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病虫害防治培训资料

作物病虫害和杂草严重威胁着我县农业生产,是我县水稻高产、稳产、丰产优质的重大障碍因子之一。若忽视病虫防治这一重要环节,将会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如1994年的全县稻瘟病的发生,导致我县水稻产量损失达5000多吨,部分田块达到绝收的地步,这一惨重教训,还记忆犹新,为了不使94年的悲剧重演,县委、政府非常重视植保工作,在人力、财力、物力都向植保部门倾斜。为了很好地将病虫害控制在最低极限内,必须一环扣一环。首先,就必须对全县各乡、村的农技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常见病虫的识别方法、发生规律、发生条件、防治方法。下面就介绍我县几种常见的危害较大的病虫害。

第一章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ocis medinalis Cueniee)俗称苞叶虫、乱青虫、卷叶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稻区。1966年后,已由突发性害虫,成为常发性害虫,是我县进入八十年代后危害较重的虫害,我县南部(马号乡、双井镇、白垛乡、城关镇、甘溪乡的部分村)即清水江、舞阳河两岸,重于我县北部(马溪乡、牛大场镇、白垛乡、甘溪乡的部分村)。

稻纵卷叶螟在我国主要为害水稻,以幼虫纵卷稻叶结苞,取食叶肉,仅留一层白色表皮,引起叶片枯白。分蘖期受害,影响水稻生长;中后期受害,特别是穗期剑叶受害,造成千粒重降低,空壳增加,生育期推迟,减产2—3成以上,重的成达5成以上,该虫除为害水稻外,还取食麦类、甘蔗、粟、茭白、游草、禾稗、马塘等多种禾本植物。在我县也主要为害水稻,它是迁飞性害虫。

第一节形态特征

1、成虫:

体长7—9mm,翅展16—18mm,体黄褐色。前后翅外缘均有褐色宽边,前缘褐色。前翅三角形,从前缘到后缘有3条黑褐色纹,中间1条较短。后翅只2条黑褐条纹。雄虫体较小,前翅前缘中央有一个略为凹下的黑点,着生一丛暗褐色毛,前足胫节膨大,其上有一丛黑毛,静止时前后翅斜展在背部两侧,尾部上翘。

2、卵:

长椭圆形,长为1mm,宽为0.5mm,周围扁平且中央稍隆起,壳薄光滑,初产时灰白色,孵化时为淡褐色。

3、幼虫:

幼虫一般分为5龄,少数为6龄。老龄幼虫体长14—19mm,头部褐色,胸腹部黄绿色至橙色。前胸背板淡褐色且

有成括号状的黑点,中后胸背面各有横列两排黑圈,前排6个,后排2个,腹部各节具有许多不瘤突,上生短毛。腹足趾钩三序缺环。

4、蛹:

体长7—10mm,圆筒形,末端较尖削,有臀剌8根,体色初为淡黄色,渐变成黄褐色,羽化前带金黄色。翅、触角的末端均达到第四腹节后缘。腹足背腹后缘多皱纹,突起,近前缘有两根刺毛。第五至六腹节面各有1对腹足痕。

第二节生活史及习性

1、发生世代:

稻纵卷叶螟在我各国各地发生世代数,自北向南逐渐递增。泰沂山区到秦岭以北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各地,年发生1—3代;以第一代或第二代为多发代;长江以北到山东泰沂山区至陕区秦岭一线以南地区发生4—5代,以第二至第三代(7—8月)为多发代;以上二区均不能越冬。南岭以北到北纬31度的长江中游沿江南部地区及四川、重庆发生5—6代,以第二代(6月7月上旬)和第五代(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多发代,此区有零星蛹越冬。南岭以南的两广南部及福建南部发生6—8代,而以第二代(4月下旬至5月中旬)和第六代(8月底至9月初)为多发代,此区常年有部分幼虫和蛹越冬。云南元江、西双版纳冬季幼虫可继续为害。

海南及台湾南部年发生9—11代,同年为害。我们施秉发生4—5代,以第二代(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三代(7月上旬)为多发代。目前为止,未发现各虫态在本县能越冬。

2、迁飞性:

稻纵卷叶螟是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特性的昆虫,它随着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的季节性移动或季节性雨季的南北推移,稻纵卷叶螟在春、夏季随偏气流,逐区往北迁飞;秋季由于北方冷空气入侵,大陆高压南撤,则随偏北气流,向南迁飞。它的迁飞与风向、降雨带有关,有个别年份,由于风向及降雨范围的大小而形成插花性地发生危害。

稻纵卷叶螟每年春、夏季自南向北有5个代次的北迁;秋季自北向南有3次回迁。第一次北迁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虫源由大陆以外的南方迁入我国岭南地区,构成当地第一代虫源;第二次北迁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仍由大陆以外的中南半岛及我国海南岛等地向岭南和岭北地区迁入构成当地第二代(岭南)或第一代(岭北)虫源,第三代北迁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由岭南地区向岭北及长江中游江南地区迁入,并波及江淮地区,构成该地区第二代或第一代虫源;第四代北迁在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由岭北地区向江淮地区迁入,波及华北、东北地区,分别形成当地第二代和第一代虫源;第五次北迁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

由江南和岭北地区向江淮地区和北方迁入,构成北方第二代虫源。我们施秉有2次迁飞过程,形成当地第一代虫源,或第二代虫源,迁飞时间为5月上旬或下旬。每年8月底至11月有3次回迁过程:第一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由北方和江淮地区向江南、岭北、岭南迁入;第二、三次分别在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施秉回迁时间是9月上中旬,暖冬季节可推迟到10月上旬。

第三节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1、习性:

成虫喜群集在生长嫩绿、荫蔽、湿度大的稻田或生长茂密的草丛,甘薯、马铃薯、大豆、棉花等田中,夜间活动有一定的趋光性,对金属囟素灯趋性较强。也有趋化性,对糖醋液较敏感。卵喜产在嫩绿、宽叶、矮杆的水稻品种上(即趋绿性)。

2、生活史:

成虫需补充营养,常吸食棉花、稗草、野苋菜、女贞等植物上的花蜜及蚜虫排泄的“蜜露”,取食活动在18—20时最盛。取食补充营养的成虫产卵多,产卵历期和寿命长。

成虫羽化后1—2天交配,交配多在凌晨3—5时,交配历时1小时左右,产卵期3—4天,历期5—7天左右,前3天产卵较多,分蘖期卵量大于穗期,卵大部分集中在中上部

叶片上,尤以倒1—2叶为多,每头雌蛾最多能产卵314粒。平均产100粒。成虫寿命长达12天,平均7天左右,雌蛾比雄蛾寿命短,♀♂比约为1:1。

卵散产,大多一处产1粒,少有2—3粒联在一起,上午7—10时孵化最多,各代卵历期和孵化率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异。

初孵幼虫先从叶尖沿叶脉来回走动,然后钻入心叶或由蓟马为害形成的卷叶中始食叶肉,出现针头状白色透明小点,很少结苞;第二龄开始在叶尖或稻叶的上、中部吐丝缀连成小虫苞,也称“卷小期”。幼虫啃食叶肉,受害处呈透明白条状;第三龄后开始移苞为害,转苞时间多在上半夜19—20时和凌晨4—5时,阴雨天白天也能转苞,虫苞多为单叶纵卷;第四龄后转株频繁虫苞大,食量大,抗药强,为害重;第五龄为果食阶段,所占总食量的79.5—89.6%,一生可为害5—7叶。

老熟幼虫经1—2天,预蛹阶段化蛹,化蛹部位一般在受害株或附近的稻株离地面7—10cm处,以主茎与有效分蘖的基部叶鞘中为最多,其次在无效分蘖的叶片中,少数在稻丛基部或虫苞中。

在本县一年发生4—5代,主要以当地第三代、第四代幼虫为害水稻最重,第三代为害盛期6月中下旬,第四代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