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提高了集群企业的创新效率和创新收益,企业空间集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获取创新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术。集群中出现的产业融合趋势既是知识溢出的原因也是知识溢出所导致的结果,而产业集群和技术集群存在复杂的关联性,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演进和发展。集群企业组织信息结构的形成和演化降低了知识流动和信息传递的成本,背景导向型人力资产的资产专用性的降低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并且推动了知识溢出。
关键词:集群知识溢出产业融合技术集群
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和知识溢出效应关系分析
美国的硅谷、我国台湾的新竹工业园区这样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的学者的注意,世界各国政府也纷纷制定产业发展政策,试图促进和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但是,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集群发展政策却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大多数的高技术工业园区并没有获得集群式发展所必需的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联动效应,而往往只是技术上孤立和分散的企业的地理位置上的邻近。那么是什么因素使得集群企业与非集群企业相互区别呢?集群企业如何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集群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活动中是如何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呢?相对于同一产业内的非集群企业而言,集群企业是否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对于以上问题的解答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实际上,集群企业往往由于集聚所带来的拥挤效应而需要为其生产所需的投入要素支付更高的价格。例如,与集群外部的同行业的企业相比,位于硅谷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工资和房地产成本,其融资成本也相对较高。显然,那些认为集群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和获得更好的服务的观点不能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集群企业之所以选择加入集群是为了获取在其他地区无法获得的作为创新所必须的投入要素的知识,知识溢出在集群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地理空间的相互邻近方便了知识和信息在创新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并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与创新所需的资本和劳动相比,知识在企业研发活动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并且更加难以获得。由于知识固有的外部性,企业的创新收益不仅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研发活动,还取决于集群内其他企业的创新行为,企业可以从其他企业的创新活动中获得知识溢出带来的额外收益。
知识溢出是指一个企业的研发活动对其他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Globerman(2005)的研究发现,知识溢出是高度地域化的,加拿大部分地区的信息技术企业比那些相互距离较远的企业获得了更快的发展。Effie Kesidou (2008)通过调查发现地理上集中的企业间的知识溢出效应会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收益。波特认为(Porter,2000),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的供应商、服务商、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相邻产业内的其他企业地理区域上的集中可以提高
企业的生产率并激励创新,集群对于企业的创新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与技术上和生产上相互联系的企业的地理邻近可以方便知识和经济资源的共享,位于同一集群内部的企业可以比集群外部的其他企业更容易地获取创新所需的投入要素和技术知识。集群中的企业生产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因而加剧了产业竞争,但是在集群内部企业间还广泛存在着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合作与协调(Porter,1998;Bengtsson,2004),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和顾客合作带来的协调效应与企业的创新绩效正相关。集群还建立了企业之间、企业和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联系(Yang,et al,2009),集群中的创新网络促进了这种技术合作和知识的流动。集群作为一种中间层的网络组织降低了知识转移和知识利用的交易成本,同时保持了企业之间在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相对于孤立而分散存在的企业和产业而言,集群中的企业在知识的产生和知识溢出方面有其独特的合作和分工机制,知识溢出可以被视为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Lai,2005)。
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的途径和保障机制
为了明确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势来源,有必要把集群企业和非集群企业在知识生产、创新合作、产业形成与发展演化等不同方面相互比较,以发现集群相对于独立而分散的单个企业的独特优势。
(一)集群中的产业融合趋势与知识溢出
知识溢出不仅发生在同一产业内部,相互关联的不同产业之间也会有知识溢出。产业集群中多个技术和产业关联效应较高的产业同时并存,这些产业之间有很高的技术互补性,相互提供产品和技术。在集群形成和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其产业构成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产业融合趋势。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不同行业相互作用形成新产业的发展过程(罗文,2005)。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具有技术关联的相近或相近的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诞生出了新的产品和技术。在产业集群内部,为了技术发展和生产的需要,往往同时存在着位于同一价值链上的相互关联的不同产业内的企业,它们在生产和创新活动中相互合作,共享新的技术和新的知识,形成了共有的知识基础。这些知识的交叉和结合,常常会创造出全新的技术和产品,这些新的产品和技术综合利用了原有的产业的知识和技术,而又具有原有产业所没有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如新兴的生物芯片技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等等。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处于不同产业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既要与其他产业内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分享本行业的技术和知识,同时还必须不断地向其他产业的企业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这种双向的知识溢出是产业融合的必要条件。产业融合为集群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了产业演进,避免了集群的衰落,延长了集群的生命周期。
(二)产业集群内部的技术集群与知识溢出
新的知识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孤立的,由于高新技术的复杂性,需要多个相关的技术同时发展和进步才能产生全新的产品,一种新的技术或产品的研发
和生产需要多个知识主体的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由于产业间的技术关联和价值链上的生产活动的关联,在集群的技术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多个技术集群,因此在产业集群中技术是以技术集群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这些技术集群通过技术关联相互作用,一项新技术的发展对其他技术具有带动作用,技术集群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溢出的过程,在产业集群和技术集群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性(刘慧,2005)。(三)背景导向型人力资产与知识溢出
任何组织的活动都包含着信息加工的因素,不同的组织信息结构需要参与人拥有相应不同的信息加工技能即人力资产。个体参与人的信息加工能力在其数量和性质上各不相同,组织的参与人必须选择自身人力投资类型的策略性决策。根据参与人基于心智程序的能力和技能的适用性和可转移性可以把人力资产区分为功能层级制下的个人型人力资产和水平层级制下的背景取向型人力资产。背景取向型心智程序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其价值不能在不同的组织中自由转移,有效使用认知和判断协同机制所需的技能一旦获得,便只能和同类型的参与人合作才是有价值的,他们之间的持续合作会促进背景取向型人力资产的有效性,背景取向型人力资产比个人型人力资产具有更高的组织专用性。在产业集群内部,同一行业内的不同企业之间的组织信息结构和组织类型往往具有相似性,它们采用相同的技术和生产方式生产相同或类似的产品,因而大大降低了背景取向型人力资产的组织专用性,具有背景取向型人力资产特征的雇员在离开原有的企业之后,可以很容易地到这些与其原有企业具有相同的组织结构和类型的企业中去工作,而不用担心其背景取向型人力资产的价值的下降。其原有的技术和知识可以较快地适应和应用于新的企业,而不会产生额外的交易成本。因而,集群促进了具有较强背景取向型人力资产的雇员在集群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流动,这些掌握了创新所需的技术和知识的雇员在企业之间的流动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知识和技术,进而提高了知识溢出效应。
(四)产品设计的模块化与知识溢出
随着技术和产品的复杂性不断提高,集群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模块化的创新模式。在模块化的创新模式下,产品的设计工作被划分为基于一定的设计规则而相互封闭的模块,通过模块的组合和分解就可以进化出不同的产品。模块化的创新模式提高了设计的选择权和产品进化的可能性(鲍德温&克拉克,2006)。为了能够完美地把相互独立的模块组合在一起形成产品,必须在事前规定完善的设计规则和连接界面,这就需要分别处于不同行业和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的企业和研发机构通力合作。这种合作的基础就是相互关联的技术和产品信息的充分交流与合作,每一个企业都必须对其他企业的研发工作和技术进步有足够的了解,在这种合作过程中,知识溢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五)大学和科研机构与知识溢出
在集群内部,作为知识生产的发源地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存在,也推动了知识溢出。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往往会接受企业的委托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而很多拥有技术和产品的专利的科学家也常常会自己创业,生产和销售研发成功的产品。大学还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了创新所需的专门人才。实证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