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中国大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的浅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当下中国大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的浅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由于教育模式的转变,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当从地狱般的高中学习生活进入学习环境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生活时,高校新生难免会出现因不能很好适应大学生活及学习而产生学习困难等问题。文章从大学生“学习困难”界定解读、成因分析方面浅谈中国大学生学习困难问题,并提出相应教育策略。

标签:学习困难;形成原因;心理干预矫治;预警系统

一、什么是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ies,简称“LD”)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特殊教育家柯克于1963年首次正式提出的,此后,LD便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学习困难学生有三个方面特征:一是智力正常,在人际交往或行等方面不存在问题,只是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二是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一旦这部分学生能够正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并且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则会在学习上取得进步;三是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特点,学习困难学生可以被当作学习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的学生。因此,学习困难学生既有别于弱智、视听障碍等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也有别于存在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或疾病的学生。

二、当下中国大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探索

1.主观原因

(1)大学生适应性障碍。学习适应是指大学生根据外界环境和学习需要,能够调整自我状态,有效地适应学习环境,以达到与外界环境平衡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学习适应是大学生个体在与学校、社会生活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据统计,我国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甚至是适应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0%,且有逐年攀升的趋势。适应障碍的主要表现为对于完全陌生的新环境一时间难以适应,精神过于紧张,于是出现自信心下降,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甚至产生情感暴发,出现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等症状。

当下中国大学生大多为“90后”甚至是“00后”,这些学生在家中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同时在高考严酷的制度下,他们大多数已经习惯了老师家长约束下的被动式学习,可以说在当代部分大学生的身上缺乏独立性和自控力。大学中自主性的學习方式让习惯了“填鸭式”学习的学生无所适从,不能独立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目标,但学习以外的生活能够填补他们内心的所需,所以会沉迷游戏等,醉心于学习以外其他的事情,以此方式来消磨时间和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

(2)学生主动寻求释放压力方法。当进入大学以后,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可弥补过去长期以来压抑的学习生活,他们通过学习以外的其他形式来释放内心压抑的情感,宣泄对唯“学习论”压力的不满。

(3)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各个年级的学生都会出现学习困难现象,心理问题的负面影响会使学生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忧虑、焦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人际关系、恋爱等问题的发生都会引发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内心情感如不能正常宣泄或者心理问题得不到干预和矫治,学生的学业将会一落千丈。

2.客观原因

(1)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及方法不正确。我国当代大学生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能力也有着较大的出入。如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因原有教育水平的限制,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进入大学后,尽管努力学习,但还是很难提高学习成绩,久而久之,会产生极大的学习压力,无法面对考试和学习上的挫败,逐渐放弃学业。还有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方法不正确,尽管努力学习,还是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此类学生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虑、恐慌的情绪,不敢面对学习问题,甚至最终放弃学业。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由于当下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因此中国家长的教育方法更多的是包办代替,不能及时和孩子沟通和尊重学生的想法,从而导致学生没有独立完善的人格,当面对困难和做决定时,不能自己独立解决,会产生逃避问题的叛逆现象。在高校中,家长对子女的专业选择更多是看中专业未来前景,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兴趣,致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甚至无法完成学业。

(3)社会风气影响。随着中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人脉”“关系”在社会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代社会,由于就业制度不完善,人为因素的干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碰到有失公平的问题,部分没有“背景”的学生在就业中屡屡受挫。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会使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热情,成为大学校园中的“玩混”一族。一些有“后台”与“背景”的学生认为学习并不重要,“出身好才是真的好”,因此不好好学习;而一些出自寒门的学生则认为社会有失公平,前途渺茫,导致他们厌学情绪大,缺乏学习动力。

三、大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的应对策略

1.心理干预矫治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后期与成年初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将直接影响他们大学学业的完成和自身发展,因此,从心理角度和矫治非常有必要。

(1)加强与教师的交流。针对具体领域,教师通过渊博的知识和教学中的感染力促使学生对自身专业产生认同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可信、可爱,用威信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教师应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帮助其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督促学生学习,注重平时积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2)积极引导学生面对学习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心理上处于自卑状态,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让学生重拾信心积极面对学习困难问题尤为重要。作为教育者,面对学习困难学生,应采取鼓励引导措施。作为教师,应观察学生个性特点,采取交谈、追踪和关注多种方法,创造条件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走出自卑和自我封闭,积极面对困难。必要时,学校和学院组建心理方面学习中心,形成“优秀生”帮扶“困难生”制度,从实际上帮助困难生解决学习问题,同时也让学习困难学生感受到集体温暖,走出自闭。

(3)培养学习困难学生应对挫折能力。大多数学习困难学生面对困难时自我调适能力较差,因此,培养学生的应对挫折能力非常有必要。作为教师,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上应引导学生积极正确面对失败,学会自我调适,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能力,增强心理调适水平。

2.建立相应预警系统

通过访谈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对降级生、因学业问题退学以及延迟毕业学生等进行科学研究调查,建立相应数据库和集锦案例分析,以便深入横向和纵向研究和参考。教师通过研究和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困难形成阶段、特点和成因类型,从而形成具有实践操作的干预策略。高校应利用网络等载体,构建教师与学生互动平台,通过互动了解,更为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借助科研成果构建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学困生。

参考文献:

[1]陈梅琳.大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教育策略[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2]王国华.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