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一节 控制测量概述

为了限制误差的累积与传播,满足测图和施工的精度要求,应遵循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控制点:测区内选择若干个具有控制作用的点。P1 、P2 、P3 、P4 、P5 、P6 、P7 、P8

控制网:控制点构成的几何图形。

控制测量:用较高精度测定控制点的相对位置(平面位置与高程)的工作。Pi(Xi,Yi) 碎部测量:根据控制点的位置,用一定精度测定其周围的地物、地貌等特征点的工作。 导线测量:将控制点依次连成折线或多边形,测定转折角和边长计算导线点坐标的工作。 三角测量:将控制点连成三角形,并构成网状,测定其中某边(基线边)的水平距离以及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再推算控制点(三角点)坐标的工作。

⎧⎧⎧⎪⎨⎪

⎩⎪⎪

⎪⎧⎨⎪⎨⎪⎪

⎩⎩⎪

⎪⎩

导线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三角测量控制质量水准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碎步测量 小区域控制网:一般F 在小于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在小区域内,水准面可视为水平面,可采用直角坐标,直接在平面上计算点的坐标。 小区域控制网应尽量与国家高级控制网联测。

第二节 导线测量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

导线: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用直线依次连成折线。导线点、导线边长、转折角 导线测量:依次测定转折角和边长,计算导线点坐标的工作。 导线的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公路带状区域)、支导线三种。

二、导线的等级

根据测区范围及精度要求,导线测量分为一级导线、二级导线、三级导线和图根导线四个等级。

导线测量的技术指标:

导线测量按测定边长的方法分为:钢尺量距导线(也叫经纬仪导线)、视距导线以及电磁波测距导线等。本节所叙述的是钢尺量距和电磁波测距(全站仪)导线。

三、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1)相邻导线点应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导线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定处,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 3)导线点位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测图和放样; 4)导线各边长应大致相等,应接近于平均长度;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2.量边长 精度:K=1/2000 3.测角 左角、右角 测回法±40

4、联测 新布设的导线与周围已有的高级控制点的联系测量。 附和导线与闭合导线的联系测量 1)由高级点传递坐标和方位角

2)假定坐标,由罗盘仪测出磁方位角。 四、导线坐标计算公式

检查导线测量的外业资料、绘制导线草图、标注数据、误差调整、计算导线点的坐标。 求算各导线点的坐标,需要依次推算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由导线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两相邻导线点的坐标增量,推算各点的坐标。

1、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如图12α所示: 为起始方位角为右角,推算2-3边的坐标方位角为:

12232180ααβ=-

±

因此用右角推算方位角的一般公式为:180ααβ=-±后右前

2β为左角,推算方位角的一般式为:180ααβ=+±后左前

当推算出的方位角如大于360°,则应减去360°,若为负值时应加上360°。 2、根据已知点坐标、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未知点坐标 如图所示,设A 为已知点、B 为未知点,当A 点的坐标(,A A x y )、边长AB d 均为已知时,则可求得B 点的坐标(,B B x y )。这种计算称为坐标正算。

B A AB B A AB x x x y y y =+∆⎫

⎬=+∆⎭

其中:

cos cos sin sin AB AB AB B A AB AB AB AB AB B A AB AB x D x x D y D y y D αααα∆==+⎫

⎬∆==+⎭

五.闭合导线坐标计算

1、角度闭合差fB 计算和调整

闭合导线内角和理论值:Σβ理=(n -2)

·180 实际测量值:Σβ实测 =ΣβI

角度闭合差fβ=ΣB 测-ΣB 理 fB 容=±30″n 当F f f ββ≤容<时,角度闭合差B f 调整:/B n v f β=-

不能整除时将余数分到导线中短边的相邻角,短边测角时由于仪器照准引起误差大。 2、导线边坐标方位角推算

坐标方位角推算α前=α后+β左-180 α前=α后-β右+180

α前〈0,加360;α前〉360,减360 3、坐标增量计算(两个点坐标的差值) 4、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和调整 1〉计算 ΣΔx 理=0 ΣΔy 理=0

坐标增量闭合差 Δx 实测=fx ΣΔy 实测=fy

导线全长闭合差fD2=fx2+fy2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fD/ΣD 〈1/2000 2〉调整改正数Vxi =-fx/ΣD * Di Vyi =-fy/ΣD * Di

5、坐标计算

Xi=Xi-1+ΔXi -1,I Yi=Yi-1+ΔYi -1,i

第三节 交会定点测量

导线与国家三角点的联测方法用导线测量、小三角测量与交会法。

前方交会;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为了汁算未知点P 的坐标,只需观测水平角α 、β 就行了,这种测定未知点P 的平面坐标的方法。

侧方交会;如果是通过观测水平角α和γ,或者β和γ来测定未知点P 的平面坐标。 后方交会:如果为求得未知点P 的坐标,在P 点上瞄准A 、B 、C 三个已知点测得水平角α和β。

一、前方交会法

已知A 、B 的坐标分别为(,)A A x y 和(,)B B x y 。在A 、B 两点设站,测出水平角α和β,按下式计算未知点P 的坐标:

()()A B B a p A

B B a p x ctg x ctg y y x ctg ctg y ctg y ctg x x y ctg ctg βααββααβ++-⎫

=

⎪+⎪⎬+--⎪=⎪+⎭

求得的两组P 点坐标不完全相同,其点位较差为:2

2

x y D δδ∆=+x δ和y δ分别为两组()p p x y 、坐标值之差。当20.1()D M mm ∆=⨯

时(M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可取两组坐标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二、后方交会

后方交会是在待定点 设站,向三个已知点A 、B 、C 进行观测,然后根据测定的水平角α、β、γ 和已知点的坐标,计算未知点P 的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