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进的地理舞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历史演进的地理环境舞台我们已经习惯于在时间隧道里探求人类文明的成长足迹,却常常无视人类文明的永恒载体——地理环境。人类的生生不息、社会的运行演进都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试着用地理的眼光重温中国古代的峥嵘历史。

地球是一位神秘的母亲,她用45亿年的时间孕育出天地间唯一集智慧、情感、理智和创造力于一身的生命体——人类。(录象)“人类的历史在4500页的书中只占了2页”45亿年的沧海桑田和潮起汐落赋予了地球完整的四大圈层: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温暖适宜的地理环境终于孕育出勃勃生机的人类,也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人类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图)

蒙上天的眷顾,距今7000—4000年前,非洲和欧亚大陆陆续出现了灿若星辰的古代文明,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人称“四大文明古国”。这四个地区何以润养出瑰丽浑厚的早期文明?她们拥有哪些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1、位于北纬30度上下的热带、亚热带,温度适宜动植物生长;2、依傍大河而生:古埃及文明孕育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发祥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开端于印度河流域,中华文明则渊源于黄河流域,河流提供了生命的水源,并泛滥冲击产生肥沃的土地,使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能够发展农业、收获粮食,繁衍生息。)只有这样的地理舞台才能润养出这样的文明古国。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黄河文明不是最悠久的,却是唯一延绵连续没有中断的。无论是古代埃及、巴比伦还是古代印度,都曾经遭到波斯、罗马或阿拉伯世界的侵入和征服而导致当地古老文明的中断和消失,今天的当地人早已不是当年的主人,今天的当地文化早已失去当年的渊源。只有中国保持着五千年前的民族、历史和文化从不间断,为什么呢?能否从中国的地理环境(地形特征)上找到一些根据?(中国的地形特点:东面涌动着烟涛浩淼的海洋,西北和北面横亘着漫无边际戈壁和荒漠,西面耸立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南面曼延着荫翳潮湿毒蛇猛兽出没的热带丛林〈三四千年前中国气温比现在高,南方湿热异常绝难通行〉),这种封闭的地理空间阻隔了外力的军事征服、政治统治和文化渗透,保证了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贯性、连续性。

中华民族的魅力不仅在于她的源远流长和纵横连贯,还存在于她九九归一、终成一统的庞大气势。欧洲同中国幅员相近,中国大陆一国独存而欧洲却演变成33个国家,这种迥异除了有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差别以外,能不能从地理环境上寻找两地分与和的奥秘呢?(中国水系图:让你想到了什么?)水是生命之源,中国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黄河、长江、珠江横贯东西,汉水、淮河把黄河长江联系在一起,灵渠又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无数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在地理上将中国连结成血脉相通、宜合不宜分的整体,各地之间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相通和休戚相关。这正是建立统一单一政权的前提。而欧洲的多瑙河和莱茵河没有密如蛛网横亘交织的支流,它们流经的区域又被高低不平的山区硬生生分割了开来,所以各地之间很难像中国那样产生民族认同感和统一政权。“同饮一江水”的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一个庞大统一的国家。

综上所述,在最初懵懂荒蛮的岁月里,地理环境几乎成为主宰人类及其文明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诞生的唯一依据。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它又影响着早期文明的兴与衰、民族政权的分与合。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地理环境因素还深深镌刻在每个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等各个领域。古代许多政治家和军事家都对优势地理情有独钟。(出示材料)材料一:“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

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两段材料中政论家贾谊和军事家诸葛亮在地理环境问题上有何共识?同时期的另一位史学大家司马迁对此却似乎另有高见:

材料二:“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龙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史记》名家荟萃,观点却不尽相同。请同学们结合史实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学生畅谈)。“百二秦关”和“青天蜀道”的地形优势确实是秦国制六合与与蜀汉霸一方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最终呢,肴函还是原来的肴函,雍州还是原来的雍州,蜀道也还是原来的蜀道,秦国却“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贻笑大方;蜀汉的“汉室之业”也被司马昭击得粉碎。因此,地理环境直接影响政治兴衰和军事成败,但是当政治、军事本身没有了积极进取的时候,再有利的地理环境也难以发挥其优势。

政治军事上是这样,在经济呢?

材料三:“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nou),果隋赢蛤(ha)不侍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智窳(yu)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

......。”——《史记·货

.........,亦无千金之家

殖列传》

由于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人民获取食物比较容易,所以“无冻饿之人”。也是由于自然环境优越没有生存压力,不求进取,所以生产能力落后,也就“无千金之家”。意思是,江南“无冻饿之人”和“无千金之家”的经济局面都是由优越的地理环境决定的。果真如此吗?就你对江南经济的了解谈一谈你对此的看法。(同学谈)汉代江南的落后是由于开发晚,地处偏远;唐宋以后,由于北方战乱人民南迁等原因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富甲天下,商贾之人亦多处于此。所以司马迁尽管很有见地,但仍有失偏颇。因此,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万万不可小觑,但必须和人的因素相结合。

文化上呢?

材料四:“书派之分,南北尤显,北以碑著,南以贴名。北碑为方笔之祖,遒健雄浑,峻峭方整。南帖为圆笔之宗,秀逸摇曳,含蓄潇洒。画学亦然,北派擅工笔,南派擅写意。音乐上,北曲悲壮,南曲靡曼。词章上,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历代书法、绘画、音乐、文学的作品风格无疑带有地域特征,但也不绝对,比如,李清照从北方辗转南方,其作品却从“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典型的婉约淡雅转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慷慨激昂,与社会的政治局面、人生阅历等不无关系。因此,地理环境的多元化决定了文化的多元化,但也不能不考虑人文因素。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不同的人文环境下,地理环境起作用的程度却不尽相同。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地理环境所发挥的作用更是大相径庭。最后,我们不妨走进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去看一看。问题1、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什么一再反复地出现激烈的民族斗争?延至近代乃至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战争为什么戛然而止?

整个古代史上,从先秦的北狄到明清时期的蒙古、满洲,少数民族的金戈铁马踏出的战火和硝烟久久地弥漫在在中国的北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甚至几度冲破长江殃及南国。汉唐明等历代统治者殚精竭虑的“文治”和“武功”都只能是权宜之计,不可能根本扑灭北方各族南下的欲望和决心,而延至近代乃至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战争戛然而止,各民族睦睦拥拥,再也没有当年的争夺与拼杀,为什么?(如果学生提到民族区域自治等政策,古代汉唐时期也有过当地人治理当地人等怀柔政策,还有和亲、岁比币的笼络,更有唐太宗“爱之如一”的博大胸襟,但都不能彻底阻止他们“南下而牧马”的军事行动)

让我们先到悲壮和凄凉塞外古诗中去感受当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