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的康复诊疗技术规范

手外伤的康复诊疗技术规范
手外伤的康复诊疗技术规范

手外伤的康复诊疗技术规范

一、康复住院标准

1.肌腱修复术后,伤口拆线,固定2~3周,有明显功能障碍;2.断指再植,术后断指成活,拆线后2周,末稍血运良好;

3.其他手外伤,经临床治疗2周,伤口愈合,仍有明显功能障碍者。

二、临床检查常规

(一)常规检查

1.血尿便常规;

2.常规血液检查、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可选择检查(有适应症并经副主任医师以上批准)

1.神经电生理检查

适应症:适用于合并有周围神经损伤的手外伤患者。

2.肺功能检查。

3.四肢多普勒血流图。

三、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药物治疗:继发感染时应用抗生素;并有神经损伤时应用神经营养药物;较严重疼痛时应用止痛药。

2.换药:伤口感染者或手术切口未愈合者。

3.中医中药外洗:活血、消肿、止痛。

4.封闭治疗:对于严重疼痛,痛点集中者可使用。

(二)常见并发症处理

1.伤口感染:抗感染;换药;必要时予病灶清除或植皮术;

2.再植手指失活:及时转专科治疗;

3.关节瘢痕挛缩畸形:经康复治疗效果欠佳时转外科手术治疗;4.骨髓炎:抗炎、换药治疗,必要时转外科手术治疗。

四、医疗康复规范

(一)功能评价常规

入院后1天内进行初期评定,住院期间根据功能进展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评定项目如下:

1.躯体功能评定

握力评定、捏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感觉评定、反射评定、肢体形态评定、上肢功能评定、ADL评定、疼痛评定、手灵活性评定、协调性评定、植物神经功能评定。

2.精神心理评定

人格评定、情绪评定等。

(二)康复治疗常规

1.物理治疗常规

(1)运动治疗:手外伤患者早期主要以保持功能位、手部关节被动运动(含CPM)和主动运动训练为主,若未伴有肌腱损伤后的吻合术,早期还可进行肌肉肌腱的牵伸。随着骨折和肌腱愈合程度的增加,则

进行受限关节的关节松动术、手部肌肉的抗阻训练等,损伤神经者则需要进行感觉再训练。

(2)理疗:

早期:止血、镇痛,防止水肿及控制感染的发生。

后期: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和组织粘连,恢复关节功能。

控制肿胀:冰敷法、压力疗法、超短波疗法、磁疗法;

控制伤口感染:超短波疗法、紫外线疗法;

缓解疼痛:TENS、干扰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毫米波疗法、微波疗法、超声波疗法;

增生性瘢痕处理:超声波疗法、音频电疗法、蜡疗法。

(3)水疗: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水中运动治疗。

2.作业治疗常规

(1)手功能训练:包括握力/捏力训练、ROM训练、感觉训练、手灵活性训练。

(2)矫形器制作:手部骨折者使用舟骨骨折矫形器、掌骨骨折矫形器、指骨骨折矫形器、腕固定矫形器、手功能位矫形器;肌腱损伤者使用夜间固定矫形器、屈/伸肌腱损伤动态矫形器、锤指矫形器、腕固定矫形器等;断指再植/拇指重建可使用指固定矫形器、对掌矫形器。已出现挛缩者需制作动态牵引矫形器。

(3)其它训练:手工艺训练、ADL训练、家务劳动训练、职前训练等。

3.中医康复治疗常规

(1)针刺治疗:以疏经通络为则,选阿是穴及循经取穴为主。(2)推拿治疗:以疏经通络为则,以受伤部位为主要施术部位,手法以滚法、按法、揉法、拔伸法、擦法等。

(3)其他:电针、艾灸、水针、梅花针、火罐、TDP、中药治疗等。 4.辅助器具应用

(1)固定用矫形器(如手功能位夹板)。

(2)治疗用矫形器(如腕背伸动力支架、弹力指套等)。

五、康复护理规范

(一)康复护理评估

手术后皮肤状况(炎性症状及肿胀、疤痕、残余创面、色泽、血运情况、植物神经损伤症状如出汗、潮湿、干燥等)、生活自理情况、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情况等。

(二)康复护理

1.良肢位摆放:根据损伤和愈合的程度分别将患手置于休息位、功能位或保护位等。

2.康复延续训练指导:根据专科康复治疗师意见,监督和指导患者在病房内选择性进行手部肌力及关节活动度、手指灵活性、皮肤感觉、日常生活活动(ADL)等延续性训练。

3.并发症的护理:预防继发性损伤(如摔伤、跌伤、烫伤、冻伤等)、肢体废用综合征、患手肿胀以及各类感染的发生等。

(三)心理护理、家庭康复护理

六、康复出院标准

生命体征平稳,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项或数项者:1.手功能恢复至基本正常或达到预期康复目标。2.达到康复住院时限。

3.已制定回归社区的方案。

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

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 一、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急诊手外伤者出血较多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2。积极作好术前准备。 (1)患者受伤后即开始禁食、禁饮,争取手术最佳时间。 (2)协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 (3)给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三、术后护理 1.了解术中及麻醉情况。遵医嘱进行各项指标监测。 2.术后取平卧,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3。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4、严密观察伤口渗液,出血等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5。行血管吻合术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护理常规(局部保温,使用解痉抗凝药物汇等)。 6.神经吻合者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了解指端就是否有麻木感、感觉恢复得情况等,注意避免损伤、烫伤及冻伤。 7.遵医嘱用药及饮食指导(宜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8.遵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血管吻合后固定2周,肌腱缝合后固定3-4周,神经修复后根据有无张力固定4—6周,组织愈合后尽早拆除固定开始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并辅以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早日恢复、 上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护理常规 适用于: 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干骨折,colles骨折,锁骨骨折等上肢骨折后手术治疗得护理。 一、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护理与处置: 2.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

三、术后护理

四、出院指导 1、药物:遵医嘱用药、 2、饮食:普食。 3、运动与休息:遵医嘱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4.特别指导: (1)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防止关节僵硬或萎缩。 (2)如出现患肢疼痛不适,及时来院复诊。 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护理常规 适用于:股骨颈骨折、臀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下肢骨折后手术治疗得护理。 一、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护理与处置 2.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

康复护理试卷二及答案

康复护理学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康复护理学: 2.共济失调: 3.脑卒中: 4.作业疗法: 5. 失语症: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康复医学的服务机构包括 ( ) A、康复医学科 B、康复中心 C、中间设施 D、社区康复 E、以上都是 2、康复医疗应是( ) A、临床医疗的后遗症处理 B、临床医疗的重复 C、与临床医疗并进,早期介入 D、药物治疗为主 E、以医院为主要服务机构 3、现代医学由( )构成完整体系 A、预防医学 B、临床医学 C、康复医学 D、保健医学 E、以上都是 4、关于手外伤的康复教育正确的是 ( ) A、手指应固定于休息位 B、包扎是应将健指一同固定 C、按摩患者应由近侧向远侧推按 D、功能训练时以不引起疼痛为宜 E、作业治疗一般在术后3-4周进行,坚持至少3个月 5、长期卧床患者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进行坐位耐力训练,一般从( )开始。 A、20° B、30° C、40° D、60° E、10° 6、可能致残的颈椎病类型是( ) A、神经根型 B、脊髓型 C、椎动脉型 D、交感型 E、颈型 7、下列哪项不是骨折后制动引起的功能障碍( ) A、肌肉萎缩 B、肢体肿胀 C、关节粘连 D、骨质疏松 E、肌力下降 8、下列关于脑卒中患者上下楼梯训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上楼时健足先上,患足后上 B、下楼时健足先下,患足后下 C、治疗师站在患者的健侧为宜 D、循序渐进原则 E、心理支持,消除恐惧感 9、脑卒中患者穿脱衣服训练护理要点中错误的是( ) A、帮助患者选择大小、松紧、厚薄适宜的衣物 B、穿衣服时应先穿健侧后穿患侧 C、脱衣服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D、鞋袜放在患者身边容易够到的地方且位置固定 E、为操作方便,将衣服上的纽扣换成尼龙搭扣、裤带换成松紧带 10、脑卒中痉挛期是指发病后( )周内。 A、1周 B、1~2周 C、2~3周 D、3~4周 E、不能确定

手外伤护理常规

手外伤护理常规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三、手外伤护理常规 按外科疾病及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受伤手的血运情况,了解扎或松止血带的时间。 2、了解创口的部位及性质,注意患肢有无骨折、脱位,有无神 经,血管,肌腱损伤等。判断伤情。 3、观察伤口疼痛程度、全身情况,有无疼痛、失血导致的休克。 4、了解受伤史、既往史、心理状况,掌握用药情况。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急诊手外伤出血较多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包扎止血。 (2)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患者受伤后开始禁食、禁饮,争取手术最佳时机;配合医师进行各项术前检查;给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术后护理 (1)了解术中及麻醉情况,术后平卧位,患肢适当抬高,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促进神经、血管的恢复。 (3)严密观察伤口疼痛、渗液、出血等,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4)行血管吻合术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护理常规。

(5)神经吻合者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了解指端是否有麻木感、感觉恢复情况等,注意避免损伤、烫伤、冻伤等。 (6)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1)指导患者早期活动,术后3日进行手指功能锻炼。 2)肌腱吻合术后3天视病情指导患者逐渐开始作轻度伸屈指肌腱活动,预防肌腱粘连。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注意安全,避免再次损伤。 2、告知患者复诊要求:神经损伤者,;3周时进行肌电图检查, 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肌腱损伤者出院后3周复查,此后月、3个月、6个月复查。

手外伤

手外伤 手复外伤康 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的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例如瘢痕、挛缩、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萎缩、感觉丧失或异常等,采取相应的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以及手夹板、辅助器具等手段,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以适应每日日常生活活动和工作、学习。 ㈡手的生理功能 手是具有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器官,所以运动与感觉在手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手的动作精细,繁多,其基本动作大致可归纳为六种,即:提物动作;夹物动作;平持动作;钳捏动作;握圆柱动作和拧圆盘动作。 手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尤其是手指的掌面以及正中神经分布的区域,通过手的触觉可以知道物体的大小、轻重、质地和温度。特别是指腹有更完善的感觉,所以人们在工作及ADL中能做许多精细动作,可以不借助视力的帮助完成系鞋带,扣钮扣等,盲人可用手指来触读盲文。指腹外伤缺损后,虽可植皮修复,但很难完全恢复全部感觉功能。 二. 康复评定 ㈠一般检查 包括望诊、触诊、动诊和量诊四部分。通过一般检查可对肢体结构与功能变化有个总体的评价。 ⒈望诊:包括皮肤的营养情况,色泽、纹理、有无瘢痕,有无伤口,皮肤有无红肿、溃疡及窦道,手及手指有无畸形等。 在正常情况下,当手在不用任何力量时,手的内在肌和外在肌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这种手的自然位置称“手的休息位”。手的休息位是,腕关节背伸约10°~15°,并有轻度尺偏;手指的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呈半屈曲状态,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越多。各指尖端指向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远节指间关节的桡侧。无论在手部损伤的诊断上、畸形的矫正时或是在肌腱修复手术中,都需要用“手的休息位”这一概念作参考。 手的另一个重要姿势是手的“功能位”,手在这个位置上能够很快地做出不同的动作。手的功能位是腕背伸约20°~25°,拇指处于对掌位,掌指及指间关节微屈。其它手指略为分开,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半屈曲,远侧指间关节微屈曲。了解手的功能位对处理手外伤,特别是骨折固定和包扎时有用途,包扎固定伤手应尽可能使手处于功能位,否则将常会影响手的功能恢复。 ⒉触诊:可以感觉皮肤的温度、弹性、软组织质地,以及检查皮肤毛细血管反应,判断手指的血液循环情况。 ⒊动诊:是对手部关节活动的检查。动诊又可分为主动及被动活动。 ⒋量诊:包括关节活动度、肢体周径、肢体长度和容积的测定。 ㈡功能评定 主要包括手的关节活动度、肌力、感觉、体积和手的灵巧性及协调性等方面的评定。 ⒈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手指的掌指关节(MP)、近侧指间

手外伤临床诊疗指南

手外伤临床诊疗指南 【概述】 手外伤康复是在手外科诊断和处理的基础上,针对手功能障碍的各种因素(如瘢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组织缺损等)采用相应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夹板等治疗手段,使伤手恢复最大程度的功能。 【诊断要点】 1.症状都有外伤史,临床表现为手部疼痛、局部肿胀、畸形(如成角畸形、缺如)等。 2.体征手局部压痛或叩击痛、异常活动或骨擦音、运动障碍或感觉异常、肌萎缩、关节僵硬等。 3.辅助检查 (1)骨关节损伤需X线检查。 (2)肌麻痹需电生理检查。 【康复评定】 1.手与上肢状况通过视诊、触诊和患者的主动活动,对伤手情况应有基本判断,包括手和上肢的完整性、血液循环、伤口感染、皮肤发汗、瘢痕、畸形、肿胀、萎缩、疼痛

以及关节活动范围。 2.运动功能 (1)肌力测定:可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此外,握力测定可用握力计测量;捏力测定可用捏力计测量(包括侧捏力、二指捏力、三指捏力)。 (2)关节活动度(ROM)测定:采用手量角器测定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的ROM。测量关节包括腕关节、掌指关节、近节指间关节、远节指间关节、拇指腕掌关节。若ROM评定小于正常ROM,则需鉴别以下3种情况:主动ROM与被动ROM范围相同,障碍原因在于关节本身;没有主动ROM,被动ROM正常,障碍原因在于肌腱断裂;主动或被动ROM受附近关节位置改变而改变,障碍原因在于手外或内在肌挛缩,或内在肌挛缩。 3.感觉功能参照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MCRR)于1954年制订的分级标准。 (1)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2)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 (3)复合感觉:二点辨别感觉、立体觉。 (4)叩击试验(Tinel试验):判断再生神经纤维生长

手外伤常见病诊疗规范

手外伤 一、开放损伤 【溉述】手外伤的发生率高,而且大多数是开放性损伤。手部开放损伤如能正确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反之,如伤口感染、组织坏死,可影响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也增加了晚期修复的困难。所以,开放性手外伤的早期正确处理,是治疗手部创伤的关键。 【临床表现】 1.手部伤口,外伤暴力不同可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 2.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肢(指)体远端的坏死征兆。 3.畸形及功能受限。 【诊断】 1.明确外伤机制。 2.查体 (l)伤口检查:了解创口的部位、大小、损伤程度及皮肤缺损情况,同时应注意有无止血带,并记录使用的时间及部位。 (2)血管检查:根据手指的颜色、温度、血管的搏动等作出判断。 (3)神经检查:手指的活动、感觉、反射等。 (4)肌腱检查:手的休息位姿势改变,且在做一些特定的动作时,断裂肌腱的牵动动作消失,注意有无肌肉的协同作用。 (5)骨、关节检查:局部肿胀、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短缩、旋转、成角和侧偏等畸形。 3.检查包括关节部位的摄片,血管的超声检查等,一一般在病

情稳定后再检查,以积极抢救手的功能为主。 【治疗方案及原则】 1-缝合伤口和预防感染只有在进行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闭合伤口,才有可能使手部开放住损伤的感染率降低。在一般情况下,.手部开放损伤,应该争取在伤后12小时内进行清创和闭合伤口。 2-尽可能地恢复解剖连续性在技术和设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外伤情况,争取早期施行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术、断裂肌腱和神经的吻合术,必要时做血管吻合术,甚至做一期的肌腱移位或移植手术。 3.根据损伤与处理情况,术后做适当固定与功能活动。 4.不同部位的皮肤缺损应及时修复 (l)手指皮肤缺损的修复:原则上应尽量设法保存手指长度,不能因皮肤缺损而随意截除患指,特别是拇指和示指,方法有游离植皮、局部皮瓣、鱼际皮瓣、鱼际皮瓣相交臂皮瓣等。 (2)手掌、手背皮肤缺损的修复:小面积皮肤缺损行游离植皮或局部转移皮瓣修复。大块皮瓣缺损,较多应用中厚游离植皮或各种皮瓣移植。 (3)手部皮肤套状撕脱伤的修复:腕、手部皮肤套状撕脱处理困难,早期处理应对皮肤、肌腱、骨关节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尽可能保存手的功能。皮肤缺损或皮下组织仍保留且血供良好者,可做游离植皮,如皮下组织一并撕脱,有条件时可立即行带血管游离皮瓣植皮,否则可采用腹部袋状皮瓣包埋,3~6周后取出做游离植皮或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植皮。

手外伤和周围神经损伤

第四节.手外伤;第五节.周围神经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 (p1100-1102)——张睿 第四节手外伤 【诊断】 ⒈注意受伤情况、原困(切割、机械砸、碾、动物咬伤、理化烧伤、跌、自身不适当用力等)、时间、地点及处理经过等。 2.开放性损伤应详查创口位置、形状、大小、深浅、皮肤缺损的程度、手指姿势。忌用器械盲目探查深部 3.手指屈伸功能检查,判断有无肌腱损伤。感觉检查,判断有无神经损伤,血循环检查,判断有无血管损伤。 4.疑有骨折者常规摄手部正斜位X线片,必要时加摄侧位X线片,以明确手部有无骨折、脱位、及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治疗】 ⒈一般治疗原则 (1)无痛手术通常选用臂丛阻滞、神经阻滞或局部浸润麻醉。 (2)无血操作技术在气囊止血带控制下采用术野无血操作技术进行手术。 (3)无创技术使用手外科专用微型器械,采用无创操作技术进行手术。 (4) 彻底清创预防感染。

(5) 尽可能一期修复骨骼、肌腱、神经,恢复解剖结构的连续性。 (6)一期闭合创面。 (7)术后抬高患肢。 (8)术后正确制动及早期功能锻炼: 2.早期处理 (1)清创术:在麻醉及气囊止血带下手术,创口周围皮肤清洁处理及按照清创术步骤清创。 (2)彻底清创后对各种组织进行修复:①整复骨折:,对不稳定骨折可酌情用钢针(指骨以克氏针斜行或交叉固定,掌骨作髓腔内固定)或微型钢板、螺丝钉固定。②关节脱位复位后,缝合关节囊③在伤后6-8小时内、污染不重(多为锐器伤)、清创后预计能获得一期愈合者,应同时修复肌腱及神经,否则留待二期修复。④血管伤如手指血循环良好者不需修复血管,两侧指动脉均断裂,手指血运不佳者则应吻合血管。⑤缝合创口,如皮肤缺损,可根据情况行转移皮瓣或中厚皮片游离植皮。 (3)手指屈肌腱损伤处理原则:将手指屈肌腱划分为5个区域(见下图)。I区:屈肌腱断裂应作一期缝合。II区:只缝拇长屈肌腱及指深屈肌腱,将浅肌腱的远近端各切除一段。III区:只缝合指深屈肌腱,将浅肌腱远近端各切除一段。IV区:根据伤情和技术条件,可作一期缝合或留待二期修复。V区:一期缝合或腱固定术,腱前移术,腱缺损但皮肤条件较好、手指关节被动活动佳者,晚期可行游离移植术。

手外伤的初步诊断和处理

手外伤的初步诊断和处理 手外伤一般较少引起全身症状,但严重手外伤不仅可能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而且可能合并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检查时,应首先检查病人的全身情况。特别注意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的重要部位和重要器官的损伤,手部检查亦应系统而全面,以便术前对手部重要组织的损伤全面评价和正确判断,为其处理做好充分的思想、物资和器材准备。 1、皮肤损伤的检查包括以下三方面: [1]了解创口的部位和性质:根据局部解剖关系,初步推测皮下各种重要组织如肌腱、神经、血管等损伤的可能性。 [2]皮肤缺损的估计:创口皮肤是否有缺损,缺损范围大小,能否直接缝合和直接缝合后是否会影响伤口愈合。 [3]皮肤活力的判断:损伤的性质是影响损伤皮肤活力的重要因素,如切割伤,皮肤边缘活力好,创口易于愈合。碾压伤,可致皮肤广泛撕脱,特别是皮肤剥脱伤,皮肤表面完整,而皮肤与其下的组织呈潜行分离,皮肤与其基底部的血循环中断,严重影响皮肤的存活,应予高度重视。下列方法可以帮助判断皮肤的活力: a、皮肤的颜色与温度:如与周围一致,则表示活力正常,如损伤局部呈苍白,青紫且冰凉者,表示活力不良。 b、毛细血管回流试验:即按压皮肤表面时,皮色变白,放开按压的手指后,皮色很快恢复红色者,表示活力良好,皮色恢复缓慢,甚至不恢复者,则活力不良或无活力。 c、皮瓣的形状和大小:舌状皮瓣和双蒂桥状皮瓣活力良好,分叶状或多角状皮瓣其远端部分活力常较差,缝合后其尖端部分易发生坏死。 d、皮瓣的长宽比例:撕脱的皮瓣除被撕脱的部分有损伤外,其蒂部所来的血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皮瓣存活的长宽比例要比正常皮肤切取皮瓣时为小,应根据皮肤损伤的情况而定。不能按常规的长宽比例来决定损伤皮肤的去留。 e、皮瓣的方向:一般来讲,蒂在肢体近端的其活力优于蒂在远端者。 f、皮肤边缘出血状况:修剪皮肤边缘时,有点状鲜血缓慢流出,表示皮肤活力良好,如皮肤边缘不出血,或流出暗紫色血液者,其活力差。 2、肌腱损伤的检查 肌腱断裂表现出手的休息位发生改变,如屈指肌腱断裂时该手指伸直角度加大,伸指肌腱断裂则为该手指屈曲角度加大,而且该手指的主动屈指或伸指功能丧失,还会出现一些典型的畸形,如指深、浅屈肌腱断裂时该手指呈伸直状态,掌指关节背侧近端的伸肌腱断裂则掌指关节呈屈曲位,近节指骨背侧伸肌腱损伤则近侧指间关节呈屈曲位,而中节指骨背侧的侧腱束损伤则手指末节屈曲呈锤状指畸形。应该注意的是同一关节功能有多条肌腱参与作用者,其中一条肌腱损伤可不表现出明显的功能障碍。如屈腕、伸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