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培养传承建立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培养传承建立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泉州全市现有各级非遗项目565项,其中国家级31项、省级76项、市级134项、县级324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基本建立。

泉州现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个(南音、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个(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1个(泉州木偶戏领衔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这是我国首个入选该名册的项目。

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以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重点,并构建四级闽南文化保护网络。

通过制定《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泉州较早开展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认定工作,给予传承人相应的荣誉与地位;通过大中专院校开设专业课程,培养综合性艺术人才,并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利用传统民俗文化节日和各种有利契机,由政府部门举办各种民俗活动。

泉州于2007年9月成立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暨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10年5月制定实施《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全力做好保护传承工作。

五类重点文化活动看透透
学术论坛活动——以闽南文化、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海上交通、文化产业发展等为主题的学术论坛类活动。

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国人的海洋”日本展、“中国人的海洋”韩国展、泉州文化日韩行、“东亚文化之都”文化周、“洞箫与尺八”中日艺术家音乐会、中日韩“三弦—三线—三味线”音乐会等。

文艺演出——泉州国际木偶节、“百转千回”精品戏曲展演、梨园古典剧院公益性演出、泉州南音艺苑公益性演出、专业剧团常态性演出、“威远楼之夏”文艺展演等。

文化艺术展览——“中国遗产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非遗展、泉州花灯展、闽南文化摄影展、“千年瓷都”德化陶瓷展、惠安雕艺节、书画展等。

据介绍,泉州已有120多所中小学开设南音课,累计有20多万孩子学过南音。

在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南音社团已达400多个、南音传习所70多个,表演从业人员7000多名。

今年2月,由泉州籍企业家捐款3000万元的“南音南戏发展基金”宣告成立,基金将全部用于“奖励南音南戏优秀演员及相关从业者,促进南音南戏传承发展”。

当前,泉州南音的民间演出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面临传承人“青黄不接”的问题。

目前,水平较高的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或已经亡故,而中年艺人掌握的曲目数量、演唱或演奏技巧很少有能达到老艺人水平的。

而且,现实社会中功利主义的盛行,使中青年艺人中投机钻营者逐年增多,务实钻研者却愈来愈少,这些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南音在民间的演出水平,同时也损害了南管(南音)先生在历史长河中的高雅形象。

著名民族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王耀华先生就曾撰文指出:“近20年多来,虽然泉州市政府等有关部门采取了许多有力的措施对南音进行保护和传承,但是,根据目前调查资料,泉州地区南音社团中,65岁以上的能够演唱同时会演奏一件南音乐器的传承人仅有28人。

……更有甚者,一些城乡民间南音团体,为了谋求经济收入,将原本在室内自娱自乐的南音搬到广场演出,或则加入其他表演因素使其变形走样,或则未经认真练习便上台演出,以致艺术质量低下,影响南音艺术声誉,那些产生于农耕时代的节奏悠长缓慢的、艺术质量较高、难度较大的七撩曲,更是少有人去耐心练习和演唱,面临先行自然消亡的危险。

”刘春曙先生也曾如此批评:“目前有许多专业演员
还停留在业余状态,大锅饭使一些人根本不想去深造钻研,学十几二十首曲子,照样可以出国。

这可以说是个危机。


二、泉州南音的现代教育
目前国内外专门从事南音授徒或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专业乐团、业余曲馆和各级学校。

其中,乐团或曲馆基本保留师徒相授的教学模式,而各级学校的教学模式则复杂多样。

由于乐团或曲馆的教学模式在时下研究成果中多有体现,所以本文重点考察各级学校的教学模式,即泉州南音的现代教育情况。

泉州政府和当地各级学校联手,将南音的保存和发展引入现代教育序列,一直得到诸多专家的肯定和支持。

自1990年至2001年,就有123所学校设立南音课,让中小学生接受南音教育,并开展南音演奏演唱活动。

尤其是在坚持办好泉州艺校南音班的同时,2003年起在泉州师范学院正式创办“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

著名传统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乔建中先生曾如此赞叹:“‘南
音系’虽然建立在东南一隅,但它让我们看到了音乐教育改革的一线曙光。

”时至今日,从泉州师院已毕业四届南音专业本科生,目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南音新秀蔡雅艺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教育举措也受到其他南音传承人的普遍赞誉。

在本次调查中,40.6%的南音传承人就希望自己身上的曲目能通过“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加以传承;而对近20年来南音进入中小学和大学课堂的现象,他们的支持率竟然达到了88.8%。

此外,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一改旧态,对于自己愿意终身从事南音工作的子女,有33.7%表示会“大力支持”,45.8%“顺其自然”,而“坚决反对”者仅占3.8%。

这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南音传承的理解、重视和支持。

不过,将南音教学引入现代各级教育体系同样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从传统曲目的题材来源来看,现存各类南音指套或散曲大多属于闺怨或相思题材,对于当前那些中小学校的未成年人而言,这些曲目所反映的内容并不适合其年龄层次,可是这些曲目却无可奈何地进入其教材的编选范围。

笔者案头有一本2009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泉州市教育局、市文化局编的《泉州南音基础教程》,共编有20首南曲,其编选曲目依次为《直入花园》、《新月曲如眉》《元宵十五》、《出画堂》、《去秦邦》、《一间草厝》、《阿娘听锏》、《绣成孤鸾》、《因送哥嫂》、《帘外雨潺潺》、《春光明媚》、《箫声咽》、《望明月》、《听爹说》、《听见雁声悲》、《到只处》、《一身》、《山不在高》、《感谢公主》、《送君》等凹,尽管这本中小学南音教材比1990年非正式出版的中小学南音教材在选曲上重视考虑适合学生唱的曲目,但不难看出,相思或闺怨题材的曲目仍占了不小的比例,这显然与中小学生的接受年龄颇为不符。

因此,我们在选择曲目的时候,应既要考虑南音的经典性因素,同时又要适当考虑中小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

由于音乐学(南音方向)本科专业,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并具备南音教学或研究的人才,因而对其教学质量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专业主干课程几乎全部聘请国家级、省级南音传承人和泉州当地的南音名师来教授,教学水平应有根本保证。

但是,由于高等学校更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有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集中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总共2449学时,而南音本体的课程只有802学时(其中南音理论课程280学时),只占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所以学生在学业颇为繁重的情况下很难像传统师徒那样有充分的时间投入南音演唱演奏的技能训练,曲目的掌握数量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就需要学生从课余挤出时间自学。

而学习南音恰恰需要静下心来不断地琢磨和感悟,方可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

尽管将南音引入现代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但是这些举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仍然为培养高素质的南音人才提供了最为可行的路径,成为南音传承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