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宝福局咸丰大钱的铸造工艺_黄林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宝福局咸丰大钱的铸造工艺

◎黄林华(福建博物院 福建福州 350001)

【提 要】从中国古代铸币史、宝福局咸丰大钱的铸造背景、铸造工艺的延续性及唐至清末历代遗存的钱币实物测量分析,说明清咸丰大钱的外形符合母钱翻砂工艺的铸造特点,之所以与同时期其他铸币局铸造的大钱外形存在明显不同,是铸造时砂型造型采用不同的分型面所致:宝福局铸钱是以母钱的正面为分型面,因而钱缘侧面与穿口均呈坡形,脱模斜度明显;其他铸币局则是以母钱的厚度中间为分型面,穿口较圆润,钱币外缘侧面呈“虬脊”状。【关键词】宝福局咸丰大钱 母钱翻砂工艺 脱模斜度 分型面

用范铸法时是必要的,而翻砂法铸钱只要操作仔细、保持砂箱垂直上升,母钱有无拔模斜度都能保证脱模质量”;也有观点认为“穿口由面向背倾斜的宝福局咸丰重宝大钱,是采用范铸造技术而非同模翻砂所铸造的大钱。”

这些现象和观点的存在是否表示宝福局是采用范铸技术来铸造大钱的呢?

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 咸丰朝宝福局铸造大钱采用的应是翻砂工艺。

一、 从中国古代铸币史的角度来分析宝福局应采用母钱翻砂工艺铸造大钱

学术界普遍认为,从中国古代铸币史来看,先秦时期由于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在约公元前六百年左右的春秋中晚期就开始以冶铸法来铸造钱币,直至清末采用机器制造货币。根据生产工艺的发展鼓铸货币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先秦至西汉时期,以平板范竖式浇铸工艺为主;新莽至南北朝时期,卧式叠铸工艺盛极一时;唐以后至清末机制币出现以前,则主要采用母钱翻砂工艺铸钱。 母钱翻砂技术的使用是由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决定的,是古代工匠们智慧的结晶,是生产力大发展的表现,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铸钱的大量需求。该工艺以母钱为模,砂为造型材料,造型后砂型不需干燥与焙烧便直接用于浇铸,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砂型用后即毁,无法保留,现在已很少发现唐以后有钱范出土,它是平板范竖式浇注工艺的延伸与发展。

2004年宝鸡发现唐乾元重宝钱树具有明确的母钱翻砂铸造特征。唐宋时期铸钱留有的重印特征也是母钱翻

清道光至咸丰初年,由于长期以来吏治败坏、水利失修、自然灾害频繁,加之鸦片输入造成的白银外流、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所需的庞大军费开支以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巨额赔款等问题导致国家财政濒临崩溃的边缘,咸丰帝不得已打破祖制开铸大钱以弥补亏空,最多时全国共有二十几个铸币局开炉铸造。期间,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通过不断的减重、以铝铁充铜等手段铸造大钱,造成铸币版式复杂、币制混乱。大钱是一种虚值货币,靠扩大铸币面值的办法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因币值过大,严重违背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原则,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结果造成官钱信用不存、物价飞涨、各地百姓纷纷拒用的局面。

与全国各地铸行的大钱因不断贬值受到市场抵制甚至出现停铸局面不同的是,地处偏远的福建宝福局铸造的大钱却以谨慎的态度、坚持不减重的铸行原则,受到了百姓的拥护,顺利进入流通领域,对稳定市场货币流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宝福局铸造的大钱用材精良考究、钱体雄浑厚硕、形制优美端庄、钱文别具一格、书法苍劲有力,至今仍为收藏爱好者所追捧。

仔细对比宝福局与其他铸币局铸造的大钱,外形明显不同:宝福局大钱多以紫铜铸造,钱型硕大厚重,钱币面径略大于背径,面穿边长略小于背穿边长,钱缘及内穿均呈坡形,有明显的脱模斜度;而其他铸币局如宝泉局、宝源局、宝苏局、宝河局、宝昌局等铸造的大钱外缘中高而两边向下斜削,呈“虬脊”状,穿口面背均向内倾斜,形成棱形凸起。这是否说明二者采用的铸造工艺有所不同呢?

有研究认为“铸币所用的母钱具有脱模斜度,在使

砂技术明确的有力证据,这是以往范铸工艺所不能解释的[1],因此唐以后主要采用翻砂技术铸钱。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冶铸·第八》中有一段关于翻砂铸钱的记载: “凡铸钱模以木四条为空匡,……以母钱百文(用锡雕成), 或字或背, 布置其上, 又用一匡如前法填实, 合盖之, 既合之后,已成面背两匡, 随手复转, 则母钱尽落后匡之上, 又用一匡填实合上,后匡如是转复, 只合十余匡, 然后以绳捆定……”便可浇铸。即每匡用一百枚小平钱的母钱为模, 正好压印一匡钱币的型腔, 由此循环往复,连续作业,浇铸后就可得到所铸钱币。

福建铸钱始于唐会昌五年(845),会昌开元背“福”钱的铸造工艺已采用翻砂法,只是工艺原始,铸工粗略,品相佳者极少;宋代福建建州丰国监沿袭唐代母钱翻砂工艺,其冶炼铸造工艺技术已相当先进,名列全国四大钱监之一,日工产量高于明代铸钱水平[2];明清时期福建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制钱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闻名于世的德化瓷器、寿山石雕刻、脱胎漆器的精湛工艺,也强有力的保证了母钱翻砂技术对雕母制作的高精要求。这些都使我们很难想象在清咸丰时代还会舍弃先进的翻砂工艺而采用范铸工艺来铸钱,因此笔者认为当时宝福局应采用翻砂技术铸造大钱。

二、 宝福局咸丰大钱的铸造背景决定了宝福局只能采用母钱翻砂工艺铸钱

清咸丰时期,一方面福建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另一方面,为稳定市场民心急需增加货币供应量。咸丰三年六月十八日,福建巡抚王懿德在上报的奏折中称:铸造大钱“事关创始,自应奏明请准,再行筹办。但闽省值军务紧急,经费不赀,民用支绌之际”,“在籍绅士尚书廖鸿荃等呈请变通,以济时艰”,“不得不照该绅士所议,先行办理”[3]。由此可见,福建军情十分危急,已到了来不及奏明请准,就先铸大钱以济时艰的地步。在这种时事维艰、财政窘迫的情况下,生产力低下的范铸工艺显然不能满足福建解决财政困难的迫切需要。

三、 短期内骤然改变铸钱工艺的做法是不现实的 《福建货币史略》[4]收录了宝福局咸丰通宝“铁范铜”钱的实物拓片(见105~106页图41、43、44),以及宝福局咸丰通宝铁母和金口未开雕母的实物拓片(见106页图45、114页图64、121页图82),这些都是宝福局采用母钱翻砂工艺铸钱的实物资料。清代鲍康所著《大钱图录》记载:“每改元铸新钱,先选至洁之象牙刻作钱样,呈钱法堂侍郎鉴定,然后以精铜凿成祖钱。其穿孔(局呼金口)非钱局人不能凿,再用祖钱翻砂铸母钱。以后开铸,则悉用母钱印范。颁发各省者,亦谓之母钱。”也就是说,雕母的制作是及其严格的,必须经过钱法堂侍郎鉴定以后才能将穿孔(金口)由指定的钱局人凿开,开始用来铸造母钱。金口未开的雕母,就是当年来不及通过鉴定或是未能通过鉴定被淘汰的,严格说它们不属于正式的雕母,却可以说明当时是采用母钱翻砂工艺来铸钱的。

在两宋时期的铁钱流通地区,曾经发现少数铜钱,其形制及钱文特征与铁钱完全相同,钱币界称之为“铁范铜”,认为这是当时制成铁钱的砂型后为了观察砂型的效果,先将铜液注入浇注出一批铜钱。因为铸造这种铜钱的目的是为了鉴定铁钱的范,故称“铁范铜”,也有学者认为“铁范铜”就是“铁母”[5]。 因此,咸丰通宝“铁范铜”钱应为使用母钱翻砂法的铸钱或铸母,说明咸丰铁线是用母钱翻砂工艺铸造的。

咸丰朝宝福局铸造铁钱是在咸丰五年。时任福建巡抚的吕佺孙于正月初八急奏朝廷:“闽省钱局,鼓铸乏铜,筹议改铸铁钱,以充民用。下部知之。”[6]由此福建开始铸造铁钱。

每个钱局为铸钱所制定的各个工序的程序都是相对固定的,应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技术及作业人员队伍来保障铸钱质量。虽然这种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人员的变更会作一些调整,但改变不可能是跳跃式的突然发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将铸钱工艺从范铸法变革为翻砂法的理由不充分,因此笔者认为当时宝福局应沿袭一贯的翻砂技术铸造大钱。

四、历史遗存的实物可以提供直接证据证明宝福局采用母钱翻砂工艺铸造大钱

钱币铸造完成后为锉磨毛刺飞边其外缘都需加工,特别是钱体相对轻薄的铸币外缘侧面已几乎观察不到脱模斜度,而对于钱币的内穿侧面却很少加工锉磨,留有明显的脱模斜度的痕迹。因此,为了更具说服力,笔者通过对福建博物院收藏的大量唐至清末钱币实物的穿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