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分色原理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色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基于传统印刷的色彩复制技术及其发展:
(1)照相制版复制技术(P11):是采用照相方法将原稿制作成供晒版用的底片。

(图像原稿)、(文字线条原稿)—(照相分色)、(照相分色加网)、(照相分色)—(加网)—(拷贝{图文合一})—(分色加网胶片)—(晒版)—(印版)。

(2)电子分色制版复制技术(P12):(图像原稿)、(文字线条原稿)—(电子分色加网)、(照相分色)、(扫描分色)—(拷贝{图文合一})、(数字{图文合一})—(分色加网胶片)—(晒版)—(印版)。

(3)数字分色制版复制技术(P13):图像原稿)、(文字线条原稿)—(电子分色加网)、(扫描分色)—(数字页面{图文合一})—(分色加网胶片)—(CTP)—(印版)。

2.模拟照相分色技术(P16):
(1)含义:是指根据互补色原理,采用照相感光成像的技术方法,通过彩色滤片将彩色原稿分解成青C、品红M、黄Y、黑K四个单色版的过程。

也称为互补分色,采用互补色滤色片将彩色原稿各部位反射或透射的三色混合色光分离成三种基本色光,并记录于感光材料或介质上。

(2)方法:采用红,绿,蓝三色滤色片进行色光分解,使其互补色青,品红,黄色分别在三张感光片上感光,获得只反映原稿图象一种色彩成分,对其他色彩成分不反映的分色片,从而实现了基于色彩理论的分色技术实现。

第二章分色原理
一色彩的识别,校正与匹配
1.色彩识别:
(1)基于密度的色彩识别法(P30—31)(2)基于色度的色彩识别法(3)基于光谱的色彩识别法
2.色彩校正
(1)色彩校正的原因(P33)信息,其色彩从采集到应用都可以表述为信息色彩的色彩分解和色彩还原两个过程的组合。

所谓信息色彩的色彩分解是指力图通过器件和变换处理,将目标信息的色彩信息分解成RGB或CMY等三原色构成的不同分色版信息。

而信息色彩的色彩还原是力图通过变换处理,使有RGB构成的加色法三原色的分色信息在显示器上叠合,或CMY构成的减色法分色信息,在同一承印物上叠合,以再现原始图像的色彩与阶调。

(2)色彩校正的方法
①基本校正:指对三原色信息的校正,补偿系统中由于硬件条件的缺陷而导致色彩误差。

②选择性校正:指在基本校正的基础上,对特定色彩的补偿,进一不补偿这些特定色彩,特别是由多原色叠加产生的色彩偏差。

3.基于等价中性灰的色彩匹配(P35)
(1)色彩匹配必要条件:①亮度压缩,将输入的亮度范围压缩到输出的亮度范围。

②保持色相不变,使色相变化最小化。

③提高彩度,尽可能提高彩度(多数状态下,采用限幅而非压缩)。

(2)色彩信息
二再现的网目调表达
1.幅加网:单个网点等距离分布,但网点直径不同(由网点的形状决定)。

2.加网:单个网点具有相同的直径,但是距离不同(非周期性加网)。

三模拟分色的原理
1.分色的原理:是采用光学、化学或模拟电子电路来实现空间物体色彩信息或彩色原稿色彩信息从彩色分解到能够重新合成或复制这些彩色的原色的过程与方法。

模拟分色是根据色彩表达与复制中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的原理来实现对色彩的复制,其中以原稿为基础,复制出大批量印刷品为目的彩色印刷工业是将色光加色法应用于色彩分解和色料减色法,应用于色彩校正与叠印合成。

2模拟分色的工艺流程解析:彩色原稿—分色或分色加网—CMYK分色片、CMYK分色蒙版—CMYK加网分色片。

3模拟分色的实现过程:(1)基于呈色原稿分色(2)基于感光材料的感色性分色(3)基于互补滤色片分色。

4拟分色的流程:选择印刷色彩复制的方法—确定印刷条件—确定印版条件—确定色彩复制校正与分色参数。

5. 分色样片上:基本色部位、密度偏高。

相反色部位密度偏低。

6. 基本色部位密度偏低,相反色部位密度偏高
第三章分色技术与方法
第一节印刷色彩复制的分色技术
1.印刷色彩复制的方法:颜色分解,颜色传递,颜色合成。

2.分色技术可以归纳为:基于滤色片分色技术,基于传感器分色技术和基于光谱分色技术三类。

第二节互补分色技术与方法
1.互补分色技术;对印刷色彩复制中,互补分色技术是指根据色彩学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原理,采用RGB滤色片,将组成原稿色彩的黄,品红,青色和黑色各个原色成分,按照印刷色彩复制的要求进行分解,并分别记录在CMY或CMYK分色片上或数字文件中的过程。

2.互补分色技术主要有:照相分色和电子分色两种。

3.滤色片分类及其作用:
中性灰滤色片面性指对各色光具有相同的吸收率,可以平均减弱可见光谱各色光的光量的滤色片。

干涉滤色片是指能透过三原色光中的本色光,反射其他两种色光的滤色片。

选择性吸收滤色片是指能够透过三原色光中的本色光,吸收其他两色光的滤色片。

4.滤色片的作用就是完成分光和分色的作业。

5.分光的方法:用用干涉滤色片分光,采用灰色滤色片分光,采用分光棱镜分色。

6.互补色分色及其色差校正
在互补色分色中,无论是采用照相方式分色,还是采用电子扫描方式分色,都会由于光源,滤色片以及感光材料和传感器件的缺陷而导致分色误差,同时必须对其进行校正,使其分色信息符合色彩复制要求。

a) 源于光源的分色误差(2)源于滤色片的分色误差(3)源于感光材料或传感器件的分色误差(4)源于色彩传递与合成的分色误差,除了色彩分解过程的分色误差之外,还需要关注原稿,色彩传递与合成中的分色误差,其各自的特点如下:A.原稿色调偏差,B.油墨的呈色误差C.纸张,印刷条件等导致的色误差D.图像传递与转换导致的色误差。

第三节数字分色技术与方法
1.数字分色技术的概念:数字分色技术就是实现不同色彩空间或色彩模式之间的变换。

其特点:(1)多元化的色彩信息采集(2)多模式的色彩信息表达(3)多精度的色彩信息变换(4)多目的的色彩信息应用
2.IT8.7/1标版用于扫描透射式原稿及其标准数据,而IT8.7/2是用于扫描反射式原稿及其标准数据。

3.CMY三色色块包括一次色和二次色和三次色三个部分。

4.数字分色的实现系统组建色域的构建:设计建立或选择有关标板——输出设备的线性化,中性灰平衡,校色——显色设备的线性化,中性灰平衡,校色——处理软件的白点黑版,反差设定,建立软件色域——建立系统可再现的色彩范围——系统实际色域与系统采集色域的比较,对采集信息规范化——建立系统信息采集的色域——应用检核样本进行验证——用检核样本进行验证与评估——对系统信息的采集,处理,显示和输出的色域进行评价——建立针对实际应用目的的色彩复制的评价方法。

第四章分色色备与工艺
第一节照相分色设备与工艺
1. 公色工艺大致经历了照相分色,电子分色和数字分色三个阶段,各种分色分别采用不同的设备和系统。

2.制版照相机的结构:主要分为台架,原稿架和暗箱三大部分。

类型:卧地式制版照相机,吊式制版照相机和立式制版照相机。

3.制版照相机的关键设备是镜头。

4.镜头的光学特性主要包括焦距,相对孔径,视场角,分解力。

焦距是指镜头光心到焦心之间的距离。

相对孔径是指有效孔径与物镜焦距f之比,用N表示为:N=d/f
分解力又称解像力,分辨力或分辨本领是指镜头分辨微小物体或图像的能力。

以每毫米宽度的影像内能分辨出最多的平行线对的条数表示。

5.照相分色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是:分色准备——色色曝光——显影冲洗——拼版拷贝6.照相分色工艺的控制方法。

对照相分色阴片的质量要求:(1)图像的尺寸大小要在允许范围这内,膜面没有损伤,斑点,气泡,发黄等弊病;(2)版面密度大小应符合要求,且全版应均匀一致;(3)各分色片的层次等级分明,且层次齐全;(4)黄,品红,青分色阴片的密度应保持平衡,各争色片对应色标中的白色块,黑色块密度要一致且控制在一定范围。

7.色片质量控制方法:(1)原稿密度差大小(2)感光片性能(3)滤色片的色密度(4)曝光与显影时间。

第二节电子分色设备与工艺
1.原理:电子分色是指通过对原稿进行栅格方式的分解扫描,使原稿就换成一种串行方式的可检测光信号,再经过分光,分色及光电转换变换成一种模拟电信号或数字信号,并根据色彩理论和图像信息处理理论,采用模拟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最张转变成符合印刷工艺要求的电信号或数字信号,即记录于感光材料上,获得CMYK四色分色片的过程。

2.图像信息输入流程:采样——分光分色——光电转换——前置放大——对数变换——模数转换
3.图像信息处理的功能有:彩色校正,黑版计算,底色除去,层次校正,清晰度强调,比例变换等。

第三节数字分色设备与工艺
1.扫描仪是指能将二维或三维的模拟图像信息转变为数字信息的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将彩色图片输入计算机中。

其分类:滚筒式扫描仪和平板式扫描仪。

2.扫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分辨率包括物理分辨率,扫描分辨率和灰度分辨率。

3.数字分色工艺流程:构建色彩复制体系——各色表达设备的校准——各色朋表达设备的牲——建立各设备间色彩转换——建立色彩采集设备分色控制参数——建立色彩复制体系分色基准——比较与校正原稿与基准的色差——原稿数字化采集与分色——基于色彩复制输出的色彩转换——分色数据的应用
4.中性灰平衡是指印刷中能得到正确中性灰色的三原色油墨的组合。

理论上理想三原色油墨,只要等量相加或叠印,便可获得中性灰色。

但实际三原色油墨都存在呈色误差,等量的实际三原色油墨量叠印得不到中性灰色。

要印刷出中性灰色必须调整黄,品红和青汕墨的量。

印刷色彩复制的理想灰平衡实现必须控制好实际印刷条件中各CMY色版的墨量和网点扩大,获得灰平衡数据。

5.影响灰平衡的因素:(1)油墨,纸张(2)印刷实地密度与网点扩大(3)印刷色序6.灰平衡控制的实施(1)稳定印刷条件(2)确定打样或印刷色序(3)确定相对反差和网点扩大
7.当复制色彩鲜艳,密度反差偏小的原稿时,采用短调黑版
当复制阶调丰富,色彩鲜艳密度反差适中的原稿时采用中调黑版
当复制以消色为主的画面时应使用第调黑版
8.底色去除控制的基本原则:(1)若印刷条件好,并有利于油墨的转移,底色去除的范围小一些,去除量少一些;反之,若印刷条件差,底色去除的范围大一些,去除量多一些。

(2)若原稿色彩鲜艳,灰色调少,底色去除的范围则小一些,去除量小一些;若原稿色彩灰暗,则底色去除范围大一些,去除量多一些。

第五章分色作业的应用
第一节分色系统服及其应用
1.分色系统的集成方法:硬件分色与软件分色。

2.硬件分色是指客观物体色彩载体或彩色图像载体是以模拟形式存在,即存储在一定的物理载体上。

如彩色照片,画稿等。

3.软件分色是指色彩载体或彩色图像载体是以数字形式存在,即彩色原稿图像是存储在一定的物理载体的数据或彩色数字原稿上。

4.软件分色包括图像处理软件分色,图形软件分色,排版软件分色和专用软件分色。

5.硬件分色系统的集成:对于印刷色彩复制而言,主要有基于CTF的硬件分色系统,基于CTP的硬件分色系统和基于数字印刷的硬件分色系统。

(1)基于CTF的硬件分色系统主要集成了模拟原稿的数字采集设备,数字原稿的输入设备,色彩处理软件,软拷贝显示设备以及胶片输出设备。

(2)基于CTP的硬件分色系统主要集成了模拟原稿的数字采集设备,数字原稿的输入设备,色彩处理软件,软拷贝显示设备以及印版输出设备。

(3)基于数字印刷的硬件分色系统主要包括模拟原稿的数字采集设备数字原稿的输入设备,色彩处理软件,软拷贝显示设备以及数字印刷设备。

6.硬件分色参数及其设置
(1).扫描图像的色彩模式典型的图像色彩模式有:位图或线条图(1位黑白),灰
度(8位),RGB彩色(24位或24位以上)。

(2).图像的扫描分辨率:输入分辨率=加网线数*缩放系数*加网质量因子如:加网质量因子的值域是1.5到2.0,如印刷要求加网线数为175lpi,则扫描原大图像的扫描分辨率是350dpi。

(3).黑白场定标又称为白场/黑场的定标,或高调点与暗调点的定标,是指在保持细节不变时,将原稿的高调和暗调点分别对应于扫描图像输出信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其中,高调点(白场)是指图像中需要复制再现出有层次变化的最高点,暗调点(黑场)是指图像中需要复制再现出有层次变化的最暗点。

所以,黑场/白场定标就是要使原稿图像的白场和黑场分别对应扫描图像上最高的和最暗的色调值。

因此,正确选点与设定白场/黑场是再现原稿色彩,层次的关键,直接影响图像阶调层次的再现,是有效进行色彩,层次调整的基础。

(4).白场/黑场定标有三种方式:其一,是自动中性白场/黑场定标,它可以自动消除定标点区域的一定色偏,但仍保留该区域内的偏色状态。

其二,是中性灰方式白场/黑场定标,它可以将定标点区域按中性灰平衡参数强行制作中性灰色,消除定标区域中的色偏。

其三,是手动方式白场/黑场定标,它可以根据用户指令及意图来确定白场,黑场定标点各通道的定标值。

(5).反差系数:又称为Gamma值,是指黑种人名间调的斜率。

反差系数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调节曲线的斜率来调整图像的中间调。

在扫描过程中,调节反差系数的作用是:其一,补偿原稿的曝光不足或曝光过量问题。

其二,增强以暗调为主或以高调为主的原稿图像中的反差和细节。

其三,当调整白场和黑场使图像伯反差平缓时,可通过调节反差系数提高其反差。

一个具有平均色调特性的图像,其Gamma值的设置通常要求在1.5到1.6;对于以暗调为主的原稿,使用的Gamma值为1.8到1.9;以亮调为主的原稿使用的Gamma值为1.2到1.3。

(6).色彩校正基本的色彩校正方法是:其一,以通道为基础的校色,即一个通道一个通道地使用色调曲线和直方图去校正色彩。

其二,是调节色相饱和度。

其三,是调节色平衡。

7.软件分色参数及其设置
(1)基于印刷媒体输出的分色参数设置 a.印刷油墨色彩设定b.网点增益设定c.分色类型设定d.黑版阶调设定(黑版墨最限定的设置应根据图像黑版队调的变化,总墨量限定值及印刷条件等综合因素而设定)e.黑版墨量最大值设定期f.油墨总量设定g.底色增益设定。

胶印总墨量限定取决于印刷机型,纸张,油墨,橡皮布等因素,一般根据暗调区域的网点增大情况而定。

若网点增大值大,总墨量设置应减小;反之,网点增大值小,则总墨量设置相应增大。

(1)彩高档进口设备印刷,设备精度高,印刷网点增大值小,总墨量设置可大些。

(2)采用气温垫橡皮布,包衬偏硬,印刷网点增大值小,总墨量设置值应偏大;若使用普通橡皮布,且包衬偏软,网点增大值较大,总墨量设置应偏小。

(3)涂布纸因吸墨性好,表面平滑度高,印刷压力小,网点增大值小总墨量设置值一般为320%到期340%;4胶版纸表面较粗糙,吸墨性较差,印刷压力相对较大,则总墨量设置值在职300%左右。

第二节分色系统的基准设置
1.印刷媒体生产系统的分色基准设置:(1)扫描仪与数码相机的工作基准设定(2)照排机和CTP的工作基准的设定(3)打样设备的校准(4)晒版机校准
2.扫描仪需校正的变量主要包括高度,对比度,伽马值,白平衡。

对扫描仪校正与牲化的方法是:在测试状态下,首先扫描输入符合ISO IT8规范的透射(IT8.7/1)或反射(IT8.7/2)色标,随着色标附有一张含有色块色彩测量值文件的软盘,文件以文本格式存储,称为“IT8数据参考文件|。

然后,使用相应的软件分辨扫描仪的彩色复制过程所使用的相关色彩空间,软件将扫描得到的黑种人鲺色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后,分析出其彩色空间与标准彩色空间的对应关系。

最后将此信息储存于电子文件中,生成“扫
描仪色彩特征文件”。

3.照排机和CTP控制的标准化在照排机或CTP经定标和线性化后,为保证扫描分色设定时的网点大小能精确转到分色片或印版上,还必须控制和标准化以下三项指标:(1)设备标准(2)质量标准(3)材料标准。

4.打样设备的校准:数码打样机的校准和模拟打样机的校准
建立打印机的特征文件的方法是:(1)保证打印机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包括确定所用的打印纸张等。

(2)用打印机打出一份标准色标的样张,进行自动校色。

(3)用色度计或分光光度计测量IT8.7.3色标上的928个色度值。

(4)将测得的数据输入到打印机特片文件生成软件中,特征文件生成软件比较分析原色标和输出色块的色度数据后,生成打印机新的特征文件。

模拟打样机的校准:(1)设备标准(2)材料标准(3)质量标准
5.晒版机校准要便晒版质量稳定,保证正确转移原版图像的阶调网点,必须加以控制和标准化以下三项指标:(1)设备标准(2)材料标准(3)质量标准
6.对显示器的校准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主要有软件校准,色标校准,屏幕校准仪校准等。

即Adobe Gamma校准软件采用ISO IT 8色标调校屏幕色和通过屏幕校准仪校准
第三节分色作业应用
1.原稿的分类(1)按原稿图像的阶调特征分:连续调原稿和文字线划原稿
(2)按原稿图像的光学特征分:反射原稿和透射原稿
(3)按原稿图像的色彩特征分:黑白原稿和彩色原稿
(4)按原稿信息的表现形式分:模拟原稿和数字原稿
2.分色工艺对原稿的质量要求应该具备下列几点要求:
(1)原稿的密度范围为0.3—2.5,高,中低调层次丰富
(2)画面色彩平衡,丰富,
(3)图像清晰度高具有较强的解像力
(4)彩色反转片对被摄物体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还原基本一致。

3.原稿质量分析原稿的质量直接影响图像分色的效果,因此,对原稿应注意下面五个方面的质量问题:
(1)原稿的密度范围(2)原稿的偏色性(3)原稿的层次(4)原稿的颗粒度和清晰度(5)原稿的放大倍率。

4.分色作业质量的评价
分色图像外观参数检查有以下内容。

(1)图像成品尺寸(2)扫描控制参数(3)拼修参数(4)外观质量
分色图像内容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层次,色彩和清晰度三方面。

(1)层次再现的检查主要检查参数是:a.图像高光记录网点大小。

b.暗调记录网点大小。

C.黑版高,低调网点大小。

D.高,中,低调图像层次颁是否与原稿及复制要求一致。

E.合肥市高光处理是否准确。

(2)色彩再现检查色彩再现检查是检查Y,M,C三个色版网点百分比构成是否合适,主要内容有:A,灰平衡再现是否正确B,色彩校正效果
(3)分色片清晰度的检查主要检查分色片中图像轮廓边缘的清晰整齐程度,包括图像中细小线条的清晰程度,线条图形边缘轮廓清晰程度,以及图像细小的层次变化的清晰程度等几个方面。

注:由于时间的原因,该电子稿做的不够详细和完全,若有时间可以自己修改
赵飞崔玉冬严荣张显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