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钢的冷却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过共析钢在发生P转变之前有先共析渗碳体析 出,因此过共析钢的过冷A等温转变曲线在左上角有 一条先共析渗碳体析出线,且随含碳量增加向左上 方移动,直至消失。
(三)合金钢的过冷A 等温转变曲线 合金钢的过冷A 等温转变曲线由于受碳和合 金元素的影响,图形比较复杂。 常见的C曲线有四种形状: (a) 表示A→P和A→B转变线重叠; (b) 表示转变终了线出现的二个鼻子; (c) 表示转变终了线分开,珠光体转变的鼻尖离 纵轴远; (d) 表示形成了二组独立的C曲线。 综上所述,C曲图为珠光体等温转变、马氏体 连续转变、贝氏体等温转变的综合。需指出的是 珠光体转变和贝氏体转变可能重叠得到珠光体加 贝氏体混合组织。贝氏体转变与M转变也会叠。

3 低温转变---- M转变(C在α--Fe中过饱和固溶体) MS → 220℃ MS HRC= 62 ~ 65
影响过冷奥氏体C曲线形状的因素


A的成分:Wc和合金元素 奥氏体状态: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原始组织 应力 塑性变形
影响C曲线的因素

1. 含碳量的影响 随着奥氏体C%增加,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提 高,“C”曲线右移;当C%增加到共析成分, 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最高。随着C%进一步增 加,奥氏体稳定降低,“C”曲线反而左移。 同时C%越高,Ms点越低。
温度 (℃) 800
共析碳钢 TTT 曲线建立过程示意图(1)
A1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0 0
1
10
102
103
104
时间(s)
共析碳钢 TTT 曲线建立过程示意图(2)
二 过冷奥氏体恒温转变产物动力学曲线及特点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TTT图)



2. 合金元素影响 除Co、Al外,所有合金元素都增大过冷奥 氏体稳定性,使“C”曲线右移。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如Ni、Si、Cu等和弱碳化 物形成元素如Mn只改变“C”曲线位置; 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Mo、V、W、Ti等既 使“C”曲线右移,又使其形状分成上下两 部分。


3.奥氏体晶粒尺寸:奥氏体晶粒与奥氏体化 条件有关,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奥氏 体晶粒粗大,成分均匀性提高,奥氏体稳 定性增加,“C”曲线右移。反之“C”曲线左 移。 4.原始组织:钢的原始组织越细小,单位体 积内晶界越多,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形核率 越高,同时原始组织越细小有利于C原子扩 散,奥氏体形成时达到均匀化时间短,相 对长大时间长,相同条件下易使奥氏体长 大并且均匀性提高,“C”曲线右移。

5变形:奥氏体比容最小,马氏体比容最大, 奥氏体转变时体积膨胀,施加拉应力加速 其转变,使“C”曲线左移,施加压应力不 利其转变,使“C”曲线右移。
2.3 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cc’-转变中止线 Vc-连续冷却中过冷奥 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 最小冷却速度。 上临界冷却速度(临 界淬火温度) Vc’-过冷奥氏体全部转 变为珠光体的最大冷 却速度。 下临界冷却速度
温度 (℃) 800 稳定的奥氏体区 A1
700 600 500
400 300 Ms 200 100 0 -100 0 Mf
CCT曲线 TTT曲线
1
10
102
103
104
时间(s)
1、CCT曲线相对于TTT图 向右下方移动
2、CCT曲线只有相当于 TTT图上半部分
3、共析、过共析钢的CCT 图上不出现B相变。 4、转变在一个温度范围内 完成,往往获得混合组织
为什么呈C字形(存在鼻点)?



过冷奥氏体转变速度取决于转变驱动力和 扩散能力,而△T↑, △G ↑ ,D↓。 在A1~ 550℃区间,随过冷度增大,原子扩散较 快,转变速度较快。 550℃以下,随过冷度增大,原子扩散速度越来 越慢,因而转变速度减慢。
(二)非共析钢的过冷A等温转变曲图 对亚共析钢在发生P转变之前有先共析F析出, 因此亚共析钢的过冷A等温转变曲线在左上角有一条 先共析F析出线,且该线随含碳量增加向右下方移动, 直至消失。
2.2 过冷奥氏体的转变及其产物

1.高温转变-- P转变(Ar1~ 550℃) A→F+Fe3C(片层相间平行排列的机械混合物)
温度 A相变 A→P A →S 层片间距 150-450nm 80-150nm HRC 20 30
Ar1-650 ℃ 650℃~600 ℃ 600℃~550 ℃
A→T
30-80nm
1
10
Biblioteka Baidu102
103
104
时间(s)
2. 转变产物依等温温度不同,大体可分为三个温度区(转变类型): (1). P型转变:高温区(临界点A1~550℃)、过冷度小,P型组织转变 区,A→P;扩散型相变 (2).M型转变:低温区(在MS 以下)、过冷度大,发生M转变的区域, A→M;非扩散型相变 (3).B型转变:中温区(550℃~MS),发生B转变的区域,A→B。半扩 散型相变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部区域P转变区和B转变区可能重叠,得到P和B的混 合组织;在下部区域M转变和B转变可能重叠,得到M和B的混合组织;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 线又称TTT图、IT图或C曲 线。综合反映了过冷奥氏 体在冷却时的等温转变温 度、等温时间和转变量之 间的关系(即反映了过冷 奥氏体在不同的过冷度下 等温转变的转变开始时间、 转变终了时间、转变产物 类型、转变量与等温温度、 等温时间的关系)。
TTT - Temperature Time Transformation IT-Isothermal Transformation
温度 (℃) 800
共析碳钢 TTT 曲线的分析
稳定的奥氏体区 A1
700 600 500
A1~550℃;高温转变区; 过 A 冷 产 扩散型转变;P 转变区。 A向产物 + 奥 转变终止线 物 550~230℃;中温转变 产 氏 区 体 物 区;半扩散型转变; 400 区 A向产 区 贝氏体( B ) 转变区; 300 Ms 物转变开始线 200 230~ - 50℃;低温转 100 变区;非扩散型转变; 马氏体 ( M ) 转变区。 0 Mf -100 0
主要由于C%高,B体相变需要扩散较多碳原子,相变速度太慢,从而在 实际冷却条件下,难以实现相变对成分的要求。母相C%高,导致切变阻力 增大,难以实现按切变机制实现点阵改组的模式。 Ms线发生曲折 F先析出,B相变,使A的C%↑,使之向下曲折(Ms下降)。 部分P相变,使A的C%↓,Ms↑,向上曲折。
空气冷却 670~720 油中冷却 水中冷却 900 1100
一过冷奥氏体恒温转变动力学曲线的建立


过冷奥氏体恒温转变动力学曲线:在各种过冷度下,过冷 奥氏体向其他组织转变的转变量与恒温保温时间的关系曲 线。(TTT)(C曲线) 方法:金相-硬度法、膨胀法、磁性法、热分析法等。 步骤: (1)选择一系列试样,将试样加热奥氏体化; (2)将试样在A1点下不同温度保温不同时间; (3)淬水冷却,以保留,固定转变产物; (4)确定各温度、时间下转变产物及转变量; (5)建立转变温度,转变时间与转变产物、转变量的关 系曲线。
一冷却速度对转变产物的影响


当V>Vc 时, A过→M 当V<Vc’时,A过→P 当Vc<V<Vc’时,A过→M+P 实际中由于CCT曲线测量难,可用TTT曲线 代替CCT曲线作定性分析,判断获得M的难 易程度。
二 亚共析钢、过共析钢的连续冷却曲线
三、共析碳钢 TTT 曲线与CCT曲线的比较
三、TTT曲线的类型


第一种:两组C曲线完全重迭,如亚共析碳钢、含 非碳化物形成元素Ni、Cu、Si、<1.5%Mn的合金钢 两组C曲线部分重迭,但2个鼻子时间基本相同(不 常见),如37CrSi.

第二、三种:两组C曲线分离,且两组C曲线鼻子对应 的时间有差异。如20Cr、40Cr、12Cr2Ni4、40CrNi、 35CrMo、40CrMn(B的时间短)(含少量碳化物形成 元素);GCr15、9Cr、9Cr2、CrMn、CrW、CrWMn(P 的时间短)。
基 本 要 求





1.过冷A冷却方式、过冷奥氏体转变动力学图类型 2. 过冷A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1)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图(C曲线) 分析:线、区,过冷A发生的三种转变(P型转变、M 型转变、B型转变);过冷A等温转变动力学图为何 呈“C”字形 (2)非共析钢的过冷A等温转变动力学图与共析 钢的过冷A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异同,合金钢的过冷 A等温转变图类型 (3)影响过冷A等温转变动力学图形状的因素 3. 过冷A连续冷却转变图 (1)共析钢CCT图分析:线、区,不同的冷却速 度下A发生的转变,临界冷却速度; (2)非共析钢CCT图与非共析钢CCT图的异同, (3)过冷奥氏体连续转变动力学图的应用
复习题



1. 过冷奥氏体转变有那些类型?受那些元素 影响? 2. 共析钢C曲线上各线、区域的意义,解释 为何C形? 3. 影响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因素有那 些?
40

2 中温转变—贝氏体转变( 550℃~220℃ )
A→ B (F+Fe3C),其中F具有一定过饱和度

A→ B上(550℃~350℃ )羽毛状
Fe3C以较粗大片状分布在较宽的F片之间,易发生 脆断 ,HRC=45 。 A→ B下(350℃~220℃ )针状
强韧性好, Fe3C细小,均匀分布在过饱和F针内
1、过冷A等温转变动力学图的基本形式
(一)共析钢的C曲线分析 1.线、区的意义 线:纵坐标为温度,横坐标为时间,临界点A1线,MS线,Mf线,转变开 始线,转变终了线。 区:A1以上为稳定A区,过冷A区,过冷A等温转变区(A→P、A→B), 转变产物区(P、B),M形成区(A→M)、M转变产物区(M或M+Ar) 孕育期最短的部位,即转变开始线的突出部分,称为鼻子。
• 第四种:两组C曲线完全分离,P明显右移,只有B转变 曲线。如:45Cr3、40Cr2Ni4、35CrNi3Mo、5CrNiMo、 5CrNiMoV、3Cr2W8 • 第五种:两组C曲线完全分离,B明显右移,只有P转变 曲线。如:Cr12, Cr5MoV,Cr12MoV,W18Cr4V
•第六种:两组C曲线强烈右移,0℃» Ms,室温以上只 有碳化物析出线而不出现C曲线。如:4Cr14Ni14W2Mo


5、存在临界冷却速度(Vc)
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的应用



1. 从CCT曲线可以知道不同冷却速度下所经 历的转变以及应得的组织和性能,可以确 定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2. 根据TTT曲线可以确定等温淬火、分级淬 火、等温退火等热处理规程。 3. 利用TTT曲线替代CCT曲线,可以定性研 究过冷奥氏体的转变
第二章 钢的冷却转变
2-1过冷奥氏体恒温转变动力学曲线


冷却方式:
1.等温冷却 是把加热到A状态的钢,快 速冷却到低于Ar1某一温度, 等温一段时间,使A发生转 变,然后再冷却到室温。 2.连续冷却 把加热到A状态的钢,以不 同的冷却速度(空冷,随炉 冷,油冷,水冷)连续冷却 到室温。

表45钢经840℃加热后,不同条件冷却后的机械性能
冷 却 方 σ b,MN/m σ s,MN/m 2 2 法 随炉冷却 530 280 340 620 720 δ ,% 32.5 15~18 18~20 7~8 ψ ,% 49.3 45~50 48 12~14 HRC 15~18 18~24 45~60 5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