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文献综述

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文献综述
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文献综述

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电视媒介的特性、灾难报道的作用以及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的对象、原因以及具体现象等,进而分析如何通过镜头的取舍以及建立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应循的机制和原则来解决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

关键词:电视新闻;灾难报道;新闻伦理

引言

由于灾难具有不可预知的突发性,不可抗拒的破坏性,会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必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新闻业界认为灾难新闻是最具报道价值的新闻。[1]可是在报道的过程中,为了博取受众眼球和收视率,重复播放一些未经处理的充满血腥和死亡的电视新闻画面或镜头,不仅会影响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压抑、紧张等的负面情绪,更会对画面内的受灾群众及其家属造成无法弥补的“二次伤害”,由此产生的新闻伦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在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应该如何对电视画面进行取舍?是选择视觉冲击力强的?还是应该考虑受众的承受能力?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应该如何进行报道工作?记者是先救人还是先采访?一系列的新闻伦理问题,无不考验着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的工作人员,如何权衡利弊,做好灾难报道是本文试图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阅读和整理部分1997年至2013年间有关电视新闻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问题研究的期刊和论文,总结出该研究课题国内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并希望从其他国家相关的优秀经验中得到启示,进而使国内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一.电视媒介的特性

(一)视听结合

与报纸、杂志、广播相比,电视的主要特点应该是视听结合。报纸和杂志主要借助印刷媒介,读者必须通过对印刷符号的文字解码才能获得信息。而广播则以声音为载体,不免使人产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感觉,缺少真实感和可信度。电视上既有声音又有动感的连续画面影像,给人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最重要的是直观易懂,对受众的文化要求程度不高。

(二)广泛的辐射力和快速性

1.时效性强

电视图像和声音靠电波、电缆和通讯卫星传递,使得电视时效性极高,可以达到传送与接收的同步进行,没有时间差。它最突出的表现在各种现场直播的节目中。尤其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也越来越多的采用现场报道的形式,并运用多机位、多角度的直播手段,这种同步呈现新闻内容的方式,迅速、真实、直观,让不同地方的受众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其他地方的最新情况。

2.覆盖面积广

在我国,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通过卫星传送的电视传播网已经形成,电视台的覆盖面极广,收看率也很高,不论哪个阶层,老少皆宜。与广播媒介相比,人们没有了信号接收强弱、接收地域、天气等其他因素的制约;与网络传播相比,人们也不必担心接收信息的速度以及会有网络繁忙的情况出现。无线、有线、闭路、移动和卫星电视的立体传播网络使得电视信号遍布全球,无所不及。

3.信息含量大

电视媒介使声音和画面同时、同步存在,并且可以准确地传达所要表现的气氛和内容。声音和画面的有机配合,使受众很容易就了解包括新闻信息的背景以及补充内容等。

(三)真实感与真实性

电视文化所传达的信息,多是以直接取自生活的画面和声音诉诸于人的视听感官,其真实感是显而易见的。电视媒介具有真实性,它快速、及时地传播世界各地的信息,把活生生的可感可知的形象展现给成千上万的受众,让人们看到了许多过去根本看不到的人物、情景,听到了过去听不到的声音,感受到了过去感受不到的各地的风土人情等。[2]

二、灾难报道和新闻伦理

(一)灾难报道

1.灾难的概念和特点

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人为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灾难具有突然发生、波及范围广泛、损失惨重、关注度高、社会影响深远的特点。[3]

2.灾难新闻的概念

电视新闻灾难报道指电视新闻传媒机构对给人类带来的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它是电视新闻报道类型中的一种,也是社会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够反映客观世界变动的新闻品种之一,[4]具有独特的报道内容、重大的影响

力和极高的新闻价值。

3.灾难新闻的特点

①刺激性,对于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灾难,充满血腥的新闻能够迅速刺激人的感知神经,引起人们关注,事态越严重或涉及范围越广,刺激性就越强。

②背向性,这是灾难性新闻的显著特征,与人类渴望安定的主观愿望相对而言的,灾难性信息所体现的一直以消极的形式出现,给人痛苦的感受。

③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预知,没有预兆的。同样,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也是无法策划,充满了偶然性。

④紧迫性,对灾难新闻的反映越是迅速,反映决策越是准确,那么灾难造成的损失就越小。[5]

4.电视新闻灾难报道的作用

①传播信息, 满足需求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所以,灾难事件总是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新闻的角度来讲,报道受众关心的事情是媒体应承担的责任,因此,满足受众需求是媒体进行灾难报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公布事实, 澄清视听

通过媒体对灾难事件本身以及前因后果的报道,让人们了解灾难事件发生的范围、程度、趋势,可以起到澄清事实、以正视听的目的,避免人们“以讹传讹”,从而起到引导舆论、把握导向的作用。

③总结经验, 警戒后人

媒体进行灾难报道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警戒世人,从而尽量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帮助人们分析了解灾难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事后的处理措施等,使人们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或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或亡羊补牢,尽量减少损失,做到吃一堑,长一智。[6]

④明确有效地监督政府

电视新闻灾难报道的媒体工作人员还肩负着监督政府的责任,监督其在面对灾难时的应对策略和救援工作是否到位,是否有所作为,是否干涉、隐瞒新闻信息的全面、公开报道,是否流于表面而不去挖掘事故背后的原因,以及是否偏袒、姑息引起灾难的人员等的行为。[3]

5.我国电视新闻灾难报道的演变轨迹

20世纪80年代前,我国电视新闻灾难报道模式为“党和政府的关怀+人民的救灾抗灾”,追求强烈的宣传教化功能,忽视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的原因与后果;20世纪80 年代以后, 电视新闻灾难报道客观地反映灾情成为主要的报道模式,对灾难本身的信息价值更加重视。[7]

6.我国电视新闻灾难报道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阅读的相关文献提出我国电视新闻灾难报道的现状时,使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资料收集法和分析归纳法,通过对诸多案例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结论,是值得借鉴的研究方法。以下是笔者归纳总结的我国电视新闻灾难报道的现状以及相关文献对其的内容支撑。

①“悲剧”变“颂歌”

一些报道“反面文章正面做”,硬把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悲剧”演化成一曲“颂歌”,使得灾难本身带给人们的警示作用丧失殆尽,这实际上背叛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8]是对受众不负责任的做法。

②报道缺少人情味, 人物形象脸谱化

报道中主要是突出受难者无畏困难,无怨无悔,救灾者不畏艰险,敢于献身的气魄,经传播过滤后的人物失去了个性,以清一色的豪言壮语来表现战天斗地的雄心壮志和乐观精神, 缺乏对灾难的深度探究,缺乏对人们的痛苦、悲剧的处境的同情,无法唤起大众的感同身受。这种人为的“高、大、全”的写法有悖于新闻传播的规律, 既是对受众的不负责,也是对报道对象的不负责,让人怀疑和反感。[9]

③将灾难当作记者的“狂欢节”

为了吸引受众,记者们满腔热情地追逐灾难、展览灾难,报道过多过滥,使得甚至微不足道的事故、意外、冲突充斥于电视画面。这种对灾难新闻的恶意炒作会事与愿违地误导受众,给受众以现实中天灾人祸占了主流的印象,使受众对社会产生曲解,加剧新闻传播的负面效应。[9]

④渲染灾难的血腥与恐怖

把受难者的痛苦作为吸引眼球的手段,将凄惨骇人的场景、触目惊心的照片、耸人听闻的标题强势编排,极易唤起受难者及其亲属的痛苦记忆,增加普通受众的紧张、忧虑和不安的情绪。从长期来看,这些细节描写与恐怖图片会通过积累的方式逐渐破坏受众的正面认知结构,在社会上形成看客心理,破坏社会整体的、健康的心理结构。[10]

7.我国在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的里程碑

虽然我国在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不代表完全没有一点成绩。汶川大地震的电视直播可以说是我国在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的里程碑。

汶川大地震的直播报道,不仅为救灾决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而且让真相跑在了谣言前头,有力地阻断了流言和谣传,稳定了民心:同时电视也跑在了其他媒体的前面,赢得了竞争的先机。

汶川大地震的电视直播将全国人民动员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产生着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力量,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动员能够产生这种力量;电视直播将全世界的华人动员起来,形成了一股关心祖国、支援灾区的洪流,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动员能够产生这种影响;电视直播将中国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使得中国的形象发生了巨大改变,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外交活动能够产生这种效用。[11]这一次的电视直播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称得上是我国在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的里程碑。

(二)新闻伦理的内涵

布洛克(H. Gene Blocker) 说过: “伦理学试图发现能够确证人类所有行为和最终说明使行为正当或不正当之最高层次,最一般的原因。”[12]而新闻伦理则有明确的指向性,即是专门针对新闻工作者而提出的。

新闻伦理的内容大致有以下两个层面:一是新闻从业者的自律,由传媒行业业内人士制定相应的规约,进行自我约束,业内共同遵守;二是外部社会上,从观念、道德、法律和舆论上等等对新闻从业者所抱有的符合伦理价值的活动原则。这些规范和原则指导着新闻从业者的新闻实践活动,并时刻提醒着他们,新闻报道在享有最大的自由的同时也必须要承担一定的责任。[13]

(三)新闻伦理与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关系

一方面,灾难性新闻报道受到新闻伦理的制约;另一方面,具体实践表现出的伦理规范会反作用于新闻伦理,对新闻伦理起建构或消解作用。

1.新闻伦理决定新闻传播主体的道德取向

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传播主体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信息的搜集、筛选过程中,他们扮演着“守门人”的角色。伦理使“把关人”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感情或偏好去选择新闻,而是必须刻上伦理的烙印。

2.新闻传播行为关涉各种伦理关系

这里的新闻传播主要是指媒体在向社会输送信息过程中所采取的形式,如:如何获取信息,如何传播,为谁传播信息等,这些必然涉及各种利益关系,其中就涉及到伦理判断。

当灾难事件发生后,受众依赖大众传媒传递的新闻信息来判断社会环境,评价他人和社会行为,协调自己与组织的行为。社会主流道德观念决定着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伦理抉择,继而渗透进整个新闻报道事件中。[5]

三、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涉及的伦理问题

研究的文献中,大多使用了案例分析和举例子的方法来论证文章的观点。有的从宏观方面阐述,有的从微观方面阐述,有的二者兼备。文献中,抓住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展开阐述占了大多数,其他的观点分别是:

①媒体的“社会责任论”;

②受灾群众的隐私权以及“二度创伤”;

③灾难新闻采访的伦理原则,从善的原则、正当原则、秩序原则、情感原则、效用原则进行分析;[14]

④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审美引导,从新闻报道的主题美、新闻报道的深度美、新闻报道的人性美、新闻报道的真实美方面分析;[15]

⑤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的情感表达,包括现场直播画面的情感表达、记者现场的情感表达、主播的情感表达、屏幕宣传语的情感表达、国家领导人的情感表达、救援者的情感表达、志愿者的情感表达、幸存者的情感表达[16]。

其他的文献则是从多个方面进行文章阐述。以下是笔者归纳整理出来的几种集中的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涉及的伦理问题。

(一)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灾难报道中出现的伦理问题

1.敬业报道和投身抢险之间的抉择

面对灾难时,记者是作为职业人敬业地完成报道任务,还是处于一个社会人的角色,投身抢险?在灾难现场:救人第一、采访第二。灾难当事人的生命健康权优先于受众的知情权和媒体的新闻采访权。[17]记者不能罔顾灾民的生命而成为冷冰冰的采访机器。“先营救,后报道”符合最小伤害原则的具体体现[18]。不能为了追求新闻的即效性而干预了现场救援进程,记者应该坚守自己首先是温情的人类,其次才是传媒人。[19]

2.采访中人文关怀的不足

一般认为,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是以人为主体和中心,维护人的利益,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生命和人格尊严等,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

“人文关怀”理念强调在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中除了客观地报道灾难状况、分析灾难原因外,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20]但仍然有不少记者在采访中对受灾群众的人文关怀不足,具体体现在:

①为抢新闻不惜伤害被采访者的身体;

②采访时机不当妨碍救治;

③采访语言运用不当给被采访者内心带来创伤;

④重复采访让被采访者不胜其扰。[3]

(二)电视新闻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伦理问题

1.追求视觉效果,忽略受众感受

受众是独立的且具有尊严的传播对象。[21]但电视新闻灾难报道的镜头中出现被压在废墟中遇难者的尸体,甚至是断臂残骸、血肉模糊,伤者和亲人泪流满面、绝望的眼神的特写,这些渲染灾难和死亡,片面强调、渲染灾难的视觉效果强烈的镜头和画面赫然跃入受众眼帘。

这样的电视镜头与画面引起了新闻伦理上的争议。一方面,惨不忍睹的镜头和画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唤起受众的怜悯之情,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但另一方面,画面的血腥、悲观等情绪通过电视媒体的呈现,不仅没有考虑遇难者、伤者及其亲属的尊严与隐私,是对死者极其不尊重的做法,对受众也是不负责任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舆论引导和社会影响,比如过于刺激而让受众的心理久久不能平静,甚至给遇难者家属造成极强烈的负面情绪———悲观、厌世等。[3]不能让受众在这些充满残忍和血腥的画面中麻木,最后变成一名“看客”。

2.重复播放渲染悲观气氛,引发“二度创伤”

流动的、连续的电视画面重复播放灾难现场的情景,再配上悲情的音乐,渲染出浓重压抑的悲观气氛,不仅带给受灾群众“二度创伤”,同时也带给电视机前的受众一定的心理负担。

灾难心理学研究报告表明,无论是直接受灾的受害者,还是参与救灾的目击者,都有30%~60%的人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并会出现惊恐、失眠、抑郁甚至自杀等失常行为;而对媒介受众而言,短时间内接触海量的灾难新闻特别是血淋淋的新闻影像画面,多数人会产生厌恶、忧虑和焦躁不安等生理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22]

四.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出现伦理问题的原因

(一)众多媒体灾难信息报道不透明

受地方保护主义或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一旦有灾难性事件发生,地方政府一般都是极力封锁和掩饰,谓之“控负”。他们常常把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理解为“抹黑”、“揭黑”行为,要求“媒体以社会稳定为重要前提,在灾难事件发生时控制信息的传播,即所谓的‘堵新闻’现象”。造成媒体在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基本采取回避、低调、概括式的报道方式。[23]

受这种观念的影响,部分媒体的灾难性新闻报道经过筛选,主次不分,信息不透明使小道消息漫天飞,引发灾区周边人们的恐慌心理,加剧灾民的恐惧心理,进一步造成社会的不稳定。[20]

(二)记者的角色定位不准

在常规的新闻中,记者通常只是旁观者和局外人的身份,可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受访者,与受访者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持有不偏不倚的公正立场。但是在灾难事件的特殊情境下,记者的角色变得复杂。记者与被报道者面临同一种危机情境,面对的都是巨大无情的灾难,此时记者不仅是亲历者,还是参与者。在灾难现场,记者不应该是事不关己的态度,不应该不考虑灾区人民、救援人员的心理,用一些近乎残忍的方式提问和拍摄。[24]

(三)部分新闻从业人员对“人文关怀”理念认识不足

有记者在突发灾难性事件采访中,仅仅把“人文关怀”作为一个新闻报道的程序性模式,为了“人文关怀”而“关怀”,没有换位思考,自觉地站在受灾者的立场体验和思考问题,相反,他们有意无意地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对灾民去采访和安慰,隔岸观火,不能感同身受,自然得不到采访对象的回应。有些记者甚至认为,人文关怀就是要加强灾难新闻的深度报道,把逼真的灾难现场画面和灾难受害者的受灾心理呈现在受众面前,所以往往不顾新闻伦理的底线,不讲求新闻职业道德,肆意揭人伤疤。[20]

(四)市场利益驱使媒体追求“卖点”,人文关怀精神被异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喉舌”,“事业属性,企业化管理”的运营模式使媒体不得不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地追求经济利益。[25]在这个过程中,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使媒体自我功能定位不清,片面追求所谓的新闻“卖点”,最终的结果是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被异化成为吸引受众眼球、提高媒介收视率的砝码。[20]

五.把握镜头选取关克服电视灾难伦理问题

(一)关于镜头选取,无非是镜头的距离、尺度、取舍三个方面

1.距离

镜头不是越近越好,人性人道远比新闻价值来得重要。“零距离”的方式还原现场,呈现了灾难的真相,但却伤害了受害者及其家属。不要出现过多的灾难特写镜头,留一些空间给受灾群众喘息,也留下对其隐私和生命的尊重。

2.尺度

镜头尺度也不是越大越好。镜头中不宜出现残缺不全的尸体或是扭曲变形的尸身,是最基本的尺度问题。充满破坏性的、血腥恐怖的镜头是极具表现力,是能一下子抓住受众的眼球,但却违背了记者的伦理操守,带给观众沉重压抑的感受,更是深深地伤害了受害者。记者不应该把受害者当成是“新闻材料”,而应该把他们当成“人”来尊重。

3.取舍

当遇到有争议的镜头或者画面时,编辑在选取时应该衡量以下几个因素:

①对报道内容来说,画面是否有助于解释和说明情况,这是最基本、也是

最先需要考虑的因素;

②这些镜头或者画面,公众是否有必要看到也是值得考虑的因素之一;

③要富有同情心,无论是镜头中被拍摄的人物还是接受信息的公众,这都

是非常有必要的。[3]

在这样一个敏感的电视新闻媒体领域,我们遵循一条特殊原则——如果有疑惑,就剪掉。[26]

(二)合理使用“情景再现”

在灾难事件中,合理的使用“情景再现”。“情景再现”将过去的事实模拟再现出来,然后作为事实陈诉。以“7.23”动车事件为例,事故发生之后抢救出来的乘客,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遭受了极大的创伤,短时间内很难准确地将事故发生时的一些情况告诉新闻工作者。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工作者通过三维动画,模拟事故发生当晚两辆动车的运行情况,以及当时事故发生地点信号灯出错的情况,将事故发生原因解释的清清楚楚,让群众了解到了事故的真相。由此可见,合理的使用“情景再现”,虚拟的再现并不是对真实的曲解,反而是事实真相最佳的阐述。

但电视灾难新闻中的“情景再现”应该是对悲剧的直面,而不是对血腥暴力或恶心的宣扬,媒体应该通过正确地使用“情景再现”反思灾难,警戒后人。[1](三)从受众的角度出发

拒绝猎奇、追腥等伤害受众的尊严和隐私权的做法,而是应该怀着“以人为本”的观念给遇难者以最后的尊重,给幸存者以安慰和力量。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要“保护弱势群体”。灾难中的报道对象大都是受灾群众, 因此保护弱势群体是灾难报道中的重要原则,而未成年人更是弱势中的弱势。另外, 受众中的未成年人也是电视媒体需要保护的对象。[27]

2008 年5月21日, 中国心理学界危机及灾难心理救援项目组向媒体发出的建议中, 不建议采访受灾的未成年人, 特别是伤残的未成年人;如果必要的话建议文字采访, 即使同意电视采访, 应用马赛克遮住面部;对同一个儿童采访不宜太多, 一次即可,不能重复采访。[28]

六.来自其他国家灾难新闻报道和记者职业伦理问题的启示(一)英国PCC协会(英国报业投诉委员会)

在PCC 修订后的准则中, 受害者利益被置于首位, 不允许记者擅自采访处于悲痛状态的受害者, 禁止记者不顾被采访对象的感受擅闯医院进行采访。虽然

PCC 的这个准则并非专门针对灾难性新闻采访而制定, 但修订后的新准则要求“任何”援引“公众利益”的“例外”都必须有充分的解释,更强调了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报道中必须证实有“异常的公众利益”可凌驾于“正常的”“首要的”儿童的利益之上, 以限制媒介借口“公众利益”滥用权力的可能。[14]虽然这是英国报刊新闻界有关新闻采访的伦理制度规定, 但同样可以给予我国在电视新闻灾难报道时采访的借鉴,让我国的媒体在以后的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把受害者利益被置于首位,同时保护灾难中的未成年人。

(二)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1996年制定的《职业伦理规范》美国职业新闻记者协会1996年制定的《职业伦理规范》写到:“对那些可能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们表示同情,尤其面对孩子和没有经验的消息来源或采访对象时,要特别小心。当采访受到悲伤事件影响的人们或使用其图片时,记者要有同情心,谨慎使用图片。要认识到采访和报道可能会对采访对象或公众引起伤害和不安。自以为是地追逐新闻是不可取的。”[11]

美国职业记者协会有关于职业伦理规范的描述树立了人文关怀的模范,非常值得我国的记者在电视新闻灾难报道时好好学习借鉴。

(三)韩国《新闻伦理实践纲要》

韩国新闻界也专门在《新闻伦理实践纲要》中规定:“记者在采访灾害或事故时不得损害人的尊严,或者妨害受害者的治疗,对受害者、牺牲者及其家属应保持适当的利益。”在采访医院等场所时,须表明身份,“未经许可不得对病人进行采访或拍照,也不得对病人造成障碍”。[30]

韩国在新闻伦理实践方面提出细则,给我国相关的法律空白树立了榜样。(四)日本

1.《日本放送协会防灾业务计划》

日本政府在其《日本放送协会防灾业务计划》中, 就灾害报道的诸多事项制定了极其周密的实施细则, 各家电视台为了应对《放送法》、《灾害对策基本法》和《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的要求, 也积极建立起紧急特别报道机制。日常新闻中强化新闻报道的组织建设、制定周详的制作流程, 遭遇突发事件时则迅速地由日常新闻报道机制转换为紧急特别报道机制。[29]

2.日本公共广播电视台NHK

日本公共广播电视台NHK 建立的非常完善的自然灾害报道机制,在突发事件进程中有效减轻了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稳定了社会情绪。其报道机制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①防灾报道未雨绸缪;

②加强灾难报道过程中的防灾报道;

③追求时效性,做到即时报道;

④“安心报道”,避免过度渲染灾情造成社会恐慌;

⑤尊重生命, 注重人文关怀;

⑥报道要做到真实可信、反映真实问题。

日本NHK 在灾难性报道中更加重视对于防灾救灾知识的传达,一方面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另一方面使人们能够自救,提高对灾害的防护意识。

日本在灾难报道中对极度悲痛及恐怖的画面的播出有着严格的控制,而侧重对灾民微笑镜头的展现,这样的报道方式除了做到对于灾难中的悲伤情绪的控制,避免造成社会的混乱之外,还能增加灾区重建的信心,促使救灾及重建工作顺利进行,并恢复人的积极健康心态。[31]

地震频发的日本在电视新闻灾难报道方面的高效有序的做法非常值得推崇,给我国在电视新闻灾难报道指引了方向。

七、我国电视新闻灾难报道应循的机制和原则

阅读的文献中,提到如何解决我国电视新闻灾难报道的伦理问题时,大多数文献中提到的措施有以下三种:

①建立和完善灾难新闻报道的应急机制

②推进媒体道德规范的制度化

③提高新闻从业人员自身修养

有的文献抓住媒体为对象,提出媒体机构:人道主义至上的报道原则以及媒体从业人员:客观、专业的报道原则;[32]有的文献还提到了在传媒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新闻伦理教育,从源头处分析现象和提出意见。以下是笔者归纳整理的措施和解释:

(一)有效的灾难性报道应急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正式的新闻法,所以灾难性报道应急机制需要行业、学界与准则制定者相互交流商讨,从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灾难报道应急机制。

建立有效的灾难新闻报道的应急机制,应该包括组织机构设置、应急作业流程、保障措施安排、报道效果评估四个方面。

在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后,媒体能通过有效的组织机制和科学的作业流程,快速发出指令,并调动、协调相关人力物力资源展开报道;详尽的保障措施的安排,则可以有效地保证“媒体和记者获得足够的物质支持如采访设备、交通和通讯设备;信息支持, 如前线报道人员与后方媒体指挥机构的信息互动;安全支持,如确保前线报道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等。”最后是对新闻采访报道人员以及对采访报道内容的评估。[29]

(二)媒体行业伦理道德规范细则化

笔者认为制定适合我国媒体行业的新闻伦理细则迫在眉睫,细则应该对媒体的职责和记者的行为等做出详细的规定,使媒体行业的伦理道德细则化,做到奖罚分明,权责明确。

细则中,应该明确媒体以及从业人员的具体职责。比如说,当电视画面中明显出现受害者尸体的容貌时,细则中应该明确规定谁应该为此解释和负责,比如该时段的导播接受内部调查并得到相应处分;再比如当记者漠视幸存者的隐私,对其造成“二次伤害”又或者其采访阻碍了救援工作的开展导致了受灾者不幸死亡时,细则中应该明确指明记者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具体的代价,比如停职接受上级调查等的处分。

细则中最重要的是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权责分明”,做到采访报道人员的工作状况、其新闻报道所产生的社会传播效果与其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只有具备一套完整并且完善的细则评估机制,才能促进和激发记者在顺利完成本职工作的过程中,恪守新闻伦理道德,使报道作品少一些血腥恐怖,少一些歌功颂德, 而多一些社会责任, 多一些人文关怀。[29]

(三)提升媒体从业人员自身素养

细则之外,就要靠媒体行业多组织有关新闻伦理道德细则的学习和推广,以及采访技能的培训升级,使记者在灾难报道中理性地进行采访。而且记者还应该学习多一些基本的心理抚慰常识,避免因无知对悲伤中的人群造成新的伤害,应该多学会和使用人文关怀式的采访。

更重要的是各大新闻院校应该开设新闻伦理学专业课程,并重视学生在新闻伦理道德方面的培养,使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新闻伦理的重要性,并且自觉运用到新闻报道中。因为这关系到新闻传媒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新闻报道的质量。最后就是靠媒体从业人员的自律了。记者也好,编导也好,先做好自己的“人”的本分,再怀着一颗人文关怀的心去从事媒体事业。

(四)第三方的监督

媒体行业的新闻伦理细则制定之后,如何具体实施才能使细则的作用发挥出来?必须要有第三方的监督,第三方的监督不能是细则的制定者,也不能是细则的遵守者,而是要拿出大力整治媒体行业的决心,成立一个全新的监督部门,独立于媒体行业,要接受来自受众的监督和意见,并做到信息的全面公开、透明,把权利放在阳光下才不容易腐坏。

总结

通过对我国电视新闻灾难报道的部分相关文献的综述,从电视媒介特性到电视灾难新闻再到新闻伦理问题,从电视新闻灾难报道中存在的新闻伦理问题的对象到其关系、原因、具体现象再到如何克服这一问题,从国外的相关灾难报道的经验以及伦理规范再到提出符合我国电视新闻灾难报道应循的机制和原则,对我国电视新闻灾难报道的有关问题做了一定的了解和分析

本文希望通过对灾难新闻报道中新闻从业者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等进行梳理,希望可以给相关的媒体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希望他们以后在灾难报道中完善报道手法,以人为本,尽量减少与伦理的尴尬冲突,并全面准确地进行报道,在满足受众对信息需求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希望他们的报道能充满人文关怀,给遇难者以尊重,给幸存者以安慰,给其他受众以希望。

参考文献:

[1]李金龙,张天姝,李彬.浅谈电视灾难新闻中的“情景再现”[J].北方文学,2012,(11):

122-123.

[2]电视媒介特性[EB].https://www.360docs.net/doc/e03751646.html,/p-60161650.html

[3]周丽娟.电视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分析[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2.

[4]张欢欢.我国灾害新闻报道的变化分析[J].安徽文学,2007,(4):158-159.

[5]陈材.新闻伦理在灾难性新闻中的应用[J].新闻窗,2012,(1):33-34.

[6]栾轶玫.关于灾难新闻报道的角度选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12):63-64.

[7]董天策,蔡慧.我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转变与突破—以汶川地震报道[J].江南社会学

院学报,2009,(4):6-10.

[8]沈正赋.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J].声屏世界,2002,( 9):10-12.

[9]张晓春.灾难新闻呼唤人文主义关怀[J] .兰州学刊,2005,(1):273.

[10]郭小平.要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归宿[J].新闻爱好者,2002,( 9) :9.

[11]张君昌.职业冲动与职业操守的博弈——有感于电视媒体在抗震救灾报道中的表现

[J].现代传播,2008,(3):47-50.

[12] H.Gene Blocker. Ethics: An Introduction [M].Haven Publications, 1988:10.

[13]古福.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伦理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

[14]刘海明.灾难性新闻采访的伦理原则与制度框架构建[J].社会科学研究,2009,(5):

173-178.

[15]万慧.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审美引导[J].写作,2008,(19):38-40.

[16]唐弦,朱费伽.电视灾难报道情感与理性的平衡表达[J].视听,2008,(11):6-9.

[17]邓勇.灾难新闻报道中的权利冲突[J].青年记者,2011,(27):28-29.

[18]郑根成.媒体载道:传媒伦理研究[ M ]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21.

[19]孙阗,陈欣欣.伦理抉择下的灾难新闻报道[J] .商品与质量,2012,(7):234

[20]李伟锋.试论灾难性事件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2):58-61.

[21]陈力丹.如何处理新闻中的血腥、灾难、痛苦画面——传媒图像伦理规范初探[J] .新

闻记者,2007,(2):29-31.

[22]方金春,方炜杭.灾难新闻的“影像暴力”控制[J] .新闻爱好者,2009,(13):6-7.

[23]莫凡.试论灾难报道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界,2006,( 1) : 129.

[24]魏曼丽,陈瑞楠.对电视灾难新闻报道中记者行为的新闻伦理思考[J].科技传播,2013,

(17):5-6.

[25]林晖.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7-10.

[26]陈力丹.性别教育与大众传播[J]环球人物,2009,(7).

[27]王卉.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基于汶川大地震的案例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

社科版) ,2008,(9):169-173.

[28]刘海明.灾难性新闻采访的伦理规范与建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6):94-98.

[29]喻波,吴月娥.浅议记者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道德伦理——以汶川地震采访报道为例

[A].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科技新闻学

会,2008:277-280.

[30] 陈昌凤,王雪冬.灾难报道请烙守“最小伤害”原则[J].青年记者,2008(6):42.

[31]刘文蓉.灾难报道新闻伦理问题初探[J].青年记者,2011,(24):55-57.

[32] 程素琴,谢婧.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8):

167-168.

浅谈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

147 2008年? 08月?下期 学 术 ? 理 论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现代企业教育 握,准确把握工人阶级内部构成的变化,深化对工人阶级队伍发展规律的认识,始终保持工人阶级的团结和统一,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用工会工作的成功实践和创新成果来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 2.3 大力发展工会会员,提高会员的维权能力 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是工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针对当前劳动力流动性大、劳动者职业变化块、劳动者的会员意识淡漠等具体情况,积极探讨在多种所有制下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的长效机制是当务之急。工会要努力提高维权的时效性、提高工会组织吸引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广大会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到入会的实惠,尊重会员在工会中的主体地位,按照自上而下地成立工会联合会和自下而上建立基层组织并广泛发展会员相结合的办法,使工会组织真正建立在会员支持和认可的基础上. 结语 和谐劳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要使工会在构建和谐 劳资关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维权机制的外部环境,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力发展工会会员,提高会员的维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资关系中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邓正辉.基层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兵团工运,2007,(2):18 [2]武玉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高校工会应发挥的作用[J].工会论坛,2007,13(6):59 [3]李富林.基层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充分发挥作用[J].工会论坛,2007,13(6):17-18 [4]李惠斌.构建和谐社会中工会的作用初探[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7,22(1):9-11 [5]孙守权.关于工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思考[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4):8-10 □ 人们不愿灾难发生,但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爆发,往往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灾难事件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给人类带来痛苦,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天灾人祸。突发性灾难事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性灾难事件,指的是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等。另一类是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多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和意外事故,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事故等。 灾难事件因其意外爆发,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它几乎具备了所有的新闻价值要素,备受社会的关注。灾难是对生命的挑战,也是对新闻媒体的挑战和检验,笔者认为媒体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应做好一下几方面:一、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科学的报道原则,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突发性灾难事件后,记者应及时赶到现场采写新闻,突发事件的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相当之高,在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信息社会,新闻人必须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方有可能在报道速度上取胜,同时应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准确,切勿夸大,亦不能对尚不清楚的细节进行合理想象,更不能制造虚假新闻,混淆视听。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民众依然享有知情权,媒体应履行其社会传播责任,及时、准确、客观、科学地报道受众急需了解的情况。 坚持科学的报道原则,应运用科学的思维对灾难加以解释报道,媒体应请有关专家对灾难发生原因作出解释,解答人们的疑惑,并宣传防灾自救知识,一次大规模的灾难事件正是警醒人们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灾难、珍视生命的契机,一场灾难的发生,会使人们对灾难预防及自救知识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意愿大大提高,此时受众急需了解防灾、自救知识,媒体应努力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以消除人们的恐惧、疑虑。如果灾难再次发生,人们便有更多可能自救,脱离危险。印度洋大地震海啸发生后,许多媒介,尤其是以CCTV为代表的电视媒体邀请了气象专家、地震专家以及相关专家制作直播专题节目,使人们更加了解了地震和海啸,同时也增长了很多求生知识。又如5.12汶川地震后,有谣传说广州地区有发生地震的可能,南方都市报于6月4日刊登了《地震不日袭穗?省地震局:谣言(主)“天体引潮力”引起公众担忧,该局表示目前全省未监测到任何异常(副)》安抚了人们紧张、恐惧的心理。 二、要充分发挥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做好舆论导向工作。我们社会主义媒介应把引导舆论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任务,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进行引导,媒体应根据各自的宗旨、受众特点和报道方针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越是在灾难面前,人们越容易失去理智,容易被煽动,而传媒作为重要的信息源和影响源,尤其该注意把握舆论方向,做好舆论导向工作,此处的舆论引导不是给受众虚假的“拟态环境”,而是在报道上分清主次,灾难新闻报道,需要在伤亡人数及灾难引发的矛盾冲突上给予关注,但更应关注的是受灾民众的生活,党和政府采取的救援行动,全国对灾区的帮助和支援,灾后重建等问题,让受众知道什么是事态的主流,避免因报道失衡而给社会稳定带来的不良影响。不是说对惨烈的灾难现实避而不报,是有分寸的报道,以警示人们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救知识学习,强调舆论导向,也是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呼吁社会援助,给幸存者力量,让活着的人看到希望。如汶川大地震后《南方人物周刊》一篇题为《生于5月13日》的文章,编辑之所以策划并选取这篇文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新生命的诞生给人们希望的报道意图。 特别注意的是对火灾、矿难等人为灾难事件的报道不能有头浅谈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 李文新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系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突发性灾难事件因其自身特点,备受社会关注,能否做好灾难新闻的报道是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挑战和考验,本文就如何做好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提出了相关原则和对策。关键词:突发性灾难事件 灾难新闻 舆论导向

拍摄新闻照片应注意的问题

拍摄新闻照片应注意的问题 新闻照片,就是具有新闻价值的照片,是真实地反映社会热点问题、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大事故、领导考察、名人行踪、新生事物等情况的照片,要求主题鲜明、状态逼真、层次清楚、背景真实、构图完整、不作修饰,让人一看到照片就明白照片反映的内容和意义。其实新闻照片不只是具有新闻的价值,同时还具有历史资料和证据资料的价值,因为多年以后如果需要说明当时的情况,照片的证明比文字的解说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让人相信其真实性。 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图象混浊或不清晰。这是技术问题,主要是在按快门时手抖动或者没有对好焦距就按快门。 二是主题不够鲜明突出。这是不懂拍照要求,不知该拍什么不该拍什么,拿着相机就乱按快门。 三是没抓到特色的画面。这是不会抓特色画面出现的瞬间,以为只要把人物和景物照下来就行。 四是出现不该有的瑕疵。这是缺乏审美水平,出现打瞌睡、揩鼻子、撒笑、转身等不该有的瑕疵。 五是取景不够端正完整。这是不懂美学要求,出现人物身体残缺、会标歪斜不全,空间比例失调。 要避免以上问题其实也不难,只要做到熟悉相机操作、明白主题含义、懂得审美构图、善于抓住瞬间就可以了。其中引起图象混浊或不清晰的问题,手抖动可以用双手持机或者使用三角架,尽量保持

身体和手不摇晃;对焦问题需要以看到取景框中图象最清晰为准。主题鲜明突 出的问题,在拍摄前就要明白我们拍摄的意图是什么、需要怎样拍摄或拍摄什么图 片才能表现我们的意图,只要清楚这个问题后就知道该拍什么和不该拍什么了。抓 特色画面问题,需要我们随时注意,首先找好最佳拍摄位置和角度,然后等特色场景 出现时马上就按下快门,例如需要抓住领导握手、会场鼓掌、发奖接奖状、船舶靠岸、蓝球进圈、比赛开始、举酒碰杯、交换签字文本、剪彩下剪刀等精彩瞬间按下快门,有些场景动作的精彩瞬间非常短暂不到半秒钟就消失了,因此必须十分注意抢抓最佳拍摄时间。例如拍摄女人需要认真注视在她们表情动作最好笑得最灿烂的那一瞬间按下快门,拍摄拔河需要在双方最用力或显示胜负的那一瞬间按下快门,拍摄发奖需要在发奖人将奖状交到领奖人手上的那一瞬间按下快门。避免瑕疵,就是避 免在照片中出现不该有的动作,例如拍摄会场时需要避免出现有人接电话、吐口 水、打瞌睡、揩鼻子、反脸张望、交头接耳、偏头、撒笑、转身等情况,应该等大 家都坐好,都在集中精力听报告时才按下快门。关于端正,就是说相机必须端正,不 论竖拍正拍都不能出现歪斜(特殊场景除外),可以用取景框中的平行或垂直物体做 参照,要保证该平行的平行该垂直的垂直,不能出现立柱歪大楼偏或桌面斜等情况。关于完整,是说需要使主要的人物或景物完整出现在取景框中,不能出现残缺,特别 是会场的会标和主席台就坐人员不能出现残缺,如果有残缺就移动相机的位置和角 度来适应,如果景物过大可以调整焦距或移动距离来适应,如果场景宽大显示不完的可以舍弃那些次要的而 保留主要的,保留那些最能体现主题和说明问题的。 第二: 作为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在拍摄人物新闻事件照片的时候,一定要留心以 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一是在表现新闻人物互相握手的时候,绝不能有新闻主体人物将一支手插在兜里,另一只和对方握手的现象发生,这是新闻人物对对方的极大不尊重,一定要注意;

灾难新闻报道问题和案例

1、不尊重公众知情权 知情权是指公民有知悉、获取社会资讯及公共信息的权利和自由。 表现:许多媒体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和事故,出于种种考虑,选择了沉默或者回避,比如政府干预,没有对灾难事故予以或者迅速作出反应,媒体的这种“失语”现象是不尊重公众知情权的表现。媒体的“失语”现象在SARS事件中尤为典型。 案例:2003年,在SARS传播的初期,我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无一例外的集体性“失语”。2003年2月初的广州,尽管从2002年的11月起,非典就开始在广州周边的城市流行,抢购板蓝根、食醋报道在广东、内地流传,但主流媒体一直没有给予正面报道。当广州市内大规模传言四起的时候,主流媒体依旧保持了不应有的沉默。3月间,广东一家报纸有关“非典”的报道被认为不合时宜。直到广州市召开了相关的新闻发布会后,媒介才‘开始较为系统、正面地回应大规模的传言,并对SARS病毒的流行情况进行报道。3月26日,新华社称北京输入性非典型肺炎得到有效控制—这是首次有关北京“非典”的官方报道,而北京当地媒体依然保持沉默。4月3日,举行的首次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打破了传媒集体失语的状态,专题、专版纷纷上马。’2008年的南方雪灾的报道前期,媒体对信息披露滞后,轻描淡写的报道导致灾情未得到充分反映,影响救灾工作的进行。 .2、灾难新闻报道缺乏科学性 表现:陕西宝鸡出现的神婆“作法”、“避邪”防“非典”:香港庙宇因SARS来袭,香火格外兴盛;在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传言一位过世多年的高僧托梦:黑糯米煮水饮下可抗SARS,一时坊间所存黑糯米被抢购一空,狮城米贵,诸如此类屡屡发生。而某些媒体对谣言、错误的防制措施不加批判反津津乐道. 3、灾难新闻报道缺乏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体现人文关怀,要求媒体关注灾难中的人以及人的生存状况,在直面悲剧的同时,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关注灾难中的生命,以及灾难中的人的行为、困境及精神状态。 (1)掠夺式采访

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新闻真实性

浅谈新闻真实性 内容提要:新闻真实是新闻的本质性要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们的主观认识的产物,与人们认识过程中的种种因素有关。新闻的真实性的实现是非常困难的。克服影响新闻真实性实现的障碍,最大程度的实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闻;真实;事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新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新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新闻界一直把新闻的真实性当作一个理论问题来看待,理论研究的文章大量出现,而且已经基本趋于成熟。然而,在众多专家学者对新闻真实性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虚假新闻也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虚假新闻的大量出现并非由于新闻工作者不知道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而是因为他们在具体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忽视或者放弃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以致出现了当前新闻真实性理论研究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工作,理论层面的研究与新闻工作实践相脱节的现状。因此,新闻真实性的研究不能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阐述的层面上,而应该转向关注理论研究如何指导实践,如何规范媒体工作等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上来。新闻界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一方面,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中对学生进行新闻真实性教育,培养未来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和新闻专业精神;另一方面,在新闻媒体内部,建设和完善新闻工作制度,通过各种职业培训、奖惩的方式,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我们希望,有了学界与业界的共同努力,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和即将踏上这一工作岗位的学生,都能够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我国的新闻真实性问题可以得到更好地解决。 社会的不断发展,可以将众多问题表现出来,而“诚信”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词。无论是食品、药品需要用良心来生产,新闻报道也同样需要良心和诚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一旦失实,必定会给受众生活和社会带来大大小小的影响。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客观真实与新闻真实 (一)客观真实 所谓客观真实,就是客观世界确实存在过的事实。人类通过无穷尽时间和精力不断地探索真相,可以不断地接近客观真实。 客观报道就是客观真实的体现,而所谓“客观报道”,是指新闻报道要忠实于客观事实,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它和报道它,切忌将对客观事物的观点和意见与其相混同。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能历经百余年,至今依然被世界新闻界所认同和遵循,除了它作为一种报道原则和报道形式的独特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的那种新闻理念和职业精神。坚持客观报道原则就意味着,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要坚守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共媒介的责任,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向他们提供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真实情况的事实信息。 新闻真实 真实性最简单的定义为,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首先,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条件,在事实和新闻之间,是先有真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是决定新闻存在的基础,新闻只是对事实的报道。

灾难性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03751646.html, 灾难性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 作者:谢彬 来源:《新闻世界》2008年第07期 【摘要】灾难性新闻采访报道时,新闻工作者应注意遵守新闻的操守、职业道德,要尽可能的给予遇难者及家庭宽广的人文关怀,真实客观公正地将灾情反映给各级党委政府,告诉给广大的受众。 【关键词】灾难性新闻采访 目前,灾难性新闻越来越频繁地见诸于各家媒体,随着环境的逐步宽松,类似的报道可能会越来越多。作为媒体,特别是党和政府喉舌的各级党报党刊理应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然而,由于灾难性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往往现场惨烈、伤亡严重、影响广泛。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难性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形,如受伤、死亡、悲痛、绝望等等。而这种“非常态”的表象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形的公开展示,有可能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因此,媒体记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面对“报道,还是不报道”、“先报道,还是先救人”、“以人为本,还是以新闻为本”等选择时,该如何把握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灾难新闻采访和报道中违背职业准则现象 也许大家还记得这样一件事:上海《新闻晚报》记者李宁源采访在阿富汗被恐怖分子打死的一民工家属时,该民工的家人为了不让88岁的老太太因获悉儿子去世的噩耗而发生意外,拒绝记者采访。记者退出后,村委会负责人陪同当地领导和一群记者浩浩荡荡来到该家,硬是冲进家门。领导在老太太的极度悲痛中完成了“亲切慰问”,随行的记者抓拍到了具有震撼力的痛苦镜头和画面。①在这场“采访,还是不采访”的选择中,李宁源失去了一次新闻报道的机会,却坚守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与其相比,硬冲入罹难者家中的记者无异于一群野蛮的掠夺者,在“深挖”到了自己想要的素材后扬长而去,留给罹难者家属是永远的痛楚。 此外,无视被采访对象的感受,为了追求最佳效果,人为地摆拍和导演,诱导当事人回忆伤心往事、陈述痛心的遇难经过等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曾经在采访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初级中学3名学生在放学的路上到河边洗手,一名学生不幸滑入河中,另外两人施救也被带入河里,结果3人先后遇难。事情发生后,学校和当地党委、政府立即组织救援。新闻单位事后获悉这条新闻,纷纷前往该学校采访,为了表现当时的抢救场面和另外两名学生的救人义举,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浅析新闻媒体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把握 摘要:灾难性事件是指那些因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对社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作为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公众关心的新闻,特别是公众关心的突发性灾难性新闻,是职责所在、是追求所向,能否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的新闻,既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记者和媒体最具挑战性的要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把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关键词:新闻媒体;灾难性新闻;受众;以人为本 引言 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难以避免灾难性事件的发生。面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的新闻报道原则,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丰富、连续的新闻信息,尊重和满足受众的知情权;讲究报道的方式和方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 正文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灾难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以报道灾难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灾难新闻,因灾难性事件意外出现具有突然性,冲突剧烈具有震撼性,后果严重具有负面性,影响广泛、久远具有社会性,备受各方的关注。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如果说灾难新闻报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实现舆论监督权的时候是把灾难性事件作为客体来看待的话,那么,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个如何对待灾难性事件的主体即灾难的亲历者或受害者亲属的问题。于是,这里可能就要涉及到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伦理学、新闻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又都归属于“人文主义关怀”的大旗之下。因此,本文着重就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一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灾难新闻与人文主义关怀 在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史上,由于传统的灾难报道观念的束缚,我国新闻传媒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上往往存在着“三多三少”的倾向,即多正面报道,少侧面报道;多报道领导,少报道群众;多关注群体,少关注个体。这种倾向在唐山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可以得到具体而生动的印证。新闻中虽然也看到了党中央和各级领导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但这种关怀是一种政治关怀和物质关怀,缺少的却是人文主义关怀。 什么是人文主义关怀呢?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指出,人文主义的范畴与内涵随着时代、地域而不断发展,但始终坚持“两个核心”不变。这“两个核心”就是,一是人文主义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二是人文主义尊重人的尊严;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有价值、有权利的,无论弱者、强者。因此,在西方大众传媒大量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尤其是灾难新闻,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解读主要围绕这两层含义进行。①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文主义关怀”逐渐进入大众传播的视野。在传播过程中,新闻传媒所倡导的一般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权益。同时,“人文主义关怀”还不忘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使得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具有人情味,充满感情地关注着被报道者的遭遇和命运。 灾难性事件(感性世界)带给人的情感情绪反映 心理世界的是悲痛、颓丧、焦虑、不安、恐慌等,但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拷贝世界)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不良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颓丧得到振奋,焦虑得到舒缓,不安得到平静,恐慌得到理智,从而产生积极的和良性的言与行。②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实际上就是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的灾难新闻。因为“人文主义关怀”所强调的正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因此,作为灾难性事件载体的灾难新闻,其报道方法不仅关系到灾难信息的传播效果,而且还关系到灾难事件主体的精神状态和面貌。 人文主义关怀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表现 人文主义关怀被人们誉为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因此,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新闻记者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以浓墨重彩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无私与智慧等人性的光辉。考察近十年来国内外灾难新闻的报道实践,笔者发现,人文主义关怀精神一直渗透在各种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之中,并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摘要: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新闻传播的功能是通过新闻事实去把握世界及人类生活的本质,所以,新闻写作必须客观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信守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是新闻最本质的规定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体现着新闻的基本特征、性质和要求。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虚假;竞争;维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新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采编人员经不起社会的种种诱惑,背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使假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仅误导读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更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蒙羞。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内容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有三: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第一,新闻报道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正因为新闻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使其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而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将无从谈起。第三,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公众心目中,对媒体至少有这样的信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假如读者怀疑或者必须怀疑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以致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核实才能相信,那么,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比较 新闻学一班张浩田411051摘要: 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探析东西方差异性有利于我们的借鉴。 关键词: 灾难性报道新闻比较差异所谓灾难性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害,是指由于瞬间爆发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 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 自然性灾难。 所谓自然性灾害,是指自然变异超过一定强度,对人口和经济造成损失的事件。 自然性灾难主要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 前者如地震、塌方、雪崩、地裂缝、火山喷发等,后者如淫雨、干旱、冷冻、等。 两者的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 例如2003年伊朗发生的大地震,两万多人死亡,全世界的媒体都迅速地给以报道。 社会性灾难。

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者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各种突发性的意外事故,如汽车相撞、火车脱轨、飞机失事、游轮翻沉、房屋倒塌、火灾、工矿伤亡等,都无谓地造成生灵涂炭,是人类文明的损失。 特别是那些重大事故,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得核电站事故、俄罗斯核潜艇沉没、“ 9。 11”恐怖事件,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等都震惊世界,引起全球关注。 我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导向原则,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但随着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并开始向以“事”为本位、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有关灾难事件的报道大体有两类称呼: 灾害新闻或灾害报道;灾祸新闻或灾祸报道。 此外,鉴于黑色作为不幸、悲哀或死亡的象征意义,所以,也有人把灾难新闻形象性地称为“黑色新闻”。 然而,在西方新闻学的术语中,没有相对应的“DisasterNews”一词。 这恐怕跟西方的新闻观念有关,因为在他们的新闻定义里,灾难本身就意味着是新闻。 因此,也就没有单独的“灾难新闻”的概念。 但是,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

浅谈照片的真实性

摄影经验谈:浅谈照片的真实性 发表时间:2009-10-26来源:无忌原创作者:李国强点击数:20301责任编辑:anne 一直以来始终想不明白,也分不清楚什么样子的照片是一张虚假照片,什么样子的照片是一张真实照片? 摆拍:从物理角度讲,一张由数码相机拍摄出的原片,一张用胶片拍摄正常程序冲印的照片就是一张真实的照片吗?显然不是,拍摄过程是可以作假的,摄影者是有趋向性的。摆拍在以前的新闻摄影界是被看不起的,只要是摆的就是假的。有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老一辈的摄影工作者。以前我也觉得抓住瞬间才叫真本事,才见真功夫。记得两年前听过曾璜老师的图片编辑课恍然大悟,摆拍不但可行,很多时候是必要,关键是你的出发点在哪里?你的有什么目的和动机? 摆拍可以有不同的摆法,怎么摆是合理的怎么摆是作假的?有个定义记得是“新闻照片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原话不记得了),如何区分这个界限,似乎变得比较难! 细细想来,还是需要人性话的判断。不要存在猎奇心理,不要为了拍摄一张画面精彩结构完美的照片,而忽视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协调的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往往很重要。 后期处理:上面谈到的是摆拍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照片的后期处理,如何把握一个度。除了调整照片明暗、对比度、剪裁照片以外。其他修改性的后期处理算是照片作假吗?比如下面的照片。照片是一次完成的,照片体现的不是当时肉眼看到的景象,这算是假照片吗?如果是用PHOTOSHOP修改而成的(同一效果)。同样是特技一个是相机特技一个是电脑特技。相机特技的照片是一张优秀的照片,电脑特技的照片就是一张假照片吗?还有黑白暗房工艺,记得阮义忠有张把天空完全压黑的黑白照片,很经典,也很“假”。这样的照片又算不算是照片作假呢? 阮义忠作品《失落的幽雅》系列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浅析和启示 (一)灾难性报道关涉政府公信力 所谓新闻传媒公信力指社会公众对于新闻传播媒介在新闻传播方面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权威性等的总体评价。近年来,我国媒体对灾难、突发事件的报道大大增加,反映出自2003年非典危机以来,政府在信息公开透明上出现了较大的飞跃。在以民族国家为主题的社会,政府总是最重要和最有力的控制者和把关人,政府是网络时代的最终把关人。甬温动车事故中政府在整个新闻报道中起着舵手,更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当然,政府的新闻宣传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原则的,具体包括: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政府有什么样的媒介观,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广大人民群众接收到的信息。无论是自然灾难还是事故灾难,无论出于良心道义还是出于社会公正,利用灾难进行宣传和感动是必然行不通的。雷击还是天谴,无论是气候影响了通信还是上帝拨动了铁轨,也就是说,无论怎样解释这个事故,这个事故的发生都不能再归结为“技术”或者“自然”了,都不能用简单的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宣传来取代事故本身的震撼和愤怒。这正是灾难美学和公众期待的落差所在。从灾后救助到灾后重建,从社会性的慈善救助到政府性的物资调配,一场灾害,往往成为考察一个国家资源操控能力和权力道德水平的特殊视角。灾难到来之时,也就到了人类生存的“临界时刻”,在这种情景中,我们的政府选择怎样的态度面对灾难,将直接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因为今天的受众已对新闻事件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于是,总理所说的“回答”,也就不仅仅是解释,也是反思、问责和调整。简单地说,这次动车事故所凸显出来的问题,必须用整个社会体制的自省来回答。政府这个强势把关人也无法控制。 对于铁路部门来讲,事故频发民众怨,不能只用表歉意托词来敷衍。当事故发生后最重要的不是急于去推卸责任,而应当是认真查找原因,做好善后工作,切实保障高铁生命线的安全运行。换句话说,应对危机忙公关,不如把善后工作做实在。出现故障并不奇怪,让人担忧和后怕的是事故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铁路的运营管理究竟以公众利益为重,以乘客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还是只维护铁路本身的利益,尽心竭力围绕着不可能完美无瑕,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可能出现故障的高铁打转,以至于面对问题时甚至不惜文过饰非,拖延塞责。进入“后高铁时代”,相关部门要做的是给中国高铁开一份体检报告,正面回应和消除公众对高铁安全的担忧。 政府在灾难事件中的积极作为,是灾难新闻中引导舆论的重要内容,通过这 些报道,缓解了灾难带给公众的心理压力和恐慌,维护了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也使社会舆论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 (二)灾难性报道要平衡正负面宣传 在甬温动车事故报道的新闻话语运作中,绝大部分是“正面宣传”的角度,以发挥“喉舌”的舆论导向功能,灾害报道,包括政府的重视、采取的措施、干群的奋战等都从这种角度的切入。例如:《全力做好甬温线特别重大事故处置工作》、《温家宝到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和《第一批冲上去救人的大多是打工者》。但同时也体现出了监督功能的缺失。关于动车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这个事故给死者家属带来的创伤报道的都很少。有些人认为,正面宣传不能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否则有损正面宣传的效果。实际上,这种想法恰恰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利于增强宣传效果。记者和编辑忽视事物的两重性,只讲好的,不提问题,即只颂扬人生之善和党领导如何抢险救灾,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使新闻的可信性降低。《南方都市报》的《动车荒唐追尾,三问出事原因》、《恢复秩序高于抢救生命,是令人心寒的价值莽断》、《谈判格局不对等,霸道赔偿何谈抚慰人心》等深度灾难报道不仅

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新闻照片的真实性 【摘要】“报纸进入了读图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受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数码技术的发展。新闻图片不仅仅具有美化版面的作用,而且是同行业进行争夺受众的一种手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摄影记者在进行新闻图片的拍摄,编辑在选择、编辑新闻图片等方面更应用心去做。如何确保新闻图片的真实性,确保真实性与新闻性并存,确保真实性与美感性并存,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考验。 【关键词】新闻图片;新闻真实;图片造假;职业道德 现代数码技术的发展有其优势,正是基于这样的优势,为我们编辑修改照片提供了方便。但是,对于新闻摄影记者和编辑人员来说,如果运用的不恰当则会造成及其恶劣的新闻图片造假事件。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新闻图片。新闻图片的定义有很多,在此来看两个比较权威的新闻照片定义。 (1)摄影家胡柏洲在1936年提出了最早的新闻照片的定义:“凡时事性质的照片,或与时事有关的一切照片,刊登于日报或杂志上者,是为新闻图片。” (2)1993年5月出版的《新闻学大辞典》说:“新闻照片,又称新闻图片,是新闻摄影的物质形式。其要求是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有新闻价值,并有鲜明的视觉形象。”[1] 我们仔细看一下这两个定义,便不难发现,它们有着鲜明的共性,第一必须是事实,其次必须具有新闻性,再次要有形象。那么我们稍微细化解释一下就是具有新闻特有的真实性、新闻性和审美性。 当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出现问题时,症结的根源往往存在于此。不是为了让新闻图片具有新闻性而去虚构一个完全不存在的新闻事件的新闻照片,就是为了让原始新闻照片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而去刻意进行后期的加工制作、移花接木。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都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因为无论对于传者还是受众,新闻图片不仅仅是美化版面的一种手段、作为文章的附庸,更是担负起传递信息、传播观点的功能。而违背了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则是对传者和受众的一种亵渎。 真实性是新闻照片区别于其他照片的根本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照片的生命,同时也是新闻照片的价值和力量所在。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照片形象必须真实;第二,所附文字说明必须真实;第三新闻照片还应做到本质真实。前两点不必赘述,关于第三点则是对编辑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图片编辑,应该具有宏观意识,把握照片题材、内容的典型性,不要以偏概全,以偶然事件来代替一般事件。

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

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 灾难是人类生存所要面临的一种常态,一般可以将其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两类。灾难报道以灾难性事件为主要内容,具有突发生、震撼性、负面性、社会性等特正,故而一直是各个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社会舆论的中心。 众所周知,记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环节,通过他们的眼和笔(或者镜头),人们了解到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次成功的新闻报道,除了记者必须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外,记者的心理素质对于整个采访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在灾难报道中情况复杂,这就要求记者要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专业素养,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尤为重要。 关键词:灾难报道;记者;素质 第一章灾难新闻概念及其新闻价值 1.1灾难报道 西方国家并没有“灾难新闻”这个概念,灾难其自身就是种新闻。美国学者杰克海敦认为“地震、灾害、战争、飞机失事……这些都是新闻,事故火灾可说是最基本的新闻。”灾难的英文是“Disaster”,相当于中文“灾难报道”的含义 我国新闻界对于“灾难新闻”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张学军在《黑色新闻:悲剧意识的一个交汇点》一文中指出,凡是和天灾人祸有关的不幸事件都被称为“黑色新闻”。刘海贵先生《当代新闻采访》中,将灾害新闻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文灾害报道,另一种是灾害新闻报道1。在他看来,灾祸新闻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但从整体上可以将它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因此,在我国灾难报道是逐渐生成的一个概念。邓利平《“黑色新闻”——悲剧报道的美学魅力》中提到,战乱、灾祸、饥饿以及疾病都可以归结为“黑色新闻”。田炳信在《“白新闻”报道的禁戒线何时能突破》一文中,将“河道决堤、仓库爆炸以及森林大火”等报道定义为“白(色)新闻”。本文所研究的灾难报道,属于对灾难新闻事件全方位的报道,即对自然灾难和人为灾祸等各种灾难事件的报道。 1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254 页.

(完整版)拍摄新闻照片应注意的问题

拍摄新闻照片应注意的问题 新闻照片,就是具有新闻价值的照片,是真实地反映社会热点问题、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大事故、领导考察、名人行踪、新生事物等情况的照片,要求主题鲜明、状态逼真、层次清楚、背景真实、构图完整、不作修饰,让人一看到照片就明白照片反映的内容和意义。其实新闻照片不只是具有新闻的价值,同时还具有历史资料和证据资料的价值,因为多年以后如果需要说明当时的情况,照片的证明比文字的解说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让人相信其真实性。 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图象混浊或不清晰。这是技术问题,主要是在按快门时手抖动或者没有对好焦距就按快门。 二是主题不够鲜明突出。这是不懂拍照要求,不知该拍什么不该拍什么,拿着相机就乱按快门。 三是没抓到特色的画面。这是不会抓特色画面出现的瞬间,以为只要把人物和景物照下来就行。 四是出现不该有的瑕疵。这是缺乏审美水平,出现打瞌睡、揩鼻子、撒笑、转身等不该有的瑕疵。 五是取景不够端正完整。这是不懂美学要求,出现人物身体残缺、会标歪斜不全,空间比例失调。 要避免以上问题其实也不难,只要做到熟悉相机操作、明白主题含义、懂得审美构图、善于抓住瞬间就可以了。其中引起图象混浊或不清晰的问题,手抖动可以用双手持机或者使用三角架,尽量保持

身体和手不摇晃;对焦问题需要以看到取景框中图象最清晰为准。主题鲜明突出的问题,在拍摄前就要明白我们拍摄的意图是什么、需要怎样拍摄或拍摄什么图片才能表现我们的意图,只要清楚这个问题后就知道该拍什么和不该拍什么了。抓特色画面问题,需要我们随时注意,首先找好最佳拍摄位置和角度,然后等特色场景出现时马上就按下快门,例如需要抓住领导握手、会场鼓掌、发奖接奖状、船舶靠岸、蓝球进圈、比赛开始、举酒碰杯、交换签字文本、剪彩下剪刀等精彩瞬间按下快门,有些场景动作的精彩瞬间非常短暂不到半秒钟就消失了,因此必须十分注意抢抓最佳拍摄时间。例如拍摄女人需要认真注视在她们表情动作最好笑得最灿烂的那一瞬间按下快门,拍摄拔河需要在双方最用力或显示胜负的那一瞬间按下快门,拍摄发奖需要在发奖人将奖状交到领奖人手上的那一瞬间按下快门。避免瑕疵,就是避免在照片中出现不该有的动作,例如拍摄会场时需要避免出现有人接电话、吐口水、打瞌睡、揩鼻子、反脸张望、交头接耳、偏头、撒笑、转身等情况,应该等大家都坐好,都在集中精力听报告时才按下快门。关于端正,就是说相机必须端正,不论竖拍正拍都不能出现歪斜(特殊场景除外),可以用取景框中的平行或垂直物体做参照,要保证该平行的平行该垂直的垂直,不能出现立柱歪大楼偏或桌面斜等情况。关于完整,是说需要使主要的人物或景物完整出现在取景框中,不能出现残缺,特别是会场的会标和主席台就坐人员不能出现残缺,如果有残缺就移动相机的位置和角度来适应,如果景物过大可以调整焦距或移动距离来适应,如果场景宽大显示不完的可以舍弃那些次要的而

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

灾难新闻报道的特点 灾难性事件突发之时,新闻报道快速至上。灾难的突发性决定了报道的速度是第一位的,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才能满足人们灾难发生后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和思想混乱时的心理需求。能否快速地投入新闻报道成为决定此类新闻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性问题。这时候事件现场的一切都是有极高新闻价值的,记者看到的一切都是观众想看到的,都成为人们关注这个媒体所作报道的理由。例如日本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发生后几分钟,NHK电视台及时报道地震消息,全世界通过NHK电视台直播或者各国电视台转播获得地震发生的消息。随后公众不断从新闻媒体获得地震伤亡、地震救援等信息。 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发布信息,减少转述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在灾难性事件面前,不仅要及时公开信息,而且还要通过传播多种多样的信息内容,形成立体化的信息传播格局,让受众可以了解同一新闻事实的不同方面内容,使其能够针对新闻事实作出周详的判断,避免“管中窥豹”的片面理解。因为灾难引发的连锁反应是极其纷繁复杂的,相应的应对措施也是千头万绪,牵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关信息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报道,能体现报道的真实准确性,能起到稳定民心、安定团结的作用。 新闻报道反映灾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是新闻的根本,报道失实不但会误导公众,还会让公众甚至政府与媒体对立,新闻媒体也会失去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灾难发生后,公众希望通过媒体了解灾难的性质,灾难发生的原因,灾难发生的过程,灾难造成的危害后果包括次生灾害情况等获知灾难的全貌,从而对灾难及相关问题作出内心评价,所以灾难新闻的报道要求真实和准确。如果报道失实,公众的内心评价很难恢复,难免造成公众和媒体的对立,从而失去对新闻媒体的信任。新闻报道在反映灾难的客观性的同时,更多体现灾难面前的理解与包容。新闻报道追求报道客观,准确反映事态发展全貌,让受众评价无可厚非,但理解和包容也不能忽视。自然灾难发生后,纯客观报道是必须的,但是为了追求受众感官的强烈刺激,为提高收视率而忽视受难者和受害者家人的感受,在当下社会新闻报道尤其是灾难新闻报道中越来越多地受到批评和质疑。此次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告诫各国记者,理解和包容受害群体,直播画面回避对人物的特写,更多关注救援工作。我们看到的NHK电视台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记者拍摄的镜头就大多集中在对抗震救灾、灾难大场面的拍摄上,的确在灾难面前体现了新闻报道的人性化,对受灾国家、受灾民众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同时报道更多的是通过传递政府信心,公众镇定有序,典型的自救互救场面,救援队救援的开展,未来的发展规划来传递情感关怀,引导社会重建。 新闻报道同时开展舆论引导。灾难往往是在无预警的情况下所爆发的紧急事件,若不立即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采取有效策略将状况加以排除,就可能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重大的威胁。因此,当灾难发生时,新闻媒介的任务不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同时需要成为一个发表意见、影响舆论的工具,把能了解到的事件的真实情况准确地提供给公众,同时宣传政府在灾难发生时的态度、救援计划和救援进度、国际社会关注或采取的措施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的思想和行为,力图使整个社会群体在灾难面前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灾难新闻报道的作用

新闻的真实性

浅谈新闻的真实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新闻事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也造成巨大冲击。在此种情形下,新闻从业者面临着严峻考验,有些采编人员经不起社会的种种诱惑,背弃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使假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不仅误导读者,严重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更使每一个新闻从业者蒙羞。为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无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新闻从业者都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一、新闻真实性内容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有三:第一,该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第二,新闻要素必须是完全真实的,即何人、何事、时间、地点、过程、直接原因、直接背景、直接后果、直接反馈、直接影响等必须确凿无误;第三,新闻整体事实的真实与新闻细节的真实是统一无悖的。新闻报道与记者采写的最高境界是反映事实本质。在尚无法达到这一境界时,至少要做到“一般真实”,即新闻必须是真正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实或现象。不虚构、不夸大、不“移花接木”、不“张冠李戴”、不“合理想象”是维护新闻“一般真实”的最低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一)新闻真实的重要性。第一,新闻报道的写作对象是事实,而事实的基本特性是客观性。真实性的重要内容就是准确地反映这种客观性。正因为新闻是对真实情况的传播,才使其有价值,如果是虚假的,就会一文不值。第二,新闻具有多种社会作用,而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的报道,一切作用将无从谈起。第三,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有读者的信赖,而信赖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报道的真实性。在公众心目中,对媒体至少有这样的信念:一般来说,媒体报道的是事实,因此用不着核实就可以直接相信。假如读者怀疑或者必须怀疑每一篇报道的真实性,以致每一篇报道都需要核实才能相信,那么,整个新闻传播业势必土崩瓦解。假新闻之所以危害大,原因就是在公众的信念里,媒体报道的是事实,从而使假新闻获得了事实的力量,并以事实的力量祸害社会,其危害自然不可小视。所以说,没有真实性,事实将不成为事实,新闻也就不成为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 (二)把握新闻的真实度。新闻真实不仅包括基本事实的真实,即细节的真实,同时也包括整体的真实,即报道的事件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不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是,对于其中什么是细节,真实到什么程度,整体情况如何等,由于对新闻真实度的把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