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发表时间:2011-08-16T17:07:21.047Z 来源:《学英语》(高中教师版)2011年第40期供稿作者:祝群惠

[导读] 泛听如同英语泛读一样,不求听懂每个句子,只要听懂大概意思即可。

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英语组祝群惠

在教学过程中一谈到听力,很多学生都会觉得很头疼。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只是在机械地重复听那些材料,而没有目的和针对性,也不讲求具体的方法。

其实,听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平时多加练习,日积月累。在很多人的眼里,听力可以说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道难关。有不少学生,书面技能很高,但是听力却差得很远。究其原因,平时练习的太少。在英语学习中,应不断努力去加强听力练习,同时借助听觉,大量、快速地复习学过的单词和词组,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因此,英语的这些技能都是息息相关的。在这里,笔者想介绍一下提高听力能力的一点见解。

1.首先,讲讲朗读对听力的影响。

学生对英语的发音把握不准,日常学习中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或者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未及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导致学生的发音与标准音差距较大,在听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准确辨别英语单词,甚至对很多已经熟悉的词汇都无法及时作出反应。在朗读时,大量正确的单词和句子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记入脑中,而另一方面,朗读时学生会不自觉地追求朗读所要求表现出来的语流、速度、节奏、语调、情感等。这样在朗读者的大脑里存留下来的就不仅仅是“大量的”、“正确的”的句子,而且还是流动着的句子。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课文反复读过几遍后,一旦有人提到文中的某句话时,只要提供起始部分的参考,他就能将全句乃至全文说出。这就是朗读带来的效应。如果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能始终贯穿朗读教学,学生就能通过朗读将学得的词汇、短语及至整篇文章存在脑海里,遇到听觉重现时能迅速提出有用信息,而不需要大脑重新编制句子,从而使学生能够很快把握听力材料的内容,提高听的效率。

2.其次,谈谈文化背景知识的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搞好听力,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同时,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如果这方面知识贫乏,就会影响听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他们多讲讲这种文化差异,平时说的多了,听的多了,了解的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和听懂了。

3.听力也受母语的干扰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以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译出来,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因而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经常进行视听结合的训练,把眼看和耳听结合起来。训练学生听英语,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促进学生耳听意会。高中英语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图示,在每单元对话教学中可采取视听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同时,重点突出学生的听说能力,让他们慢慢摆脱母语干扰的问题。

4.语境在听力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语言交际中,语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帮助我们防止不合规范的语言现象出现,还能帮助我们推究意义,因此研究语境对听力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语境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在听力教学中却往往被忽视,学习者往往只注意听力材料的表面意义,而忽略了从语境的角度对所听材料进行整体把握。

有些听力材料中不含任何生词,而学生却难以理解,这时要真正理解听力内容,除了要考虑语言因素外,还需考虑语境因素,如思想、政治、城市、乡村、交通、市场等体系。总之,语境提供的是交际的信息,它帮助交际者正确理解交际内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听者、读者对言语行为和话语的理解。听力理解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听材料内容的联想、判断、记忆、分析、综合等的协同工作过程。听者对所听材料做出的反应快慢及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所听材料的储存记忆。这样就需要听者运用归纳、综合、分析等能力把材料中有意义的信息进行长时或短时储存。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随着语篇的展开,听者需要根据语篇上下文建立逻辑联系,语篇往往是由一系列句子构成的,但句子的意义有时要受到语篇宏观结构的制约,对单个句子的理解并不能说明听者已经理解了整个语篇。所以说,语境在听力的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5.注重训练方式。一般来说,听力教学以精听为主,泛听为辅,精泛结合。精听最好是选用教学录音和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或科普短文,在第一遍听新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聚精会神,让自己的思维跟上每一个音节,而且必须要全部听懂,句句听懂。如同学习语文一样,有一本教科书是精读课本,篇篇要仔细分析,看懂每个词语、句子。英语的精听也必须高度集中思想,力图听懂每个词语、句子,捕捉信息。训练的方法是先把录音文章听一遍,通晓大意,然后再重放,一句一句地听,遇到听不懂的词语、句子,就利用录音机、复读机的倒放功能,倒了再听,一遍不懂听两遍,甚至三遍,直至听懂为止。然后再听下一句,等到每个句子都听懂了,再把全文从头至尾放一遍,的确全听懂了,精听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泛听如同英语泛读一样,不求听懂每个句子,只要听懂大概意思即可。可选用一些口语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自己多接触录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语发音,扩大知识面。泛听也就是求量的增加与积累,以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有些语言情景与单词短语经过反复听,很自然就慢慢听懂了,英语听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无论是精听或是泛听,最好开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精听应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也应尽量听清各个音节,然后再翻开书看一看,有些影响理解的生词可查一下词典。接着再合上书从头至尾听,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可促使自己提高辨音及听力理解能力。如果读过书面材料再去听录音,往往就不是耳朵在辨音,而是大脑在思索、背诵;如果看着书面材料听,则往往是自己的默读,这样达不到提高听力的目的,遇到新材料时就又会听不懂。所以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精听和泛听有效地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6,组织各种相关的英语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培养听说能力。经过调查和研究,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外活动有:观赏英语节目。英语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方收集资料,如英语节目的录像带、影碟等。因为我国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缺少与说英语国家的人直接交流的机会,观赏英语节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