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近代第一批汉文报刊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以及中国近代报业的兴起已经学完了。
但是先人那无穷的智慧以及近代国人办报的种种艰辛却无时无刻不在震惊着我。
同所有的历史一样,新闻传播史就是我们新闻发展的一部艰辛史,我们学习它的目的也无外乎是要从中寻找到历史的教训,总结出一些经验,并为我们现在以及以后的新闻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溯古寻源,今天我只想简单的谈谈中国境内第一批近代汉文报刊的始末。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新闻史上被划分为在华外报的发展与垄断时期。
中国近代第一批汉文报刊就是在这种外国传教士的操作中形成了。
1833年8月,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简称《东西洋考》,这是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汉文近代报刊。
它的创办有很大的历史意义,标志着外国传教士创办的汉文近代报刊闯进了中国的国门,将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近代第一份汉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它也是由英国传教士创办,但是地点不是中国,而是马六甲,创办的时间是1815年8月5日。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反思,在即将没落的封建王朝里,那个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的清王朝是多么的愚昧,尽管它在文化上有所建树,但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上他们却没有自知之明,让外国人占了先机。
这一点不能说不是中国人的一个遗憾,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中发展的,因为外国人独特的眼光,他们为中国人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也在文化领域内开始促成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使国人开始反思了。
《东西洋考》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为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在华利益服务。
它也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
这份报刊一直发行到1838年,在清政府一直三令五申严禁洋人秘密印刷书籍的情况下,这份报刊能在广州公开出版那么长时间,清政府官员的腐败和创刊人的狡猾可见一斑。
《东西洋考》之后,《各国消息》于1838年10月在广州创办,创办人和主编为麦都思,它的办报方针和内容同《东西洋考》基本相似,只是宗教色彩大大减弱,主要刊登各国和广州新闻,以及航运消息,物价行情等。
其本意是改变中国人思想闭塞状况和宣扬英国统治殖民地的威力与德政。
同时它的报道也能帮助人们及时掌握商业新闻信息,以便从中牟利。
1839年5月,中英关系紧张,《各国消息》也随之停刊。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麦都思(1796—1856),英国传教士,自号墨海老人,汉学家,1816年被英国伦敦会派往马六甲。
麦都思在马六甲学会马来语、汉语和多种中国方言,并帮助编辑中文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819年,麦都思在马六甲被任命为牧师,1843年麦都思代表伦敦会到上海,是第一个到上海的外国传教士。
他独立编写、发表的中文书刊达30种之多,为近代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同时,他也给中国近代新闻报刊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
1853年8月1日,《遐迩贯珍》在香港创刊,它不仅是香港最早出版的汉文报刊,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汉文报刊。
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
该刊除了在香港发行外,还发行到广州,厦门,宁波,上海,福州等地。
1856年5月停刊。
1855年,《遐迩贯珍》增出副刊《布告篇》,随报发行,专载商情及船期。
尤其是《布告篇》,率先在我国汉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
算是一个先例了。
1857年1月26日《六合从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依然是麦都思。
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因此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比《遐迩贯珍》更重要。
该刊由英国伦敦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墨海书馆印行。
王韬就是在这里参加过编辑工作,接触到最新的资本主义熏陶。
《万国公报》于1868年9月5日在上海创办,创办人是美国传教士林乐和。
发展到后来由于一系列的问题,它逐渐成为变法改革中的重要力量,由广学会接手发展下去......到70年代汉文商业报刊就逐渐兴起与发展了。
《上海新报》创办于1861年11月19日,由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
该报样式已经接近现代日报,曾被认为是“上海汉文报纸的第一棵晨星”。
该报出版10年之后,1872年4月30日,《申报》创刊,由美国等商人合创,与《上海新报》形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和这些外文报刊比起来,国人自办汉文报刊是在19世纪70年代,要比外国人在华创办报刊晚得多。
这些当然与时事有中重大的联系。
外文报刊处于垄断地位,即使是一些有识之士立志于传播领域,但也无力与之抗争。
反思之下,外国人办报,都是由传教士来操作的。
受"西学东渐"的思潮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传教士进入中国领土,批上文化的外衣,为自己谋利益。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鸦片战争之前,西方已经从文化领域侵入到我们的国家中来。
由此可见,古人说的“灭其国者,先灭其史”,是多么的有智慧。
作为一名中国新闻传播史的学习者,我们当然应当秉着客观的态度去对待近代第一批汉文报刊,在联系史实的前提下,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促进文化传播的领域内它们功不可没。
外文商业报刊迅猛发展并取代传教士报刊成为主流闹看。
英文报刊是最早出现且数量居多的商业性报刊,以刊载商业性信息和广告为主要内容。
读者多为外国商人。
但它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了。
纵观这一个历史阶段的外文报刊的发展,我们客观的评价,就是他促进了我们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民族报刊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不管怎样,我们要以史为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仅在经济上接轨世界,更要在文化领域相互借鉴学习,这样取长补短才能于我们自己的强大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