务,是( )。

A.随着人类传播活动的出现而出现的B.随着近代新闻事业的出现而出现的C.随着中文近代报刊的出现而出现的D.和中国的邸报同时出现的8.记者的各项素质中,冒险精神属于( )。

A.政治素质B.业务素质C.心理素质D.身体素质19.“在家想点子,下去找例子,关门写稿子”这种做法,主要是混淆了( )。

A.客观报道与客观主义的界限B.选择角度与乱扭角度的界限C.依靠领导与独立思考的界限D.报道思想与主观框框的界限10.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特殊任务派遣的记者,称( )。

A.特派记者B.特约记者C.特别记者D.特使记者11.新近发生的事实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不宜或暂时不宜公开传播,一般可( )。

2023年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新编

2023年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新编

全国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 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题1分, 共25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新闻采访旳首要任务是()A. 理解新状况, 发现新问题B.发现新闻, 报道新闻C. 发现新闻并采集有关旳新闻材料D. 采集新闻材料2.事实与新闻之间旳关系, 是一种()A. 流与源旳关系B. 源与流旳关系C. 并列关系D. 等同关系3.新闻采访和一般旳调查研究相比, 具有鲜明旳特点, 除了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持续性外, 尚有()A. 求实性B. 多变性C. 灵活性D. 公开性4.1958年11月, 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负责人说: “记者旳头脑要冷静, 要独立思索, 不要人云亦云。

”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是()A. 刘少奇B. 毛泽东C. 周恩来D. 邓小平5.新闻线索旳作用, 表目前可以触发记者旳新闻敏感, 指明采访旳去向, 还可以()A. 决定报道旳质量 B. 赢得采访旳积极权C. 提高采访旳工作效率D. 把采访引向深入6.记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 就要掌握一把判断新闻旳“尺子”, 这就是()A. 新闻意识 B. 新闻价值C. 新闻头脑D. 新闻政策7.记者要对旳有效地运用新闻选择原则, 就要综合考虑新闻价值要素, 全面权衡新闻政策原则, 还要()A. 考虑社会形势发展旳需要B. 考虑人民群众旳精神需求C. 对旳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旳关系D. 对旳处理主观需要与客观也许旳关系8.记者在确定采访计划时, 重要考虑明确采访目旳, 确定采访旳重点, 设计采访旳重要方式, 以及()A. 选择采访旳时机B. 选择采访旳突破口C. 选择采访旳场所D. 选择采访旳基本点9.在采访中, 记者“故意图”与“带框框”是有原则区别旳。

这种原则区别集中体现于()A. 与否服从报道需要 B. 与否完毕采访任务C. 与否尊重事实D. 与否符合单位工作需要10.记者采访中运用开放式提问, 可以让采访对象旳回答()A. 思想愈加开放B. 有思想活动C. 有细节与故事D. 不受答案旳限制11. 有多种访问类型中, 因争论访问旳重要意图是()A.针对某一问题, 理解各方旳不一样见解B. 简介某首先旳经验和成就C. 体现人物旳精神面貌和成绩D. 尽快反应世界新旳变动状况12.记者采访一位著名学者后, 把自己写旳稿件请其订正。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

历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60年代初,新华社记者随登山队员一起行军,接连写出了几篇反映我国登山运动员生活的颇有影响的报道。

他是A.王中B.周光象C.王金风D.郭超人2.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说它是一门学问,是因为新闻采访是新闻学中一门相对独立的A.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艺术学科D.新兴学科3.作为我国较早的驻外记者,编写有《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的记者是A.瞿秋白B.林白水C.邵飘萍D.斯诺4.从新闻采访心理学看,记者应当具备与其工作特点相适应的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主要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A.新闻理论B.创作能力C.坚强的意志D.评论手法5.常言说:“处处留心皆新闻”,有不少新闻就来自于日常生活之中。

一些记者在乘车、购物、逛公园、坐茶馆时,也能发现有价值的A.报道思想B.新闻线索C.新闻观点D.新闻主题6.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是国家、政党或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对所属新闻传媒规定的宣传方针和宣传纪律我们称之为A.地方政策B.国家政策C.编辑方针D.新闻政策7.“报道思想”指的是新闻机构和记者在一定时期内组织和采写新闻报道的A.宣传方针B.内容重点C.指导思想D.采写要求8.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特点,访问大致分为五大类:即因事件访问、因人物访问、因经验访问、因问题访问和A.因争论访问B.因事实访问C.因政策访问D.因采访对象访问9.所谓观察的时机,是指记者在一定时间里对哪一方面进行观察?A.记者编辑B.客观事物C.主持者口.目击者10.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这种采访被称之为A.现场采访B.交叉采访CH击采访D.隐性采访11.“点”和“面”,这两个概念的并列是新闻采访实践中的习惯用语。

河北2006-2010年新闻采访学自考题考前整理

河北2006-2010年新闻采访学自考题考前整理

2006年10月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标志着新闻采访这门学科已开始形成的是()A.《实际应用新闻学》B.《新闻学》C.《中国报学史》D.《新闻学纲要》2.提出“品性”为记者修养第一要素的人是()A.梁启超B.王韬C.邵飘萍D.徐宝璜3.中国现代报约的祖宗是()A.古代的新闻信B.古代的扩抄小报C.古代的新闻书D.古代的邸报4.称恩格斯“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的人是()A.列宁B.马克思C.斯大林D.毛泽东5.《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最根本的一条是()A.坚持正确舆论导向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发扬团结协作精神D.维护新闻的真实性6.受众意识的核心问题是()A.为受众服务B.了解受众需求C.满足受众需求D.引导受众7.报纸首先具有()A.文化属性B.政治属性C.商品属性D.产品属性8.我国历史上首次为中外记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的时间是()A.1982年3月5日B.1983年3月1日C.1983年3月5日D.1985年3月1日9.我国近现代报刊登载长篇系列旅途通讯,最早可以追溯到()A.《东行日记》B.《徐霞客游记》C.《岳阳楼记》D.《中国的西北角》10、我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新闻学者是()A.徐宝璜B.戈公振C.邵飘萍D.王韬11.提问要讲究方式,对第一次见面的采访对象可以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再回到正面题目上来,这样的提问方式叫()A.正问B.侧问C.反问D.追问12.把事物的矛盾循着对方谈话的脉络,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弄个水落石出,这样的提问方式叫()A.正问B.侧问C.反问D.追问13.第一个向西方透露皖南事变真相的外国记者是()A.埃德加·斯诺B.史沫特莱C.斯特朗D.法捷耶夫14.在全方位的新闻竞争中处于最前沿的是()A.新闻人才的竞争B.新闻采访报道的竞争C.新闻编辑的竞争D.新闻策划的竞争15.较早提出“采访决定写作”这个观点的是()A.陆定一B.穆青C.陈克寒D.范长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新闻采访学 考试 知识点

新闻采访学 考试 知识点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新闻采访活动具有哪些特点? 2、有偿新闻有哪些表现?其危害是什么?怎样才能 杜绝有偿新闻。 3、隐性采访的分类、选择隐性采访的先决条件和特 殊要求? 4,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有哪些?并分别用简要的一 两句话表达自己对每种途径的评价。 5,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6、采访对象接受采访的心理状态分为几种类型?影 响这些心理状态的因素有哪些?记者应该如何应对? 7、提问的形式(从对象对访问的适应性角度),并 说明每一种提问形式所适用的对象。

5、操作题(共1题,20分。) 就某择材料确定采访选题、撰写采访提纲或者撰写 新闻策划书。


三、辨析题:(1题,共15分。) 1、新闻采访的定义辨析。 2、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辨析。 3、隐性采访与体验式采访的关系辨析。 4、人物新闻采访与人物通讯采访的关系辨析。 5、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关系辨析。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你认为最优秀的一位当代记者的 故事,并总结他(她)身上具备哪些值得你学习的 修养和素质。 2、请谈谈“现场观察”的优势,请结合自己的采访 实践谈谈“现场观察”在体育新闻采访中的运用。 3、选择任意两个人物访谈节目,论述主持人的访谈 风格,并比较分析他们采访技巧的得失。 4、结合实际谈谈突发事件采访报道对记者提出了哪 些方面的高要求? 5、结合实际谈谈体育新闻采访报道对记者素质提出 了哪些方面的要求?
2012新闻采访学考试知识点 来自



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新闻采访 2、专业记者 3、机动记者 4、特派记者 5、特约记者 6、视觉新闻 7、直面采访 8、书面采访 9、网络采访 10、体验式采访 11、隐性采访 12、交叉采访 13、巡回采访 14、易地采访 15、新闻线索 16、新闻敏感 17、旅行采访 18、新闻策划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自考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新闻采访的首要目的是()A. 传播信息B. 教育公众C. 娱乐大众D. 引导舆论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A. 真实性B. 客观性C. 主观性D. 简洁性答案:C3. 新闻报道中的“五个W”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Who(谁)B. What(什么)C. Where(哪里)D. Why(为什么)E. When(何时)答案:D4. 新闻价值的实现主要取决于()A. 记者的写作技巧B. 新闻事件的影响力C. 媒体的传播范围D. 受众的兴趣和需求答案:D5.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应该避免()A. 预设立场B. 深入挖掘信息C. 保持中立D. 收集多方观点答案:A6. 新闻报道中,对于不确定的信息应该()A. 忽略不报B. 直接报道C. 标注为“据传”D. 进行核实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新闻报道的常见结构?()A. 倒金字塔结构B. 时间顺序结构C. 并列结构D. 问题-解决结构答案:D8. 深度报道的特点不包括()A. 信息量大B. 角度新颖C. 时效性要求高D. 分析深入答案:C9. 在撰写新闻稿件时,记者应该()A. 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B. 使用专业术语C.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D. 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答案:C10. 新闻评论的主要目的是()A. 传播事实B. 提供娱乐C. 表达个人观点D. 教育公众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通常包括()A. 确定采访主题B. 设计采访问题C. 了解被采访者的背景D. 准备录音设备E. 预测可能的问题答案:ABCDE12. 新闻报道中,以下哪些元素可以增加报道的吸引力?()A. 引用权威人士的话B. 使用第一手资料C. 包含冲突和争议D. 使用煽情的语言E. 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答案:ABCE13.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A. 记者的个人偏见B. 媒体的所有制结构C. 报道的时间限制D. 受众的预期反应E. 广告商的压力答案:ABCDE14. 在新闻写作中,记者应该()A.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语言B. 尽量使用直接引语C. 保持事实的完整性D.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E. 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答案:ABCE15. 新闻评论的功能包括()A. 对事件进行解读B. 对公众进行教育C. 对政策提出批评D. 对事件进行预测E. 对事件进行道德审判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新闻采访的一般流程。

7月浙江自考电视采访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浙江自考电视采访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电视采访试题课程代码:01180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开放性思维是指在思维中对结果不做_________,不确定事件的结果,随时准备接受_________。

2.从方法论上来说,以摄像机为中心的电视现场取材方式,其基本要点是向_________、_________和记录过程。

3.电视隐性采访的核心是不让被采访者了解_________,从而消除采访现场因记者和摄像机的存在而产生的违背生活自然流程的可能。

4.电视采访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在充分占有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_________、_________的思考、判断选择,它为新闻报道提供灵魂和方向。

5.心理因素比较复杂,包括需要、动机、目的、态度、意志和情绪等,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和情绪对记者出镜采访和报道的行为影响最为重要。

6.随机结构的核心是:按照生活自身的逻辑结构情节,调整_________。

7.向未知取材,摄像师必须掌握好最佳的开机时机。

在突发事件中,要_________进现场。

8.在西方,人们把采用“旁观式”拍摄的纪录片称作_________,取的也是直接记录生活原始形态、不加干扰之意。

9.采访线索是指在新闻采访工作中,对记者的报道具有_________帮助的信号、讯息和征兆等。

10.形象敏感是指电视记者认识和评价形象的价值、寓意,并运用形象_________的能力。

11.摄像机拍摄声画一体的形象素材是电视采访的中心,离开了拍摄,电视采访将失去主要的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下列不属于记者的镜头存在方式的有( )1A.旁观式B.出镜参与式C.对话参与式D.声音参与式13.对于______的选择是记者进入现场的第一步。

采访学常见问答题

采访学常见问答题

新闻采访学常见问答题
◆注意:所有的问题应适当展开,或加入自己的理解,或结合现实案例谈。

只答要点最多得一半分。

1.新闻采访活动从性质上分有哪些常见形式?试分别阐释。

2.新闻采访活动从形式上分有哪些常用方式?请列举并适当解释。

3.我国记者按分工不同有哪些基本类型?试归类并加以说明。

4.一名合格的记者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职业素养?
5.一名合格的记者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综合素养?
6.记者的知识修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试分别加以说明。

7.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试分别说明。

8.针对不同人群,新闻具有怎样不同的功能?试从受众、政党政府和媒体自身的角度分别阐述。

9.新闻价值主要包含哪些因素?试阐述之。

10.获取新闻线索的主要渠道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11.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面对哪些情况时,尤其需要记者做好充足的准备?
12.采访对象的访前心理各不相同,从表现形式看有哪些常见类型?对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记者又该如何应对,以采访成功?
13.怎样在采访中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
14.记者在采访前应进行怎样的准备?
15.新闻采访常见提问类型有哪些?请按问题涵盖范围、答案确定与否、是否隐含记者态度等不同标准分别进行说明。

16.新闻采访常用的提问方法有哪些?请指出并分别说明它们各自适用于哪一类采访对象。

17.新闻采访提问应注意运用哪些技巧?
18.运用主持座谈会的方法进行集体采访,应注意哪些问题?
19.记者常用观察方式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并指出其中哪几种方式属于隐性采访。

20.试述隐性采访四种常见方式及隐性采访的应用规范。

《采访学》试题及答案 论述题

《采访学》试题及答案 论述题

《采访学》试题及答案论述题答:新闻学是研究所有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它所研究的详细对象包括理论历史和应用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理论新闻学(即新闻理论)着后果对新闻学根本原理、新闻规律、比拟新闻学以及与新闻学有关的边缘学科进展探求,旁及新闻法学、新闻美学、新闻社会学、采访心理、广告学等;应用新闻学(即新闻业务)着重研究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学、新闻摄影学、播送电视专题研究等;历史新闻学(即新闻史)包括中国和世界新闻史、不同的传播工具开展史,详细的报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开展史及新闻界人物史等。

三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构成了新闻学的完整体系。

答:因为(1)新闻学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即人类社会的新闻活动的现象和规律。

研究这些现象和规律对于了解人类文化的发生和开展,分析社会的现状,促进新闻事业开展,推动社会前进,预测未来的趋势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2)和许多社会科学的学科研究一样,新闻学也把自己的研究范围分为实践、历史、理论三大方面,每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系统,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

(3)中外新闻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都是不断开展的。

有一大批专职的教学、从事实践工作的专职人员数量更大。

新闻学的研究已产生了不少专著,这些研究及其成果对促进新闻事业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正确地理解和掌据新闻的定义,关键在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反映论,把新闻看作一个开展的过程支认识和掌握。

“事实”与“报道”是新闻定义的两个最根本的要素,缺一不可,因为:第一、事实是新闻的根源,是首要的因素,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第二报道是新闻的形成的必要环节。

事实是新闻的根据,报道是新闻的形式。

没有报道的事实无法成为新闻,既不能把新闻与事实等同起来,也不能把新闻与报道看成一回事。

第三、“时新性”是把新闻定义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新闻的事实应该是新近发生或暴露的,报道应该是迅速及时的,缺了时新性,事实的报道就成了价值很低甚至没有价值的旧闻。

新闻采访学简答题

新闻采访学简答题

新闻采访学简答题新闻采访课后思考题第六章新闻采访活动的主体——记者的职能与修养1、怎样理解无产阶级记者的社会职能和地位?答:我国记者的社会职能就是通过自己的新闻采访活动,传播新闻信息,传播党的声音,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是通过自己的采访活动,敢于坚持真理,揭露谬误,敢于反应民众呼声,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我国记者的社会地位,就是社会活动家,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就是广大群众利益的捍卫者和代言人。

2、记者的工作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答:活动引人注目,社会影响力大;社会接触面广,工作“变幻无穷”;“脑体”并用,工作十分艰险3、我过记者的工作任务有哪些?如何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答:工作任务一是采写新闻,二是反映情况,三是做群众工作。

这三项任务之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承的。

在实践中,他们虽有主次之别,但是不能顾此失彼,不能专抓一项丢了其他两项,或者抓了两项丢了第三项。

如果不注意三者兼顾,那么,,可以说他哪一项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

只有努力完成好这三项任务的记者,才算是真正合格的记者。

4、强调记者“识”的修养有什么意义?你打算怎样提高自己的“识”的修养?答:识,就是眼里,就是远见卓识。

“识”的修养,也就是要求记者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政策水平。

我过记者要担当起时代的哨兵的使命,要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首先需要有“眼里”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也就是科学的。

记者的这种“识”首先是建立在正确立场的基础之上。

也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的。

还是建立在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的。

总之记者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理论和政策;再把学到的理论和政策应用于新闻工作实践,反复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就能逐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能逐步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比较成熟、具有远见卓识的好记者。

第七章1、识别新闻事实的依据是什么?答:新闻事实便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识别新闻事实的主要依据就是新闻价值。

最新4月浙江自考电视采访试卷及答案解析

最新4月浙江自考电视采访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自考电视采访试卷课程代码:01180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文字传播利用的以符号代替人际的传播模式,在传播中经过了多次转化,首先是从______和______转化为文字或以记忆形态保存的信息。

2.电视采访中,“参与”具有______和______这两重的含义。

3.由于电视采访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不可预知性,因此电视现场采访具有很大的______。

4.电视记者在现场的镜头存在方式有三种:______、声音参与式和出镜参与式。

5.体态语包括______与身体动作。

6.新闻价值是指一个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各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它一共有五个公认的要素:______、______、显著性、重要性、人情味。

7.善于记录环境是电视记者全面把握现场的表现,它意味着记者能够比较______地观察和利用现场的各种要素。

8.“场”信息结构的提法借用了______的概念,它可以清晰地表明信息“场”区别于以往的纪实拍摄中的线形结构。

9.记者在镜头外的采访活动,叫______采访。

10.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调查,记者有可能发现更多的内情。

这些幕后的信息是深化______的最佳入口。

11.电视记者从其他媒介中寻找线索不能原样照搬其他媒介的内容,而应该在报道角度和______上有所发展。

12.电视采访的主体是记者,客体是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3.电子现场制作的英文是( )A.ENG B.DNGC.EFP D.SMG14.新闻事件的核心是( )A.被采访的人B.发生的时间1C.记者的采访D.新闻的策划15.“声画合一”的实质是:电视画面是有声音的画面,______是其声源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闻采访学自考试卷语文

新闻采访学自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A. 客观公正B. 真实准确C. 追求时效D. 政治正确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新闻采访的主要方法?A. 深入调查B. 采访前准备C. 采访技巧D. 文字处理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新闻采访的五个基本步骤?A. 确定采访主题B. 选择采访对象C. 制定采访提纲D. 采访后的整理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新闻采访中常见的采访对象?A. 政府官员B. 企业高管C. 社会名人D. 普通市民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新闻采访中的现场报道?A. 直播报道B. 电话连线C. 采访嘉宾D. 现场实况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A. 开放式提问B. 封闭式提问C. 探究式提问D. 直接提问7.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新闻采访中的伦理问题?A. 侵犯隐私B. 新闻自由C. 偏见歧视D. 信息安全8.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新闻采访中的道德规范?A. 诚实守信B. 尊重他人C. 保守秘密D. 追求利益9.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新闻采访中的危机公关?A. 处理突发事件B. 修复公众形象C. 提高媒体曝光率D. 防范舆论风险10.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新闻采访中的新媒体应用?A. 微博直播B. 短视频报道C. 网络论坛互动D. 传统报纸采访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 新闻采访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新闻采访的五个基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 新闻采访中的伦理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6. 新闻采访中的道德规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考试《采访学》简答题1、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是什么关系?答: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对于新闻采访写作来说,采访是了解事实,写作是反映事实,两者都是第二性的。

然而在具体过程中,采访决定写作。

这是因为:第一,新闻采访先于新闻写作。

只有通过新闻采访才能获得新闻材料,也只有掌握了新闻村料才会有新闻写作。

第二,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结果和归宿。

新闻写作,不能凭主观意志去“合理想象”,把没有采访到的东西写进新闻作品之中,而应如实地将采访到的事实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出来。

第三,从采访到写作,是记者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记者采访时要考虑到写作,这不仅可以使采访更有目的地深入进行,而具也能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写作是采访中调查研究的继续,是采访的深化和最后完成阶段。

所以,任何“重写不重采”或“重采不重写”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不对的。

只有正确地看待采访和写作的关系,记者才有可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

2、新闻采访活动的性质是什么?采访过程是怎样的?答:新采访活动的性质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

从认识角度讲,它是记者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特的一种活动。

从具体的工作业务角度讲,它是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完成了从实际中来,并为到实际中去作好准备的工作过程。

从新闻学的角度讲,它是一种适应新闻工作要求的特殊的调查研究。

它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去认识和采集重要的新闻材料。

采访活动的这种性质,对采访活动起着支配的作用,并使采访活动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从实践看,新闻采访活动的一般过程是:记者依据一定的新闻线索,有所准备地深入实际和群众,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和使用某种手段,从现实中发现新闻材料、挖掘新闻的意义,并迅速、及时地加以搜集和核实,从材料、观点、角度先进方面,为从事某种新闻体裁的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然,这里说的是一般的过程。

由于采访的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宣传报道的任务和写作体裁要求不同,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过程也会相应地有各种不同的变化和表现。

3、新闻线索从何而来?答:新闻线索的来路概括起来有三条:*一是来自上面的,二是来自下面的,三是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和挖掘的。

第一条来路是指有关领导机关或编辑部送给记者的新闻线索。

这类线索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因为它从客观实际中来,又经过有关领导机关或编辑部初步衡量与审核。

记者应当认真对待这种新闻经索但不能把这种线索当作固定不变的框框。

记者应当主动与有关领导机关和编辑部联系,从他们那里获得可供采访的新闻线索,不能当“老等”,否则工作就会陷于被动局面。

*第二条来路是依靠广大通讯员和读者提供新闻线索。

这是一条重要的新闻线索来路。

首先,记者从上头得到的线索总是不多的;其次,一家新闻单位的记者有限,记者的活动面和时间、精力有限,全靠记者自己去发现新闻线索,就可能有不少“新鲜的活鱼”漏网。

为此,记者应当设法使这条来路畅通,加强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广交朋友,建立通讯网,使自己成为一个小小的社会情报的中心,新闻线索会源源而来。

*第三条来路是记者通过种渠道去挖掘新闻线索。

挖掘新闻线索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认真研究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领导人的讲话和编辑部的报道计划,明确采访方向和报道意图。

二是记者通过广泛深入的社会活动,处处当“有心人”,从直接观察和“每事问”中获得新闻线索。

三是记者通过对情况的积累,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和变化,从中获得新闻线萦。

四是通过参加各种会议,或翻阅来自各方面的书面材料,从中寻找和发现新闻线索。

五是对已发的新闻,进行追踪采访,从中发现新的线索。

六是从大量的群众来信来访中发现新闻线索。

*记者在以上三个方面所下的功夫越多,他所获得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便会越多。

特别是从第三条来路得到的新闻线索,记者的感受一般都比较深,采访的目的也比较明确,因而较有把握取得好的采访成果。

6、怎样确定采访目的?答:首先要掌握采访对象的必要材料,这是确定采访目的的基础。

其次,要对掌握的材料从它的社会属性和新闻属性两个方面加以考察,看看在这两个方面有没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这是确立采访目的的关键。

*迅速而准确地确定明确的采访目的,是一个称职的记者具有的特殊素质。

这种素质同新闻敏感一样,也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

因此,一个记者如果不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如果不了解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愿望,就不知道应该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强调什么,回避什么;同样,如果一个记者不懂得新闻工作的原理、特点、方法及其活动规律,就无法从新闻的角度去确定该采访什么、不采访什么,该抓什么问题,不抓什么问题,也就不可能确定正确的采访目的。

由此看来,确定明确的采访目的,不是脱离实际、胡思乱想所能办到的。

7、怎样进行电话采访?答:电话采访是新闻采访活动的一种简便方式,它一般用于采访比较简单的事情,更多的则用于对某次采访的内容进行补充或核对事实。

电话访问的最大特色,是以报道被采访者的话为主的,因而记者问、听、记的能力要特别强。

由于这种采访是通过电话来进行的,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无法见面,因此记者提问前要有充分的准备,问题要明确,语言要简洁,层次要分明。

在听对方的回答时,要善于抓住被访者最重要、最生动、最富有表现力的话,还要听出对方说话的神态、内在的感情和真正的意思(是正面的话还是反面的、幽默的或是讽刺性的话)。

记录要快、要准确、还要记下对方的语调与感情。

电话采访的优点是省时、经济、怀念速。

它的缺点是:第一,没有保障。

如果在访问过程中电路突然中断,或者对方不乐意接受采访而借口不在,或者记者问到要害问题时避而不答,都不能达到采访的目的。

第二,只能听声音,见不到人,记者不能观颜察色,缺乏现场感。

第三,采访难以深入,所采访复杂的事情不宜使用。

8、怎样采访突发性事件?答:采访突发性事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记者一定要闻风而动,利用可能利用的最快的交通工具迅速赶赴现场进实地突击采访。

然后用最快的通讯工具电话、对讲机、无线电报话器等将消息传回编辑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刊登(播放)出来,如果记者出发前报纸即将付印,要跟编辑部打招呼,预先留出版面或撤换别的稿件。

尤其是多家新闻单位同时采访同一突发事件时,更要讲求速度,抢先发表新闻,决不能慢慢腾腾,落于人后。

*二、一般发生突然事件的现场总是乱烘烘的,记者进入采访现场后,要保持头脑冷静,不受七嘴八舌的干扰。

要及时找到该事件的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了解事件的主要精况,事件的当事人和目击者对事件可能有不同的说法,记者要根据现场观察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决不能人云亦云。

*三、要根据突发性事件的不同性质,决定是进行公开报道,还是写内部材料。

有些不宜公开报道的、或不宜马上公开报道的,就不要公报道或马上报道。

要尊重主管部门的意见,不要为了抢新闻而不一切地报道,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四、对有些突发性事件,记者在发出第一篇报道后,要继续深入进行采访,进一步弄清事件的起因、性质、后果、发展情况、处理结果和经验教训等,进行连续报道。

9、采访记录的内容主要有哪几项?采访记录的内容主要有七项:第一,记要点。

即把重要事实、情节和密切相关的背景材料如实地记录下来。

第二,记易忘点。

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名、数字、有特点的人的人物语言及各类业务专用术语等。

第三,记疑问点。

把采访对象讲得不清楚、或与记者已掌握材料有矛盾的情况、事实和说法记录下来,供重点提问或进一步核实之用。

第四,记思想。

把采访对象对所提供的事实和情况的认识、见解记录下来,供记者分析采访材料时参考之用。

第五,记有价值的原话。

采访对象在回管问题时,要能说出一些能反映个性特征、或能揭示事件本质的精炼语言,记者要注意把它准确地照原话记录下来,以供写作引用之用。

第六,记眼见的材料。

即把新闻现场所见到的有特点的场景和被访者的服饰衣着、神情举止等记录下来,用于写作,可作新闻立体化。

第七,记感受。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对被采访者所提供的材料会有某种分析和判断,比如某个材料典型,能说明什么,可供什么用等等,把它记录在有关村料的旁边,这利于材料整理和写作。

10、简述新闻采访的基本路线及其要点?答:从新闻采访业务的工作规律看,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具体事物,全面而准确地认识、搜集客观存在的新闻材料,这是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的根本路线。

我国强调记者的采访,要依靠党委,深入实际和群众进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探求客观事物的本质。

*新闻采访路线包括三个基本要点:*(1)强调新闻事实必须源于社会生活和群众的实践活动。

唯物主义认为,构成新闻的事实,都是来自于客观实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群众的实践活动,永远是新闻的源泉。

新闻采访最突出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某种社会价值事实,及时、准确地进行采集。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变化,群众中的各种实距活动也必然层出不穷,这就决定了新闻的源泉永远不会枯竭。

只要有人类存在,新闻的事实就永远不断涌现,因此,新闻采访的任务也就永远不会有完结的时候,这是新闻采访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对这个原理承认或者不承认,是新闻采访学中区分唯物论反映论与唯心论先验论的主要标志。

*(2)记者是调查研究的专业人员。

既然新闻源于实际,记者也只有深入实际,对客观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可能发现、理解和掌据构成新闻的事实。

新闻工作者作为一个反映者,工作的对象是被反映的客观事实,如果不接触不深入调查研究被反映的对象,那么,反映者也就不复存在。

从这个上意义上讲,新闻采访是一种调查研究,就新闻记者应当是调查研究的专业人员的说法是符合唯物主义观点的要求的。

*(3)记者调查研究要认真“吃透两头”。

所谓吃透两头,简单地讲,就是对来自上面的精神、指示要深刻领会,对来自下面的精况要清楚明白。

这两者关系密切,一般地说,吃透了“上头”会有助于“吃透下头”“下头”吃透了,同样也会有助于更好地“吃透上头”便也有这种情况,上头与下头不一致,那么“吃透下头”则是对“上头”的最权威的检验,“上头”的应当服从“下头”的,这是一个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态度的问题,亦是所谓“上下结合”的一种调查研究的方法。

11、怎样理解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关系?答:在访问中,正确理解和处理好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关系,对完成人物采访的任务是十分重要的。

人物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

在这种交往中,记者有权根据自己对客观情况的分析,按自己所确定的目的和需要去提出问题,并请被采访者作出回答。

而被采访者,也有权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作出相应的决定,即是否回答和怎么回答,无论被采访者的职位高低,采访时双方应当是平等的。

记者无权强迫对方必须回答和怎样回答,也没有必要放弃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去迎合与奉承被采访者,他应当不卑不亢而又策略地开展访问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