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展经济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发展经济学思想的渊源 I
2.1 早期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重农主义(physiocrate)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776年)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 马尔萨斯 《人口原理》(1803年) 穆勒 《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年)
2 2万以上人口地区的比重 4 中小学注册入学人数 6 每间居室平均居住人数 8 经济活动使用电水煤比例 10 农业中男性劳动力比例 12 人均钢的消费数 14 制造业占GDP的比重 16 工薪收入者占劳动力比重
b. 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体系(32项)
经济概况(1) 生产情况(9) 财政与货币账户(2) 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6) 外部融资(7) 人力资源(7)
c. 第三阶段:进一步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占理论主导地位 发展经济学领域的拓展
引入制度因素 新增长理论的兴起 重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理论的现状与趋势
宏观问题的课题研究 政策问题的分析技术的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 趋势:泛化与细化
d.当前发展经济学的特点
实用性,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内容繁杂,应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 多学科的合作:社会学,政治学,人类
c.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三个指标的简单平均
1岁时的预期寿命 婴儿死亡率 识字率 以100分制来表示每个国家的成绩,然后简单
平均计算而得。
1981年某些欠发达国家生活质量指数排列
国家与地区 冈比亚 苏丹 沙特阿拉伯 印度 伊拉克 巴西 中国 斯里兰卡 台湾
人均GNP/美元 348 380 12720 253 3020 2214 304 302 2503
数(0.51-0.79), 高人类发展指数(0.8-1).
3. 发展中国家发展概况
历史发展情况表明:从1960到1985年间, 5%最富国与5%最穷国平均收入差距一 直维持在29倍左右。
东亚经济上升,而拉丁美洲与撒哈拉以 南非洲国家人均收入下降。
各国随时间的收入发展变动(图)
图 1960-1985 各国相对于美国收入变化
Ch1.发展与发展经济学概论
几个意思相近的词汇: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 家,第三世界,南部国家。
主要指原先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二战后在 政治上取得独立并谋求发展的新兴民族国家 (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太平洋岛屿,南欧与地中海地区)
发展经济学以这些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 究在不发达的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 展的理论,战略,政策和实践。
发展经济学
杨伟勇 经济贸易学院
2006年9月
教学目标与教学形式
目标
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熟悉发展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工具 了解发展经济学的各方面的专题研究 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具体的发展问
题与国别发展问题
教学形式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结合 课堂授课,讨论为主,辅以课后练习与阅读分析 评估方法:考试+平时考核成绩
2. 经济发展的度量
GNP 指标的度量及其缺陷 贫困程度指标 不平等指标 综合性发展指标
2.1 GNP 的度量 I
2.1 GNP 的度量 II:缺陷
商品与劳务的统计遗漏(自己自足的产 品份额大)
发展中国家低报产出 地下经济 不能正确反映福利变化。 没有计算外部效应 (环境恶化) 计价方法,价格水平的差异
图 国家转移矩阵(奎尔Quah, 1993)
4.人均收入与有关发展指标的关系
人均收入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穷国穷人 的双重不平等,库兹涅茨曲线)
人均收入与人的发展指标的关系 (预期 寿命,识字率,婴儿死亡率)
结构性特征(人口,产业结构,城乡结 构,国际贸易)
4.1 人均收入与不平等
4.2 人均收入与人的发展:预期寿命
未报告的国家,只要指一些社会主义国 家。
另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为低收入国 家,中等收入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
1.2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低下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低下的生产率水平 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 二元经济结构显著 对农业的严重依赖 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大且品种单一 国际关系中处于依附地位 不发达的市场经济
2.3 20世纪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 熊彼特(Schhumpeter): 《经济发展理论》
(1912年)变革的非均衡发展。 凯恩斯主义:《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人
口减少的经济影响》(1937):人口促进有效 需求,同时强调对国民经济的调控。 哈德罗-多马增长模式:资本积累的双重作用。
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 强调内向型发展战略 建立了宏大的理论体系与提出了主要论题
b. 第二阶段:新古典的复苏
对结构主义理论的实证质疑 新古典在发展经济中的广泛应用
重新确定发展目标 重新强调市场机制 重视农业发展 提倡外向型经济 强调人力资源的作用 研究从宏观分析转向微观分析 论题的拓展
生活质量指数 20 34 40 42 48 72 75 82 87
d.人类发展指数
HDI 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1990《人类发 展报告》提出,由三项指标构成:
出生时预期寿命 社会教育水平(复合指数: 成人识字率(2/3
权重,初中高教育入学率1/3权重) 人均收入(对5000美元以上作调整) 三个层次:低发展指数(0-0.5), 中等发展指
2.1 GNP 的度量 III:购买力平价PPP (p.10-12)
2.1 GNP 的度量 III:购买力平价PPP
2.1 GNP 的度量 III:购买力平价PPP
2.2 贫困指标
人头指数 贫穷差距 UNDP人类贫困指数《1997年人类发展报
告》,三指数的综合指标 HPI=((P13+P23+P33)/3)1/3
P1预期寿命<40的比例,P2 成人识字率, P3剥夺指数
2.3 不平等指标
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区分各不平等程度 基尼系数的缺陷
不能反映个别阶层收入分配变动 对低收入阶层收入比重变化不明显
2.4 综合性发展指标
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综合分析指标
联合国发展研究所设计的综合指标 世界银行设计的世界发展指标体系
第一阶段:形成与繁荣时期 (1940s末1960s中) 结构主义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新古典主义的复兴阶段 (1960s中-1980s初)
第三阶段:进一步发展阶段 (80年代中 至今) 发展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融合阶段
a.第一阶段:结构主义
主要观点
资本积累 工业化 国家计划
该阶段发展经济学主要特点
4.3 结构特征III:服务业劳动力比重
4.3 结构特征III:服务业劳动力比重
4.3 结构特征IV:国际贸易
出口中初级产品所占比例 贸易条件的随收入水平的变化 进口中初级产品所占比例
4.3 结构特征IV:出口结构
4.3 结构特征IV:贸易条件
4.3 结构特征IV:进口结构
1.1 发展中国家的分类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体系” (WDI)按三个 标准作了分类
按人均GNP分类 按地理位置分类 按特殊项目分类
a. 按人均GNP分 (2002年)
类别
人均GNP (美元)
低收入国家
735及以下
中等收入国家
下中等收入国家
736-2935
上中等收入国家
2936-9075
高收入国家
生活质量衡量指标
物质生活质量指标(P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PQLI)
人类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 index, HDI)
a.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综合指标 (16项)
1出生时预期寿命 3 人均每日消费动物蛋白质 5 职业教育入学比例 7 每千人中读报人数 9 男性农民农业人均产量 11 人均消费电力的千瓦数 13 能源消费(折算成煤) 15 人均对外贸易额
教材
《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 德布拉吉•瑞 (Debraj Ray), 陶然等译, 北京大 学出版社, 2002年。
特点:
强调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结构问题与国际环境问题。 对于不同的问题有较为统一一致的分析方法 突出市场失灵或缺失与发展中国家增长,不平等,
2. 发展经济学思想的渊源 II
2.2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发展思想
从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的100年间,西方经济理论研究 的重点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转向了市场交换, 收入分配,周期波动等短期问题。
马歇尔的发展思想
资本积累与储蓄率 劳动的数量与质量 经济发展的渐进,有机与连续性
2. 发展经济学思想的渊源 III
学等学科的交叉 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Ch2. 发展的度量与概况
增长与发展的区别 发展的方方面面及其衡量指标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概况 收入增长与其它指标之间的关系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I
经济增长: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实际货物和劳务 产出的增长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以GNP 和GDP 衡量。
经济发展 :数量与质量的综合概念,含有经济 结构的根本变化:
4.2 人均收入与人的发展:识字率
4.2 人均收入与人的发展:婴儿死亡率
4.3 结构特征I:人口增长
低收入国家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人口净增长率比较高 高人口增长两个影响
对人均收入的影响 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年轻化
人口增长率的实证分析
图 1970-1993人口增长率
4.3 结构特征II:农业劳动力比重
以及非正式制度之间的依存关系 丰富的专题研究,更具应用性,更适合经贸类专业
学生。
教学大纲
发展与发展经济学概论 经济增长理论(各个增长模型) 专题性研究
结构性研究(不平等,贫困,劳动力市场) 发展资源研究(资本,人口,人力资源,土
地) 国际环境研究(国际贸易,贸易政策, 地区
一体化等)
投入结构的变化 产出结构的变化 产品构成及质量改进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分配状况的改善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II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世行《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列出:
Jobless growth Voiceless growth Ruthless growth Rootless growth Futureless growth
9076及以上
来源:《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
b. 按地理位置分
东亚和太平洋: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 东部沿岸 (日本除外)
欧洲与中亚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中东和北非 南亚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非除外)
c. 特殊项目分
石油出口国(石油天然气出口占30%以 上的国家
严重负债国。19 个陷入严重外债清偿困 难的国家。
3.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3.1 发展经济学的兴起的背景 二战后,获得独立的殖民地与附属国的经济发
展任务 两大阵营的对抗,援助发展计划实施与评估 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经济的重要性(市场与资源) 联合国与世行在数据收集上作的努力。 因而,出现了一些代表性的文献与理论模型
3.2 发展经济学的三个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