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羊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与羊疫病控制实施方案

规模化羊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与羊疫病控制实施方案
规模化羊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与羊疫病控制实施方案

2 0 1 3 年第 l 2 期 ( 总第 2 0 3 期 
调查报告 
规模 化 羊 场 生 物 安全 体 系 的建 立 与羊 疫 病 控 制 实 施方 案 
李 奕芙
中图分类号: ‘ ¥ 8 5 1 . 3 3
朱瑞 良 邵 明旭
姜晓 东
(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山东省动物生物技术与疫病防治重点实验 室 山东 泰安 2 7 1 0 1 8 )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 0 0 7 . 1 7 3 3 ( 2 0 1 3 ) 1 2 . 0 0 4 5 . 0 4
的必要 条件 。传 染源 、传播 途径和 易感动 物三要素形成 传染病 发生 的环 节 ,缺少任 何一个 要素 ,传 染病都不可 能发生和流行 。 生物安全措施 是预 防传染病 的总规则及措施。 针 对 疫病发 生的三个 基本 要素之 间 的复杂联系 和相互作用 , 通过完 善养殖场 工艺 设计 。建立 对羊健康 有利的生态环 
近 年来 ,我 国 养羊 业 也 紧 随 其 他 养殖 业 的蓬 勃 发 
展 ,初步朝 向规模化 、集约 化 、现代化 的水平 迈进 ,但 
是 ,养羊业和其他养 殖业( 特别是养禽 业和养猪业) 相 比, 在疾病 控制水平 上还 存在着 明显 的差距 。更 由于一些 养 
羊场( 户1 防病理念 的落 后 ,忽视养殖环境 控制和改善 ,忽 视 防 疫工 作 ,滥 用 抗 生素 、化 学 药 物 ,过 分 依赖 疫 苗 等 ,导致羊 的发病率 与死淘 率升 高 ,防治难 度加大 ,疾 
境。 通过全员防疫 、全面监测来加强安全管理系统。 在整个 
生产系 统和 生产过程 中贯彻 生物安 全措施 ,从而防止 在 集约化条件 下饲养时疾病 的发生和流 行。 生物安全措施的 
病 变得更 加复杂化 ,使养 羊业遭 受较 大 的经 济损 失,挫 
伤 了养羊 者的积极 性 。针 对规 模化 养羊业 发展 的初期 ,
如 何为羊产 业的健康 发展保 驾护 航 ,控 制好 疫病 是第一 
位 的 ,怎样 控制疫 病 ,采 取什 么羊 的理念至 关重要 。根 
重 点是 消除传 染源和 切断传 播途 径 。针对 疫病的循环 过 
程 ,抓 住生产过 程 的每一个 环节 ,消灭传 染源 ,切 断传 播途径 ,这 是生物安 全措施 的特 点和要求 。一个疾病 的 
据 本研 究室2 0 多年 的研 究经历 和临床 经验 ,生物 安全体 系的建立 与实施 是控制 羊的所 有疫病 的关键 措施 ,也是 
羊 的疫病控制过程中重点工作 。
发 生必 然是病 因通过 一 定途 径作 用于动物 机体冲破 了动 
物 的防御能 力而致 。因此 ,有效 减少和暂 时 、局部 消灭 
生物安全 体系 的建立 是近年 来 国内外提 出的有 关集 约 化养殖 生产过程 中保 护和提 高畜 禽

关于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总论第1页 总论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由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构成。如果缺乏健全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无论实验室硬件设施如何高级,都难以发挥其安全作用。在我国目前实验室硬件设施还比较差的条件下,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由生物安全委员会、组织机构图和人员职责组成。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由规章制度、管理规范、程序文件及SOP 组成。 规章制度包括:1、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3、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4、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5、健康医疗监护制度 6、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7、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8、感染性废物的处理制度 9、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 10、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自查制度 11、生物安全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2 三废处理制度 13、实验室易燃、易爆、有毒、放射危险品的管理制度 14、实验室卫生制度。 管理规范包括:1、实验室安全手册 2、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 程序文件及SOP 包括化学品和其他危险物品的确认(包括适当的标识要求)、安全存放与处置及监控程序,操作有害材料的安全行为的程序、紧急程序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管理组织体系第2页 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一生物安全委员会: 主任:韩令才副主任:李纲办公室主任:唐士涛 实验室主任:路昌峰伊艳敏 生物安全员:王元元张晓勤谢芳朱虹 杨莉路广强陈晓梅 安全监督员:王元元杨莉曹凤英 二组织机构图 管理组织体系第3页 三人员职责 1 中心主任: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负总责。负责建立三级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体系,组织并授权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批准和发布生物安全手册。 2 生物安全委员会:审议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对本实验室所操作生 物因子的生物危险程度评估,审查和批准在实验室开展的实验项目;审查操作程序,监督检查有关法规和操作规程的执行;审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对实验室事故进行评估,提出处理和改进意见;负责生物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定新的安全政策以及仲裁安全事件纠纷。 3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室技术和生物安全工作;组织生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控制程序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控制程序 1.目的 规范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放线菌、真菌、寄生虫等)及其他因子(人阮毒体),含有或可能含有病原生物的体液和其他样品的管理,确保从样品采集、检测、储存、运输、销毁的全过程中,病原微生物不会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2.范围 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可能接触病原病原生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 3.职责 3.1中心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全中心的病原微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3.2中心生物安全专家小组负责中心病原微生物安全技术指导和生物安全评估工作; 3.3中心副主任负责分管科室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工作; 3.4质量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的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工作; 3.5办公室负责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工作的督查; 4.程序 4.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暴发、不明原因疾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4.1.1进入现场工作人员(流行病学医生、采样、消杀及随行人员)应针对不同的病原微生物采取相应等级的有效个人防护。病原生物不明时采取较 高等级的个人防护; 4.1.2现场流调和采样过程接触病原生物后,工作人员在离开现场时必须进行个人消毒; 4.1.3工作人员离开现场时,凡在现场使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应装入规定的容器并密闭,带回中心统一消毒处理或焚烧。 4.1.4在现场使用过的设备和交通工具,离开现场时均需按要求进行消毒;4.2病原微生物采样: 4.2.1 病原微生物检测样品通常有:人或动物的血液、尿液、鼻咽分泌物、咳 痰、粪便、脑脊液、疱疹内容物、活检(尸检)组织、试子、漱液等4.2.2 采样人员应穿戴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 应的设备:个人防护用品(隔离衣、帽、口罩、鞋套、防护眼睛等)、防护材料、器材和防护设施等。 4.2.3 采样人员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4.2.4 采集的具有感染性的物质应存放在坚固、不易破碎、不渗漏的容器内。4.2.5 采集的样本应按能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存放条件(保温、冷藏等) 和技术方法放置在容器中。 4.2.6 盛放样本的容器应正确地贴上标签以利于识别。标签上应有样品来源、样 品名称、采集日期、编号等必要的信息。样品的有关表格或说明应单独放在防水的袋子里,防止发生污染。 4.2.7 在现场采集的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各类样品应按规定进行包装后, 放入密闭的专用容器送实验室或上级机构。 4.3 感染性物质的包装: 感染性物质是指已知或有理由认为含有致病原的物质。根据感染性分为A,B两类。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6年10月10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1.项目部经理 1. 1对承包项目工程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1. 2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全过程的情况,制定本项目工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并监督其实施; 1. 3在组织项目工程业务承包、聘用业务人员时,必须本着安全工作只能加强的原则,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人员,并明确各业务承包人的安全责任和考核指标,支持、指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 1. 4完善用工管理手续,录用劳务队伍必须向公司有关部门申报,严格用工制度与管理,适时组织上岗安全教育,要对劳务队伍的健康与安全负责,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1.5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并监督项目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设备、设施验收制度的实施; 1. 6领导、组织施工现场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施工生产中的不安全问题,组织制定措施,及时解决。对上级提出的安全生产与管理方面的问题要定时、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 1. 7发生事故,要做好现场保护与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组织配合事故的调查,认真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 1.7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1.2.1对项目工程生产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1.2.2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结合项目工程特点,主持项目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 1.2.3参加或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施工方案时,要制定、审查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其可行性与针对性,并随时检查、监督、落实; 1.2.4主持制定技术措施和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保证措施并监督执行,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1.2.5项目工程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要及时上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要组织上岗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认真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安全操作工艺、要求,预防施工中因化学物品引起的火灾、中毒或其新工艺实施中可能造成的事故; 1.2.6主持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验收,发现设施、设备的不正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严禁达不到标准要求的防护设施、设备投入使用; 1.2.7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和办法予以消除; 1.2.8参加因工伤亡及重大未遂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意见 1.3项目部工程部长 1.3.1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对所管辖班组(特别是劳务队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 1.3.2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针对生产任务特点,向作业班组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认手续,并对规程、措施、交底要求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随时制止违章作业;

羊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制度

张波育肥羊养殖场动物防疫管理制度

免疫制度 1、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按畜牧部门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口蹄疫等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 2、严格按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在加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 5、严格按照要求储存疫苗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6、废弃疫苗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装物。 7、疫苗接种及应激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8、遵守操作规程,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 9、强制免疫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二维码耳标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 10、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 11、定期对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效价监测,及时改进和完善免疫计划,使本场的免疫工作更科学更实效。

用药制度 1、养殖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必须由兽医决定,其它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2、兽医使用兽药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使用非法产品。 3、必须遵守国家关于兽药休药期的规定,未满休药期的羊只不得出售、屠宰、不得用于食品消费。 4、树立合理科学用药观念不乱用药。 5、不擅自改变给药途径、投药方法及使用时间等。 6、做好用药记录,包括品种、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用药原因、疗程、反应及休药期。按照畜牧部门要求规范使用兽药软件平台,及时记录上传兽药使用信息。 7、做好添加剂、药物等材料的采购和保管记录。 8、购买兽药要向商家索要收据,并保留收据1年以上。 9、定期进行药浴,药浴要使用安全有效的药物。

最新疾控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文件资料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文件 1 目的 建立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使之有效运行,明确生物实验室人员职责,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权责统一。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生物实验室和人员。 3 组织机构 生物安全管理实行医院院长责任制。 中心主任组织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工作, 同时委派一名副主任具体主管; 相关科室主任应对所辖科室的生物安全工作承担具体工作的领导责任。科负责人或科室生物安全员负责科室或具体项目的运行管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认真阅读、理解本手册,并在相关实验活动中严格遵守,在发生生物安全隐患、意外事件或事故时应及时报告。院感科负责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生物安全体系的运行提供所需保障。实验室设置兼职安全监督员。 4 各部门或人员职责 4.1 中心主任 ①作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中心生物安全的各项工作; ②负责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体系;

③组织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的工作 ④组织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认定、危害评估和处置方案的制定; 4.2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小组 ①负责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②督导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和措施的落实; ③负责领导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使用、维护; ④协调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 ⑤负责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操作技术指南及规范性技术文件并定期进行评价和更新; ⑥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文件 ⑦批准和发布生物安全相关的技术文件。 4.3 检验科负责人 ①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技术和生物安全工作; ②组织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制度、规程的宣贯; ③组织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培训、考核、体检和预防接种; ④决定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⑤监督有关法规和操作规程的执行,纠正出现的违规活动并有权停止实验; ⑥定期组织对实验室设备各项技术参数的检查和实验室装备的维护保养; ⑦负责组织对实验室紧急情况及事故的处理并向生物安全委员会和

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13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人员管理 1.科室主任为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其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 2.实验室除辅助工作人员外,从事实验室活动的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正规院校学或生物学教育经历,具有医师或技师等专业技术资格。 3.必须经过较系统的生物安全技术专业培训,并经实验室所在单位考核合格。 4.实验室要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 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应穿着工作服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不应穿着实验室工作

服离开实验室。 (二)环境、设施管理 1.在实验入口处应粘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注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和负责人电话。未经许可,非授权人员不应进入实验室,实验室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2.实验室必须是独立的实验区域,实验室内严禁设立生活区和办公区。 3.实验室出口处应设立专用的感应式或手柄式开关的洗手池、干手器。 4.实验室内应设有适当的空气消毒装置,可进行良好的通风换气;配备合格并满足实验室需要的生物安全柜;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验证合格。 5.实验室需配有专用的工作服,常备乳胶手套,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规定示范文本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规定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规定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概念、内容和组织。 本制度适用于指导本公司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 全网络的建立。 2 术语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以保证安全生产为目标,运用安 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通过设置管理机构,制定安全规章 制度,建立灵敏的安全信息反馈系统,推行安全目标管 理,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活动,把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安

全管理活动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又能互相协调,促进和制约的安全管理的有机整体。 3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内容 3.1确定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的措施。 3.2建立以行政一把手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组织保证体系。 3.3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规章制度。 3.4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贯彻落实。 3.5推广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管理。 3.6建立高效灵敏的安全信息反馈系统。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确保实验人员生物安全,环境不受污染,样品质量不受影响特制定该管理制度。 一、人员准入条件 1、实验室人员、辅助人员和外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受过相关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潜在的生物危害和特殊要求,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入相应的实验室工作。 2、未成年人、孕妇和有免疫缺陷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处于易受感染状态或感染后果严重的额人员也不得进入实验室。 3、实验室人员必须在身体状况良好、穿戴好防护服(白大衣)的情况下,方能进入实验室的污染区域工作。但当身体出现较大的开放性损伤、处于较重的疾病感染状态或呈重度疲劳状态时不得进入。 4、外来参观人员需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并在相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实验室。 二、生物安全日常管理: (一)生物安全行为规范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不得佩戴有可能被卷入机器或可随人传染性物质的饰物。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白大衣)。大白衣应定期清洗、更换,清洗时应使用具有杀菌消毒的洗液或其他相应方法。 3、操作感染性物质、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镜、面罩或护目镜。皮肤受损时应以防水敷料覆盖。 4、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5、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6、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7、不得涉及呼吸道传播疾病样品室,要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口罩。 (二)操作准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马上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2、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应立即洗手。 3、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皮肤。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4、严格禁止用嘴操作实验器材,包括吸液、吹酒精灯等。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嘴里。禁止舔标签。 5、尽量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的玻璃器具。破损的玻璃不能直接用手直接操作,必须用机械方法清除,如刷子、夹子、镊子等。破裂的玻璃器具和比例碎片应丢弃在有专门标记的、单独的,不易刺破的容器里。 6、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或气雾的形成控制在最小程度。任何使形成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7、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置换。 8、所有溅出事件、意外事故和明显或潜在的暴露于感染性材料,都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此类事故的书面材料应存档。 9、所有弃置的实验室生物样本、培养物和被污染的废弃物应被假定有传染性,在从实验室中取走之前,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使其达到生物学安全。 10、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当潜在的危险物溅出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必须擦拭、消毒。 11、每日工作完毕,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人员需关好水、电、门、窗。 (三)监督与检查

医院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通用版)

( 管理体系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医院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

医院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通用版) 1目的 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使之有效运行,明确相关部门及微生物实验室人员职责,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权责统一。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相关的科室和人员。 3组织机构 生物安全管理实行院长责任制。 医院院长组织并授权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工作,同时委派一名主管副院长或医务科长具体主管;相关科室的主任应对所辖科室的生物安全工作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科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负责科室或具体项目的运行管理;各级人员应认真阅读、理解本

手册,并在相关实验活动中严格遵守,在发生生物安全隐患、意外事件或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生物安全体系的运行提供所需保障。 4各部门或人员职责 4.1院长 4.1.1对生物安全负总责; 4.1.2负责建立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体系; 4.1.3组织并授权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4.1.4批准和发布生物安全手册。 4.2生物安全委员会 4.2.1负责全院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4.2.2督导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和措施的落实; 4.2.3组织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认定、危害评估和处置方案的制定; 4.2.4负责领导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使用、维护; 4.2.5协调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1 目的 建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使之有效运行,明确相关部门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人员职责,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权责统一。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相关的科室和人员。 3 组织机构 生物安全管理实行中心主任责任制。 中心主任组织并授权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生物安全工作,同时委派一名中心副主任具体主管;成立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相关科室的主任应对所辖科室的生物安全工作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科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负责科室或具体项目的运行管理;各级人员应认真阅读、理解本手册,并在相关实验活动中严格遵守,在发生生物安全隐患、意外事件或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办公室、质管办等管理部门对责任范围内的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生物安全体系的运行提供所需保障。实验室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监督员。 中心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结构框见图1.1-001。 4 各部门或人员职责 4.1 中心主任 ①对生物安全负总责; ②负责建立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体系; ③组织并授权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④批准和发布生物安全手册。 4.2 生物安全领导小组 ①负责中心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②督导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和措施的落实;

③组织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认定、危害评估和处置方案的制定; ④负责领导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使用、维护; ⑤协调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 ⑥负责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操作技术指南及规范性技术文件并定期进行评价和更新; ⑦提供生物安全相关技术和政策咨询; ⑧批准和发布生物安全相关的技术文件。 4.3 检验科负责人 ①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技术和生物安全工作; ②组织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制度、规程的宣贯; ③组织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培训、考核、体检和预防接种; ④决定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⑤监督有关法规和操作规程的执行,纠正出现的违规活动并有权停止实验; ⑥定期组织对实验室设备各项技术参数的检查和实验室装备的维护保养; ⑦负责实验室紧急情况及事故的处理并向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4.4 实验室技术人员及实验活动辅助人员 ①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按规定接受培训、考核、体检和预防接种; ②按要求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做好实验记录; ③按规程进行常规消毒和意外事件紧急处理; ④发现生物安全隐患或发生事故及时向有关上级报告; ⑤参与相关工作的危害评估及生物安全事故认定与处置。 4.5 安全监督员 ①有权力监督实验室制度、操作规程的实施,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行为或安全隐患有权要求有关人员进行纠正; ②对于发现的严重问题及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或直接向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③做好监督记录。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6-2017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季延中学2017年春高一年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者:鄢彩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1340°角是( ) A .第一象限角 B .第二象限角 C .第三象限角 D .第四象限角 2.已知sinα=,并且α是第二象限的角,那么tanα的值等于( ) A .﹣ B .﹣ C . D . )()4 cos(),2,23(,125tan .3=+∈- =π θππθθ则已知 13 25.A 13 27.B 26 217.C 26 27.D 4.设a ,b 是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已知AB →=2a +k b ,BC →=a +b ,CD → =a -2b . 若A ,B ,D 三点共线,则k 的值为( ) A .1 B .2 C .-2 D .-1 5.若D 点在三角形ABC 的边BC 上,且CD →=4DB →=xAB →+yAC → ,则3x +y 的值为( ) A .165 B .125 C .85 D .45 ) 的值为( 则若x x x 44cos sin ,15.6-= A . B .﹣ C .﹣ D . ) 的大小关系是( 则若c b a c b a ,,,215tan ,55cos ,147sin .7 ===c a b D a c b C b a c B c b a A <<<<<<<<.... )( tan ,.8=∠?EBF AC F E ABC 的三等分点,则是斜边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已知 4 3.33. 3 2. 27 16. D C B A 9.在这四个函数:①y=sin |x |、②y=|sinx |、③y=sin (2x +)、④y=tan (2x + )中,最小正 周期为 π 的函数有( )

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医学实验室的特殊环境通常会造成一定程序的生物污染,包括对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和 环境的污染,这些污染通常主要由处理污染性物质时的操作不当造成。针对实验室生物污染,采取适当的生物安全防护是十分必要的。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是指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的 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个体防护装臵,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 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侵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其 污染。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臵和措施(一级防护),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及规程。 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参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病原微生物实 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 1. 目的 有效地针对本实验室进行全面的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各专业项目。 3. 职责 3.1 科主任负责任命生物安全小组,指导,规范其工作。 3.2 生物安全小组组长负责安全小组日常工作的安排。 3.3 生物安全小组负责科室安全的具体工作。 3.4 分子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小组组织结构: 组长:王志强 副组长:高永旺(兼生物安全监督员) 组员:韩建英杜芳芳冯伟郭丽芳张建华刘欢欢高伟华 4. 工作程序 4.1 生物安全小组组成

4.1.1 科主任指定安全小组组长 4.1.2 经年度考核,从科室成员中选拨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实验室知识的技术骨干,由科主任命为生物安全小组安全成员。安全小组成员任期一年,任期中出现特殊情况科主任可对之罢免。 4.2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维护和检查 4.2.1生物安全小组指定针对安全操作和安全装备的检查方案,至少每年一次。 4.2.2生物安全小组建立安全清单,为回顾性检查提供资料并进行记录,形成《安全记录》。 4.2.3对危险品、危险区进行鉴定并加以标志。 4.2.4实验室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所有的事件和潜在的危险因素。 4.2.5安全小组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对各种紧急情况下应急措施进行培训。 4.2.6若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生物安全小组人员。 4.3警告标记和标签的建立。 4.3.1对不因危险程度的实验工作区进行标志。 4.3.2对高度危险性区域要张贴危险公告。 4.3.3装存危险物质的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其内容应详细。 5. 安全操作规程 5.1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5.1.1在实验室工作区禁止吸烟 5.1.2禁止在实验室放臵食物、饮料及类似的存在有潜在的从手到口的接触途径的其他物质。禁止用实验室的冰箱(柜)储存食物。 5.1.3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应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他的眼睛和面部防护用品。 5.1.4在实验室工作区,病区应穿白大衣或隔离衣,服装应符合实验室设备的要求。 5.1.5应穿着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子。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范本)35118

安全生产管理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经公司研究决定,建立以生产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专职安全员、各部门、各专业班组长为组员的安全文明生产及消防领导小组,在本公司安全部门的领导监督下,形成安全管理的纵横网络。 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姚强 副组长:施林忠 组员:朱广岩王龙省郝灿陈龙杨承玉李均标袁广杰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制定安全生产计划目标和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并监督有关部门、人员切实执行。 2、定期组织各个生产工段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培训。 3、不定期组织生产厂区及宿舍区的安全、防火检查。 4、负责项目劳保用品、防护设施、用具计划的审批。 5、严格执行奖惩制度,根据“微山三利特不锈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奖罚规定”对有关人员实施奖罚。 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对整个现场的安全生产实行网络管理。 二、安全管理网络图

2 / 24实用精品文档

三、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为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公司的安全运行管理水平,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确保公司财产免受损失,保障公司生产稳定可持续发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指导思想 以党的依法治国为指导,达到“五落实、五到位”的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坚持严格管理、严格培训的原则,强化基础安全建设,强化安全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全面促进公司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2、安全质量运行目标 实现安全事故为零,确保全年度安全生产的目标,力争做到“八不一无”,即: 1)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2)不发生重大烧(烫)伤事故; 3)不发生重大气体泄漏事故;4)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5)不发生重大检修机械设备事故; 6)不发生重大误操作事故;7)不发生重大设备故障事故; 8)不发生被盗事故;9)无食物中毒事故。 3、工作措施 (一)强化员工安全意思教育,以零事故为目标,每月对全体员工开展一次安全意识教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全员中树立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树立凡事有章

BF生物安全管理评审程序

B F生物安全管理评审程 序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1目的 评审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保证生物安全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的实现。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评审。 3 职责 中心主任主持管理评审。 中心分管副主任协助中心主任做好管理评审的组织工作和准备工作。 技术管理科负责组织管理评审的准备工作和评审后的改进监督、检查、跟踪、验证。 各相关科室责准备管理评审的输入材料。 4工作程序 评审内容(至少包括) 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 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 近期生物安全审核检查的结果;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由外部机构进行的检查和评审; 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 投诉; 改进的建议;

其他相关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员工培训。 制定评审计划 技术管理科于每年初制订评审计划,原则上每12个月做一次管理评审,当发生重大生物安全事故、组织机构、人员发生重大变化或工作中发现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时,应增加评审,增加评审时间由中心主任决定。 评审准备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向评审参加人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内审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员等)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准备。通知应在评审会前一周发出。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内审结果,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其跟踪报告,外审结果等材料。 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组织准备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 相关部门提供本部门相关的输入资料。 评审实施 管理评审采用专题研讨方式或集体会议讨论法进行。 实验室设立单位主要负责人主持评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作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并就管理体系与国际国内标准的符合性,管理体系与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合性、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作详细介绍。各部门汇报相关情况。 与会者发表评论、讨论、分析,实验室设立单位主要负责人总结,提出整改要求,形成决议。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做好评审记录。 评审报告

最新生物安全体系文件资料

生物安全体系管理 1 目的 1.1为加强生物制品的管理工作,有效地控制生物的购.存. 销行为,确保依法 经营,仓库安全保障,制定本制度. 2 适应范围 2.1适用于生物制品的采购、验收、储存、销售、销毁等管理工作。 3 职责 3.1按此规定严格管理生物制品,保证经营安全. 4 定义 4.1生物试剂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等发 酵生物技术获得的蛋白类制品。 5 内容 5.1生物制品的购进与验收。 5.1.1所购进的生物制品运输途径必须符合原厂申明的储存运输的相关规定。 5.1.2验收生物制品应根据原厂原签发的发货详单进行验收,并作好验收记录,必须含入库时间,品种,质保期,数量。 5.1.3生物制品应在来货运输储藏条件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在1 小时内验收完毕,并交保管员及时入库。 5.2生物制品的存储 5.2.1储存

5.2.2生物质品必须严格按照品种的说明书规定的储存条 件储存。 5.2.3生物质品应做好出入库登记,定期盘点,做好账务相符,如发现差错问题,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以及原厂。 5.3生物制品的出库以及运输 5.3.1生物制品在出库复核时要对品种、数量进行复查核对,并做好出库复核记录。出库时要尽量安排生物制品最后发出,缩短其在保温箱内的时间。 5.3.2运输生物制品要及时,按照规定温度包装,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5.4生物制品的销毁 5.4.1一旦发现生物制品破损、变质、过期失效,应清点登记,单独妥善保管,并列表报告上级领导以及原厂。等候意见处理,不得擅自处理和销毁。 6.仓库污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6.1 目的 为了有效的预防仓库污染,有效的应对仓库突发污染事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 准确,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防止和杜绝仓库污染对周 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仓库的管理,特制定本预案,确保一旦发生仓库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规范、科学、迅速有效地控制。本预案适用于本单位仓库以及仓库周围环境。 6.2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 6.2.1在领导指挥下,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全体成员开展日常督促检查仓库污 染预防与应急处理的组织建立、人员培训、技术和物资等的落实,指挥仓库污染突 发事件的现场和调查处理工作。 6.2.2负责,完善制度、规范措施、责任到人和检查督促,按中心统一安排 办好一切防止仓库污染及安全事故的管理工作。 6.2.3加强预防工作,每个人都要认真负责执行仓库的各项制度,特别是仓 库安全管理制度、各种有毒有害易污染仓库和其周围环境的物品及废物的管理制度

生物安全管理方针、目标、承诺

生物安全管理方针 实验室的管理方针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前,要对所有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水平,防止潜在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开展实验活动过程中,要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贯彻到检验监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围绕生物安全管理,有计划地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当检验工作发生突发安全事件(事故)时,要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 管理目标 1、贯彻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针,建立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努力把本实验室建设成为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环境友好的、符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标准、满足检验和研究工作需要的临床实验室。 2、确保检验科所有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在用仪器设备完好率在99%以上; 3、确保本实验室不发生安全事故。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承诺书 本申请人申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对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告知的内容已清楚、全面了解,将认真履行告知的义务,接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并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1、本单位所报备案申请材料中所提交的所有材料是准确的、真实的、有效的。 2、在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中,自觉遵守《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的要求。 3、建立健全法定代表人责任制,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制度,实行操作人员培训上岗制度 4、根据核准的内容从事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不擅自改变病原微生物检测项目范围。 本申请人保证:如违反了国家有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本申请人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承诺人(签章): 承诺日期:2018年月日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方案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根据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项目副经理为分项安全责任人的安全保证体系,监督和指导各职能部室的安全生产行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设置专管安全的项目副经理,领导各级生产指挥人员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保证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日常工作由安全副经理、安全员负责。在安全副经理、安全员的指导下,组织全体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杜绝盲目指挥冒险作业。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图: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人员和各部门职责: 项目经理: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对本工程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 (2).定期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注意改善劳动条件,关心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3).检查并考核项目部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项目副经理(安全副经理):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2).协助项目经理组织贯彻国家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令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指示。 (3).贯彻安全生产“五同时”的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同样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领导编制和组织实现安技措施计划,监督劳动保护费用的使用,不断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 (5).对各级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6).组织安全大检查,定期召开安全专会。 (7).组织均衡生产,注意工人的劳逸结合,对因加班加点致使工人过度疲劳造成事故负领导责任;对经理责成解决的安全工作或已决定急需解决的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而酿成的事故负直接责任;对虽采取措施,但由于下属人员执行不力造成的事故负领导责任。 项目总工程师: (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对本工程安全技术工作负责。 (2).审批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主管安全技术教育工作。 (3).在审批技术文件和处理技术问题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标准。 (4).在审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革新项目时,符合安全技术规定。 (5).对已提出的技术方面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而酿成的事

畜禽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畜禽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充分认识生物安全在畜牧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链球菌病等新的畜禽疫病不断出现,畜禽疫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近年来,畜禽疫病的发生规律、发病特点等都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疫病药物控制越来越困难,防控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 建设生物安全体系,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措施,通过对人和环境的控制,建立起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使畜禽生长处于最佳状态,已成为防控畜禽疫病的重要手段。 生物安全措施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畜禽疾病的发生与传播,保证畜禽的生产安全性及畜禽产品的安全性,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关键措施 (一)隔离措施 动物养殖场要做到与外界环境高度隔离,使场内动物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1.空间距离隔离。规模养殖场场址的选择要按国家、省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从保护人和动物安全出发,选择在地势高燥、水质和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点,要距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1公里以上,距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厂2公里以上,远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最好建在果蔬基地、鱼塘、耕地边,利于生态循环。在风向选择上,应建在城镇或集中居住区的下风向。 2.建筑物隔离。通过建筑物将养殖场从外界环境中明确划分出来,养殖场内根据生物安全要求的不同,划分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各区之间应建筑围墙等隔离性建筑物。 3.限制进出隔离。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车辆等进出场区,必须进入时,要严格进行消毒;养殖场工作人员限制任意离开场区,必须离场时,离进场都要严格进行消毒;管理区原则上要建设监控室,配备必要的监控设备,用于生产管理和接待介绍,生产区严禁工作人员及业务主管部门专业人员以外的人员进入,生产区内使用的车辆

生物安全控制程序

受控状态:受控版本号:A/0 实施日期:2011年5月1日第1页共7页 生物安全控制程序 1 目的 有效地针对科室进行全面的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 3 职责 3.1 检验科:负责对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管理。 4 管理要求 4.1 实验室生物安全控制 4.1.1 设施和设备要求实验室所用设施、设备和材料(含防护屏障)均应当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4.1.1.1 建筑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设计。 4.1.1.2 实验室应当合理设置生物安全防护区。 4.1.1.3 靠近出口处应当设洗手池及洗眼装置。 4.1.1.4 在实验室应有挂衣装置,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4.1.1.5 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当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面应防滑,不得铺设地毯。 4.1.1.6 实验台面应防水,耐腐蚀、耐热。 4.1.1.7 实验室中的厨柜和实验台应当牢固。厨柜、实验台彼此之间应当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 4.1.1.8 实验室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当设置纱窗。 4.1.1.9 实验室内应当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4.1.1.10 实验室门应当带锁并可自动关闭。实验室的门应当有可视窗。 4.1.1.11 应有足够的存储空间摆放物品以方便使用。 编写:周良喜审核:黄立军批准:肖飞 日期:2011年3月23日日期:2011年4月26日日期:2011年4月

受控状态:受控版本号:A/0 实施日期:2011年5月1日第2页共7页 4.1.1.12 应当在实验室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4.1.2 个人防护要求 4.1.2.1 实验室防护服 4.1.2.1.1 实验室应确保具备足够的符合实验室要求的清洁防护服可供使用。 4.1.2.1.2 不用时,应当将清洁的防护服置于专用存放处。污染的防护服应当置于有明显标记的防漏袋中。 4.1.2.1.3 防护服应当按照相应的要求定期消毒、清洗。若防护服已被危险材料污染,应当立即更换。离开实验室区域之前应当脱去防护服。 4.1.2.2 面部及身体保护在处理危险材料时应当戴防护眼睛、面部防护罩或其他的眼部面部保护装置。 4.1.2.3 手套应当按照所从事操作的需要,算用合适、灵活、握牢、耐磨、耐扎和耐撕的手套,并应当对所涉及的危险提供足够的防护。应当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行手套选择、使用前的佩戴及使用后摘除等的培训。 4.1.2.3.1 应当保证所戴手套无漏损。戴好手套后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 4.1.2.3.2 在撕破、损坏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及时更换手套、 4.1.2.3.3 手套为实验室工作专用。在工作完成后应当摘除并安全处置。 4.1.2.4 鞋鞋应当舒适,鞋底防滑。在从事可能出现渗漏的工作时应当穿一次性防水鞋套。 4.1.3 管理要求 4.1.3.1 管理责任 4.1.3.1.1 实验室负责人对所有员工和来访者的安全负责,并任命一名有适当资质和经验的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协助负责安全事宜。 4.1.3.1.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避免不安全的行为。 编写:周良喜审核:黄立军批准:肖飞 日期:2011年3月23日日期:2011年4月26日日期:2011年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