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

这样的一堂课无疑是最成功的。下面结合笔者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景创设进行的探索谈一点体会:

一、问题情景的创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感官不能被调动,思维不能被激活,不能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情景,也就是说体现不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就不会有良好的学习成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以及形成过程,必能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问题情景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

学生对数学的感知首先是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开始的,同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直接经验和已有体验又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数

学的重要资源。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指导与帮助正是学生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外部条件,但只有在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深入了解下,才可能较好地创设情景并把握课堂。所以在创设情景时,教师在把要探索(认知)的内容进行问题

设计时,应尽可能使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因为这样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即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建立某种联系),才能使它内化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这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同时也有助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由于师生在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经常会导致双方对客观世界和外界信息的感知、理解、判断以及观察问题的角度产生偏差,如果教师忽视这种偏差不仅不利于情境功能的发挥而且会给我们的数学教学造成一定的障碍。

三、利用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类比的方法创设问题情景

学生的认知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和经常用的

知识,有些已经进人了他们的潜意识。如果教学中能和学生的这些知识做类比,那么将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旦接受也会被学生牢牢地掌握。而现代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让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再现于课堂之上。

四、用延伸问题来创设问题情景

例如,在三角形部分有这样一道题:在△abc中,∠a=50度,又bt平分∠abc,ct平分∠acb,ct,bt相交于t,求∠btc的度数。这是一道基础题,考察了学生角平分线与三角形内角和。如果仅仅让学生解决这道问题,教学就有些平淡了,应该再向深处挖掘,进一步深化学生认知结构。笔者进一步提出了如下的问题:若∠a=x 度,你能用含x的式子表示∠btc吗?这看上去是一小步,仅仅是把50度换成了x度,数字换成了字母,实际上却是一大步,它巩固

了前面的关系式,建立了∠btc与∠a之间的联系。当问题解决了,再紧追一问:当x等于多少时,∠btc=50度?这就成了一个方程问题,充分利用了前面的问题情景,不仅巩固了知识,也发展了知识,对于学生发问、思考都是有利的。

五、利用联想来创设问题情景

在数学中,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让学生较多地接触,适当地总结,是有利于学生提高的。要联想有没有做过条件或结论类似的题目。例如:题一:线段ab的中点为c,线段ac 的中点为d,若线段bd的长度为5厘米,那么线段ab的长度是多少?题二:已知∠aob的角平分线为oc,∠aoc的角平分线为od,若∠bod的度数为50度,那么∠aob的度数是多少?这两道题目的考查角度不同、但方法完全一样,对于初一的同学学习几何问题是很好的。利用联想来创设问题情景的关键是要找出问题相似的地方,或“形似”(条件或结论一样),或“神似”(方法或思路一样)。“形似”我们称之为一题多解,而“神似”我们称之为多题一解。

六、利用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来创设问题情景

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明勾股定理的过程,讲我国古代的经典数学巨著《九章算术》等。再引入正题,这时学生的兴致已经调动起来了。数学的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而创设问题情景只是一个手段。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也不仅这几种,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自身知识的不断丰富,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教育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