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着眼在树立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实现有效创新教育。为此,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论题作如下探讨。一、重视实践,拓宽思维,丰富学生的创新源泉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所以我们要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尝试实践,迁移运用,探究创新。如《狐假虎威》这篇童话故事可让学生自编自演;《鲸》这种抽象说理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读读、画画、议议。学生在学中画、画中学、学中创,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课堂教学应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此外,在语文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因为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拥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

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笔者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了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三、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是一个人不墨守成规,渴求标新立异,自觉地要求自己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从超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态度和意愿。新课改将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语言文字其理解的多维性、运用的可变性、内涵外延的丰富性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因此,教师要树立起“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意识,要树立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的意识,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此,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对敢于提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并注意保护这些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因势利导及时展开讨论: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创新激情才能得到激发。思维是认识能力的核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唯有它的参与,才能真正加速和深化对语言文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唯有它的参与才

能培养创新意识。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声、形、光、色的作用,视听结合,可以深化思维训练,促使学生乐学,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小学生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大多依靠直觉形象。小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充分感知事物,在抽象的词语和鲜明的表象之间建立起双向联系,从而不但可以丰富思维内容,而且可以创设多种思维方法。学生在寻求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存在着亟待消除的不确定认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引导学生对课文字斟句酌,在繁中求简,从比较中求真,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四、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

以往的作文教学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得语文教学的效果事倍功半。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作文教学大力倡导学生表达方式的自由,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学生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倾吐,只要文字通顺,言之有序,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思想,都是难能可贵的。作文课上。笔者常常要求学生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自由地表达。在教《长城》这篇文章第二自然段时,笔者让学生说说作者是站在什么位置观察(长城脚下),如果作者移动位置,那么观察角度的不同,映在眼里的景物也不同,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不同(如《长城》的第三自然段的观察位置是长城上,景物就不同了)。于是,笔者在带领学生游览雷州西湖时,尽可能让学生多角度观察。笔者事先布置了几个观察点,让学生自己选择,进行重点观察,结果文章内容完全不一样。学生的作文多姿多彩,千篇一律的现象得到了遏制,也活跃了学生

的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