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客家的文化风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海客家的文化风俗
客家,或称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一、北海客家的简单概述
就目前北海客家人的分布而言,仍然是以东片地区为主,纯客家乡镇有:白沙、公馆、闸口、曲樟、涠洲;部分客家集中聚居的乡镇有:廉州、常乐、石康、福成、南康、山口、沙田;零散分布则遍于全市各乡镇,人口约50万,占北海总人口的三分一。

其中纯客家乡镇的人口(2007年末统计)分布为:白沙107549人,公馆124311人,闸口42753人,曲樟23756人,涠洲15000人。

合计超过了30万人。

部分客家集中聚居的乡镇中,常乐75962人,山口75000人,廉州168500人,客家人口占了相当一部分,计约10万人。

此外,福成、南康均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海客家一万多水库移民的重要安置点,加上零散分布于全市各乡镇的客家人口不会抵于10万。

因此,北海客家的人口总数今为50万这只是以居住地为统计范围的保守数据,如果以客家人血缘为统计范围(包括改革开放后进入北海的客家人),北海客家人口总数应超过60万。

北海客家的主要姓氏有80多个,在北海列入统计的160多个姓氏中占居一半。

以姓氏集中聚居是客家的群体特征,也是家庭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

以姓氏集中聚居,成就了北海客家姓氏村落的现象。

在张、李、范、彭、朱、刘等人口逾万的姓氏中,居住村落连绵十多里。

在这些姓氏村落中的每一个家庭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维持着这种血缘关系的就是宗庙祖祠。

在一个姓氏村落里,始祖祠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始祖祠以下是各宗支的祠堂,俗称“厅下”,以示是在始祖祠的支派之下。

北海客家姓氏村落的辈分排列以始祖为源,有的大姓为了显示宗族繁盛,辈分排列至二十代之后。

辈分一经排定,即入族谱,各支子孙必须按此入名,不得僭越。

北海客家姓氏宗亲中,以辈分为尊,在同一支系中,以辈分排列为序,宗亲之间不以年龄、职业、官位分尊卑,而是以辈分排列所定的次序称呼。

如张三即便年龄大,职务高,但面对辈分高的张二却要以公、伯、叔称之。

因此,敬老尊长爱幼的人文观念得以世代传承,自成习俗,淳化民风。

民间曲艺《公馆木鱼》是北海客家民俗文化的代表。

嘉靖年间的民间艺人编造出一套名叫“牡丹花”的曲调,用客家方言演唱,因开始系用木鱼为道具,且公馆镇历来为客家人的文化中心,后来称《公馆木鱼》。

二、北海客家的历史文物古迹
以南流江为主线,北海客家在海丝路始发港的迁移史迹丰富多彩,有:南越王行宫(秦、汉为灵觉寺、宋为东山寺)、从大廉山留名、大廉山灵杉传奇、宴石山、绿珠传奇、越州大云寺、常乐州、石康县忠烈祠,太邱书院、文治书院、廉湖书院遗址、陈铭枢故居、合浦三官庙、南山学堂、石康罗公祠、闸口普云庵、闸口文昌庙、闸口仙人桥、闸口老鸦洲天妃庙、曲樟灵隐寺、曲樟三宝岩仙祠、客家土围楼群、陈家祠堂、公馆关帝庙、公馆鳌鱼寺、六甘古树、六甘对园、白沙宏德寺、白沙林翼中故居、涠洲岛、合浦图书馆旧址(北海中学内)、真如院(公馆中学图书馆)等等,这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库。

三、北海客家的风情民俗
守岁习俗。

珠乡客家人过年,最重一个“情”字。

人情、亲情、友情、乡情都在年夜淋漓尽致地表露出来。

除夕夜围着火塘守岁,最是令人难忘。

为了准备守岁御寒的柴火,客家人会早早地上山挖柴头,以备应时之需。

斯时,各家各户的屋檐下,都会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树头,整个村场到处弥漫着树根的芳香。

每逢除夕之夜,客家人吃过团年饭,便在厅房烧起火塘。

火塘是用烂铁锅做成的,有条件的人家就会做一个铁脚架把烂铁锅支起来,大多数人家则就地而作。

火塘的位置一般都是相对固定的,年年守岁,火旺于斯,含有期待着来年的日子能像火塘一样,红红火火,旺旺盛盛,温馨热烈,代代传承。

夜幕降临了,就是火塘旁围坐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

客家人围着火塘守岁,并不局限于一家人。

只要事先约好,大家都会准时来到。

聚集在一起,一杯清茶,一支水碌竹(水烟筒),一盆自制的花生糖或五香炒黄豆,便摆开了守岁龙门阵。

年夜祭祖习俗。

客家人把过年称为年夜,即是从除夕夜起至正月十五的这段时间里,都属于客家年夜时效范围。

在这个时效范围内,客家人的年夜活动中,最轰轰烈烈的项目是祭祖活动。

而这个祭祖活动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除夕,客家人称之为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拜祖是一年中的头等到大事。

这天一早,家家户户忙着张罗的都是与拜祖先有关的事,杀鸡啦,蒸扣肉啦,张贴对联啦等。

其中最隆重的是各家各户把自己事先蒸好的大笼糕扛到各自的支系祖祠。

“大笼糕”既表示团圆之意,也寓意五谷丰登,象征来年的好收成。

因此,一年的收获,当然要先让祖宗享受。

接着是各家把过年的美食摆上供桌,点燃香烛纸钱,诚心祈祷。

这就是大年三十拜祖先。

拜完祖先后,大笼糕就留在祖祠的供桌上,直至过了年初三之后才各自取回。

人丁兴旺的祖祠里每逢此时,供桌上的大笼糕堆积如山,蔚为壮观,就像是在举办大笼糕博览会了。

第二阶段是大年初一祭祖。

祭祖是要到始祖祠堂去的。

客家人各姓氏都有各自的始祖祠堂,不论人口繁衍多大,始祖祠堂只有一家。

因此,大年初一的祭祖场面是浩大壮观,轰轰烈烈的。

村场中流行早行早得福的习俗,许多人家都希望给祖先上第一炷香。

于是乎,一大清早通往祖祠的道路上便人如潮涌,涌到祖祠大门口便依次排队上供,依次摆出供品,依次燃放鞭炮烟花。

这时,香火烟袅,鞭炮声震,烟花腾空,人声鼎沸。

这一天,不论居住的地方有多远,即使搭飞机、坐汽车、乘轮船,也要赶回祖祠前,焚香叩拜,以尽孝道。

即使有特殊情况赶不回来的,也事先托乡中亲友代为准备供品上贡。

大年初一这天,从清早起到吃晚饭时分,客家祖祠香火旺盛,礼炮声震,极为壮观。

此情此景,可与任何盛典媲美。

祭祖的供品
客家人烧香
第三阶段是年初二各个宗支祠堂的祭祀活动。

客家人称之为“拜厅下”。

也就是拜祭宗支的先人。

“厅下”的人数虽然少,但祭祀的阵势并不见弱。

因为这里面有一个竞争对比的因素在起作用。

每一宗支都趁此时显示一下各自的实力。

而最能体现实力对比的就是看谁的鞭炮声响,持续时间长,那家宗支祠堂门前的鞭炮屑积累得多。

这时,各家拜祖先时,不再是各自燃放鞭炮烟花,而是集中起来统一时间烧放。

于是乎,客家村场过年最壮观的情景出现了,村与村之间,姓与姓之间,祠堂与祠堂之间,顿时鞭炮齐鸣,硝烟升腾,彼此响应,争鸣竞响。

祭祖舞狮
贴春联。

北海客家的春联,有着鲜明代表性和各自不同的姓氏堂号和堂联。

在北海160多个姓氏中,有一半的姓氏属于客家人或与客家人有关。

丰富的姓氏也就带来了丰富的堂号、堂联。

春节期间,将堂号、堂联融入春联之中,加以构思创新,既成为客家春联的卓然独特的风格,也是客家人敬重先祖,思念故土的表现形式。

在这些洋洋大观的客家春联之中有以姓氏直接入联的;有以居住地名撰联的;有以祖先事迹撰联的;此外,在客家春联中,也多有劝谕勤读诗书,诗礼传家,或以农为本,忠直做人的佳联妙句,还有鼓励耕读工商兴家的。

总之,各姓氏、各村场之间,都会有体现各自特色的春联,表达着各自的愿望和期待。

通过春联这一文化现象的折射,对客家人来说,等同于一次姓氏祖籍和文化知识的大汇展。

春节期间,只要你去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走一走,不用多问,凭春联内容便可知主人的姓氏和祖籍,家中或宗族中是否有过显赫人物或事迹。

如有人为陈铭枢故居撰联云:铭刻青史淞沪十九路军;枢机雄才珠乡第一杰俊。

一看便知陈铭枢将军的历史功绩和社会地位。

客家春联以其独特的形式组成了客家文化中的绚丽花环。

行村。

行村是客家方言,意即去亲戚家拜年。

北海客家人“行村”重情不重礼。

每当年初二过后,客家村场之间的阡陌道路上,便见三五结伴的行人,挑着礼担,晃晃悠悠的穿行。

一拨又一拨,从早到晚,络绎不断,浓浓的乡情洒满田垌,娓娓的乡音飘遍村场,悠悠的乡韵牵动人心。

“去村”是指客家出嫁的女子在春节期间回娘家的一种说法。

扫穷鬼。

大年初三,客家人是不走亲戚,一早起床就要拿扫把把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打扫一遍,甚至一些柜子、抽屉什么的都要打开扫下,取意是把家里的“穷鬼”给赶出去,今年生活红红火火。

开标习俗。

北海客家人“开标”,是一种独特的竞争方式。

在宗族社会状态,乃至集体所有制的生产队管理模式中,开标”都是确定某种拥有形式经营方式或的手段。

“开标”,就是要将某种原是宗族共有或集体所有的财产,以公开竞争的形式去确定拥有者或经营者,中标的根据就是谁的标的高,就归谁经营。

祠堂议事习俗。

北海客家人祠堂议事的习俗,延传久远。

族中每逢有大小事务,由族长及族中辈分高的长辈主持召集,小到子弟读书,大到宗族纷争,祠堂议事有绝对权威。

修谱习俗。

北海客家人十分注重修谱,每个姓氏都有姓氏族谱,每个宗支都有宗族家谱。

修谱由族人集资进行,由族中长者主持。

族谱详尽记载姓氏宗族的起源支派,族中大事、人物均入谱记。

修续谱牒。

是客家人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谱牒记录着客家人千年迁徙,万里流离的衍生发展经历,记录着家系排序,记录着祖先的功德业绩和道德规范,是子孙后代行为的准则。

客家谱牒有固定的格式,不可错乱次序。

每姓的谱牒循例依次是先贤名言、概述、人物志、家训格言,续谱序言、历代修谱纪事、大事纪要及谱例、世次编等。

主持修续谱牒者,一定要由宗族中德高望重者,或辈分高者主持。

参加修续谱牒者,要品行端正,道德良好,且有一定成就者。

有前科或者名声不好的人是不能参加与修续谱牒的。

在旧时代,没有儿子后代的人也不能参与修续谱牒,由此可见,修续谱牒在客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称谓习俗。

客家人之间的称谓,一般都是以辈分排行称呼。

只要是同一宗亲,不论年龄大小,男女老幼,均按字辈排行称呼。

小字辈称长字辈为“公”、“伯”、“叔”,长字辈称小字辈则以排行直呼,如十五、二十等。

即使小字辈的做了多大的官,在长字辈面前也得尊称“公”、“伯”、“叔”,相互之间,称呼十分怡然自得,毫不做作。

婚嫁习俗。

客家人的婚嫁习俗与当地没有太多独特突出的地方,在习惯上,嫁女被称为“卖女”,这与客家人艰苦的生活经历有关,因为,卖女”当中,难免有讲价之嫌。

但这个价并不是身价,而是一种象征。

表示女儿出嫁是有价值的。

未经双方父母讨价还价就私定终身,反而被族中宗亲视为“贱”。

当然,这种“卖女”的价格不像当今婚嫁这样漫天叫价,铺张浪费,而是根据实际,一般都在几百元之间,双方的父母都满意了,择吉迎取,亲朋好友在祠堂、晒场中,欢宴一场,皆大欢喜。

“卖女”之说,虽然有赤裸裸之嫌,但从数目及意愿来看,也反映出客家人朴实,坦荡的情怀。

女方嫁到男家后,要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夫家的姓,成为复姓。

吃“开嘴米乙”古俗。

北海客家人兴学重教的文化现象,还在饮食文化中得到体现,那就是珠乡客家人吃“开嘴米乙”的古俗。

客家人非常注重子弟的读书求学,当家里的小孩子到了读书年龄的时候,父母人就要忙着为之张罗入塾求学。

开学的第一天,母亲一大早就来,专门做一碗“开嘴米乙”给儿子吃,吃了“开嘴米乙”,象征着去学校之后,勤开口读书,多学知识,肚中有料(有文化)的意思。

渡身习俗。

客家人“渡身”的习俗是一个惊心动魄的经历。

“渡身”类似宗教的洗礼,也与道教中流传“得道”相似。

但是,客家人的“渡身”,并不是要得道成仙,或者是“神仙附身”,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在客家人看来,渡身者必须是有德长者,行善之人,德行有损,心术不正的人是不能渡身的。

“渡身”的仪式场面激烈。

先由主持人念经礼佛,被渡之人沐浴净身,穿上头盔行当,在主持人引导下,过火海刀山,铁针穿脸。

在此过程中。


有出血痛感,即渡身失败,反之,则大功告成。

一经“渡身”仪式之后,就有了“渡身佬”的名号,在族中仍然是长老身份,有相当的权威和声望。

猪牙佬习俗。

“猪牙佬”是一种靠“磨牙花”、练嘴皮谋生的“嘴皮劳动”。

这名称听起来还有点“邪”,但在客家地区,却是少数人掌握的有智慧又有一技专长的职业。

“猪牙佬”是客家圩上专门做猪花中介生意的把式,类似今天的经纪人。

一个好的“猪牙佬”,不但要具备天生的口才,还要有丰富的养猪、相猪知识。

一头普通的猪花崽,经过“猪牙佬”的口头包装推介之后,就会形象突出,身价倍增了。

这个口头包装推介的过程叫“相猪”。

四、北海客家的风俗特征
群体特征。

北海客家的群体特征是居住区域集中,农耕物作,民俗风情独立鲜明,同化力强。

在北海地区,有客家人的地方,客家文化的影响都会形成主流影响。

如近年来,迁入市区、县城的客家人渐多,虽然在人数上只是少数,但因此影响社会生活层面是多元、明显的,如饮食方面的公馆扣肉、大笼米乙、生麦菜、大冬豆、炸虾米乙等几乎成了美食时尚。

而清明扫墓、春节祭祖则成了拉动民俗用品和运输的新支点,不少的出租车、私家车主就是专门看好客家节日(包括五月五、七月十四、八月十五)的拉动,才买车跑出租的。

由此可见一斑。

历史人文特征。

北海客家的历史人文脉络长,影响大,区域广阔。

如有“中原客家移民第一人”之称的南越王赵佗就在合浦留有糠头山、南越王行宫遗址,即今合浦东山寺。

在廉山吏风的人文景观中,也有一大批是客家人。

如宋代宋高宗皇帝为之赐“名著南天”的张夔;武科及第状元杨友;全家一十六口为国死节的苏缄;明代为民请命的李逊;不持一珠的张岳;护境殉国的罗绅父子;麦粥太守贺邦泰;爱民如子的游日章;清代爱民兴学的施世骥;彭元辅一函三提督;抗法三英将;清廉五总兵等彪炳史册的清官廉吏良将都是本土客家人或到合浦北海为官造福一方的客家人。

民国时期,以陈铭枢将军为代表的客家人,形成了辛亥人文圈、十九路军人文圈、客家将领人文圈,此间,北海合浦的客家人将领超过二三十名。

天妃崇拜特征。

北海合浦客家天妃崇拜的代表性建筑有,涠洲三婆庙、合浦廉州中学天妃庙,闸口的天妃庙等,而合浦廉中天妃庙、定海南的天妃庙则是涠洲三婆庙的派生,不但有着神奇的传说,而且和清朝“禁海”事件紧密相关,是清初“迁海”的重要见证。

廉州中学校园内的天妃庙是从涠洲岛搬迁过来的,是廉州庙宇中的“客家移民”。

推而远之,北海地区的天妃崇拜最早源自客家人,这是最具特征性的。

崇拜(宗教)文化特征。

北海客家人的崇拜(宗教)文化既保留了中原祖地崇佛道,重儒术、信鬼神的习俗,又融合了本地的崇拜(宗教)文化元素,自成一体,卓然而立。


海客家人的宗教信仰有自己的本土神灵,也有基督教、天主教。

如曲樟三宝岩仙祠的吴道全;闸口老鸦洲的仙姑(后演变与天妃一体);闸口的天主教;常乐的天主教等等。

这些都是北海客家独有的多元宗教文化元素。

迁徙特征。

客家人从中原辗转闽赣迁徙而来,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丰富的物种,改变了珠乡人口结构的同时,也改变了南珠古郡千百年间单一的物产结构。

北海客家人在北海合浦定居后,形成了长期稳定状态,极少有再向他方迁移的现象。

即使有少数再度迁移,也多不超出合浦郡区域。

在一定意义上说,北海是中原客家流布的终点,这在客家人迁移史上,是一个值得探讨关注的现象。

北海客家的迁徙历程中还有明清之间因“禁海”而出现的二次迁移和因支持国家建设而出现的“水浸区”三次迁移。

书院特征。

文治书院、廉湖书院、太邱书院并称珠乡客家三大书院。

珠乡客家三大书院滋育,激励和成就了后来的兴学重教群体。

而珠乡客家三大书院也是客家先辈们民间捐资兴学,历尽艰难曲折所建,在北海地区乃至四属地区有着重的影响。

如今日北海客家人捐资办校如长江后浪推前浪,方兴未艾,客家人居住的地区中,一幢幢耸立乡村之间的教学楼,成了珠乡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再创客家人尊师兴教的新局面,为北部湾之最。

就现状保存而言,太邱书院的旧址建筑格局基本保留,太邱书院的门碑还在,太邱书院内原有的三十多副客家楹联还可觅踪。

渔农特征。

北海客家居住地多兼有山海地缘(曲樟除外),涠洲岛更是全客家的疍家人。

此外,地角也有客家人。

因此,渔农盐兼作,是一大特色,特别是近年兴起的海水养殖,客家人异军突起,值得期待。

土围楼特征。

北海客家土围楼是客家人性格的象征,坚实、伟岸、沉稳而又宽容。

一座土围楼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宗支,一个姓氏的摇篮,更是一个村场甚至四乡八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客家土围楼
趣闻
客家文化风俗之——饮食文化。

炒南粉(公馆大小炒)
有一句话说:“无鸡不成宴。

”而对于客家人来说,是“无炒南粉不成宴”啊!
合浦东北部是客家人聚居地,数十万客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

这里的客家人于明朝从福建等地迁来此地时,保持和传承中原文化、习俗。

而中原文化和习俗就饮食习惯来说,是好吃内陆地方的如鸡鸭猪肉等,还有就是山货,而且口味喜浓偏咸。

但在与沿海居民相处后,这里的客家人便与当地的饮食习惯相融合,创造性地炒出一些优势互补的菜肴,炒南粉就是这样一道富客家内陆山地特色,而又结合了沿海饮食口味的一味菜。

南粉又名湘粉,因产于湖南而得名。

南粉是以绿豆、蚕豆等豆类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

其制作工艺始创于清咸丰年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余年的历史。

南粉为内陆特色食品,好的南粉条颜色洁白光亮,色泽如银且细若蚕丝。

南粉同时还有易熟耐煮,吸鲜力强的特点,历来是内陆菜肴中的一道佳品。

最简单的原料是:南粉、南豆、芹菜和蒜,当然,有点肉丝就更好了。

客家人过年过节喜事婚宴必有炒南粉,这是一种客家饮食传统。

生活好过了,炒南粉慢慢演变为大小炒,所以,炒南粉又称“大小炒”或“公馆大小炒”。

而大小炒,则融入了内陆与沿海的饮食习惯,南粉、南豆、木耳、芹菜、蒜和猪肉是内陆的,沙虫和光勾(虾仁)则是沿海的。

这也是说客家人以内陆的文化为基础,吸收了沿海地区人民的文化精华,创造性地发明了又一精品饮食文化。

大小炒的原料为:南粉、南豆、木耳、芹菜、蒜、猪肉、沙虫和光勾(虾仁)。

有沙虫的叫大炒,所谓的“大”,也就是说,沙虫比虾仁贵,是谓“大”;没有沙虫只放虾仁的则就叫“小”——小炒。

炒的过程是:烧热锅,放花生油,小时候,放的是猪油,现在乡下或许也还放的是猪油。

油六成热以后放虾米或沙虫,溅入少许酒,翻炒至虾米或沙虫酥香,再放入肉丝,略炒,接着放木耳、芹菜。

然后放南粉,翻炒。

在炒的过程中,放入少量的水,如果有猪肉汤放最好。

一边炒,一边就可以进行调味了。

到最后,放入蒜段,一碟香喷喷的大(小)炒就炒好了。

一盘或油汪汪或清淡淡的炒南粉,同时夹杂着淡淡的客家乡土气息,引诱着我们的吃欲。

南粉、南豆、木耳、芹菜、蒜、猪肉,这些食物使我们想起客家人的中原情结,沙虫和光勾(虾仁)又使客家人想起我们已融入沿海,也是沿海地区的一份子了。

也说明了客家人的四海为家,四海是家的客家本色。

公馆大小炒
公馆还有一种很出名的菜式——公馆扣肉。

合浦客家农谚
农谚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合浦客家农谚来自于当地的客家先民,它继承了中原地区入迁时带来的农业文明,在当地农业生产中根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土壤和作物生长特性等特点,经过长期不断的积累而发展起来,为自然界和农业生产服务。

以下是流传在民间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农谚。

“春雨淋牛头,四十九日愁。

”意思是说:在立春这一天,如果下雨,那么,经常会一下就是四十九天,即阴雨连绵。

当然,四十九天是一个大概的数字,意为很多天。

“雷公先唱歌,落雨都无多。

”是指想要下雨时,如果是先“轰轰隆”打那么一阵雷,那么,不会下很多雨的。

“天上鲤鱼斑,晒谷无用翻。

“鲤鱼斑”,是指天空中整个云层由小云块组成,没有暗影,云块之间都显露蓝天,薄而透明。

整句的意思是说:早晨,你如果看到天上有象鲤鱼鱼鳞状的云彩,那么你今天晒谷不用翻了。

“晒谷不用翻”是比喻,预示着未来天气晴好,太阳将会很猛!
“天黄黄,地黄黄,落水打崩塘。

”是指如果在某一天的黄昏,天地间一片昏黄,那就预示着今晚或明天“落水打崩塘”——下大雨。

“清明谷雨,冷脱老鼠耳。

”意思是说,你不要说四月后天气不会冷了,四月的清明、谷雨时节会冷脱老鼠的耳朵。

“六月六,开芋屋。

”意指从农历六月初六日起,可以到芋地挖芋头回来吃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