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社会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名
杜甫安史之亂時期的社會詩
作者
尤詮富。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二年一班邱志一。高雄市立瑞祥高級中學。二年一班
壹●前言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消息,死者委塵泥。」這一小段是杜甫的〈無家別〉(註一),描寫的是天寶以後,農村寂寞荒涼,田地荒蕪,禾黍這些穀物也無法收成,顯現人民的生活的困境。因而鄉里內百餘戶人家,因世道亂離都各奔東西。活著的沒有消息,而許多人也死於戰亂之中。這種情境是身在現代太平時代的我們難以想像的,然而一首首的社會詩,代表著人民身處在亂時的心聲。也正因為身逢亂時,那面臨生命危機所展露出的生命情懷,不管是文人也好,或是人民也罷,一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那到底什麼原因讓我們想研究杜甫在安史之亂時期的社會詩呢?因為我們好奇杜甫為何能被稱作詩聖,更好奇他如何能把這人民生活面貌寫進詩中,表現出他對戰民悲天憫人的情懷。
在安史之亂前,人民大抵相安無事,但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使得很多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而哲學家尼采也說「去同時面對人類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在面對戰亂之苦時,雖然多少會憤恨國家為何使其落得這種下場,但人民被俘虜時也以淚水真情流露不願被外族所統治的民族精神,甚至是再苦也會為國捐軀效勞的精神展現,再加上詩中所展露的期望早日和平的希望。都在在顯示戰時人民的偉大之處,而我剛剛所說的一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正是在此。
貳●正文
一、安史之亂的時代背景
時代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要了解人民的生活,就得先瞭解時代背景。
01.起因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於公元755年至763年所發生的一場叛亂,因叛亂是由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的,所以歷史上稱這次叛亂為「安史之亂」。開元之治晚期,安定繁榮的日子過得久了,唐玄宗喪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越加腐敗。唐玄宗耽於享樂,使國政先後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又放任邊地將領擁兵自重,例如:安祿山任三道節度使(平盧、範陽、河東),顯現邊地軍權在握的情形。天寶十四載(755年),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發動兵變。
02.經過
安祿山起兵後,沒有遇到多少抵抗,即渡過黃河,迫近洛陽。玄宗令封常清前往洛陽募兵抵禦,又派高仙芝在潼關以東佈防。但封常清連打敗仗,安祿山進佔洛陽,高仙芝退守潼關。玄宗乃殺封、高兩人,改派哥舒翰率兵二十萬鎮於潼關。當時顏杲卿、顏真卿等在敵後組織抵抗,使安祿山不敢急攻潼關。天寶十五年(七五六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不久,安祿山打敗了唐軍,哥舒翰被俘,叛軍西入潼關,長安大震。玄宗和楊國忠等匆忙南逃奔蜀,行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西),隨行軍士譁變,殺掉楊國忠,逼玄宗縊殺楊貴妃。玄宗遂至成都,太子李亨北趨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北)。
時叛軍已攻入長安,李亨乃於是年七月即位於靈武,尊玄宗為上皇天帝,改元至德,是為肅宗。肅宗即位後,用李光弼、郭子儀為將,集合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和西域的軍隊,又借回紇之兵,圖謀恢復。當時關中一帶的民眾到處殺死安祿山委派的官吏,唐的河南地方官張巡、許遠等也率兵英勇抵抗叛軍的進攻。至德二年(七五七年)正月,叛軍發生內鬨,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同年九月,郭子儀收復長安,十月洛陽也被恢復,安慶緒敗至鄴郡(今河南安陽)。史思明之亂:乾元元年(七五八年),唐王朝以李光弼、郭子儀等九節度使之兵攻鄴。安慶緒向史思明求援。史思明也是營州的突厥雜種胡人,為安祿山手下大將。安慶緒殺安祿山後,史思明率兵降唐,被任為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後起兵再叛。當郭子儀等久圍鄴郡不下時,史思明遂發兵援助安慶緒。乾元二年(七五九年)三月,史思明大敗唐軍,解鄴郡之圍。旋又殺死安慶緒,引兵還范陽,稱大燕皇帝。乾元二年秋,史思明領兵南下,再度佔據洛陽。未幾,叛軍再之發生內鬨。上元二年(七六一年)三月,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史朝義即大燕皇帝之位。寶應元年(七六二年)四月,唐肅宗死,子代宗繼位。唐室再借回紇之兵,大敗叛軍,收復洛陽。代宗廣德元年(七六三年)正月,史朝義的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降唐,史朝義窮蹙自殺。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至是宣告平息(註二)。
03.影響
政治方面: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而衰的關鍵,此後唐朝中央集權力量大為削弱,地方割據勢力更為膨脹。叛亂一平息,朝廷為封賜有功之臣,及安撫叛軍降將,均授以鎮將之職,繼續讓他們握有軍政財權,遂釀成藩鎮割據之禍,使唐朝之統一成為空名。同時,唐室平定安史之亂,兩次借回紇之兵為助。此後,回紇便居功勒索,屢屢侵擾。另西北之兵被調東進抗敵,西南防務也無暇顧及,故吐蕃、南詔等也乘機寇邊,吐蕃甚至一度攻入長安。唐之國威乃漸次淪落。
人民方面:(一)物價飛漲:社會上因戰爭的摧殘導致物質短缺,物價飆漲,如米價比開元時期上漲300倍(註三)。(二)稅制破壞:由於戰亂,戶籍散失,租庸調制遭受破壞,導致唐朝要收稅不知向何處徵起,國庫收入因而大減,所以
唐朝不得不另立名目,徵收其他稅項以作彌補,但此作為使百姓負擔更重。(三)人口減少:安史亂軍與唐軍的交戰區域十分廣大,洛陽及其四周數百里的地方盡成廢墟,人民不死於戰亂(戰區平均死了7/10)(註四),則流亡他地,致出現土地荒蕪,人口銳減之情況,而留下的也盡些老弱婦孺,生產勞力來源銳減。(四)兵役繁重:唐朝為了應付外患和安史之亂,需要許多的士兵來解決問題,只好以強迫徵兵的方式來增加,但此作為導致的是更多人民家庭的破裂,也因為壯丁都被徵走了,生活上更是陷入膠著之中,整個社會呈現民不聊生的狀況。
二、杜甫成為詩聖的原因
作品和文人可說是息息相關,每首詩都是文人的情感流露。我們拿杜甫的獨特和其作品連起來考證,容易從詩人和詩作的關係中,看見其背後理念的真正所在。杜甫有詩聖的美譽,作品更有詩史之稱,便是因為他的詩歌能明確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動亂的形態,為什麼他可以作得到?我們分別由杜甫的人生和思想來看。
01.杜甫的人生
杜甫(712到770),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的瑤灣。他的出身是在「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十三世祖杜預是西晉名將,祖父審言是武則天時著名詩人,其父杜閑曾為兗州司馬和奉天縣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納租稅、不服兵役等特權。這一階級出身給了杜甫成為一個熱愛人民詩人的機會,「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正因為不同於身處水深火熱的人民,而是一旁的觀察者才能真正細細刻畫出人民的生活面貌,但這不可能不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因為我們也知道身為一名記者時常得衝鋒陷陣於現場之中,特別是戰亂時期,更是一艱苦的過程。
杜甫一生約可分為四個時期。三十五歲以前,是他的讀書和壯遊時期。這時正當開元盛世,他的經濟狀況也較好,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時期。詩人從小就好學,七歲時已開始吟詩,「讀書破萬卷」、「群書萬卷常暗誦」的刻苦學習,為他在社會詩上的創作準備了充分的條件。從二十歲起,他結束了書齋生活,開始了為時十年以上的壯遊。先南遊吳越,後北遊齊趙。遊齊趙時,曾先後和蘇源明、高適、李白等人有時呼鷹逐獸,打獵取樂,有時登高懷古,飲酒賦詩,並和李白結下了「兄弟」般的友誼。在這長期的壯遊中,詩人接觸到我們祖國無比豐富的文化遺為和壯麗河山,不僅充實了他的生活,也擴大了他的視野和心胸,為他早期詩歌帶來相當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但由於這種生活方式,絲毫看不出杜甫會接近人民,深入現實,因此,作為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實這只是他的創作的一個準備時期,就是因為結識了許多高人好友和許多的遊歷增廣了見聞,令他的準備更為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