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安史之乱中

合集下载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的经历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的经历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的经历一、安史之乱爆发初期1. 被困长安2. 冒险逃离- 后来,杜甫冒着生命危险,从长安逃到了凤翔(今陕西宝鸡)。

当时的路途十分艰险,他要躲避叛军的搜查和追捕。

到达凤翔后,唐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

这一职位主要负责给皇帝进谏、举荐人才等事务。

二、为官时期及辗转流离1. 左拾遗任上的遭遇- 在左拾遗任上,杜甫虽然一心想为朝廷效力,尽自己的职责。

但他很快就因为房琯事件而陷入困境。

房琯是杜甫的好友,他在兵败后被唐肃宗罢相。

杜甫出于对朋友的同情和认为房琯有才能的想法,上书为房琯辩护,触怒了唐肃宗。

结果,杜甫遭到了审讯,险些丧命。

2. 贬官华州3. 弃官入蜀- 由于对官场的失望以及关中地区灾荒严重等原因,杜甫最终弃官,带领全家前往蜀地。

他先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然后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最后到达成都。

在这个过程中,杜甫一家的生活非常艰难,他在诗中描述了沿途的饥饿、寒冷等困境,如“手脚冻皴皮肉死”等诗句。

三、在蜀地的生活1. 成都草堂的生活2. 严武的帮助与矛盾- 严武对杜甫在蜀地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严武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还在政治上对杜甫有所关照。

严武任剑南节度使时,杜甫曾入其幕府任参谋。

但杜甫和严武之间也存在一些矛盾。

杜甫性格耿直,在幕府中感到拘束,不久就辞职回到草堂。

四、离开蜀地后的漂泊1. 顺江东下2. 晚年漂泊与逝世- 离开夔州后,杜甫继续漂泊在江湘一带。

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生活也更加困苦。

杜甫在湘江上的一艘小船中逝世,结束了他饱经忧患的一生。

他的诗歌却成为了反映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伟大史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对安史的评价

杜甫对安史的评价

杜甫对安史的评价1. 安史之乱的发生唐代安史之乱在公元755年至763年肆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浩大的政治动乱。

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位节度使发动的,他们自称大唐安宁王和大唐国士。

在此时期,安禄山在西北地区创建并控制了大片土地。

史思明则掌控了辽东地区。

安史之乱的爆发导致了多次战争,数百万的人民死亡,唐朝历时三百年的盛世也宣告终结。

2. 杜甫的态度安史之乱这场残酷的历史事件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乃至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对于这场事件,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是如何看待的呢?文学大师的创作是时代的反映,杜甫的诗歌之中也有不少描写安史之乱的内容。

他有一些反映史实的作品,如《石壕吏》、《兵车行》等等,也有一些寄托感慨的作品。

从这些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对于安史之乱的态度是极为痛心的。

他抱怨着那时的社会道德已经沦丧,并对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暴行深感悲愤。

他更是对于那些贪污、虚伪的官员们呼吁要洁身自好,要以身作则。

3. 杜甫的鞠躬尽瘁和岿然不动杜甫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奉献给了诗歌创作和官场生涯。

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创作承载了他那个时代的苦难和痛楚。

尽管他入仕有功,但他没有被那个腐朽的政治体制所腐蚀,也没有被那些不堪的国事所拖累。

他的遭遇可以说是相对幸运的,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鞠躬尽瘁,为人民天天耕耘。

他在诗歌中呼吁民众珍爱生命,爱国一生;在官场上又指出腐败的根源,并力图改变官场风气。

他的清廉、坚持信仰和真诚感动了很多人,给那个时代注入了一股清流。

4. 结束语在唐代,杜甫可谓是一个文学巨匠。

他与那个时代的历史、政治、文化紧密相连。

在杜甫的许多作品中都蕴含了他对于安史之乱的关切和深沉的感受。

他在面对那个时代的恶势力时化压力为动力,化压力为动力,用自己的力量为人民、国家奉献出更多的心力、策略和智慧。

他的创作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也引领着我们思考当今社会的公德与责任。

安史之乱杜甫的经历作文600字

安史之乱杜甫的经历作文600字

安史之乱杜甫的经历作文600字《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杜甫吗?他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大诗人。

在很久很久以前,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战乱,叫安史之乱。

杜甫的生活也因此变得特别糟糕。

战争一来,到处都是乱糟糟的。

杜甫的家也被破坏了,他只好带着家人到处逃跑。

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饿着肚子走了好多好多路。

有一次,他们走到一个地方,又累又饿,可是没有地方能找到吃的。

杜甫看着自己的孩子饿得直哭,心里特别难受。

他看到路边有好多老百姓也和他一样,无家可归,大家的脸上都是忧愁和痛苦。

但是杜甫没有放弃,他把自己看到的这些悲惨的景象都写进了诗里,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战争的可怕。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能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是不是很幸福呀?
《杜甫的艰难岁月》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古代大诗人杜甫的故事。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场很可怕的战争,叫安史之乱。

杜甫就在这个时候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困难。

杜甫本来有一个温暖的家,可是战争让一切都变了样。

他和家人不得不离开家,到处流浪。

他们走过很多地方,风餐露宿。

有一回啊,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杜甫为了让家人能有点吃的,到处去求人帮忙。

杜甫看到战场上有很多受伤的士兵,听到他们痛苦的哭声,心里特别难过。

他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于是就用写诗的办法,把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痛苦都写下来,希望能让战争早点结束。

小朋友们,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哟!。

大诗人杜甫与安史之乱的对应分析

大诗人杜甫与安史之乱的对应分析

Introduction大诗人杜甫是唐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歌以其悲情和对社会不公正的关注而闻名。

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事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分析杜甫的诗歌与安史之乱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探讨他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反应和观点。

BodyH1: 安史之乱的背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安史之乱的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杜甫对这一事件的回应。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中期,由安禄山和史思明领导的叛乱所引起。

这次叛乱造成了长达八年的动荡和战乱,对唐朝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官僚腐败、民众不满和地方军阀割据,但总的来说,叛乱是因为中央政府失去了对这些地方势力的控制,导致形势失衡和社会动荡。

H2: 杜甫的生活经历为了更好地理解杜甫对安史之乱的回应,我们需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

杜甫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他亲眼目睹了社会的不公正和苦难。

他曾经做过官员,但因为他的直言不讳和对腐败现象的批评而多次遭到贬谪。

在安史之乱期间,杜甫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困苦,这些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H3: 杜甫的诗歌风格在分析杜甫的对应关系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杜甫的诗歌以其悲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而闻名。

他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和命运,并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和遭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不公正的愤怒。

杜甫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观察。

H4: 杜甫对安史之乱的反应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杜甫对安史之乱的反应。

在这段动荡的时期里,杜甫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他的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他对这场叛乱的观点和感受。

他的诗歌中,他经常表达了对战争的痛苦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例如,在他的《丽人行》中,他写道:“江儿辗转垂涕腥,断肠人计物皆惊。

千里共婵娟,难言此夜情。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战乱带来的痛苦和对人民命运的关注。

H3: 安史之乱在杜甫的诗歌中的影响杜甫的诗歌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安史之乱的影响。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原文译文鉴赏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原文译文鉴赏

杜甫《绝句二首·其二》原文|译文|鉴赏安史之乱中,杜甫避难于蜀中。

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旁建起一座草堂,备尝艰苦的一家人暂时安定下来。

在这首小诗《绝句二首·其二》中,杜甫通过描写明媚艳丽的春天景色,深沉地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绝句二首·其二》原文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及注释译文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什么时候才是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呢?注释①逾(yú):就是愈,更加的意思。

②欲燃:将要烧起来,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

欲:好像。

③何日:什么时候。

④归年:回去的时候。

鉴赏“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

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杜甫四个阶段

杜甫四个阶段

杜甫四个阶段是:漫游时期、困居长安时期、乱世为官时期、漂泊西南时期。

1、漫游时期,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

过的是登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

2、困居长安时期,天宝六载(747年),杜甫到长安应试不第,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仕途失意,过着贫困的生活,“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居住10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乱世为官时期,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曾陷贼,杜甫也亲身经历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变化:流亡、陷贼、在皇帝身边任左拾遗、出贬华州、荒凉的洛阳道上、秦州寄居、入蜀的行程——无论是人事关系或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悬殊。

4、漂泊西南时期,759年7月杜甫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

杜甫动荡不安,生活贫困。

杜甫的后半生,除了前后折合约三四年的时间在做官有俸禄自给以外,其他时间大多处于漂泊之中,他弃官离职背井离乡,又多种疾病缠身,穷困使他实实在在地感到自己命运的不幸。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诗句的历史背景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诗句的历史背景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诗句的历史背景是
《春望》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唐。

安史之战
由于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误导玄宗,把守潼关的哥舒翰(复姓哥舒,唐朝名将,安西副都护哥舒道元之子)派到关外攻打叛军大本营,中途哥舒翰被俘虏。

安禄山没有了劲敌,随即就攻下长安,唐玄宗带领妃妾皇子,与大臣们逃往灵武。

玄宗退位,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

七月,李亨在灵武(今属宁夏)登基,是为唐肃宗,唐玄宗被遥奉为太上皇。

唐肃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闻讯从鄜州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不幸途中为叛军所俘,后被困居住在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被投诉工单,浑欲不胜簪。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

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成为千古之作。

安史之乱时杜甫的诗所写的诗

安史之乱时杜甫的诗所写的诗

安史之乱时杜甫的诗所写的诗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所写的诗句描写了社会生活的现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史之乱时杜甫的诗,欢迎阅读!安史之乱时杜甫的诗篇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杜甫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

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书,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赏析作者:佚名杜甫在这首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

”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

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

“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

然而痛定思痛,诗人回想八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又不禁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自胜。

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

“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

唐朝安史之乱时杜甫对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的描述

唐朝安史之乱时杜甫对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的描述

唐朝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内乱,给我国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作为当时的知识分子,诗人杜甫对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描述,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杜甫在诗作中对唐朝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生活状况的描述,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探讨这一时期的社会现象。

一、政治动荡带来的社会苦难在杜甫的诗作中,不难发现他对于安史之乱导致的政治动荡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有着深刻的描绘。

安史之乱导致了唐朝政权的动荡不安,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在战火和混乱之中。

杜甫在《兵车行》中写道:“边声连角动,城向永和春。

鼓断鼙稀风,飞旌隼度云。

”这些诗句表现了当时战争频发,百姓在战乱中生活的艰辛,人们生活在战乱的阴影下,无法安定地生活。

二、经济困难导致的生计艰难除了政治动荡,安史之乱还给百姓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战乱导致了社会经济的瘫痪,农田荒芜,商业停滞,百姓生计遭受严重影响。

在《春夜喜雨》中,杜甫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些诗句道出了当时百姓因战乱而面临的经济困难和生活的艰辛。

百姓们怀着对丰收的期盼,却面对着农田的荒芜和生计的艰难,这种无奈和苦涩感触深深打动了杜甫。

三、艰难生活中的人性慷慨与坚韧尽管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但在杜甫的诗作中,也可以看到他对百姓生活中人性慷慨和坚韧的赞赏和歌颂。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畏此可言如逆。

”这些诗句体现了百姓们在生活困苦中依然坚韧不拔的品质。

即使在战乱和经济困难中,百姓们依然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这种人性的坚韧和慷慨在杜甫的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对杜甫诗作中对唐朝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生活状况的描述的分析,我深切感受到了当时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也体会到了百姓们在苦难中的人性慷慨与坚韧。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但正是在这场灾难中,百姓们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歌颂。

浅议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内容

浅议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内容

48浅议杜甫“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内容陈庆凡 广西柳州市潭中路第二小学摘要: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在诗歌里充分表达了自己的主张,以强烈的透视现实的能力,关注民生,深切同情人民疾苦,以诗反映穷兵黩武的黑暗现实,反映赋役压迫人民生活;关注国运,深刻反映时代面貌,以诗歌反映国家多舛的命运,表达对祖国真挚热爱;关注政治,深挚表达美好理想,揭露统治者阶级压迫剥削。

因此他写的诗成为了这个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时代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杜甫;安史之乱;诗歌内容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创作真实地反映了当日的时代面貌,历来被称之为“诗史”。

他的创作方法是继往开来、金声而玉振,故被前人尊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

从小好学聪颖,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和盛唐文化的熏陶。

童年时代,他长期居住在文化兴盛的洛阳,受过比较系统的诗歌训练。

青壮年时代,正逢海内生平、社会富庶、国势强盛的“开元盛世”,这给予了他很大的激励,有一股锐意而对未来的前程充满信心。

他先后三次漫游了祖国各地,广泛地接触了社会各阶层,开阔了视野。

天宝十五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当时杜甫正在奉先县探家,次年历经千辛万苦,与难民为伍携家逃到鄜州羌村。

不久又只身北上肃宗设在灵武的行在,中途被暗示叛军俘获,押送长安,过了一段陷贼生活。

直到至德二年(757)他才逃出长安,“麻鞋见天子”(《述怀》)授左拾遗。

但后来因为房琯辩护,旋被解职。

之后就过着几近流浪的生活,目睹了在最高统治者的扩边政策下,农业经济、人民生命财产所遭受的严重破坏,由此对人民的苦难表示深深地同情,深刻地认识了现实社会。

这些坎坷的境遇和动荡战乱的现实社会生活成为了杜甫诗歌的源泉。

正如冯至说的:“他面对许多残酷的事实,既不惶惑,也不逃避,而给予严肃的正视。

他既有热情的关怀,也能作冷静的观察,洞悉时代的症结和问题所在。

”①杜甫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任务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使他的诗歌内容充分体现出关注民生、关注国运和政治、反对不义战争的现实主义思想。

[安史之乱的故事]安史之乱的故事5篇

[安史之乱的故事]安史之乱的故事5篇

[安史之乱的故事]安史之乱的故事5篇第一篇安史之乱的故事:杜甫的故事杜甫虽然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是个官二代,但无奈家道中落,一生仕途不顺,屡受打击。

如长安十年,杜甫为谋官历尽艰辛,受尽屈辱。

大到受骗上当被权相耍弄,小到残杯冷炙,蔬食不饱。

杜甫36岁那年,参加了玄宗的特科考试。

但这次考试被权相李林甫操纵,竟一个不取,反倒上表祝贺玄宗,称“野无遗贤”,似乎天下的能人都已被朝廷延揽,剩下的都是些扶不起教不出的草莽之辈。

杜甫兴冲冲而来,心悬悬而去,受到了无情的愚弄。

杜甫原本雄心勃勃、理想远大,但造化弄人,年过而立却仍无立身之处,经常为了吃饱肚子而四处奔波。

754年诗人家居长安城南的少陵,由于长安发生特大的雨灾,米价飞涨,诗人在长安无法生活,只好把妻儿迁到长安城北的奉先县去谋生。

而更为可悲的是759年诗人一年就迁移了四次。

从洛阳到华州、秦州、同谷,直到四川的成都。

杜甫在同谷县出发时在诗中写道:“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可见诗人奔波之苦。

这种奔波,除避安史之乱外,主要就是为生活所迫。

杜甫当初决定去同谷时,就是因为得到同谷县令的信,说此地盛产一种薯类,吃饭问题好解决。

可杜甫去后情况并不那么乐观,他在《同谷七歌》中写道:“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手脚冻僵的杜甫苦苦寻找的“橡栗”,是一种不好吃的苦栗子,在庄子“齐物论”里养猴子的“狙公”就拿这个给猴子选择要“朝三”还是“暮四”。

可见诗人的生活是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

所以杜甫住了一个多月就只好离开,继续“流动”了。

李白与杜甫都经历过漂泊迁移的生活,但杜甫的情况更加困难。

李白漂泊时,常常是一条光棍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有多少,花多少,穷点富点,日子都好对付,何况自己账户上还有“五花马,千金裘”,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而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到了哪里都是老婆孩子一大帮。

经常瓮中无米,灶头无烟。

连饿死孩子的惨剧都发生过。

杜甫安史之乱的诗

杜甫安史之乱的诗

杜甫安史之乱的诗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杜甫曾经写诗歌过是来表达当时的悲愤之情。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杜甫写安史之乱的诗,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杜甫写安史之乱的诗(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安史之乱最后一年写的.新安吏杜甫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暮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嚎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杜甫写安史之乱的诗(二)潼关吏杜甫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写安史之乱的诗(三)新婚别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一作固)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安史之乱中的杜甫

安史之乱中的杜甫

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朝的一次叛乱。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

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战乱波及地区往往十室九空。

而且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而此时的诗歌也因为这次巨变而发生巨大的改变。

最显著的诗歌的题材方面,安史之乱前,有着宫廷诗、边塞诗、田园诗等。

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们则改以记实的手法反映生民血泪和人间灾难。

由于限于个人的知识面所以无法做到对所有诗人诗风前后的变化,所以下面我将介绍他们其中的代表人物一一杜甫。

介绍他青少年时期(盛唐)的诗歌、中年时期(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晚年时期(中唐)的诗歌,并从中分析安史之乱对唐诗的影响。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等。

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诗中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生活的疾苦,可作为唐朝历史的见证,所以他的诗被后世称为“诗史”。

杜甫的诗中常流露出其爱国热情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对后代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有“诗圣”的美称。

杜甫的青少年时期杜甫7岁学诗,15岁即扬名。

青年时过着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生活。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 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

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在这期间最有名的代表作便是《望岳》了。

望岳(其一)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月夜忆舍弟》译文及鉴赏

杜甫《月夜忆舍弟》译文及鉴赏

杜甫《月夜忆舍弟》译文及鉴赏《月夜忆舍弟》是由杜甫所创作的,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月夜忆舍弟》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月夜忆舍弟》注释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月夜忆舍弟》赏析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杜甫《春望》诗意赏析

杜甫《春望》诗意赏析

杜甫《春望》诗意赏析杜甫《春望》诗意赏析《春望》本诗选自《杜诗详注》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春望》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春望》诗意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词句注释:⑴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⑵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⑶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⑷恨别:怅恨离别。

⑸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⑹抵:值,相当。

⑺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地抓。

⑻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不胜:受不住,不能。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春望》译文: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春望》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三月。

先一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长安,“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又纵火焚城,繁华壮丽的京都变成废墟。

先一年八月,杜甫将妻子安置在鄜州羌村,于北赴灵武途中被俘,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至此已逾半载。

时值暮春,触景伤怀,创作了这首历代传诵的五律。

《春望》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

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

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

概括杜甫的三吏三别

概括杜甫的三吏三别

概括杜甫的三吏三别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这些诗歌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描绘了战争给民间带来的苦难和痛楚。

“三吏”中的《新安吏》描述了官吏强行征兵,让百姓为国家的战事付出代价。

《石壕吏》则描绘了官吏夜间抓人充军,使百姓流离失所。

《潼关吏》描述了潼关的险要,同时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三别”中的《新婚别》描绘了一对新婚夫妇,新郎被迫征战,新娘依依惜别的情景。

《无家别》描述了一个壮丁被迫参军,抛下妻子和家人,家破人亡的悲剧。

《垂老别》描绘了一个老人为了替儿子送行,亲自送他上战场,表达了老人对儿子的牵挂和祝福。

这些诗歌反映了杜甫对战争和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注,以及他对和平、仁爱和人道的追求。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在安史之乱中作者:马策提交日期:2008-7-1 22:27:00杜甫出生于唐玄宗登基的先天元年(712),见证了整个大唐开元盛世(713-741),又遭逢八年安史之乱(755-763),人生与唐朝由盛而衰的剧烈转折相重叠。

他一生颠沛流离,饱受苦难。

丧乱中的国与家、个人与时代、社会与百姓构成杜诗的重要题材,其间有兴亡治乱的历史大疼痛,因此被称为“诗史”。

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杜甫草堂又称杜诗为“政治诗”,缘于同一个道理。

杜甫的家族说来十分荣耀。

西晋大将杜预灭东吴,结束汉末、三国以来的群雄割据局面,战功赫赫。

这个杜预就是杜甫的远祖,此人还注释过《左传》。

杜甫的曾祖做过县令。

祖父杜慎言,武则天时代为膳部员外郎,后为修文馆直学士,也是著名诗人。

父亲杜闲,也做过县令。

一切都很正常,出身士大夫家庭,自幼结交的也是士大夫,这使杜甫具有传统的士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抱负。

正如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尧舜是儒家“仁政”的圣君,他们所处的“大同”世界,天下为公。

凤凰是中国文化中的灵鸟。

传说,黄帝游洛水之上,凤凰衔太平图置于黄帝面前;传说,周文王时,有凤凰鸣于岐山。

因此,孔子视凤凰为国家祥瑞象征。

7岁时,杜甫写下平生第一首诗《咏凤凰》。

隔墙就是华清宫。

但见里面灯火通明,又隐约听见欢声笑语、琴瑟和鸣——甚至还能听见羽林军兵器相碰的声音——那首“霓裳羽衣曲”尚未奏完,唐玄宗和杨贵妃正跟一班官僚通宵宴乐。

一阵温泉的热气从墙内弥漫出来,杜甫被愤慨击中。

到了奉先家里,不料进门就听见家人号啕大哭,原来他的小儿子被饿死了,真是“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杜甫多少也是个小官员,他既不能养活儿子,那么平头百姓的生活又有多么艰难?他再次被忧伤命中,马上写下了百行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穷年忧黎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这首诗是由救世济民的信念和沉痛的政治危机感凝成的一声“离骚”式的浩叹。

安史之乱中杜甫最著名的诗

安史之乱中杜甫最著名的诗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的最著名的诗
杜甫安史之乱中写了许多的诗,其中最著名的诗是《春望》:
《春望》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初期,长安城沦陷,杜甫面对当时混乱的局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思乡的思想感情。

《春望》全诗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拓展资料
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的作品有三吏”“三别”:
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还有《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岳阳楼》等诗。

清代陈衍说:“老杜五律,高调似初唐者,以‘国破山河在’一首为最。

”。

安史之乱后杜甫的诗

安史之乱后杜甫的诗

安史之乱后杜甫的诗
安史之乱啊,那可真是一场让大唐从繁华跌入混乱的灾难!杜甫,
这位心怀天下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安史之乱后,就像那划破黑暗夜
空的流星,耀眼又令人心碎。

你能想象吗?他看着战乱后的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心中该是
何等的悲痛与无奈!就好比你精心呵护的花园,一夜之间被狂风暴雨
摧残得面目全非,那得多难受啊!他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字里行间,难道不是满满的哀伤?这难
道不是他在对着这片疮痍之地哭诉?
再看他的,“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那官吏的凶暴和老妇的悲苦,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这不就像你在寒冬中,一边是熊熊燃烧
的烈火,一边是刺骨的寒风,差距巨大,让人痛心疾首。

杜甫就站在那,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他的心在滴血啊!
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诗,不是简单的文字,那是他的血泪,是他对
这个乱世的控诉,是他对百姓的同情。

他的诗,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个悲惨的时代,感受到了人们的痛苦和绝望。

我觉得,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是历史的镜子,让我们永远铭记那
段苦难,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如今的和平与安宁。

杜甫的诗歌与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

杜甫的诗歌与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

杜甫的诗歌与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引言中国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是一场不仅席卷了整个唐朝,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战乱。

而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创作了许多气势恢宏、意境深远的诗作。

本文将探讨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并分析杜甫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时代背景安史之乱的起因安史之乱是指发生在唐朝中期的七七年间,安禄山与史思明率领的叛军起义。

安禄山是唐朝朝廷内的一位高官,他贪婪、残暴,且享受特权,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史思明则是著名的北方蛮族领袖,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广大的势力范围。

安禄山和史思明联手发动起义,旨在推翻唐朝政权,自立为帝,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战争过程和影响安史之乱的爆发,给唐朝帝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安禄山与史思明的起义军初期势如破竹,不断攻占重要的城池,大规模屠杀、掠夺。

唐朝朝廷陷入混乱,无力应对叛乱势力。

安禄山自封为大燕皇帝,史思明则自称天竺国王,割席断交,与唐朝彻底决裂。

这场战乱给整个唐朝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农民和平民百姓遭受了战乱的摧残,生活陷入困苦和绝望之中。

大量的士兵被征召入伍,前线作战丧生的士兵。

百姓的苦难和悲痛在杜甫的诗歌中得到了真实而深刻的抒发。

杜甫的诗歌作品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出生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几年,年轻时作为科举考试的失败者,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杜甫以诗为志,追求道义和忧国忧民,他的诗歌渗透着浓烈的情感和社会关怀。

在他的诗歌中,他表达了对安史之乱的深深忧虑和对战乱中百姓疾苦的同情。

杜甫的诗歌作品特点杜甫的诗歌作品以清晰明了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著称。

他广泛地涉及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和事件,他的诗歌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时评和社会批判。

杜甫的诗歌作品以伤怀和豪情为主题,既有慷慨悲愤的抒发,也有对人生无奈的深思。

他在诗中多次表达对安史之乱的忧虑和对帝国命运的担忧,同时也抒发了对百姓苦难和愁苦的同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
作者:马策提交日期:2008-7-1 22:27:00
杜甫出生于唐玄宗登基的先天元年(712),见证了整个大唐开元盛世(713-741),又遭逢八年安史之乱(755-763),人生与唐朝由盛而衰的剧烈转折相重叠。

他一生颠沛流离,饱受苦难。

丧乱中的国与家、个人与时代、社会与百姓构成杜诗的重要题材,其间有兴亡治乱的历史大疼痛,因此被称为“诗史”。

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杜甫草堂又称杜诗为“政治诗”,缘于同一个道理。

杜甫的家族说来十分荣耀。

西晋大将杜预灭东吴,结束汉末、三国以来的群雄割据局面,战功赫赫。

这个杜预就是杜甫的远祖,此人还注释过《左传》。

杜甫的曾祖做过县令。

祖父杜慎言,武则天时代为膳部员外郎,后为修文馆直学士,也是著名诗人。

父亲杜闲,也做过县令。

一切都很正常,出身士大夫家庭,自幼结交的也是士大夫,这使杜甫具有传统的士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抱负。

正如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尧舜是儒家“仁政”的圣君,他们所处的“大同”世界,天下为公。

凤凰是中国文化中的灵鸟。

传说,黄帝游洛水之上,凤凰衔太平图置于黄帝面前;传说,周文王时,有凤凰鸣于岐山。

因此,孔子视凤凰为国家祥瑞象征。

7岁时,杜甫写下平生第一首诗《咏凤凰》。

日后,凤凰成了杜诗中一个独特的意象(就像李白诗中的“大鹏”)。

凤凰也是杜甫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设置的图腾——这种孔子式的“士志于道”的诗歌情怀,也使杜甫赢得了“诗圣”的美名——后来,《凤凰台》、《朱凤行》等诗让杜甫一再地歌咏凤凰。

只不过,杜甫的凤凰注定是一只穿越烽火的凤凰。

开元23年(735),杜甫第一次应试落第。

于是漫游齐赵,写下最初的名篇《望岳》。

这首诗的结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由《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化出,落第的郁闷不掩豪情。

天宝5年(746),宰相李林甫主持全国招贤大考,杜甫从洛阳赴长安应考,结果与全体举人一起落选,而忌贤妒能的李林甫反倒上表玄宗称贺“野无遗贤”。

杜甫明确意识到个体命运因衰败的国运而跌宕。

次年,名臣李邕等人被杀,再次透出天宝政治黑暗的消息。

此后,玄宗专宠杨贵妃,日夜行乐,“从此君王不早朝”;又任人唯亲,让杨国忠擅权;连年穷兵黩武,征战吐蕃,放纵安禄山(为贵妃养儿)藩镇跋扈,国家治理一败涂地,终于酿成安史之乱大祸。

这一时期,生活潦倒的杜甫以《兵车行》、《前出塞》(9首)、《丽人行》等诗前瞻性地暗示了朝政腐烂即将导致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社会危机和时代剧变。

天宝14年(755)11月上旬某天,午夜时分。

上月刚任微末官职(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杜甫,怀着某种不祥之兆,从长安出发,前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的家人。

北风呼啸,天寒地冻。

黎明时分,杜甫途经骊山(今陕西临潼)脚下,
隔墙就是华清宫。

但见里面灯火通明,又隐约听见欢声笑语、琴瑟和鸣——甚至还能听见羽林军兵器相碰的声音——那首“霓裳羽衣曲”尚未奏完,唐玄宗和杨贵妃正跟一班官僚通宵宴乐。

一阵温泉的热气从墙内弥漫出来,杜甫被愤慨击中。

到了奉先家里,不料进门就听见家人号啕大哭,原来他的小儿子被饿死了,真是“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杜甫多少也是个小官员,他既不能养活儿子,那么平头百姓的生活又有多么艰难?他再次被忧伤命中,马上写下了百行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穷年忧黎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这首诗是由救世济民的信念和沉痛的政治危机感凝成的一声“离骚”式的浩叹。

在杜甫“介入”(现实主义)的诗篇中,《兵车行》具有风向标的意义,这首诗则充分体现了“介入”的思想深度,而艺术风格上也特别吻合杜甫自称的“沉郁顿挫”。

其实,杜甫回奉先探家的时候,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正好在北边起事,反叛大唐帝国,图谋天下,只是长安一时还不能证实消息。

11月中旬,安氏伪称奉密诏诛杨国忠,举十五万大兵南下,一路上并未遇到什么抵抗,大部分唐军不战而降,所经州县尽皆占领,并“长驱洛河”,在大唐的东都洛阳称燕帝,大模大样地设置百官。

当时杜甫的《后出塞》(5首),最早反思了安史之乱的起因,暗示这场兵乱其实与玄宗过度开边有关:正是过度开边导致边塞将军以功邀宠,并逐渐拥兵坐大,威胁朝廷。

756年(至德元年)6月,叛军攻破潼关,守关将军、唐军副元
帅哥舒翰被捉后投降了安禄山。

大军压境,长安已完全失去最后一套屏障。

与此同时,玄宗皇帝惊慌逃往西蜀成都。

长安转眼沦陷。

杜甫在战乱中逃难,先是5月间带家人从奉先逃到白水,6月里又从白水逃到鄜州羌村。

7月,肃宗在宁夏灵武即位,年号至德。

8月,杜甫离家只身投奔肃宗行在灵武,不幸被叛军捉拿带往长安,过了8个月的俘虏生活。

杜甫出生入死,以个人的苦难亲历国家丧乱,目击了一个时代仓皇悲恸的真切面容。

“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句话说起来不那么动听,但的确是国家丧乱成就了杜甫的“诗史”。

这个“诗史”里饱含了史识,具有以诗证史的功效。

叙沦亡之事抒悲愤之情的〈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等新乐府诗,是长安陷落、诗人被俘时期的“诗史”名篇。

同一时段,杜甫还写了怀念家人、盼望家书的〈月夜〉、〈春望〉,后者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千百年来一直盛传人口。

757年4月,杜甫有幸逃出长安,直奔肃宗行在凤翔,脚踏麻鞋,袖露两肘拜见了新皇帝。

5月,杜甫官拜左拾遗,倍感“主恩深厚”。

当时,宰相房琯遭人诽谤,被肃宗罢去相职。

作为谏官的杜甫,秉公上疏为房琯说情,这就令肃宗非常愤怒,因此被推交三司审问,从此失信于肃宗。

758年6月,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弃官而去,结束了仕途生涯。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诗篇,莫过于“三吏”、“三别”。

诗中描述的兵荒马乱年代官府征兵、亲人别离、共赴国难、共克时艰的惨烈民生力透纸背,催人泪下。

更有140行纪行长诗〈北征〉,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成双峰并峙,黄庭坚称其“书一代之事,
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

这些诗同样是“诗史”,是诗能证史的巨构。

的确,杜诗深刻见证了安史之乱时期的唐朝政治史和社会史,为后世留下了当年的时代镜像。

安史之乱之初,叛军安禄山南下,叛军史思明留守范阳。

757年10月,洛阳、长安两京已为唐军收复,而759年7月,史思明又在范阳称帝,继而进犯河北,各地烽火连绵不绝。

弃官后的杜甫把家搬到秦州(今甘肃天水),不久又转往同谷(今甘肃成县),继续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的生活。

12月,南下成都。

从洛阳到华州,从华州到秦州、同谷,再到成都,杜甫艰难度过这行役复行役的759年。

这一年杜甫47岁,却俨然白发苍苍的老人。

762年,玄宗、肃宗相继去世,代宗即位。

也是在这一年,在遥远的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草堂落成。

依靠故人接济,诗人稍微安稳地过了两年田园生活。

其时,天下尚未安定。

763年,安史之乱终于平定,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却在梓州避乱,一时还回不了成都。

历时八年的离乱流亡生涯真的结束了吗?是的,诗人喜极而泣。

“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洋溢的喜悦之情,很容易让人想起李白〈朝发白帝城〉中被赦罪的喜悦之情。

764年春,返回成都草堂的杜甫,被代宗诏补京兆府功曹,因道路受阻未能就任。

这年秋,又因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杜甫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诗人因此就地入严武幕府。

还有值得特别一提的:在蜀中所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
甫再次将自己塑造成经典的儒家诗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由己及人,诗人胸怀牺牲自我拯救苍生的伟大愿望。

自此,理想之光照彻“诗圣”高迈的思想境界。

安史之乱的平定,并没有为唐朝重创太平局面。

武将失控、藩镇之祸频仍,始终困扰朝廷,直到唐朝灭亡。

甚至,五代十国时全国范围内的军事割据连绵烽烟,都不过是安史之乱的回声。

在严武幕府中,杜甫深陷于对大唐盛世(甚至西汉盛世)的遥远追忆中:“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如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一千一百多年后的现代中国,一支乐队以一种怪异的风格,重蹈杜甫的追忆“梦回唐朝”,一时风靡天下激进的年轻人。

依然是“忆昔开元全盛日”,依然是“天下朋友如胶漆”,不过,这支名为“唐朝”的乐队,弹唱的是一曲扭曲撕裂的摇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