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及风险报酬率的衡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第一章财务管理基础
【考试要求】
1.财务管理的含义、内容、目标、职能
2.货币时间价值基本原理及其计算
3.投资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及风险报酬率的衡量
第一节财务管理概述
一、财务管理的含义
1.企业财务管理
以企业特定财务管理目标为导向,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价值管理活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包括四层涵义:
1)导向:财务管理目标;
2)对象: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
3)核心:价值管理;
4)地位:整个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财务活动
1)资本筹集:通过金融市场和筹资渠道,采用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和银行借款等方式来筹集资本。

2)资本投入:运用所筹集的货币资金购置所需要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

3)资本营运:在持续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购买材料、商品,不断调整资本,使资本处于持续的营运状态。

4)资本回收: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收入进行分配,包括依法纳税,补偿成本费用,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3.财务关系
1)企业与投资者(股东)之间
2)企业与债权人之间
3)企业(作为股东)与受资企业之间
4)企业(作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
5)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
6)企业与职工之间
【例题1·单项选择题】(2013初)
企业运用货币资金购置长期资产所反映的财务活动是:
A.资本筹集
B.资本投入
C.资本营运
D.资本回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用货币资金购置长期资产所反映的财务活动是资本投入活动。

【例题2·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经济活动中,能够体现企业与其投资者之间财务关系的是:
A.企业向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交付利润
B.企业向国家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C.企业向其他企业支付货款
D.企业向职工支付工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企业向国家税务机关缴纳税款,体现的是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向其他企业支付货款体现的是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向职工支付工资体现的是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1.筹资管理
2.投资管理
3.营运管理
4.分配管理
【例题3·多项选择题】(2012初)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有:
A.投资决策
B.分配股利
C.人力资源管理
D.产品质量管理
E.制定筹资计划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投资决策属于投资管理范畴,分配股利属于分配管理范畴,制定筹资计划属于筹资管理范畴。

三、财务管理目标
1.利润最大化,其缺陷在于:
1)没有考虑利润的获得时间,即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2)没有考虑所获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与承担风险的关系。

2.股东财富最大化——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大
股东财富:股权投资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股权现金流量按股东的必要报酬率(风险的函数)折
3.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企业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市场价值,或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4.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1)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企业经营者、客户、供应商、员工、政府等。

2)优点
①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②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④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例题4·多项选择题】
在某公司财务目标研讨会上,张经理主张“贯彻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做大企业的财富蛋糕”;李经理认为“既然企业的绩效按年度考核,财务目标就应当集中体现当年利润指标”;王经理提出“应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放在首位,以便创造更多的价值”。

上述观点涉及的财务管理目标有:
A.利润最大化
B.企业规模最大化
C.企业价值最大化
D.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E.股东财富最大化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张经理的观点体现的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李经理的观点体现的是利润最大化;
王经理的观点体现的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所以本题选ACD。

四、财务管理的职能
【例题5·单项选择题】(2010中)
公司财务人员在财务预测的基础上,按照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从备选财务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这体现的财务管理职能是:
A.财务预测
B.财务决策
C.财务预算
D.财务控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财务决策是指公司财务人员在财务预测的基础上,按照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从备选财务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第二节货币时间价值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基本原理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相关概念
1.货币时间价值
货币资本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资本时间价值、现金流量时间价值。

2.时间轴 1)以0为起点(表示现在);
2)时间轴上的每一个点代表该期的期末及下期的期初。

3.终值与现值
终值(FV )
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的货币按照某一收益率折算到未来某一时点所对应的金
额,例如本利和 现值(PV )
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量的货币按照某一收益率折算到现在所对应的金额,例如
本金 4.复利(利滚利)
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将所生的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如此逐期滚算。

(二)复利终值与现值——一次性款项的终值与现值 1.复利终值
本金与复利计息后的本利和。

即:已知现值PV (现在的一次性款项)、利率i 、期数n ,求终值FV 。

FV n =PV (1+i )n
=PV ·FVIF i,n 【示例】
某企业将50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5%,该笔存款在5年后的复利终值可计算如下:
FV 5=50000×(1+5%)5
≈63814(元) =50000×FVIF 5%,5
=50000×1.276=63800(元) 2.复利现值
指未来货币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即相当于未来本利和的现在价值,是复利终值的逆运算。

即:
已知终值FV (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次性款项)、利率i 、期数n ,求现值PV 。

PV =FV n (1+i )-n
=FV n ·PVIF i,n 【注意】
复利终值系数FVIF i,n =(1+i )n 与复利现值系数PVIF i,n =(1+i )-n
之间互为倒数。

【示例】
某企业计划4年后需要150000元用于研发,当银行存款年利率为5%时,按复利计息,则现在应存入银行的本金可计算如下: PV =150000×PVIF 5%,4 =150000×0.823 =123450(元)
(三)年金终值与现值——系列、定期、等额款项的复利终值或现值的合计数 1.年金——相等分期、每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1)系列:通常是指多笔款项,而不是一次性款项; 2)定期:每间隔相等时间(未必是1年)发生一次; 3)等额:每次发生额相等。

2.年金终值或现值——系列、定期、等额款项的复利终值或现值的合计数
对于具有年金形态的一系列款项,在计算其终值或现值的合计数时,可利用等比数列求和的方法一次性计算出来,而无需计算每一笔款项的终值或现值,然后再加总。

【示例】非年金形式系列现金流量:
F=300+200×(1+i)+100×(1+i)2
年金形式系列现金流:
3.年金的主要形式
1)后付年金(普通年金)
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年金,自时点1开始发生。

2)先付年金(即付年金)
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款项的年金,自时点0开始发生。

【注意】
在期数相同时,先付年金与后付年金的区别仅在于收付款时间的不同(期初VS期末)。

3)延期年金(递延年金)
前几期没有年金,后几期才有年金,自时点1以后的某个时点开始发生。

递延期(m):自第一期末(时点1)开始,没有年金发生的期数(第一笔年金发生的期末数减1),也就是第一笔年金发生时点与时点1之间间隔的期数。

支付期(n):有年金发生的期数。

【注意】
递延年金实质上没有后付和先付的区别。

只要第一笔年金发生在第1期末(时点1)以后,都是递延年金。

例如,上述递延年金可以理解为:前2年每年年末没有发生额,自第3年起,连续4年每年年末发生;也可以理解为:前3年每年年初没有发生额,自第4年起,连续4年每年年初发生。

【总结】
后付年金、先付年金、延期年金的区别——起点不同
年金形
第一笔年金发生时点示例

后付年
时点1

先付年
时点0

延期年金时点1以后的某个时点(该时点与时点1的间隔即为递延期)
4)永久年金(永续年金)
无限期收付(没有到期日)款项的年金。

【例题6·单项选择题】(2012中)
假定政府发行一种没有到期日、不需还本且按年支付固定利息的公债,则该债券利息属于:
A.先付年金
B.后付年金
C.延期年金
D.永久年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按年支付的固定利息属于年金,没有到期日的年金为永久年金。

【例题7·单项选择题】(2010初)
某企业决定在未来5年内,每年年初支付300万元的仓储事故保险费。

这种年金的类型是:
A.先付年金
B.后付年金
C.延期年金
D.永续年金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先付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款项的年金。

4.后付年金终值与现值
1)后付年金终值
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即:已知年金A(系列定期等额款项)、利率i、期数n,求终值合计FVA。

FVA n=A+A(1+i)+A(1+i)2+A(1+i)3……+A(1+i)n-1=A·=A·FVIFA i,n 【示例】
某企业在年初计划未来5年每年底将50000元存入银行,存款年利率为5%,则第5年底该年金的终值可计算如下:
FVA5=50000×FVIFA5%,5=50000×5.526=276300(元)
2)后付年金现值
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即:已知年金A(系列定期等额款项)、利率i、期数n,求现值合计PVA。

PVA n=A(1+i)-1+A(1+i)-2+A(1+i)-3+A(1+i)-4+……+A(1+i)-n
=A·=A·PVIFA i,n
【示例】
某企业年初存入银行一笔款项,计划用于未来5年每年底发放职工养老金80000元,若年利率
为6%,则现在应存入的款项可计算如下:
PVA5=80000×PVIFA6%,5=80000×4.212=336960(元)
【例题8·单项选择题】
已知5年期、利率为12%的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和现值系数分别为6.353和3.605。

某企业按12%的年利率取得银行贷款200000元,银行要求在5年内每年末等额偿付本息,则每年偿付金额应为:
A.64000元
B.55479元
C.40000元
D.31481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PVA n/PVIFA i,n=200000/3.605≈55479(元)
5.先付年金终值与现值
1)先付年金终值
由于先付年金的每一笔款项都比后付年金提前一期发生,因而在计算终值时,先付年金的每一笔款项都要比后付年金多计一期利息,即:
V n=A·FVIFA i,n·(1+i)=A·(FVIFA i,n+1-1)
即:先付年金终值系数是在后付年金终值系数基础上,期数加1,系数减1的结果。

【示例】
某公司打算购买一台设备,付款方式为每年初支付200万元,3年付讫。

假设年利率为5%,复利计息。

则该公司购置设备的付款额终值为:
付款额的终值=200×FVIFA5%,3×(1+5%)=200×(FVIFA5%,4-1)=662.02(万元)
2)先付年金现值
由于先付年金的每一笔款项都比后付年金提前一期发生,因而在计算现值时,先付年金的每一笔款项都要比后付年金少折现一期,或者说,后付年金比预付现金多折现一期,即:V0=A·PVIFA i,n·(1+i)=A·(PVIFA i,n-1+1)
即:先付年金现值系数是在后付年金现值系数基础上,期数减1,系数加1的结果。

【例题9·单项选择题】
已知PVIFA8%,5=3.9927,PVIFA8%,6=4.6229,PVIFA8%,7=5.2064,则6年期、折现率为8%的先付年金现值系数是:
A.2.9927
B.4.2064
C.4.9927
D.6.206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6年期、折现率为8%的预付年金现值系数=PVIFA8%,5+1=PVIFA8%,6×(1+8%)=
4.9927。

选项C是答案。

【总结】先付年金终现值计算技巧
1)由于先付年金的发生时间早于后付年金,因此先付年金的价值(终值与现值)均高于后付年金。

无论是先付年金终值还是现值,一律在计算后付年金终值或现值的基础上,再乘以(1+i)。

2)计算先付年金现值时,可先将0时点上的年金去掉,得到n-1期的后付年金,计算其后付年金现值,再加回0时点上的年金,即可得到先付年金现值,由此推出:先付年金现值系数是在后付年金现值系数基础上,期数减1,系数加1的结果。

6.延期年金终值与现值
1)延期年金终值的计算——支付期的后付年金终值,与递延期无关。

FVA n=A+A(1+i)+A(1+i)2+A(1+i)3+……+A(1+i)n-1=A·FVIFA i,支付期
2)延期年金现值的计算。

①分段折现法——在递延期末或支付期初(第一笔年金发生的前一个时点)将时间轴分成两段。

先计算支付期的普通年金现值(P’),即支付期内各期款项在支付期初或递延期末(第一笔款项发生的前一个时点)的现值合计,再将其折现至递延期初(计算递延期的复利现值)。

【示例】
某企业向银行申请取得一笔长期借款,期限为10年,年利率为9%。

按借款合同规定,企业在第6~10年每年末偿付本息1186474元。

则这笔长期借款的现值可计算如下:
V0=1186474×PVIFA9%,5×PVIF9%,5=1186474×3.890×0.650≈3000000(元)
2)插补法
假设递延期内也有年金发生,先计算(递延期+支付期)的年金现值,再扣除递延期内实际并未发生的年金现值。

V0=A·(PVIFA i,递延期+支付期-PVIFA i,递延期)
【示例】
某企业向银行申请取得一笔长期借款,期限为10年,年利率为9%。

按借款合同规定,企业在第6~10年每年末偿付本息1186474元。

则这笔长期借款的现值可计算如下:
V0=1186747×(PVIFA9%,5+5-PVIFA9%,5)=1186747×(6.418-3.890)≈3000096(元)
7.永久年金现值
1)永久年金没有终值
2)永久年金现值=A/i
【示例】
某种永久年金每年收款1200元,折现率为10%,则该永久年金的现值可近似地计算为:
V0=1200/10%=12000(元)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复杂情况
1.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
分别计算各笔现金流量的复利终值或复利现值,然后汇总。

【示例】
某系列现金流量在各期的分布如下:
在利率为5%的条件下,该系列现金流量在第3期末的终值为:
FV3=10000×FVIF5%,3+20000×FVIF5%,2+30000×FVIF5%,1+40000=105110(元)
在折现率为5%的条件下,该系列现金流量在第1期初的现值为:
PV0=10000+20000×PVIF5%,1+30000×PVIF5%,2+40000×PVIF5%,3=90810(元)
2.分段年金现金流量
各时间段内符合年金形态的现金流量利用年金终值或年金现值的公式计算其终值或现值合计。

【示例】
在利率为6%的情况下,该分段年金现金流量在第6期末的终值为:
FVA=40000×FVIFA6%,3×FVIF6%,3+50000×FVIFA6%,3=310886(元)
在折现率为6%的情况下,该分段年金现金流量在第1期初的现值为:
PVA=40000×PVIFA6%,3+50000×PVIFA6%,3×PVIF6%,3=219186(元)
3.年金和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混合
各时间段内符合年金性态的现金流量利用年金终值或年金现值的公式计算其终值或现值合计,不等额的现金流量分别计算各笔现金流量的复利终值或复利现值。

【示例】
某种年金和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混合情况如下:
在利率为7%的情况下,该系列现金流量在第6期末的终值为:
FV6=3000×FVIFA7%,3×FVIF7%,3+4000×FVIF7%,2+5000×FVIF7%,1+6000=27414(元)
在折现率为7%的条件下,该系列现金流量在第1期初的现值为:
PV0=3000×PVIFA7%,3+4000×PVIF7%,4+5000×PVIF7%,5+6000×PVIF7%,6=18485(元)
三、货币时间价值的特殊情况
(一)复利计息频数的影响
1.复利计息(折现)频数——给定的年利率i在一年中复利计息(或折现)的次数(m)
如果给定的年利率一年多次计息(m>1),则在n年内:
1)中期利率r=i/m
2)计息期数t=m·n
3)实际年利率(1年计息1次的年利率)=(1+给定年利率/1年中的计息次数)1年中的计息次数-1
【示例】
年利率10%,1年计息2次(半年计息1次),则:
1)半年利率=10%/2=5%
2)如果投资期限为1年,则计息期数=1×2=2,即2个半年
3)实际年利率(1年计息1次的年利率)=(1+10%/2)2-1=10.25%
2.复利计息(折现)频数对终值和现值的影响
1)一年中计息次数越多(计息周期越短),实际年利率越高
【示例】
年利率10%,在一年计息1次、2次、4次时的实际年利率分别为:
一年计息1次,实际年利率=(1+10%/1)1-1=10%
一年计息2次,实际年利率=(1+10%/2)2-1=10.25%
一年计息4次,实际年利率=(1+10%/4)4-1=10.38%
2)一年中计息次数越多(计息周期越短),在现值一定的条件下,复利终值越大
【示例】
假设年初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12%。

按年、半年、季、月计息到年末的复利终值分别为:按年计息的复利终值=1000×(1+12%)=1120.00(元)
按半年计息的复利终值=1000×(1+12%/2)2=1123.60(元)
按季计息的复利终值=1000×(1+12%/4)4=1125.51(元)
按月计息的复利终值=1000×(1+12%/12)12=1126.83(元)
3)一年中计息次数越多(计息周期越短),在终值一定的条件下,复利现值越小
【示例】
假设欲在第三年末获得存款本利和2000元,年利率12%,若按年、半年、季、月复利折现,第一年初该存款的复利现值即本金分别为:
按年折现的复利现值=2000×(1+12%)-3=1424(元)
按半年折现的复利现值=2000×(1+12%/2)-3×2=1410(元)
按季折现的复利现值=2000×(1+12%/4)-3×4=1402(元)
按月折现的复利现值=2000×(1+12%/12)-3×12=1398(元)
(二)折现率和折现期的计算
在一个货币时间价值计算公式中,通常涉及四个变量——终值、现值和年金中的两个,以及利率(或折现率)和期数。

已知其中的3个变量值,可以推导最后一个。

【示例】
某投资项目需要初始投资100万元,预计在未来5年内,每年年末可获得25万元现金流入量,则该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大约为:
25×PVIFA i,5=100,即:PVIFA i,5=100/25=4
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在n=5时,系数4.1002对应的折现率为7%,系数3.9927对应的折现率为8%,由此可知该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大约在7%~8%之间。

【示例】
某人为购买住房,准备向银行借款30万元,每年偿还借款(含利息)的能力为3万元,假定年利率5%,按年复利计息,年末还款。

其还款期限大约为:
3×PVIFA5%,n=30,即:PVIFA5%,n=30/3=10
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在i=5%时,系数9.899对应的年数n=14,系数10.380对应的年数n=15,由此可知还款期限大约是14~15年。

第三节投资风险报酬
一、投资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1.投资风险
投资的未来实际报酬偏离预期报酬的可能性。

2.投资风险报酬
投资者因承受风险而要求获得的超过无风险报酬的额外投资报酬,也称投资风险补偿,通常以相对数即投资风险报酬率来衡量。

3.投资风险与报酬的基本关系
投资风险越高,投资者要求的投资风险报酬率就越高,从而投资报酬率也就越高,即:
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投资报酬率+投资风险报酬率
二、单项投资风险报酬率的衡量
(一)计算期望报酬率——衡量预期收益的指标
1.单项资产期望报酬率
其中:代表期望值,P i表示随机事件的第i种结果发生的概率,K i代表该种结果下的投资报酬率。

【示例】某企业有A、B两项投资,其可能的投资报酬率及其概率分布下:
实施情况投资报酬率概率分布
A项投资B项投资A项投资B项投资
较好15% 20% 0.20 0.30
一般10% 15% 0.60 0.40
较差0 -10% 0.20 0.30
两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可计算如下:
A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15%×0.20+10%×0.60+0×0.20=9%
B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20%×0.30+15%×0.40+(-10%)×0.30=9%
2.期望报酬率只是反映投资报酬率集中趋势的一种量度,其本身并不能反映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

(二)计算方差、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反映离散(风险)程度的指标
1.方差与标准离差——反映离散(风险)程度的绝对数指标
1)方差
2)标准离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示例】前例中,A、B两项投资的标准离差为:
A项投资的标准离差为:
B项投资的标准离差为:
3)方差与标准离差属于衡量风险的绝对数指标,适用于期望报酬率相等的投资的风险比较,不适用于期望报酬率不同的投资的风险比较。

在期望报酬率相等的情况下,方差或标准离差越大,则风险越大;反之,则风险越小。

2.标准离差率(V)=标准离差/期望值
标准离差率是相对数指标,表示每单位预期收益中所包含的风险的大小,适用于期望报酬率不同的投资的风险比较。

一般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反之,则风险越小。

【例题10·单项选择题】
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存在一定风险的完整工业项目投资,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的
收益期望值为2000万元,标准离差为600万元;乙方案的收益期望值为2400万元,标准离差为600万元。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
B.甲方案的风险小于乙方案
C.甲、乙两方案的风险相同
D.无法评价甲、乙两方案的风险大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期望值不同应比较标准离差率。

甲标准离差率=600/2000=0.3
乙标准离差率=600/2400=0.25
(三)确定风险报酬系数、计算风险报酬率和投资报酬率
1.风险报酬系数b:将风险转化为报酬所采用的系数,亦称风险价值系数,相当于标准离差率为100%时的风险报酬率。

2.风险报酬率R R=风险报酬系数b×标准离差率V
3.投资报酬率K=无风险报酬率R F+风险报酬系数b×标准离差率V
其中:无风险报酬率通常以国债的利率来表示。

4.风险越大,标准离差率越大,在风险报酬系数一定的条件下,风险报酬率越高,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也越高。

【例题11·单项选择题】
甲项目的期望报酬率为20%,标准离差为10%,经测算甲项目的风险报酬系数为0.2,已知无风险报酬率为5%,则甲项目的投资报酬率是:
A.20%
B.15%
C.10%
D.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10%/20%=50%
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标准离差率=5%+0.2×50%=15%
三、投资组合风险报酬率的衡量
(一)投资组合风险类型的分析
1.相关性与风险分散
1)反映投资组合中不同证券之间风险相关程度的指标
①协方差(绝对数)
②相关系数(相对数)
2)相关系数取值:-1≤相关系数≤+1
相关系数>
正相关两种证券报酬率呈同向变化
相关系数=完全正两种证券报酬率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同,不能分散任何组合
+1 相关风险(组合风险不变)
相关系数=
不相关两种证券报酬率彼此独立变化相关系数<
负相关两种证券报酬率呈反向变化
相关系数=-1 完全负
相关
两种证券报酬率变化方向和变化幅度完全相反,可以完全消除组合
风险(组合风险=0)
实务中,-1<相关系数<+1,则:0<组合风险<不变,即:一部分风险可以被分散,另一部分风险无法被分散。

2.可分散风险与不可分散风险
类型定义特点示例
可分散风险(非系统风险)某些因素引起证券市场上特定证
券报酬波动的可能性
通过投资组合
能分散
个别公司或资
产所特有
不可分散风险(市场风险、系统风险)某些因素引起证券市场上所有证
券报酬波动的可能性
通过投资组合
不能分散
战争、经济衰退

3.不可分散风险的衡量——β系数(贝塔系数)
1)β系数:某资产的不可分散风险相当于整个证券市场风险的倍数
β>1 风险程度高于证券市场
β<1 风险程度低于证券市场
β=1 风险程度等于证券市场
2)投资组合的β系数:组合内各证券的β系数以各证券的投资比重为权重的加权平均值,即:
【例题12·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可以反映投资风险大小的指标有:
A.方差
B.标准差
C.贝塔系数
D.期望报酬率
E.标准离差率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期望报酬率是反映收益的指标,不反映风险。

所以D不正确。

【例题13·多项选择题】(2011中)
下列关于投资组合风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可分散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
B.可分散风险通常用β系数来度量
C.不可分散风险通常用β系数来度量
D.不可分散风险属于特定公司的风险
E.投资组合的总风险可分为可分散风险与不可分散风险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选项A,可分散风险属于非系统性风险;选项B, β系数度量的是不可分散风险;选项D,特定公司的风险能被分散掉。

【例题14·多项选择题】(2012中)
下列有关投资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贝塔系数通常用来测量不可分散风险
B.利率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是一种可分散风险
C.投资风险越高,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报酬率就越高
D.投资报酬率可表达为无风险报酬率与风险报酬率之和
E.投资风险报酬是指投资者因承受风险而期望获得的额外报酬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利率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是一种不可分散风险,选项B错误。

【例题15·多项选择题】(2016中考生回忆版)
下列各项中,可能引起企业投资系统性风险的因素有:
A.宏观经济波动
B.税收政策变化
C.利率政策变化
D.公司研究项目失败
E.公司法律诉讼败诉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公司研究项目失败、公司法律诉讼败诉属于影响个别公司的非系统性风险。

(二)投资组合必要报酬率的计算
1.投资组合的风险报酬率——投资者因承担不可分散风险而要求的额外的报酬率。

R P=βP(R m-R F)
其中:
1)(R m-R F)相当于整个证券市场(当β=1时)的风险报酬率,即:整个证券市场的平均报酬率R m超过无风险报酬率R F的额外补偿。

2)某投资组合(或单项资产)的系统风险是整个证券市场的β倍,则该投资组合(或单项资产)的风险报酬率也是整个证券市场的β倍,即:
R P=βP(R m-R F)
2.投资组合的必要报酬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投资组合必要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不可分散)风险报酬率
K P=R F+βP(R m-R F)
【示例】某企业持有由X、Y、Z三种证券构成的投资组合,权重分别为20%、30%、50%,贝塔系数分别为2.5、1.2、0.5。

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0%,无风险报酬率为5%。

则:该投资组合的贝塔系数为:βP=2.5×20%+1.2×30%+0.5×50%=1.11
该投资组合的风险报酬率为:R P=1.11×(10%-5%)=5.55%
该投资组合的必要报酬率为:K P=5%+1.11×(10%-5%)=10.55%
【例题16·单项选择题】(2011初)
如果证券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0%,无风险报酬率为4%,某证券投资组合的贝塔系数为1.8,则该证券投资组合的必要报酬率为:
A.6.0%
B.10.8%
C.14.0%
D.14.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必要报酬率=4%+1.8%×(10%-4%)=14.8%
【本章小结】
一、财务管理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