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在专业建设上,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目前高校中级财务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的设想,旨在通过教学改革的一些举措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标签: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案例教学;会计岗位
1 前言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在会计的学科体系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作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既是《基础会计》课程内容的延伸和细化,又为学习《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作了铺垫。本课程要求教学内容在理论内容充實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学生的实务操作技能和复合型会计人才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将结合目前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2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定位偏笼统。目前中级财务会计一般的教学目标是:本课程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四大环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全面阐述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以前学习会计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会计知识体系,掌握企业经济业务过程中存货、应收款项、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非流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核算等内容。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很多高校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目标的设置和定位不够细化、缺乏针对性和对课程与社会的衔接反映的不够具体,这直接影响学生会计相关职业综合素养的提高。
(2)目前教学中以会计要素为主,相对知识点分散的知识体系架构。目前的授课内容存在以下的问题:①内容着重于理论的讲解、分录的编制,但是缺少与实际的经济业务的衔接,就是为了理论而讲理论。②目前的教材主要以会计要素为主,展开教学内容,导致教师授课过程中知识点分散,对于经济业务的核算过程不够连贯。
(3)重核算,轻管理,不注重知识与岗位的联系。目前中级财务会计的授课主要介绍以制造企业为例各项相关经济业务的核算,缺少与业务活动相关的职责、制度等内容的介绍,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会导致学生只懂做账,而缺少与账
务处理相关的管理、岗位制度等知识,最终会影响高校会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质量。
此外,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由于以会计要素展开教学内容,忽略了岗位技能和岗位知识与所教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岗位具体联系,到实际工作中无法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
(4)重理论,轻实务的考试模式。目前一般高校中级财务会计考试模式一般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构成,平时考核所占比例在30%左右,期末考核所占比例在70%左右。平时考核主要根据学生出勤、上课提问回答情况、预习作业、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情况给出平时成绩。由于很多高校采取大班上课,人数较多限制了点名和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此外平时作业形式以客观题和业务题等传统作业形式进行,形式单一,导致教师根据这些给予的平时成绩无法反映学生实际情况,同样的期末考试考核形式也存在一些限制性,大都设置考题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业务题,考题设置很难考核出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3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1)通过调研,了解与会计相关的职位的任职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对于《中级财务会计》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通过对企业调研,将本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会计业务核算能力,即系统掌握与财务会计相关岗位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具有熟练进行财务会计相关内容的实务操作业务的处理能力,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和团队意识的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后续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整合教学内容,使知识系统化。现有《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比较分散,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财务报告等内容,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不易对本课程内容形成系统认识。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整合教学内容:第一种方法,把课程内容按照经济业务的循环设置,分为筹资活动、采购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等,同时每一部分内容都体现与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第二种方法,基于会计职业导向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可根据涉及的内容分为出纳岗位、存货岗位、往来款项岗位等,通过岗位要求设置理论知识。
(3)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增加与岗位相关的职责和制度等内容。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可以在每个循环或者每个岗位之前或者之后以实际案例的形式增加岗位职责和制度:某循环或者某岗位人员和机构设置,职责分配等关键内控点;循环或者岗位相关的流程、凭证、制度等。通过补充案例的加入使会计学生在掌握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相关的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与岗位相关的职业素质。
(4)改进考核方式,增加平时考核比重。第一,增加平时成绩占有比重,教师对学生实行全方位的过程动态考核,加强对学生平时知识、素质和技能等多方面的考核力度,可设置阶段性考试,比如期中,分岗位考核等,并把学生的传
统作业、平时小考成绩纳入到全方位过程动态考核的范围。在总成绩中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可适当加大,比如增加到50%,其目的是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过程管理和评价。第二,改革期末考试题型,删减客观题,以岗位实际经济业务考核为主进行题型的设置。第三,将整个《中级财务会计》的考核方式分为三种形式:知识考核、技能考核、职业品德考核,知识考核主要是传统作业、回答问题、期末闭卷考试;技能考核主要在平时的岗位阶段性测试中;职业品德考核主要是在小组作业中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的体现,这一方面考核可以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联合进行,阶段性岗位技能测试成绩纳入平时成绩,占平时成绩的20%-30%。
(5)培养学生职业灵敏度和职业品德。财务会计主要是对外会计,其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财务会计对外披露的信息的优劣、真实度直接影响报告使用者经济决策的质量,甚至成败,因此,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灵敏度和职业品德;另一方面,在考核内容中加入对学生职业灵敏度和职业品德的考核,还应借助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见识、实习,使学生通过对企业真实工作流程的亲身体会,深入掌握会计的核算,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灵敏度和职业道德。
4 结语
中级财务会计是高校会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在专业建设上,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结合目前高校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据调研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根据岗位进行课程内容设置、通过重视过程考核进行考核方式改革、通过案例教学方式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参观学习进行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以体现会计职业素养要求,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毅.中级财务会计[J].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企业导报,2011,(17).
[2]何建华,宋孟宁.新准则体系下高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4).
[3]郁海燕.《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国[J].校外教育,2010,(8)(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