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相与亚稳态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限流体的相变受表面作用强度和空间大小的影响
纳微空间流体的相平衡
纳微空间流体的相平衡
由于受限流体的非均相属性,会产生与主体流体 完全迥异的相行为
受限流体的相变需满足化学位和巨势同时相等:
l g
l (r) g (r)
(r ) F (r ) dr (r ) Vext (r )
非均相研究背景
化工、材料、能源、环境、生物等学科的交叉与 融合,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的热力学问题,而回 答这些新的、复杂的热力学问题,是现代热力学 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通过研究微观及介观热力学,实现相互作用—微 观结构—宏观性质的直接关联,可深入了解化学 化工的微观过程、洞察微观现象和规律的本质。
Coarse-Grain
Theory& simulation: Coarsed-grain method Experiment: Three-dimensional characteriza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量子力学在研究非均相流体中的作用
量子气体与量子效应简介
第三讲 非均相与亚稳态
L/O/G/O
四种状态的定义
均相:体系内只存在分子作用力范围内(约3个分子直径) 的短程密度波动,且总体表现出均一性。 非均相:体系内还存在超过分子作用力范围的长程密度波 动(涨落),总体上表现为非均一性,这种波动往往受周 围其它力场的作用而引起。不包括传统的多相体系。 稳态:体系的能量最低,处于平衡态,可长期稳定存在。 亚稳态:体系的能量处于局部较低,可在一定范围、一定 时间内存在,但给予扰动后,有向稳态转变的趋势。亚稳 态是非平衡中的特例。
巨势 自由能(A)
局部密度
材料提供的外场 主体化学位 均相时为0
均相条件下气泡成核能垒与成核速率
80
12
60
40
/kT
8
Experiment by Sinha Experiment by IIand Theoretical prediction
20
0
-20
CNT Theoretical prediction Simulation data
水在固体壁面分布
空气会在固体壁面富集,而水被排斥,产生耗损现象
混合流体内非均相成核——纳米气泡
纳米气泡在疏水固体表面的三维密度分布
空气固体壁面富集程度越高,气泡越容易形成
混合流体内非均相成核——纳米气泡
纳米气泡自发形成的条件及临界尺寸

20
33o
25o
18o
15
g
Rc
H
w=0.01water w=0.05water w=0.10water
非均相的多尺度研究方法
“由于这一巨大成就,整个化学正经历一场 革命性的变化,并使得化学不再是一门纯实 验科学” 宏观性质 Result 纳尺度结构
Phenomena, Properties, low
分子密度分布
电子密度分布 Schrodinger O-Z Equation
Molecular Simulation, Classical DFT
纳微空间流体的结构
Local density profiles for methane in a slitpore with Strong adsorption field
流体在受限孔内的密度分布与主体密度和温度的关系
纳微空间流体的结构
水分子在不同宽度受限孔内密度分布与取向
纳微空间流体的结构
流体在粗糙壁面的三维密度和能量分布
亚稳态与临界成核
相变的本质是气泡、液滴、晶核等新核的形成, 新相的形成必须克服新核成长所需要的能量,即 越过成核能垒; 相转变均是在亚稳状态下发生的; 新核形成的初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当形成的新核 达到临界成核半径时,此时对应的能量为成核能 垒,跨过此状态后,新核继续生长,直至稳定状 态;
GCEMC simulation data Metastable states Prewetting transition
*
2
1
0 0.010
0.012
0.014
0.016
0.018
0.020
0.022
b*
Adsorption hysteresis
纳微空间流体表征材料结构
基于流体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孔径内的吸附曲线, 确定材料的孔径分布
CO2在[P(C4)4][Tf2N]周围 的3D分布
CO2在[P(C4)4][Tf2N]周围 的2D截面图
大分子周围小分子的溶解平衡
298.2 K时, CO2在不同[Tf2N]-离子液中的溶解度
亚稳态与临界成核
亚稳区具有不平衡状态的特征,是物相在理论上不 能稳定存在,而实际上却能稳定存在的区域; 在亚稳区内,物系不能自发产生新相,要产生新相, 必然要越过亚稳区,这就是过饱和产生的原因; 在亚稳区内虽然不能自发产生新相,但是当有外来 杂质存在时,或在外界能量影响下,也有可能在亚 稳区内形成新相,此时使亚稳区缩小。
P l P kBT l ln S
local
Pl P
local v
S
local
2 kBT l local 1 ln S 0 RP P
2 R
(r ) F (r) dr (r) Vext (r)
纳微空间流体的结构
在纳微空间内,流体受到材料表面、孔壁的吸引 (排斥)作用,产生非均相分布,导致与均相流 体迥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
材料表现为吸引作用时,流体在受限空间内富集;排 斥作用时,流体在空间内耗损; 流体在受限空间内的富集(耗损)程度与主体流体的 密度、温度相关。
纳微空间流体的相平衡
四种状态的关系
均相
主体流体
非均相
外力作用流体、受限 流体、临界流体
稳态
平衡体系
亚稳态
可在局部稳定存在, 但有向最终平衡转变 的趋势
从均相到非均相,从平衡到非平衡
非均相研究背景
化学化工的发展已从传统的单元操作向多层次多 结构转变;
新技术特别是微化工技术在环境、能源、材料、 生物、医药、农产品化学等方面的应用倍受重视; 由化学化工技术开发的纳米材料、纳米复合材料、 结构功能材料又会极大地促进化学化工的发展;
d l p R h
*(r) 1.0
0.5
0.0 0 2 4 6 8 10
r/f
Particulate-liquid density profiles as a function of particulate size, 1, 5, and 10
大分子周围的小分子流体结构
CO2在离子液体周围的三维密度分布
理论、分子模拟与实验的关系
非均相流体研究对象
纳微空间内流体——吸附、溶解、相变、材料结 构及性质表征; 纳米球表面流体 ——表面张力、线张力、润湿与 预润湿; 固体表面流体——润湿(亲水改性)、去润湿 (超疏水疏油改性)、纳米气泡; 此外,受限空间还有改变纳米粒子分散性、晶体 结晶、过程强化等重要性质。
空气–水气泡成核自由能曲线
晶体成核——气体水合物的形成
气体水合物的笼状网络结构
I型水合物的整体结构图及小胞腔(512)和大胞腔(51262)的结构图
晶体成核——气体水合物的形成
水合物中的氢键网络形成过程
晶体成核——气体水合物的形成
CO2在水合物中的三维密度分布
3D密度分布
2D密度剖面图
空气-水的混合物在疏水固体表面的密度分布
0.3
0.9
*
0.2
Gas (A) Gas (B) Gas (C)
*
0.6
Pure liquid Liquid (A) Liquid (B) Liquid (C)
0.1
0.3
0.0 0 1
z/l1/2
2
3
0.0 0 1 2
z/l-1/2
3
4
5
6
溶解空气在固体壁面的密度分布
非均相的多尺度研究方法
根据物质微观和介观规律,用演绎的方法来推测 宏观尺度的性质; 将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入 热力学研究,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 借助于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发展先进的分子模 拟技术,考察复杂体系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 理论与分子模拟研究,可以回答实验难以解释的 新现象,发现新现象和新规律,可以大大减少相 关实验。
晶体成核——气体水合物的形成
不同水合物形成所需克服的成核能垒
气泡(液滴)成核理论
经典成核理论 (a)均相成核
.
气液界面张力
超饱和度
homogeneous 4 R2 l vl kBT ln S
critical
成核能垒
16 3 3 l kBT ln S
2
* J K exp kBT
成核速率
ln(S)
4 20
-40
0
1
2
3
R
4
5
6
7
30
40
50
60
70
80
90
T (K)
Nucleation free-energy barrier
Nucleation ratio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非均相成核——液滴在壁面形成过程
液滴在壁面成核 过程中密度变化 的切面图 临界液滴
47.26 kg/m3 16.58 Å
2.68 Å 19.21kg/m3
63.98 kg/m3 38.42 kg/m3
10
25.69 Å
2.41 Å 30.74kg/m3
47.79 Å
2.35 Å
kB T
5
0

-5
av g
42.26 kg/m3
-10 0 10 20 30 40 50 60
R (Å)
The overall PSD derived from the new model, simulation, and geometric analysis

纳米颗粒表面流体的结构
纳米颗粒与流体在尺度上存在高度非对称,导致 颗粒表面流体密度发生波动
2.0
v
1.5
p=1f p=5f p=10f
(b)非均相成核 hetrogeneous homogeneous f
f 1 cos 2 cos 4
2
来自百度文库
液固接触角
气泡(液滴)成核理论
分子尺度的密度泛函理论(DFT) 描述均相与非均相成核用同一个模型
. 考虑了:( 1)局部超饱和与主体超饱和的不同 (2)弯曲表面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非均相成核——液滴在壁面形成过程
液滴在不同表面成核后的形貌及密度分布
非均相成核——液滴在壁面形成
非均相成核能垒均小于均相成核能垒; 随着壁面疏水(溶剂)能力越强,成核能垒越小,而成 核半径变化较小; 当成核能垒为零,即液滴自发形成。
液滴在不同表面成核后的密度分布及成核能垒变化情况
混合流体的非均相成核——纳米气泡
量子力学在研究非均相流体中的作用
确定原子(基团)的电荷分布及带电性质; 构建分子力场(全原子力场、联合原子力场); 研究化学反应中过渡态产生的过程及机理。
统计力学在研究非均相流体中的作用
基于量子力学构建的通用力场,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描 述非均相流体的密度和能量分布,由此得到宏观性质; 基于量子力学构建的通用力场,采用分子模拟(MC模拟 和MD模拟)的手段,表征非均相流体的微观结构,由此 得到宏观性质; 分子模拟可以得到更精细的流体微观结构,但对自由能表 征的精度仍需提高。统计力学理论对流体微观结构表征相 对较弱,但易于拓展应用于复杂体系和高度非对称体系。
巨势 自由能(A) 局部密度 材料提供的外场 主体化学位
纳微空间流体的吸附曲线
气体吸附通常表示为第一类吸附等温线
Isotherms for the adsorption of SF6 in slit pores
纳微空间流体的吸附磁滞线
4 3
从热力学角度上说, 纳微材料对气体的 吸附和解吸过程均 处在亚稳状态,而 真正的平衡存在于 相变(预润湿转变 ) 过程中。
空气—水均相体系的气—液界面密度分布
0.8
0.16
0.12
液体展现通常的 界面形貌,而气 体则会在界面形 成富集。
0.6
*
0.4
A B C
0.08
0.04
0.00 -3
-2
-1
0
1
2
3
Liquid phase
0.2
Vapor phase
0.0 -4 -2 0 2 4
z/l
混合流体内非均相成核——纳米气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