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第二章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
【本章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2.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类型和结构 3.清楚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依据和目 标的表述角度及表述要求。 4.掌握不同层次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
1
活动:我和瓶子做朋友
活动背景: 瓶子在幼儿园生活中随处可见,幼儿常常玩
抱瓶子、滚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
这些目标有何特点?
11
第三章·第一节
二、行为目标
• 四个基本要素: • “行为主体”即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者; • “行为”即通过教学后能做什么,教师能
观察到学习者的行为,了解目标是否达到; • “条件”即学习者行为产生的条件; • “标准”指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
12
第三章·第一节
二、行为目标
❖评价:
普遍性目标 行为目标 生成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
6
第二章·第一节
一、普遍性目标
• 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 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 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 具有普遍性、方向性、指令性特点,对所 有教育实践都具有指导作用。
7
第三章·第一节
一、普遍性目标
1、“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 至善”——《大学》
价值和任务指标)
4
幼儿园课程的要点:
• 一是时限,即幼儿阶段(3~6岁) • 二是幼儿在这一阶段最终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
发展状态表明幼儿的整体素质是否得到全面、主 动、和谐的发展,发展水平则是指幼儿基本素质 的发展所达到的高度。 • 三是社会的期望,即课程要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 的要求。
5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类型
• 例如,在美国一个采用瑞吉欧教学法的幼儿园里,几个孩子对一只 小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注意到这一点后,拿来摄像机,教给 他们拍摄方法和慢放、定格等播放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自 己动手制作了猫的录像片,然后专门分析小猫的跳跃,又摄下了小 朋友跳跃的镜头进行比较。老师还教会孩子查阅参考书,向专家请 教,了解猫的解剖学特点和它跳跃的关系。最后,孩子们编辑出一 部关于猫的跳跃的短片,还建了个小网站呢!
• 根本特点:过程性。
14
第三章·第一节
三、生成性目标
1、添画、制作一本连环画故事书 2、即兴创编舞蹈动作,有表情地表达。
15
• 瑞吉欧教学法因发源于意大利的城市Reggio Emilia而得名。它的 特点是强调孩子自主性的学习,选择主题时不是以教师为主导,而 是充分重视儿童的兴趣,教师再加以引导。学者专家、家长和教师 多方合作,帮助孩子发展主题,开展各种活动。它重视艺术活动在 儿童学习的重要作用,同时建立多媒体档案,用声像手段记录孩子 的学习过程。
在教育系统中,幼儿园课程目标与教育 目的、教育目标构成一种目标层级关系,它 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参见下图)。
3
❖ 目标层级关系
教育目的 (指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终极
的教育价值追求)
幼儿园教育目标 (体现的是幼儿阶段的教育价值)
整合型
幼儿园课程目标 (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提出的课程的具体
• 特点:追求儿童反应的多元性而非同质性。 • 表现出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18
第三章·第一节
四、表现性目标
1、“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 2、观赏花,谈谈自己的发现 3、听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
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 感受。
19
Biblioteka Baidu
第三章·第一节
四、表现性目标
❖评价:
1、强调个性化,目标指向是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16
第三章·第一节
三、生成性目标
❖评价:
1、尊重了儿童的自主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 儿童的自主性。 2、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实施难度大。
17
第三章·第一节
四、表现性目标
• 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s):每一个 儿童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 个性化表现。
• 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 指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形式陈述的 课程目标,它指明教育过程结束后儿童 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 基本特点: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 操作性。
10
第三章·第一节
二、行为目标
“不需要提醒,能饭后漱口” “能模仿榜样连贯地完成体操动作” “能分辨故事中人物行为的对与错” “能唱3/4拍的歌曲”
2、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幸福”——亚里士多德 3、教育是培养“大演说家”——昆体良 4、教育是为了过上“完美的生活”——斯宾塞
8
第三章·第一节
一、普遍性目标
❖评价:
1、把教育宗旨和课程目标等同起来,具有普
遍性特点,适用范围广。 2、模糊、泛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需要辩 证把握。
9
第三章·第一节
二、行为目标
1、精细化克服了“普遍性目标”模糊性缺陷;
2、精细化导致“只见目标,不见儿童” “只见外显,忽略内隐”。
❖ 拟定幼儿行为目标,至少做到: 1、要具体明确,能观察得到。 2、要明确写出达到目标的条件。
13
第三章·第一节
三、生成性目标
• 生成性目标(evolving purposes):在教育情境中 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它 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 表现性目标强调儿童在具体情境中所产生 的个性化表现,追求儿童反应的多元化。
21
普遍性目标 行为目标 表现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将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直接运 用于课程领域,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
知识经验,感受玩瓶子所带来的乐趣。
2.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在活动
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操作、游戏等活动,能大
方地与同伴和老师交往。
2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 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
2、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 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 表现。
❖ 表现性目标适合表述那些情感、态度类的目标。 ❖ 表现性目标适合表述中远期目标。
20
第三章·第一节
四、表现性目标
• 艾斯纳提出表现性目标的概念:
教学性目标 VS 表现性目标:
– 教学性目标是课程中预先规定的,规定儿 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所应习得的知识、技 能等,通常对大部分儿童而言是共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