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难性新闻采访的几点思考
作者:谢彬
来源:《新闻世界》2008年第07期
【摘要】灾难性新闻采访报道时,新闻工作者应注意遵守新闻的操守、职业道德,要尽可能的给予遇难者及家庭宽广的人文关怀,真实客观公正地将灾情反映给各级党委政府,告诉给广大的受众。
【关键词】灾难性新闻采访
目前,灾难性新闻越来越频繁地见诸于各家媒体,随着环境的逐步宽松,类似的报道可能会越来越多。作为媒体,特别是党和政府喉舌的各级党报党刊理应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然而,由于灾难性新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往往现场惨烈、伤亡严重、影响广泛。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难性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形,如受伤、死亡、悲痛、绝望等等。而这种“非常态”的表象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形的公开展示,有可能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的伤害。因此,媒体记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面对“报道,还是不报道”、“先报道,还是先救人”、“以人为本,还是以新闻为本”等选择时,该如何把握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灾难新闻采访和报道中违背职业准则现象
也许大家还记得这样一件事:上海《新闻晚报》记者李宁源采访在阿富汗被恐怖分子打死的一民工家属时,该民工的家人为了不让88岁的老太太因获悉儿子去世的噩耗而发生意外,拒绝记者采访。记者退出后,村委会负责人陪同当地领导和一群记者浩浩荡荡来到该家,硬是冲进家门。领导在老太太的极度悲痛中完成了“亲切慰问”,随行的记者抓拍到了具有震撼力的痛苦镜头和画面。①在这场“采访,还是不采访”的选择中,李宁源失去了一次新闻报道的机会,却坚守了做人的基本准则。与其相比,硬冲入罹难者家中的记者无异于一群野蛮的掠夺者,在“深挖”到了自己想要的素材后扬长而去,留给罹难者家属是永远的痛楚。
此外,无视被采访对象的感受,为了追求最佳效果,人为地摆拍和导演,诱导当事人回忆伤心往事、陈述痛心的遇难经过等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曾经在采访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初级中学3名学生在放学的路上到河边洗手,一名学生不幸滑入河中,另外两人施救也被带入河里,结果3人先后遇难。事情发生后,学校和当地党委、政府立即组织救援。新闻单位事后获悉这条新闻,纷纷前往该学校采访,为了表现当时的抢救场面和另外两名学生的救人义举,
一家媒体的记者又再次让死难者父母和学校的老师来到事发地,“再现”当时遇难场面和施救经过。死难者父母再次来到这个伤心地,顿时泪如泉涌、呼天抢地、号啕大哭,场面“令人震撼”视觉冲击力极强,当然采访的新闻记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这无异于在死难者父母刚刚愈合的伤口上捅了一刀。这样的做法,我以为违背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二、灾难新闻应该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
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台至辽宁大连之间的渤海发生了一起大海难,200多人因此丧生。国内媒体对此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报道。《南方周末》在刊发这组灾难报道的时候,其中有段充满温情的文字,让人在窒息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无以言说的人文关怀:
这是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渤海湾异常地寒冷。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发生了世纪末最大的一次海难。1999年11月24日23时45分,随着一艘名叫“大舜”号滚装船的沉没,200多人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险恶的风浪,失火的大船,拼命的挣扎,绝望的表情,凄厉的呼唤,奋力的救援……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世间,他们本应继续和我们共同奋斗着,共同欢乐着。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那些痛失亲人的哀者,他们本应享受着亲情和爱情,享受着憧憬和希望。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那些伸出救援之手的人们,他们给了死难者最后一把温暖,给了生还者第二次生命。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人们不再漠视生命。
这次汶川大地震,国内各家媒体的新闻报道更是充满了无限的人性关爱和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后,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5月19日、20日、21日三天,全国各家媒体纷纷在网络的首页和报纸的头版以通栏的黑体大字向地震灾区遇难者志哀。如:
《南方周末》:为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逝者默哀!向在汶川大地震中幸存的生者援手!
《华西都市报》:举国同悲,中国加油!
新华网:沉痛哀悼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
人民网:向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志哀!
搜狐网:让这一刻在国家记忆中永存!
凤凰网:国殇日,重生时,中国挺住!
腾讯网:悲情汶川,举国志哀!逝者安息,生者奋发!②
——从这些语言中,广大读者和网民以及全国人民感到更多的是奋发图强,更多的是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次大灾难中,全国各地的前往灾区的新闻工作者们牢记自己的职责,在“先报道,还是先救人”时最终选择的是后者。
三、把握好灾难新闻报道的“度”
准确把握报道的“度”,是灾难新闻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首先是把握导向。只求卖点忽略导向,报道上就会良莠混杂,泥沙俱下,甚至导致灾上加灾,祸上加祸;其次是快速与准确。灾难往往是猝然而至,它考验着媒体的反应能力,它又常常是扑朔迷离的,考验着媒体以“真实为生命”的虚实,在灾难新闻的同题竞争中,媒体既要抢占市场的先机,掌握舆论的主动,更要注意准确和快速的相辅相成,准确要放在第一位;其三是破坏与建设。灾难新闻是有破坏力的,这既是报道的热点,又是难点,新闻工作者应该站在哲学的高度审视灾难,从破坏中找到建设的契机;最后是曝光与关怀。灾难性新闻离不开曝光,但不是在肤浅的层面上的揭露和展示,更不是四处点火,揭露和展示必须与人文关怀相统一,与关怀要相对均衡。③
四、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
历史告诉我们,新闻报道排斥灾难新闻本身就是一种灾难。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勇敢、迅速地向人们告知灾难的真相,让人民直面灾难的悲剧性质,激发起危机感和责任心,呼吁本国人民及国际社会的援助,与党和国家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共同努力弥补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