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士弘教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导读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整体教改初探
基本 原则 概括为 “ 6 + 2 ” , 即六 项基本 原则 加 两个渗
主要任务是明确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岗
作者简介 : 邓宾 ( 1 9 7 4 一) 。 男, 山东广饶人 , 东营职业学院 电子信 息与传媒学院 , 讲师 , 硕士。 主要研究方 向: 软件开发技术 、 中高
职教育衔 接。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2 — 2 5
行 的教学 改 革 正是 为 了解 决 这两 者 的矛盾 而 开展 的 。
透 。六项基本原则是指 : 课程 内容应 当是职业活动导 向、 工作过程导向的 ; 课程要突出能力 目标 ; 课程 内容 的主要载体是项 目和任务 ; 项 目任务的实施过程要精 心设计 ; 课程的实施和评价要 以学生为主体 ; 知识理论 实践一体化 , 教、 学、 做一体化 。两个渗透是指 : 外语 、 知识 、 理论 、 计算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内容必须渗 透到所有课程 中; 职业核心能力必须渗透到所有课程
中, 按 照课 程定 位 、 课 程 分析 、 课 程设 计 、 课程 实施 四个 大 的阶段 进行 。课程 改革 的主要步 骤 ( 见 图1 ) 。
人才培养 目 标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
< A S P . N E T 应用系统开发》 作为软件技术专业 的核
心技 能课 程 , 所确 定 的培养 目标是 : 通 过实施 本课 程 的
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宏 观指 的是 国家 、 省市 对职 业教育 的总体发 展 战略 、 工
中去。这些原则是工学结合 、 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原
则在课程教学 中的具体 实现 。 ( < A S P . N E T 应用系统开 发》 课程在整体改革设计 中, 尽量体现和融合 了这些原 则和理念 , 并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 中, 依据专业定位和
浅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题: 一是 职 业 教 育 的 培 养 目标 和 职 业 教 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反 思 课 程教 学 问题 是职 业 教 育 课程 课 程 教 学 目标 问题 。 培养 目标 学 校 教 “ 是 教 学 改 革 的 提 升 学 的 宏 观 目标 , 课 程 教 学 目标 ” 是 教 师 “ 则
“
一
个 正 真 的 生 命 在 于 它 的 思 想 ” 思 和 课 程 具 体 的 微 观 目标 。 是 职 业 教 育课 。 二
1 解 读职 业 教 育现 象 是 职业 教 育 课 程 想 在 学 习 和 相 互 交 流 中生 成 , 思 考 中提 程 教学 各 目标 的 主 次 问题 。 程 有 多 重 目 在 课 升 , 反 思 中 明断 。 以 我 们要 养 成 反思 的 标 , 在 所 在职 业 课 程 教学 目标 中 , 先 必须 确定 首 教学 改革 的基础
程教 学 人 员 很 重 要 的 一 项 任 务 是 : 了解 在 理 念 。 业 教 育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要 彻 底 职 首 一 学 生 短 处 的 同 时 找 出 学 生 的 长处 , 导 学 见 效 , 先应 该 树 立 “ 切 成功 的 教 育都 是 引 生建 立 自信 等 等 。 和谐 的教育 ” 念 , 观 同时 应 该 明 确 以 下 问
良好 习惯 , 到 经 常 反 问一 思 考一 扬 弃 。 做 反问。 问题 是 思 维 的 起 点 , 没有 问题 也 就 没 有 教 育 的生 机 。 一 次 课 , 织一 次 教 上 组 学活 动 , 担 某 一 学科 的 教 学 任务 , 承 都应 该 问 问 “ ” “ 师” “ 生 ” 成功 与失 败 , 我 、教 、学 的 经验 与教 训 , 反 问 中 筛选 一 些 有价 值 的 从 问题 , 当这 些 问题 的 解 决 有 所 突破 再 循 环 这 主动 寻 找 改 长 。 这 就 意 味 着 教 育 本 身 的 目的是 生 长 , 往 复 , 样 的 反 问对 我 们 洗脑 , ” 职 业 教 育 同 样 是 为 了 学 生 的 生 长 。 业 教 革 非 常 有 效 。 职 育课 程 教 学 改革 的 目的就 是 要 提升 职 业 学 思考 。 围绕 问题 进 行 思 考 , 研 究 型教 是 校 学生 生 命的 质 量 , 找职 业 教 育之 根 。 寻 因 师 的重 要 素 养 , 因此 , 们 在 课程 教 学 中应 我 此 , 们 必须 重 新建 立 职 业 教育 价 值观 , 我 在 该 从实 际 问题 着 眼思 考 、 研究 教 育 。 : 坚 如 “ 正 确 的 教 育理 念 引 领 下 , 合 课 程 教学 改 持 以学 生 为 主体 与充 分 发挥 教 师 在课 改 中 结 革 的 精 神 , 入 理 解 课 程 改 革 的 意 义 、 的 作 用是 不 是 矛 盾 ? 在 实 际 的 课 程 教 学 深 目 ~ 的 , 确 处 理 “ 育 与 教 学 ” “ 师 与 学 中 如 何 引 发 学 生 以 问 题 为 学 习的 开 始 , 正 教 、教 以 生” “ 、 知识 与 能力 ” “ 质与 发展 ” 关 系 。 解 决 问题 为 学 习 过 程 , 、素 等 以产 生 更 高 水 平 的 认 识 职业 教 育 , 识课 程 改 革 , 识 教 师 与 新 问题 为 学 习的 小 结 ? 等 等 , 些 都 是 在 认 认 ” 这 学 生 … …通 过 这 一 系 列 的 认 识 , 快 把 外 课 程 的 过 程 得 以表 现 , 何 将 课 程 知 识技 尽 如 在 的 教育 思 想和 观 念 内 化 为 自 己的 教育 信 能 体 系 以能 引发 学生 探 究 活 动 的 问题 方式 念 , 终 形成 对 职 业教 育 的 真正 理 解 , 而 构 成 。 果 我 们 养 成 善 于 思 考 、 最 从 如 勤于 实践 、 迈 向 课程 教 学 改 革 的 理 想境 界 。 乐 于提 高 的 习惯 , 那就 把 “ 探究 与 实践 为 以 感 悟 。 教 育 的 园地 里 , 们 时 常 忙 于 主 要 课程 形 式 的 新 理 念 ” 彻 到 了 实处 。 在 我 贯 耕耘 , 于 一 些 教 育 教 学 现 象 往 往 见怪 不 对 扬 弃 。 课 改 对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教 学 带 新 怪 , 旦 我 们 用 心 读 完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的标 来 新 的 挑 战 , 业 教 育课 程 教 学 的 哲 学 扬 一 职 准 , 行体 验 则有 茅 塞 顿开 之 感 , 来 教 育 弃 , 是发 扬 以 前课 程 教 学 中的 积 极 因素 , 再 原 就 是道 , 不是技术。 而 于是 对 于 “ 什 么学 生 抛 弃 以 前课 程 教 学 中的 消 极 因素 , 为 在批 判 、 没 有 学 习 动 力 ? 为 什 么他 们 总 感 觉 学 习 ~ 否 定 中继 承 、 新 。 O 纪 五 、 十 年 代 创 如2 世 六 生 活 枯 燥 乏味 ? 为 什 么 他 们 对 科 任 老 师 职 业 课 程 教 学 以 技 能 为 本 位 , 0 ~ 2 世纪 末 由 和 学 科 教 学 持 反 感 的 态 度 ” …我 们 找 到 技 能 为本 位 转 为能 力为本 , 入 2 世 纪 , … 进 1 了答 案 : 来 我 们 职 业 学 校 的 学 生 不 具 备 课 程 改 革 在 理 念 上 再 次发 生 新 的变 革 , 原 由 普通 高 中或 普 通 大 学 学 生 的 计算 能 力 、 抽 能 力 为 本 位 转 向素 质 为 本 位 , 素 质 为 本 以 象思 维 能 力 、 表达 能 力 和 推理 能 力 , 以 我 位 强调 课 程 改革 在 理 念 上要 突 破 或超 越 技 所 们的 课 程教 学 就 不能 按 照那 些普 通 学 校 的 能 、 力 局 限 , 能 转为 全 面 提高 学 生 的职 业 素 要 求 进行 。 只要 我 们悟 出到 了这 个 “ ” 做 质 , 学 生 成 为 全 面 发 展 的 人 。 道 , 使 到 “ 中无 剑 , 中有 剑 。 就一 定 能 创 作 出 手 心 ” 无 限 精彩 的 教 育技 术 以 及适 合 学 生 的 教 育 3 建 构 校 本 课程 体 系 是职 业 教 育 课 程 策略。 教 学 改 革 的 重 点 明确。 在认 识 的 基 础 上 有 了感悟 , 们 我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取 得 实 效 的 关键 是 便 会深 刻地 明确 为 什 么职 业 教 育 以职 业 活 如 何 建 构 课 改 体 系 , 此 我 们 教 学 人 员必 因 动 为导 向 、 以能 力为 目标 、 学 生 为 主 体 、 须激 活 自己对 职业 教 育 课程 教 学 改 革 的兴 以 以素 质 为基 础 , 设 知识 、 论和 实践 一体 奋 点 , 开 理 强化 课 程 教 学改 革 意 识 , 构 自己的 建 化 的课 程 , 同时 也 深 刻 地 明确 了 为什 么 课 课程 教 学 体 系 。 到 : 念 一 整 合一 重 建 。 做 理 教学人 员是教育课程 改革的主 力军 , 教 学 人 员对 课程 改革 的理 解 、 持 和 积 极 支 参 与 是 职业 教 育课 程 改 革 顺 利进 行 的 有 力 保障 。 学 人 员接 受 、 解 、 动 融 入 课 程 教 理 主 改 革 的前 提 是 解 读 职 业 教 育现 象 , 解读 其 包 括 认 识 一 感 悟一 明确 。 认 识 。 育 家 卢 梭 说 过 : 教 育 就 是 生 教 “ 明确 的 能 力 目标 , 识 目标 是 第 二位 的 , 知 最 终 目标 是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综 合 能 力 。 三是 职 业 课 程 评 价 的 标 准 和 原 则 问题 。 业 课 职 程 效 果 的 评 价 要 以学 生 为 主 体 , 恰 当的 用 任 务 进 行 能 力训 练 。 程 评 价 标 准 最 基 本 课 的 原 则是 能 力 目标 、 务 训练 、 生 主 体 。 任 学 整 合 。 程改 革 受 多种 因 素 制 约 , 业 课 职 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应有效整合各种资源。 包 括教 育思 想认 识 的 整 合 , 企 教 育 资 源 校 的 整 合 ; 师 、 学 管 理 人 员、 导 的 工 作 教 教 领 合力; 识、 论、 知 理 实践 的 紧 密结 合 , 科 渗 学 透的影响; 学校 传 统 的 弘扬 ; 师特 点 的 展 教 现 ; 生 个 性 的张 扬 等 。 学 内容 和 目的不 学 教 仅 注 重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掌 握 , 且 注 重 学 生 而 心 理 、 理 、 能 、 格 等全 面 发 展 。 生 智 人 教学 内 容和计划应注重多样性 、 灵活 性 和 开 放 性 以及 课 程 的弹 性 , 以适 应 学生 的 个性 发 展 , 把在 教 师 指导 下的 教 学过 程 与 教 师指 导 下 的研 究 过 程 结 合 起 来 , 课 堂 教 育 与课 外 把 活动 结 合起 来 , 高 学 生适 应 发 展的 能 力 。 提 重 建 。 对 课 程 改 革 , 为 一 线 教学 人 面 作 员的 我 们 要 转 变 自己 的 角 色 , 重建 与学 生 之 间 的科 学 关 系 。 自己从 权 威 的组 织者 、 使 教 授 者 和 管 理 者 转 变 为 学 生 活 动 的 引 导 者 、 持 者 、 作 者 , 过 合作 探究 式 的 互 支 合 通 动 , 步成 为 职 业 教 育 领 域 的 研 究 者 和 创 逐 造者 。 立 足 实 际 , 自 己所 在 的 学 校 、 要 从 班 级 、 任 教 的学 科 以 及 自己 的 教 学 能 力 出 所 发 , 发现 和 确 定 教学 活 动 方案 , 找 教 学 去 寻 活动 的 最 佳切 入 口 , 掘 教 材 和 学 生 生 活 挖 本 身 的 教 育奇 迹 , 作 性 地 生 成 教 育 教 学 创
戴士弘中职课改讲义稿
计算机硬件组成 配件性能 配件价格 新技术 BOM表 计算机组装 系统安装 常用测试软件安 装及使用 Word 图片处理软件 FRONTPAGE IE/OUTLOOK等 硬件故障处理 软件故障处理 PPT
新员工培训 注塑机配件采购 注塑机组装 注塑机性能测试 产品说明书制作 网上销售、客户调查 售后服务 新品发布会
常用软件安装及使用
网络安全专家讲座
职业教育讲座
22
第三种模式
计算机组成 配件性能 Windows系统操作 Word文档的制作 excel文档的制作 PPT文档的制作 网页文档的制作 网络基础知识 常用软件的使用 病毒判断及杀毒
2010-102010-10-27
项目一 计算机系统安装 实训
项目二 办公软件实训
2010-10-27
高职教改讲座
31
项目工作步骤
大型项目 全员参与 任务 原则 培训 测评、 测评、监督 推进
2010-10-27
高职教改讲座
32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6+2) )
导向 目标 载体 实训 主体 一体化 渗透
2010-102010-10-27
职业教育讲座
3
问题一、怎样改造课程的评价标准? 问题一、怎样改造课程的评价标准?
2010-102010-10-27
职业教育讲座
4
课程评价的经典标准
备课充分、选材适当、概念准确、 备课充分、选材适当、概念准确、讲授透彻 语言简练、知识系统、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语言简练、知识系统、重点突出、 操作规范、理实结合、教学互动、 操作规范、理实结合、教学互动、精讲多练 因材施教、启发引导、精神饱满、 因材施教、启发引导、精神饱满、指导耐心 鼓励创新、手段先进、方法多样、 鼓励创新、手段先进、方法多样、管理得力 为人师表、敬业投入、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敬业投入、教书育人、德智统一
中职德育课程单元综合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思考
中职德育课程单元综合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思考摘要: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是从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开始的。
课程单元综合教学设计就是以课程的单元(项目、单元、模块、任务等)为单位进行优化,是要对一次课做出具体的筹划和安排。
本文以德育课教学为例,谈谈在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如何实践职教专家戴士弘教授倡导的课程单元设计“6+2”原则。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单元教学设计职业能力著名的职教专家戴士弘教授在倡导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时强调指出,教师教学必须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目标,对课程的内容、教法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必须按照当代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原则来做,实施要点简称“6+2”。
其中“6”指的是: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学生主体;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
“2”指的是:(1)某些课程教学内容(如德育、外语等)必须更注重采取“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去的方式,而不仅仅以集中上课的方式。
(2)把职业核心能力(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渗透到教学中。
笔者参与了学校于2012年上半年启动的《中职学校课程单元综合设计与实施》课题研究,在近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对德育课在课程单元教学综合设计中如何实践“6+2”原则,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要体现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特点单元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可操作的设计将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能。
以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德育课教学,要实现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就要设计体现教学内容与能力训练组合成相关任务,用任务驱动法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必须把“实践”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比如,在《职业支点——职业道德》教学中,教师运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每4人一组,分组进行“我心中的职业道德”调查访谈活动,访谈身边的以及顶岗实习的同学、已经就业的师兄师姐、老师、家长、商场里的营业员、车间里的操作工等,经过一个月的调查,每个学生都良好地完成了调查任务,每个同学及小组都协作完成了本组的调研报告并进行了展示。
戴士弘教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导读
戴士弘教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导读戴士弘教授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专家,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课程的评价标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如何改造传统课程教学、如何进行课程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理论建树,并且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一、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上篇)目前,职业院校对课程进行评价,通常要靠督导或同行听课打分。
听课打分表上的项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专业内容熟练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语言流利富有感染力、逻辑思路流畅、教态自然、板书精心设计。
教学符合计划进度、教学文件齐全、多媒体使用得当。
课堂管理效果好、能够教书育人等等。
这种常规的评价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评价方式不合理,二是评价内容不合理。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应设立新的标准:第一条就是,课程效果的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以教师为主体;第二条,是职业教育课程应当突出“能力目标”;第三条,是能否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
传统大学课程教学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应试为基础、以逻辑为载体、可以开出理论和实践分离的课程。
但职业教育不同。
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出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职业教育课堂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不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种做法无视职业教育的职责和定位,把传统高校的一套做法直接搬到职业教育课堂中,形成普通高校课程的“压缩饼干”。
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出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当前职业教育院校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知识的盲目传授和盲目积累。
职业教育课程必须首先确定明确的能力目标。
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知识目标仅仅是第二位的目标。
今天职业教育院校要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高技能的企业人,而不是面向考场的博学的读书人。
所以,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就有以下几项:教师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个人学习与作业
…
二、学习成果检验
1.开卷答题
时间:12月2日(星期一)7-8节
地点:兽医实验室
参加答题人员:所属专、兼职教师
2.项目设计论证
每人针对本专业和课程各提出一个带情境的项目,于12月6日前交到各专业主任;各专业组织对个人提出的所有项目进行研讨、论证,于12月底前完成。
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个人学习及作业安排
一、个人学习(11月28日——12月10日
作业:每人针对本专业和课程各提出一个带情境的项目。项目设计的文本格式如下(参照):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时间
第1周
第N周
第N周
第N周
第N周
…
项目情境
项目引入
方案设计
项目实施
…
…
检验
情境1
…
…
…
…
…
…
…
浅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谈几点建议 。 关键词 : 职业教 育; 课程改革; 新理念
不适应人 才素质 “ 国际接轨 ”的新需 而形成的理念应该成为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或原 与 为适应经 济和社会 发展 对职业 性 、应用 质差, 性 、技术性人 才的要求 。 职业教育 结构不 要 。所 以, 即将 到来 的职业 教育课 程改革 中 则 。职业 教育新 课改要 坚持终 身学习 的新 理 随着 在 就必须做到, 在培养学生知识 、能力 、全 面 断深入 的改革, 学校办学 的首要任务 就是 要 开拓创新, 坚持和体现 以素质为本 位的 念, 职业 努力 课程改革 。在当今市 场经济 迅速 发展 的形 势 新理 念 。 素质的过程 中重视使学生掌握N-: q 有效的学 习 3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改革新理念 方法, 学会学 习, 终身能够 自己学 习, 断进步和 不 下。“ 适应就是 质量, 质量就是生命 ”观念 的进 步确立, 各类职业学 校越 来越感 到 已往 的课 现实中职业教育课程明显存在着以教师为 发展 。这就 要求在课 程 中更 多地充实 有关思 让 程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的需要 , 了 国内外 职 主体 。 综合 科学知识 和课堂 教学为 中心的问题, 生 维、知识形成 、认知方 法等内容, 学生从 中 学 积 另一方面在课 程呈 现 业 教育课程改革发展 的基本 理念, 现对我 国的 在课程 中缺乏主体性, 极性 和创造性 。所 以, 了解 和掌握 科学的方法。 要改变职业 教育课程 中学 生被动 的局 面, 就必 和表 现的过 程中, 更多地 增加 学生 自已探究 。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下新理念: 主要 自己发展新知 的内容, 使学生 学 l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新理念 须坚持学生 为主体的课程理 念, 强调以下 自己发现新知, 职业教育课程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 的需 两点: 会学习。坚持终身学 习的理念是新课程改革 的 求, 树立以市场就业为导 向的职业教 育课程改 3 吸收学生参加课程改革 的决策与设计, . 1 个重点 。 革 的新理念 , 改变过去 以学科 为导 向设 置职业 学生代表要参与课程改革的决策过程和设计过 终身学习的课程与传统的课程的主要区别 点在 于: 前者重学。 后者重教: 者重视 过程与方 前 教育课程 的旧理念, 根据社会人才市场 , 职业市 程, 在各个环节上都要听取学生的意见。 32在课程的编制与使用 中, . 发挥学生 的主 法, 者重视知识体系: 后 前者以学生为主体, 后者 场的需求进 行课程改革应表现 在: 前 后 1 职业教育 的课 程设 置门类 和招生 数量 体作用 , 学生参 与具体 的课程 内容编制, . 1 让 在课 以教师 为中心 : 者重创造 。 者重识记 。终身 对于课 程结构与形式 的选择, 也要 听 学 习课程的这些新特点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 既要紧扣 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趋 程编制后, 势。 又要紧 盯人才 市场 和职业市场 的变化 。如 取学生的意见, 适应其需求 和特点 。 规律: 是应该加强 和发扬 的。所 以, 教育新 职业 此才能了解社会和经济对 职业技术人才和劳动 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学生主体课程理念 的基 课程改革, 应该研究终身学 习的思想 内容, 体现 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 。 者培养的数量、品种 、 规格等客观要求。 本内容, 都应在课程改革中体现和落实 。 1 提高职业教育毕业生具有 适应就业市 . 2 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一种理念制约着课程改 综上所述 , 教育的课程改革, 职业 是一个值 场变化的素质 。由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 向选 革的方方面面。包括课程 的决策、设计 、编制 得深人探讨的课题 。只有不断地研究和改革课 择 、合理 流动的就业机制 的形成 , 人才通 过市 和实施, 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一个大趋势, 是 程, 尤其 才能越来 越接近职业教 育的培养 目 : 以 标 “ 。我们相信, 职业 场得到合理配置, 既使人才主体选择度增大 , 做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这种新 的反映了时代 就业为导 向、以服务为宗 旨” 到各尽所能, 又能让用人单位能够量才 录用 , 做 发展 规律的理念应该受 到重视, 且努力使 之 学 校的学生会借助于新的课程与时俱进 。 并 参 考 文 献 到各尽其才 。 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 的理念。 4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改革新理念 [ 1 ]孟宪平. 试论职业教育的课程 改革 田 . 职教 2以综合素质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新理念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 通 讯 ,0 2 1 2 0 ,.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在二十世纪经历 了从技能为本位到能力为本位 的发展阶段 。前 知识的体 系和技能的系统 。对这种形式 的课程 f】秦 虹. 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施策略研 2 职 学生 另 J J. 20 , 2 者强调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与某种或某些具体 的 的学习主要是教师讲授, 听授 , 外加一些 究 【 职 教 论坛 ,0 51 . 职业 紧密结合, 以使学生掌握 从事职业 工作 的 操作练习或实习。这种课程形式使职业教育脱 『1戴士弘. 3 职业教育课程教 学改革 【 北京: M1. 2 0 ,. 具体技 能, 为学生 的就业服务 。后者是 强调职 离职业发展 的实 际, 是培养 “ 劳心者 ”的旧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0 76 业教育的课程要培养学生适应 职业变化、就业 念。在现代理 念中, 既使培养 “ 劳心者 ”, 必 也 作 者简介: 亮 (9 1 2 ), 工学硕 张 18 ,1 一 女, 变动、劳动力流动的能力。从技能为本位转向 须是会探究 、能动手 实干的人 。所 以, 职业 教 士, 江苏省靖江市人 , 现为常州工程职业技 术学 能力为本位 . 反映了职业教育课 程改革 随着 经 育新课程改革应努力体 现一种新 的教育理念, 院无损 检测技术 专业教 师, 主要从 事无损 检测 济、 科技与社会的发展而不 断革新、不断与时 即以实践为主要课程形式 的理念 。 技术领域 的教学及科研 工作。 俱进的规律。 实践是学生动手与动脑 的相结合。运用知 进入二 十一世纪, 职业 教育课程 的理念再 识 于实 际。或从实 际 中发现 、发展知识 的活 次发生了新 的变革, 由能力为本位 转 向以素 动 。实践一方 面是学生学 以致 用, 另一方 面是 质为本位, 后者强调 职业教 育的课程 改革在理 学生用 以而学 。它把学与用完满地统 一起 来。 念上要突破 或超越技能 、能力 的局限, 转变为 课程在 内容与形式上 应坚持 以实 践为主, 是 这 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这其 中包括 科学素 职业教育 的本质特点所 决定 的。所 以, 教 职业 质、人 文素质、劳动素质和生活 素质等等, 使 育新课程改革应坚持实践为主的理念。坚持这 学生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些理念 已经在 理念 , 面要求课 程内容加大实践的 比重, 一方 当今世界 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选择和使用中 般来说,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有一半至 2 / 3的 充分体现 出来。所 以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设 比重是实践性活动。而在课程呈现与表现形式 置 中, 要做 到在 门类 上使 科学 、技 术课程与人 上, 主要是操作实践, 5 %以上 。这样 的课 应 占 0 合乎 职业 文课程结合, 文、理 结合, 在内容结构上使科学 程就与普通教 育的课程 区别 开来 了, 技术知识体系与人文价值体 系相结合 , 充分体 教育培养 目标的要求 。 现二者的统一 。 5坚 持 终 身学 习 的课 程 改革 新 理 念 据了解, 国职业人才 、劳动力在 国际劳 我 终身学习是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趋 动市场上竞争力低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全面素 势, 更是职业教育课 程改革 的一 大趋势 。由此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作者:暂无来源:《高教探索》 2020年第3期张小红职业教育是我国现行教育多层次结构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产业化和职业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下的创新性实用人才也获得了社会人力资源市场的充分认可。
为了有效提升职业教育和职业人才培育的总体质量与水平,我国职业教育应当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对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化发展等课题作出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戴士弘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一书,系统化地讨论了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现象与问题,并根据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理论,论述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在论述过程中,著者具体细化到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标准优化和单元设计,较好地满足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需求。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体内容分为上、下两篇。
在上篇中,著者从课程的角度细述了职业教育的课程培养目标、单元设计方法、整体设计需求、一体化课程设计特点等内容,帮助读者科学、规范且创新地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
在下篇中,著者从教师职业教育能力培养的角度探讨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师的专业培训、职业测评和自我成长,强调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过程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引导高校通过培训与测评工作的专业建构与展开,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总之,该书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指明了实践方向,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笔者认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可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推进职业课程的内容建设与发展。
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课程内容的建设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它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需求,从职业化的角度对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教育提供创新的、规范的学科指导。
具体来说,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内容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点:首先,职业教育的内容改革应当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切实提高学生在专业学科和专业领域中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其次,职业教育的内容改革应当以实践为导向,以行业发展创新为参照,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的职业人才需求:最后,职业教育的内容改革应当以多层次内容体系为建构目标,不以僵化的、单一的职业教育目标来限制学生的成长,而是在多层次课程内容的职业教育教学中增强实效性。
职教20条下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职教20条下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用版】目录1.职教 20 条下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2.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观念和方法3.教师职教能力的培训与测评4.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 20 条)的具体内容5.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正文一、职教 20 条下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职教20 条下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旨在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多样化的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观念和方法1.观念:按照新的职教理念,职业教育课程应当聚焦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等重要问题。
2.方法:戴士弘所著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教师职教能力的培训与测评。
三、教师职教能力的培训与测评教师职教能力的培训与测评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只有具备相应能力和素质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课程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 20 条)的具体内容1.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把握好正确的改革方向。
2.建立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标准,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
3.落实好立德树人,推进职业教育德育体系建设。
4.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五、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1.充分认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落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促进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
3.建立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总之,职教 20 条下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既需要观念的更新,也需要方法的改进。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专题辅导戴士弘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专题辅导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根据戴士弘教授培训材料整理戴士弘:曾任教于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992年参加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工作,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计算机系主任。
2005年被聘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务处长。
现在是我国著名职教专家,现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顾问,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基地主任。
戴士弘教授从95年起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并取得重要成果。
02年在国内率先提出职业教育课程应进行“整体设计”(宏观设计)和“单元设计”(微观设计)思想。
近几年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主持教师高职教育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取得了明显效果。
主要内容什么是一堂好课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当前职业教育中的问题课程的单元设计课程的整体设计项目课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分析一、什么是一堂好课现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方法:督导和同行听课打分。
项目(打分表上)标准:专业内容熟练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语言流利且富有感染力、逻辑思路流畅、教态自然、板书精心设计。
教学符合计划进度、教学文件齐全、多媒体使用得当。
课堂效果好、能够教书育人。
这样的评价方法合理吗?至少存在二个方面的不合理第一:用随机抽样方法来评定工作产品质量可以,用于听课以评定一个教师所教一门课程的质量显然是不合理的。
第二:评价内容上存在不合理。
所有的听课考查项目都是考查教师的“讲”,似乎教学效果只与教师“讲”的好不好有关。
其实,课程的效果好不好,首先要看学生学的好不好。
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动手动脑,通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主动性以提高学习效果,这才是好课。
教师讲的好是教学效果好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所以制定新的课程评价标准:第一条:课程效果的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教师为主体。
(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行动起来,动手动脑学习操练,不是看老师“表演”)第二条:课程应突出能力目标。
现在的教学大多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为目标的。
戴士弘--项目化教学知识点
第一章1、评价课程好坏,看学生“学”得好不好2、课程评价新标准的第一条是,该课程是否突出了“能力目标”、第二条是该课程的内容是否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第三条是该课程是否以学生为主体。
3、职教课程改造的三项重要原则:必须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用项目和任务训练学生的能力、学生是课程的主体第二章4、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第三章5、课程内容要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教师要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第四章6、教学重新设计首先确定本次课的能力目标7、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的根本问题是不适当的教学模式、不适当的教学内容、不适当的教学方法8、单元是时间上紧密相连的一次课,而非内容上的一个单元9、课程改革:首先确定他的能力目标,然后围绕这个能力目标设计项目任务和能力的训练过程。
10、能力目标的表述要具体、可操作、可检验。
多选11、老师要精心设计能力训练的任务和项目,要求这些任务和项目能够覆盖本次课的全部主要能力点和知识点,同时各任务之间又有一个“要求逐步提高”的递进关系。
12、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要点归纳:1,把时间上连在一起的课划分成一个“教学”单元。
注意:不是按照内容划分单元,一次课或一个单元通常为1-4学时。
2、每个单元的结构必须完整3、确定每个单元课程的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4、教师进行实践教学的准备5、设计一体化的能力实训过程和系统知识的学习过程,确定演示、实训、实习、实验的内容6、注意识别和改进课程的单元教学模式7、教师备课人要做好有关的知识准备,但首先不是准备“系统的理论知识”,而是尽可能准备系统的应用知识。
8、教师要学会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而不仅仅会用“逻辑推导教学法”9、备课要做好常规备课要求的所有准备,包括板书、演示、展示、示范操作的设计和实物。
浅析我国职业教育中的课程改革
化为一个模块: 基础模块; 把以培养 岗位技 能 为 目的 , 操 训 练 为 主 的课 程 如 : 修 、 实 汽
烹饪 、 销 、 游 : 会 等 专 业 群 确 定 为 专 营 旅 财 业模块; 依据 社 会 和 企业 的需 求 , 展 学 生 发 个 性 需 要 ,再 应 设置 若 干 门选 修 课 组合 成
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 教育 的课程体 系改革 ,需 要行
业 、 业 、 育 科 研 以及 职业 院 校 的共 同参 企 教 与 , 同筛选 、 定 出 相关 专 业 的 课程 体系 共 制
养 目标、 突出 自身特色的根本保证 。
能 力本 位 的 实 质 是 突 出 能 力 培 养 , 强
个是 教 学 时间 的 矛盾 ;二 是 公共 性 和个 性 发展 的矛 盾 。因此 , 普通 文 化课 程 的 改革 是 职 业 教 育课 程 改 革 的一 个 难 点 。解 决 这两
个 矛 盾 的 方 法 之 一 是 实 施 集 群 式 模 块 课
程 。把‘ ‘ 块 ” 为三 大 类 : 础模 块 、 活模 分 基 专 探 索 职业 教育 课程 改革 的 发展特 点 , 特
科体 系 来编 制 , 内容 多 偏深 偏 难 , 些 学科 有 内容 与其 他 学 科 有 重 复 , 实用 性 不 强 , 因
此, 国家鼓励职业学校 自己编写教材 。 学校 应不等不靠不要。充分调动教师 的教研 积 极性 ,把 文化 课 穿插 到 专 业 理 论课 或 专 业
技能 基 础 课 中去 。以 能 力 为本 位 的职 教 课 程 改 革 也 体 现 在 普 通 文 化 课 程 功 能 集 中 地 反 映在 基 础 性 和 工 具 性 上 。 也 是 职 教 这 课程 改 革 的 必然 发 展 趋 势 。 总 之 , 业 教育 课 程 改革 一 定 要 符 合 职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思想述评
元 中不 同 的知识 点 的需 要 ,综 合 利用各 种
教 学 形 式 和 教 学 策 略 ,通 过 一 个 阶 段 的 学 习 让 学 习 者 完 成 一 个 相 对 完 整 的 知 识 单 元 的学 习。
的专业 理论 ” 。其 次 , 工 作 领 域 看 , 从 高
职 学 生 主 要 从 事 技 术 、 营 销 、生 产 、 管
项 目, 决 企 业 技 术 难 题 , 、 、 结 合 , 而 促 进 了学 解 产 学 研 从
戴 弘一 业 育课 教 改 思 述 士 职 教 程 学 革一 想 评
综 合 能 力
■ 许 小 荣
定 应 该 在 广 泛 的 社 会 调 研 基 础 上 进 行 , 不 绝 能 像 一 般 大 学 一 样 , 则 培 养 出来 的 学 生 很 否
难 适 应 职 业 需 求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的 最 终 目标 就 是 要 具 有 实 战 能 力 ——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标
根 据 美 国 著 名 教 育 学 家 、 程 理 论 课 专 家 泰 勒 提 出 的 课 程 编 制 理 论 , 就 是 也 著 名 的“ 勒 原理 ”课程 应分 为 教学 目 泰 ,
标 、 习 活 动 、 程 内 容 的 组 织 以 及 教 学 课
学 评 价 四 个 基 本 要 素 , 士 弘 教 授 在 这 戴
事 科学 研究 和专业 领域 的开 发 、 计 工作 , 设 理 论 研 究 性 比较 强 。 三 、 职 培 养 的人 才 第 高 类 型 是 技 术 应 用 型 、技 术 技 能 型 或 操 作 型 的 高 技 能 人 才 ,而 普 通 高 校 培 养 的 人 才 是 研 究 、 计 型 的 人 才 。 样 的 培 养 目标 和 人 设 这 才 定 位 , 把 高 职 与 普 通 高 校 区别 开 来 了 。 就
实例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实例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是职教专家戴士弘教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
也是目前针对基础课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中比较有成效的一种方法。
作者通过自己在《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上实践戴士弘教授的课程项目化教学理论,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下文是作者的一些粗浅的经验总结。
1 精心设置项目、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达到掌握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应用文写作》课程在高职院校是一门开课范围比较广的基础课。
但由于“写作”是学生很早接触的一门课,所以,受到学生轻视的情况也相当严重。
然而,在真正的实际应用中,又确实存在很多学生因为“写作能力”或者语言能力欠佳而苦恼,甚至有个别学生会因此与好的就业机会失之交臂的情况。
那么,作为一名教授《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师,如何才能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字使用习惯?如何才能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让学生学会常用应用文的写作?如何才能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让学生不怕写实用性文章,能写出好的实用性文章?作者在自己的课堂上对以上问题进行的实践探索。
1.1 精心设置项目、任务职教专家戴士弘教授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法”(——把课堂教学内容分类组合,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项目和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分组来完成这些“任务”,通过学生对项目和任务的完成过程及教师的讲评,最终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各种知识和能力目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的思路。
但是,《应用文写作》不是工科的课程,它不可能由具体产品来充当项目任务。
那么如何在《应用文写作》的课堂上把这个任务“具体”化并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能力呢?结合《应用文写作》课的实际情况,以及高职类学生将来可能从事岗位的实际能力需求,把《应用文写作》课程要求学习的各种文体分类组合为一个个项目或任务,再把每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组学生通过抽签完成其中一个“项目或任务(比如一个具体的文体——“函”或者“通知”或者“求职信”等的写作)。
这样,项目或任务就具体化了,变得具有可操作性。
戴士弘_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_思想述评
职业教育版E-mail:xiaoxiao_dong@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思想述评■许小荣LUNTAN ZHI JI AOGUANGJI AO职教广角戴士弘教授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专家,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课程的评价标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如何改造传统课程教学、如何进行课程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理论建树,并且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下面我们就对戴士弘教授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思想做一述评,以飨读者。
一、如何确定有价值的职业课程目标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理论,也就是著名的“泰勒原理”,课程应分为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四个基本要素,戴士弘教授在这四个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对“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古老问题,根据当今的社会需求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课程根本的目标价值取向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他认为应该首先明确高职学生和高校学生这两类学生不同的培养目标,高职学生所学知识重在应用,要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而高校学生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
其次,从工作领域看,高职学生主要从事技术、营销、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工作,技术操作性比较强;而综合性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专业领域的开发、设计工作,理论研究性比较强。
第三、高职培养的人才类型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而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是研究、设计型的人才。
这样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就把高职与普通高校区别开来了。
既然学校的类型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人才定位不同,那么学生所学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就应该有所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在广泛的社会调研基础上进行,绝不能像一般大学一样,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职业需求。
职业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具有实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戴士弘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戴士弘著(高职教改系列从书)作者简介戴士弘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曾任教于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992年参加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工作。
1994年筹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计算机系,任系主任。
他以自己担任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突破口,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重要成果。
在系内和学院内推广课程的双循环教学法和引探教学法。
主编、参编、主审了多部高职教材。
其中,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一书大胆改革了该课程传统的体系结构,采用“单元电路、理论计算、综合实训”的三段结构,为理论性较强的职教课程探索出一条新路。
2002—2004年应邀从事深圳技师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教师培训和测评工作。
他关于职教课程要进行“整体设计”(宏观设计)和“单元设计”(微观设计)的思想,在若干所职业院校中宣讲和实施,取得教学改革的明显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明显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普遍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受到有关院校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评价。
他所总结的教师职教能力培训和测评的经验,和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进行整体改革的思想,被认为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微观研究的重要课题,受到院校领导和专业教师的关注。
2005—2007年被聘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务处长、学院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学院整体教学改革与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
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培训与测评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积累了丰富经验。
2006年9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全优成绩通过教育部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
2006年12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评审。
他关于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工作和高职院校进行整体教改的意见,受到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高职理论专家、国内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的高度关注。
上篇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一、什么是一堂好课?首先,我们来谈谈课程评价的经典标准及其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士弘教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导读戴士弘教授是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专家,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课程的评价标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如何改造传统课程教学、如何进行课程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等方面都有重大的理论建树,并且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一、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上篇)
目前,职业院校对课程进行评价,通常要靠督导或同行听课打分。
听课打分表上的项目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专业内容熟练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语言流利富有感染力、逻辑思路流畅、教态自然、板书精心设计。
教学符合计划进度、教学文件齐全、多媒体使用得当。
课堂管理效果好、能够教书育人等等。
这种常规的评价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评价方式不合理,二是评价内容不合理。
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应设立新的标准:第一条就是,课程效果的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是以教师为主体;第二条,是职业教育课程应当突出“能力目标”;第三条,是能否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
传统大学课程教学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应试为基础、以逻辑为载体、可以开出理论和实践分离的课程。
但职业教育不同。
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出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职业教育课堂上,到处都可以看到不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种做法无视职业教育的职责和定位,把传统高校的一套做法直接搬到职业教育课堂中,形成普通高校课程的“压缩饼干”。
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开出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当前职业教育院校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知识的盲目传授和盲目积累。
职业教育课程必须首先确定明确的能力目标。
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知识目标仅仅是第二位的目标。
今天职业教育院校要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高技能的企业人,而不是面向考场的博学的读书人。
所以,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就有以下几项:教师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在高职院校所
有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保证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持续发展能力。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面貌要发生根本的改观,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应做到:要教课,不要教书;要设计,不要照本宣科;要应用,不要单纯知识;要能力,不要单纯理论;要一精多能,不要泛泛应付。
教无定法。
要认定原则,但不固执坚守某种具体的模式和方法。
课程评价的最终标准是效果。
只要学生有兴趣,能主动参与,在能力上有显著提高,使用各种模式方法都是可以的。
不限制惟一的教学模式。
质量和教法由学生的学习效果检验。
要鼓励创新:你的教学模式方法与此不同,但只要效果好,就可以立即宣传供大家研究学习。
传统大学课程教学从来都是按课本讲,顶多对实例、内容有所增删,从来没有“整体设计”过。
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是先进职业教育观念提出的一个教学改革新概念。
其基本原则总共六项: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设计。
二、教师职业教育能力的培训与测评(下篇)
有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所有的老师就会自动进行这样的改革吗?实践证明,不会的。
进行改革既有观念问题,又有能力问题,还有环境问题。
改革是一件费力的事,是一件有风险的事。
任何一所学校中,能主动进行教学研究改革的人总是少数。
依靠常规的宣传、讲座、示范、竞赛、写教材、修改教学计划等方式,只能使少数人行动起来。
要使多数人甚至全体教师行动起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不但要解决大家的观念问题,还要解决能力问题,也需要创造适当的环境条件。
“教师职业教育能力培训与测评”是一条新路,是一条快速、全面、深入改革学院全体教师的教学理念的新路,沿着这条路走,整个学校可以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所有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提高全部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
通过培训与测评,在高职院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探索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道路,对现有课程进行深入改革,使高职课程教学与工学结合的理念从内涵上接轨,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改革工作一定能取得更大成绩!
戴教授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一文中就职业教育的基本观念,职教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职教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职业院校的整体教学改革与教师职教能力的培训与测评,教师教学能力测评、课程的评价标准、课程改革、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如何改造传统课程教学,如何进行课程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讲解。
通过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引出了课程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标准,即突出课程的能力目标;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进行能力训练;课程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从而指出了课程单元设计的要点。
课程整体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六项基本原则:一是课程内容必须是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二是突出能力目标;三是以项目和任务为主要载体;四是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五是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六是课程整体的知识、理论、实践必须要一体化。
文章中戴教授提到对专业教师的建议是:要教课,不要教书;要设计,不要照本宣科;要应用,不要单纯知识;要能力,不要单纯理论;要一精多能,不要泛泛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