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众 文 艺
281
摘要:文化交流不仅表现为语言符号系统的对话,还关乎人类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如果把“解决文化差异”看作是物理反应,那么“文化适应”则可以看作化学反应。文化适应不光是要解决文化差异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之后的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一种文化认同和一种文化融入。“解决文化差异”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相互交流时不可避免遇到的客观问题,“文化适应”是在这种客观问题解决之上更高层次的交流的需求。人类在文化交往中首先必须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以此保证文化交流的正常进行,若想使这种交流继续深入发展就要考虑文化适应的问题了!
关键词:文化差异;适应;语言;过程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个民族、国家、提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在不断地扩大。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换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国沃尔玛在中国遍地开花,中国制造商品又在法国家乐福堆积如山;非洲随处可见麦当劳大叔和好莱坞电影,欧洲大陆的中餐馆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碰撞几乎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找到印记。然而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21世纪第一份《世界文化报告》(2000)的主题所阐释的一样“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在如何解决文化差异和冲突,如何实现跨文化交际,如何适应多元文化发展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从巴赫金的对话论到哈贝马斯的交流论,从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到洪堡特的不可翻译论等等。但是很少有学者涉及到“解决文化差异”与“文化适应”相结合研究的问题上来。本文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是一个有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循序渐进的。
历来人们都习惯把“解决文化差异”和“文化适应”分开或是并列来说。二者都是人们在遇到跨文化交际障碍后提出的要求或进一步的措施,但并不能因此把二者等同起来。首先应该解决什么是“解决文化差异”和“文化适应”的问题,在弄清二者的概念后,通过异同的比较才能进一步探究二者的关系。
一、解决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出现的前提首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后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是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⑴当一个群体与另一群体发生关系式,无论是战争还是联姻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文化的接触,在接触之初是沿着语言的轨迹寻找共性的过程——即我们通常称之为的翻译。语言是思维的产物,是思想表达的载体。只有语言相互通晓明了才能发生进一步的思想文化的交流。这里的语言是广义上的,既包括人们说的话、写的字,也包括各种肢体语言和体态语言。文化的交流是伴随着整个交流沟通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语言,而且还关乎人类的心理经验和思维模式。因此,具有不同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群体之间在寻求共同对话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各方的不同,而这种不同的相互参照比较就是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的存在时客观必然的,就连成为寻求共同对话途径的语言也只是暂时的停留在表层的保持一致。翻译作为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方式在深入到文化思想层面后就会被轻易地打破平衡。18世纪德国理论家洪堡特曾说过:“在我看来,所有翻译都不过只是试图完成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任何译者都注定会被两块绊脚石中的任何一块所绊倒。他不是贴原作贴得太紧而牺牲本民族的风格和语音,就是贴本民族的特点贴的太紧而牺牲原作。”他所认为的“不可完成性”实际上就是针对文化差异而论的。语言并非只是符号系统这么简单,它同时还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内容,所以不同文化语体之间是不能画上绝对的等号的。
解决文化差异就是探究文化差异并解决。差异只在经过自体与他体充分认知并相互比较后才可能显现出来。政治评论家W•Lippmann在《大众舆论》(1922)一书中提出了“文化定型”的概念,即人们对另一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其基本假设是:“术语一个群体(民族、宗教、性别等)的成员行为和态度类似。定型有’自定型’和’他定型’之分,前者某群体关于自己的定型,后者则是关于其他群体的定型。”文化定型属于文化认知当中意见比较集中稳固的部分,它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以及行为活动的方向,甚至后续认知。这种文化定型不是一尘不变的,它具有可变性和普遍性,并在文化认知和交流中具有试论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的问题
邓 婷 (中南民族大学对外汉语专业 湖北武汉 430074)
四、结语:从符号崇拜反思社会民主
通过上述分析,透过处于中小城市、县城、村镇中的消费群体对于山寨品牌的追捧,可以洞察时下中国的部分社会现实。尽管,我们的社会未被划分出阶级,但在符号消费的面纱下,掀开了社会民主的缺席,以及社会平等的不可求。物资的丰富 、符码的积累,难以遮蔽赤裸裸的社会民主不完善的真相。
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里所谓“民主的原则由真实的平等如能力、责任、社会机会、幸福(该术语的全部意义)的平等转换成了在物以及社会成就和幸福的其他明显的标志面前的平等。这就是地位的民主,电视、汽车和音响民主,表面上具体而实际上又十分形式的民主,在社会矛盾和不平等方面,它又符合宪法中的形式民主,两者互为借口,共同形成了一种总体的民主意识,而将民主缺席以及平等的不可求的真相掩藏了起来。”⑥
不得不承认,这种符号崇拜的泛滥只是更多地揭示了社会民主不完善的自卑。也许,西方的消费社会进程更为发达,他们的福利神话也在打造着他们本身对于社会民主的诠释。而对于中国而言,洞悉消费社会背后的实质,更多地应探索的不是GDP的假象,不是市场的喧哗与繁荣,而应真正地落实于对于民众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民主权利的保障以及对公众身份的真正认同之上。
注释:
①仰海峰 走向后马克思: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解读 中央编译出
版社 2004年
②[法]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著 敖军译 《流行体系 符号学与服饰符码》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
③杨广军 符号的批判:消费社会的“课堂场域”的形上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 2006年9月
④[法]让•鲍德里亚著 刘成富、全志钢译 消费社会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8页
⑤[法]让•鲍德里亚著 刘成富、全志钢译 消费社会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50页
⑥[法]让•鲍德里亚著 刘成富、全志钢译 消费社会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页
参考文献:
[1]周志强《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2][法]罗兰•巴特著,敖军译.《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仰海峰 走向后马克思.早期鲍德里亚思想的文本解读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
[4](美)杰姆逊著 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1997年
[5](法)让•波德里亚著 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综合学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