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分析毕业论文-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

题目: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目录

摘要 (3)

一、商业健康保险存在的必要性 (4)

(一)从人口老龄化方面探讨商业健康存在的必要性 (4)

(二)从“广覆盖、低水平”为住特征的医疗制度看健康保险存在必要性 (5)

(三)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有利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

二、商业健康保险从在的可能性 (6)

(一)国民收入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商业健康保险 (6)

(二)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 (6)

三、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 (6)

(一)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的发展状况 (6)

(二)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的滞后 (7)

四、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 (8)

(一)供求双方都存在障碍 (8)

(二)道德风险和欺诈风险的挑战 (8)

(三)相关政策法规与环境的配套 (9)

五、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原因分析 (9)

(一)在传统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下人们养成了不良习惯 (9)

(二)健康保险市场蕴含的无线商机与其本身的矛盾 (10)

(三)国家对补充发展医疗保险的定位不明确 (10)

六、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对策 (11)

(一)提高商业健康保险的社会认同感 (11)

(二)政府应在医疗保障市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1)

(三)政策支持 (12)

七、总结 (13)

八、参考文献 (14)

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摘要

作为我国医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不仅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已成为人们一生中需求最大的保险险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理应成为保险市场中的一个亮点。但由于我国现有“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人们在传统医疗体系下形成的消费观念以及保险公司自身的问题等原因,使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一直存在巨大的阻力。因此本文就商业健康保险存在的必要性、可能性进行分析。然后描述了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商业健康保险存在的问题。而后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改进和完善商业保险的对策。让商业保险的作用得到完整的发挥,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所谓健康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的身体为保险标志的,是被保险人在遭受疾病或者以外事故所致伤害时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和收入损失获得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人身保险,包括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收入保障保险和护理保险的内容。近年来,商业健康保险已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党中央、国务院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给为重视,温家宝总理曾两次做出重要批示,强调指出:“逐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把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而且有利于发展经济、稳定社会。”这一重要批示是我们做好新时期商业健康保险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商业健康保险存在的必要性

(一)从人口老龄化看商业健康保险的必要性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人口总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

根据这个标准来看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2000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881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96%,我国已经接近老龄化国家: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0756万人,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7%。从数据可以推断,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而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筹资方面是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前者缴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个人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左右,离退休人员不再负担医疗保险费。由于老龄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比例,即:负担系数上升。1980年12.8个在职职工中有1位退休人员,2003年2.4个在职职工中就有1位退休人员。这表明,一方面提供医疗保险基金的缴费人数相对于使用这笔资金的人数在减少,另一方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人数却在迅速扩大。由于医疗保险制度是在原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基金的积累和沉淀。对于在实行新制度时已经退休的人来说,他们所需的医疗保险基金就够成一笔“隐形债务”。在没有其它渠道的基金解决他们医疗保险“隐形债务”的前提下,人口老龄化造成医疗保险筹资的有限性与使用的相对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给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

的压力。同时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率为71.4%,有42%的老年人患有2种以上的疾病。老龄化导致的医疗费用的消耗也将大幅度增长。有研究表明,在医疗服务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医疗费用负担年递增率为1.54%,未来15年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医疗费用负担将比目前增加26.4%。因此,无论是从基金来源,还是从基金的支出方面考察,医疗保险基金都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沉重开支,无独有偶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四二一”家庭模式和抚养系数比上升,将使得现行的家庭医疗费用的支出更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个可以缓解其压力的有效方式——完善商业健康保险。

(二)以“广覆盖、低水平”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医疗保险制度更需要商业健康保险的辅助。从保障范围看,所谓“广覆盖”,并不是指覆盖全民,而是保障城镇在岗职工,广大的乡镇企业职工、部分城镇居民、9亿农村人口和大中小学生均为在保障范围之列。据估计,在当前中国竟有65.7%的居民没有享受医疗保险,事实上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处在很低的水平,特别是在人口众多二相对贫困的广大农村地区,高达79.4%的农村居民没有医疗保险,这部分群体一旦生病,所有医疗费用均需自己承担。从保障水平看,国务院在《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规定的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为当地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4倍,这种支付水平只能为参保人员提供基本医疗保障,不能满足其对重病、大病的医疗保障需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较为突出。其直接危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完善与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有利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验表明,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支柱之一,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同时我国近年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的实践表明,单靠政府力量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健康保障需求。而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降低社会健康管理成本,提高健康管理质量和效率,可以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进人民福利,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还有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有利于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形成。因为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制度和改革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是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方面。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