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探究
【摘要】塑造人格,传承文化是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通识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审美教育本身就负载着陶冶、培养、塑造人的神圣使命。我们有必要借助多方力量,通过多种手段,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而不失规范,将审美教育融入通识教育先进理念,使其更好地为培养健全人格,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服务。
【关键词】通识教育;美育;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称为“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是基于对人与社会本质的认识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通识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其目的在于培养具备远大眼光、融通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educated people——受过教育的人”。
塑造人格,传承文化是大学教育的本质属性,通识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识教育以培养大学生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目标,已经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当今高校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质量。我们有必要在较短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挖掘课程价值,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它是针对过度专业化和功利主义倾向的教育思想提出来的。专业教育通过培养学生专业化的知识结构和素养达到培养专门性人才的目标,而通识教育则通过设置综合化学科体制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知识结构不协调等问题,适应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对于通识教育,蔡元培先生提倡“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梅贻琦认为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通识教育提供了多学科的知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出浓厚的研究性学习氛围,满足学生各种需求并激发其多方面的兴趣。设置通识教育平台课,根据文理科专业不同特点设置交叉类型的课程,拓宽基础,淡化专业,达到融会贯通的目标。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便于实现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和信息分布的均等化目标。
2 立体感知,激发兴趣
长期以来,传统专业教育重视学生的平均发展,忽视人的差异和个性发展的培养。美育的缺失已造成当代大学生情感淡漠,人格不够完善,审美能力不足,创造力低下,自我认知能力差等教育缺憾。基于城乡、地域等差别下的大学生群体,人文艺术素养参差不齐,对艺术的认知基础普遍薄弱。美育类通识课程就是要加强受教育者的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和艺术教育,让学生在社会、人生的舞
台上全面发挥自己的潜能,将自己塑造成为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审美的人。所谓“审美的人”就是具备敏锐的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趣味、健康的人生态度、完美的心理结构、丰富的个性魅力,并具有自由的超越精神和炽热的理想追求的人。[2]美育包括审美形态、美感和情操教育。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门类齐全,数量众多,凡诗词、小说、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摄影等艺术形式的鉴赏、创作、实践均属此类。目前在大理学院开设的有影视艺术欣赏、诗词鉴赏与创作、文学创作与审美、中国当代美学热点透视等,多达数十门,在师生中有广泛影响。“在人类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的现实中,以审美和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审美教育已成为一个关系人才的全面发展、生存质量和‘终极关怀’的重大课题。”[3]
大学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群体,思想解放、思维活跃、张扬个性、凸显自我意识。他们是追求美的一族,乐于把审美理想、审美情趣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实用美学课程集实用性、创新性于一体,体现了愉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学年在两个校区同时开课,每班选课人数120人,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教师力求灵活而不失规范,做到心中有“书”,胸中有数,目中有人。课程有意识突出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现实性和时效性,持续关注学科的前沿与热点问题,不断将最新发现与内容纳入教学之中。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目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系统优化课程内容,给予学生
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同时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具体生动、声情并茂、信息量大的特点,实现教育资源的动态整合。课堂教学从学生擅长的感性直观思维入手,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鲜活的、动态的审美体验。以一系列美的现象、美的事物、美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形象化方式立体感知,唤起情感需要,激发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在人体、服饰、摄影、旅游等众多审美现象的欣赏、体验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参与教学,获得美感,进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理解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与体验。美学与实用相结合,改变了经典意义上的静观、坐忘或知性沉思,展现了在肢体感觉、内心感受流露中动态生成的审美世界。
3 倾注情感,以美引善
在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过程中融入贯通情感因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美育课教师尤其要重视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和认可学生。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倾注自己的情感,渗透更强的个人情绪,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诚实善良的个人品格、良好的艺术情操和修养、较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实践证明,最受学生欢迎、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师必然是善用情感教育的教师,融入情感的教学才是最富人性的教学。
大学生实用美学试图建立一个让学生强化审美意识,表达审美理想的平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通过服饰展演、分小
组合作、作品展示等方式培养他们勇敢自信、勇于实践的团队合作精神,唤起对人的生存境遇和心灵世界的主动关切。把生活中各个层面的美好事物挖掘出来,让学生懂得鉴别美丑,分清善恶,修身养性、见贤思齐,能够品味审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艺术作品中的人生悲欢。在学习生活中逐渐树立热爱生活、敬畏生命、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信念和态度。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气质风度,达到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美育的重要阵地。审美教育本身就负载着陶冶、培养、塑造人的神圣使命,其目标是“陶冶性情”与人格的塑造。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机构的重视和普及。我们有必要借助多方力量,通过多种手段,推进和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将审美教育融入通识教育先进理念。使其更好地为培养学生人格、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服务。然而,万物有法,法无定法,一切既定法则都注定被突破。通识教育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曼丽.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39.
[2]朱立元.美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