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三讲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研究,而即使 同一层面中的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
1.生物理论 2.学习理论 3.诱因理论 4.认知理论 5.角色理论
【案例分析】
利兹是纽约某一贫民区长大的孩子,刚刚过了他20岁的生 日。他的父母在他十岁时离婚了,父亲因为吸毒和抢劫被判 入狱,母亲也抛弃了他。利兹从小就和一群小流氓混在一起, 偷窃、抢劫、吸毒,什么事都干过。
➢ 二是强化
强化是学习理论最核 心的概念。其含义是, 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 行为,是因为这种行 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 后果,或满足自己的 某种需要;人们之所 以避免某种行为,是 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 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 三是模仿
在没有外界强化 的情况下,人们 通过观察他人的 态度及行为学习 社会态度和行为。
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 分类
人们知觉事物时,先根据一些简单原则将事物分类。 ➢ 聚焦
将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之上,忽略背景的影响
两个重要的认知理论: ➢归因理论
这个理论包括海德、 凯利及韦纳等人提 出的归因理论,这 种理论主要是想说 明我们如何解释事 件的原因。
➢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又称认知不协调理论。这个理论是 由费斯廷格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解释当人们的 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人如何改变自己的态 度或行为,以使二者协调一致。
学习理论的特点: 1.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获得; 2.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
观感受; 3.注重解释外表行为,而忽视解释主观心理状态。
3.诱因理论
诱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认为人们采取各种行动前会对行为的可能结果做 诱因分析,即考虑这种行为的积极效果和消极效 果,并以行为后果的有利和不利为判断基础而决 定采取何种行为方式。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
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 法
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和参与观察
国际上的核心学术刊物是 美国心理学会(APA)的 《人格和社会心理学》
国际上的核心学术刊物是 美国社会学会(ASA)的 《社会心理学季刊》
对“合群”这一心理现象的解释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则要揭示影响“合群”的社会条 件,如:政治、立场、观点一致与否,经济状况、职业等 等。如:原始社会人们群居共同劳动,是因为生产力水平 低下,个体难以生存。
那些熟知他的人评论说, 盖奇原本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可 爱工头,但自此以后却变成了 一个不负责任的、粗暴的恶棍, 就本质而言,他已经不再是他 自己。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泛性论 本能论 人格结构理论
新精神分析理论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 代表:荣格、阿德勒、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 等
三种重要的诱因理论:
➢ 理性决策论
经济学家对人类行为的基本看法。这种理论假设: 在选择行为的时候,人们会估计不同行为的利益 和代价,以理性的方式选出最佳行为,即以最小 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 交换理论
将理性选择扩大到 二人之间的互动时, 便是交换理论。这 一理论将人际互动 视为彼此所做的一 连串理性决策。即 人们之间的互动取 决于彼此对各种结 果的代价及利益所 做的评估。
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合群”则是人们为了满 足安全的生存需求,逃避恐惧。着重揭示影响“合群”的 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的动机等。如:个体合群的动机之一 是为了减少恐惧,长子、长女和独生子女在恐惧害怕时比 非独生子女长子女更有合群倾向,这是因为第一个孩子或 独子女比后来的孩子要受到父母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因此, 他比其他孩子更知道在恐惧害怕时依赖别人作为舒适安定 的来源,这种原因也会对其他方面产生影响。如:长子女 比其他人更倾向于寻求精神疗法(需要他人)而非长子女 则更倾向寻求一种非人格的解决方式(酗酒)因此酒徒大 多非长子女。
4.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
知觉与加工过程。人类对社会知觉的定律与对 物体知觉的定律极为相似,人们常常很自然地 对某一社会情境的知觉、想法和信念组成一种 简单而又有意义的形式,就像对物体的知觉一 样。 这种对环境的知觉、组织及解释影响了一个人 对社会情境的反应,而这个解释社会事物的过 程被称为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的范围包括对他人外在特征的认识, 也包括对他人内在特征以及人际关系和行为原 因的认识。
最优先
安全需要 对生命财产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
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隶属 爱与归属需要
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要
希望有稳定的地位,得到他人高度评价,受到他人尊重并 尊重需要
尊重他人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 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
2.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理论强调早期的学习行为,认为在任何情境下每个 人都会学到某种行为,在多次学习之后还会成为习惯。以 后当相同或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个体将会采取惯用的 方式做反应。
学习理论的三种机制:
➢ 一是联结,又称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在他的条件反射 研究中发现:狗之所以有一听到铃声便分泌唾液的反应, 是因为每次铃声都与食物同时出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后,狗会将铃声与食物联结在一起,这时即使没有食物一 起出现,狗也会对单独的铃声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人类 态度的形成也要经过联结过程。 联结是两种刺激在大脑中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
盖奇不再是盖奇
1848年9月的一天,一位叫菲尼亚斯.盖奇的美 国铁路工人遭受了一次可怕的头部损伤。炸药爆 炸将一根铁棒炸飞,铁棒正好斜向上插入盖奇的 面部,穿过他的脑的前部,最后从头的顶部穿出。 令人惊奇的是,他奇迹般的活下来,并过了12年 离开人世。但在这12年中,他的心理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
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 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在 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 体并与其建立起很难改变的依 恋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 之为“印刻”。
➢ 二是遗传差异:
(1)人类正常男性的染色体是XY, 而易犯罪的男性染色体为XYY; 正常女性的染色体为XX; 易犯罪女性的染色体为XXY (2)生物性病变如激素失去平衡或脑损伤造成侵犯行为增 加
需要 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
对诱因理论的评价:
诱因理论说明了个体面对多种选择时,依照自己能从各 个行为方案中获得或损失多少利益来做决策。
诱因理论将重点放在“当时”情境下各种可能行为的相 对利益或损失,而不是强调过去的习惯。认为行为的起 因在于个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关心个人内在状态,而不 是外部环境。
符号互动论
代表:G. 米德
“符号”:就是人们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 用来代替某一东西的社会客体。
符号互动论强调在人的互动过程中的中介 作用,认为社会互动是建立在符号沟通的 基础上的,符号的沟通是人的心理构成的 开端。
李晔
思考:利用社会心理学基本理 论分析柯震东吸毒案件。
李晔
对生物理论的评价: 缺乏科学性,我们重视它,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人类的任何一种行为特征都与遗传有关, 都有它的生理基础,也都在某种程度上与一定 的脑功能相联系。但是如果我们仅以此为基础 去理解人类的行为,那将是可笑的。因为生理 基础与行为不在一个层次上,就好像生理特征 是电脑的硬件、而行为是电脑的软件一样,哪 个有问题电脑都会出毛病。” ——E.Turkheimer (1998) 《心理学评论》
➢需求满足论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某种需求或动机,一个人 之所以有某种行为,是因为这些行为能满足这些 需求或动机。
自我实 现的需要
尊重需要 爱与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A.H.Maslow )
需要层次理论
源自文库
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
生理需要 种系发展的需要
一年后利兹在抢劫银行时被警察抓捕归案,他因为一系列 的罪行被判终身监禁。
对于这件事,不同的理论会怎样解释利兹的攻击性呢。
1.生物理论
生物理论认为决定人类行为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 一是本能:人类的侵犯和冲动与生俱来,且无法改 变。人类在战争中的仇杀就是这种本能的体现。
本能影响动物行为的证据 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
该理论认为,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 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 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 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的本质 是态度的改变。
5.角色理论 角色是指一套与个体在社会中所处地位有
关的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
角色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其社会角色 提供的,即由客观的行为环境、社会的要 求与规范、他人在各自地位上的角色表现, 以及自身对角色的理解、个性和能力等因 素决定的。
去年的12月25 日圣诞夜,他趁着一个小商店店主全家过 圣诞节的机会,从小商店后面的窗户里爬进去,偷了一大包 东西出来。在他刚刚觉得大功告成时候,正在附近巡夜的警 察皮特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皮特喝令利兹站在原地,但利 兹并没有理会皮特,而是撒腿就跑。皮特鸣枪示警,这时利 兹也拔出自己携带的手枪,向皮特射击,并打伤了皮特,利 兹因此得以逃脱。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 方法
专栏 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关注的中心是个体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关注的中心是群体和社会
尝试通过分析即时的刺激、 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来理解 和解释社会行为 为
尝试通过分析一些社会变量, 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等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