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造山带西段构造单元_徐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6108/j.issn1006-7493.2000.03.003

第6卷 第3期 高校地质学报 Vol.6 No.3 2000年9月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Sept.2000 文章编号:1006-7493(2000)03-0389-07

大别造山带西段构造单元

徐 备,王长秋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100871)

摘 要:将大别造山带西段划分为7个二级构造单元,从北向南依次为:(1)马畈褶皱带;(2)凉亭

混杂岩带;(3)牢山褶皱带;(4)苏家河滑覆席;(5)熊店-浒湾韧性剪切带;(6)卡房片麻岩穹窿和

(7)彭店韧性剪切带。其中马畈褶皱带属华北板块南缘,凉亭混杂岩带可能代表碰撞缝合带位置。

野外构造变形特征反映有4期依次发生的构造作用:(1)近南北向的褶皱作用;(2)从南向北的韧

性推覆剪切作用;(3)右旋走滑韧性剪切作用;(4)垂向隆升作用和与其有关的伸展滑脱作用。

关 键 词:大别山西段;构造单元;变形作用;秦岭-大别造山带

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大别造山带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碰撞造山带。该带独特的高压-超高压岩石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引起了国内外地质界的高度关注。以商城—麻城近南北向断裂为界,可将大别造山带分为东、西两段。关于东段造山带结构的研究成果较多,如董树文等[1]识别出古岛弧、弧后盆地、混杂岩、高压变质带和褶皱带等5个构造单元;Wang[2]则划分了北准阳复理石带、北大别杂岩、南大别杂岩和宿松变质核杂岩带等4个岩石-构造单元;徐树桐等[3]曾用薄壳板块构造模式解释大别山东段造山带结构。关于大别山西段造山带结构,索书田等[4]也提出了双侧造山带模式,并根据岩石特征划分出若干岩性单元,如北准阳绿片岩-角闪岩相带、苏家河冷榴辉岩带、北大别麻粒岩带和变质橄榄岩带等[5~7]。然而,为查明大别造山带西段的精细结构必须进行更为详细的野外构造地质学研究。本文报道了笔者在大别造山带西段新县—大悟地区根据野外构造和岩石特征所划分的造山带二级构造单元,并讨论了西段造山带结构、主缝合线位置和构造作用的期次。

2 构造单元划分

根据笔者野外收集的构造地质资料,按照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及岩石类型等方面的不同,可将大别造山带西段划分为7个二级构造单元(图1),从北向南依次为:(1)马畈褶皱带(MFB);(2)凉亭混杂岩带(LMB);(3)牢山褶皱带(LFB);(4)苏家河滑覆席(STS);(5)熊店-浒湾韧性剪切带(XHB);(6)卡房片麻岩穹窿(KGD);(7)彭店韧性剪切带(PSB)。

收稿日期:1999-11-02;修订日期:2000-03-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37210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75511);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图1 大别造山带西段二级构造单元(图中大写字母组合为构造单元代号,详见正文)

Fig .1 T ectonic units of the w ester n Dabie orogenic belt

2.1 马畈褶皱带

位于光山县马畈—文殊寺地区,南界为左吊桥—付畈—石子园一线。南北宽约5~10km ,东西延伸30km 以上。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片岩夹变粒岩、黑云斜长片岩及大理岩组合。该带的主要构造特征是发育复杂褶皱,均为紧闭同斜的弯流型,轴面多呈中—高角度,倾向南西。例如,在马畈石料厂—甘岗口一带,灰绿色变粒岩、厚层大理岩及斜长角闪片岩组成紧闭褶皱,核部大理岩加厚并呈复杂的层内流动形态。该套地层被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侵入,后者Ar /Ar 同位素年龄为462.7M a [8]。因此马畈褶皱带的变形时间应早于460Ma ,其地层可能相

390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6卷

当于下古生界。马畈褶皱带的岩石类型与本区其他构造单元有明显差别,其原岩是一套火山-沉积岩系,可与二郎坪群对比,故可能代表华北板块南缘部分。

2.2 凉亭混杂岩带

该带位于左吊桥—付畈—石子园一线以南。研究区内东西延伸约30km ,向西可达信阳以南的东双河一带,向东延至金寨地区,延绵百余公里。在凉亭附近,混杂岩带南北宽约2km ,基质为灰绿色长英质糜棱岩,岩块成份有白色粗晶大理岩、黑灰色大理岩、斜长角闪岩等。在柳林河附近,具多期复杂变形的深变质岩块被糜棱岩所包绕,两者间发育强烈的糜棱片理带,这种岩块在左吊桥一带也有出露,可能属秦岭群碎块。各种岩块的出露面积从1m ×3m 到0.3m ×0.5m 。混杂岩的基质为糜棱岩,属于含石榴石白云母长英片岩。带内变形有两期,早期构造表现为倾向南-南西倾向的糜棱片理,倾角约30°~50°。糜棱岩内有不对称的小型褶皱,枢纽近东西向,说明曾发生过向北的推覆剪切。晚期迭加了右旋剪切构造,表现为在南-南西倾向的糜棱片理面上发育近东西向线理,倾伏角15°~5°。野外观察可见“云母鱼”、白色碳酸盐条带或团块组成的不对称拉伸等各类韧性平移变形标志,均指示右旋剪切方向。

2.3 牢山褶皱带

该带在凉亭—柳林—毛楼一线以南的牢山—南向店地区,岩性和构造特征均有明显改变,据此划分出牢山褶皱带。其南北宽约6km ,北界与凉亭混杂岩带呈断层接触,南界和西界被苏家河滑覆席所限定。带内岩石称龟山组,是一套斜长角闪片岩夹长英质片岩组合,其同位素Rb -Sr 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297Ma ①,应属中元古代。变形构造以发育露头尺度的褶皱为特征。这些褶皱以岩石早期片理为运动面,属弯滑褶皱类型。在周党南、牢山北和柳林河南三个剖面中,都见到露头尺度的连续褶皱,最长可达30m ,其轴面倾向190°~210°,倾角35°~60°。褶皱形态不对称,南翼缓,北翼陡且向北倒转,核部无明显加厚,枢纽向SEE 方向缓倾伏。这些特征说明本单元是一个以发育不对称南倾褶皱系为特征的褶皱带。

2.4 苏家河滑覆席

其北界位于牢山南2km 到南向店一线,南界止于苏家河—钱大湾一线,南北宽约4~6km ,向西出露加宽,并掩盖了凉亭混杂岩带和牢山褶皱带。逆冲席由无变质或极浅变质的砂岩、粉砂岩复理石组成,已发现的微古化石表明复理石属中上泥盆统,称为南湾组[9]。复理石多由TAE 型鲍玛序列组成,单个序列厚度从旋迥下部1m 到上部1cm 不等。层理多为高角度南倾,通过递变层理可知其产状正常或倒转变化较频繁,表明这些地层已形成枢纽近东西向的紧闭褶皱。做为滑覆席特有的构造主要是指其边界的韧性推覆剪切带。在逆冲席北界,复理石地层被改造为糜棱岩,片理高角度南倾并形成与牢山褶皱带的断层接触。在逆冲席南界的钱大湾一带,发育轴面向北西缓倾的不对称褶皱,轴面片理倾向345°,倾角17°,指示出逆冲席底部发育向南运动的滑覆断层,使得早期已发育紧闭褶皱的南湾组向南滑覆而盖在不同的构造单元之上。

2.5 熊店-浒湾韧性剪切带

该单元为含榴辉岩的韧性剪切带。沿熊店、千斤河棚到浒湾呈NWW -SEE 向展布,延伸可达50km ,南北宽约3~5km 。剪切带岩石类型主要为白云母长英质片麻岩。榴辉岩出现较多的地区有熊店、千斤河棚和浒湾等地。它们呈几米到几厘米的岩块或布丁见于片麻岩中,随3913期 徐 备等:大别造山带西段构造单元 ①河南地质三队.1:50000周党幅地质报告.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