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要武:经验研究的过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探讨(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要武:经验研究的过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探讨(上)
作者简介:吴要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泉,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注:原文载于《学术研究》2015年第11期。
2007年,Amy Finkelstein曾做过一个关于经验研究方法的讲座,开篇一句值得特别强调:这些技巧,我希望当年也曾有人教过我[1]。无论是Finkelstein的学术成就还是受教育经历,都使人无法怀疑,她接受了当今世界最优秀经济学家群体提供的完备训练。从MIT经济系历届毕业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2009-2012年,更是连续获得四届克拉克奖,可以想见其教授们在训练研究生方面的强大实力。尽管如此,Finkelstein的语气,暗示MIT的教授们忽略了对研究过程和方法技巧的指导。
中国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大多数没有MIT那样的学习、研究和成长环境,也缺少训练有素的教授们组成的导师组进行完备的知识技能训练。如果连Finkelstein都认为给研究生讲解经验研究过程中的方法技巧是有价值的,那么,为了帮助中国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找到正确门径,对这个过程作专门的探究就是必要的。探究经验研究过程的另一个诱因是看到很多大学的经济计量学教师,并不会做经验研究。其中不少人教育背景为数量经济学、数学或统计学专业。他们会
解数学题和统计学题——甚至很难的题,但却不知道解这些题有什么用。他们教学生做经验研究,是“瞎子领瞎子”。因此,中国的经验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即使在国内最优秀的经济学专业期刊上,对经济计量学的错误运用,也比比皆是。如果没有良师指点,少数聪明颖悟之士,或许也能学会做规范的经验研究,但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弗里德曼曾指出:经济学家拥有一套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独特方法,只有极少数天才,才能偶然地无师自通。我们认真研究了Finkelstein和其他众多介绍经验研究方法的文章后自问:这些零星技法能把中国的研究生领入经验研究的大门内吗?
结论是“未必”[2]。因此,笔者想从经验研究的过程入手,尝试为研究生和青年学者寻找正确路径。
揭示经验研究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手把手地教人”做研究。写一篇规范的论文,与工程师建造一座桥梁,裁缝制作一件服装,具有类似性。本文会例示一些优秀的论文,剖析经验研究论文的产生过程;还要从方法论角度作探讨,使我们对经验研究过程的分析更具一般性。
经验研究不容易,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原因”常被各种混淆性因素所缠绕、遮盖。欲揭示真正的原因,不仅需要理论洞见,还需要掌握众多相关事实和专业方法。即使找到了事件真正的原因,还有各种复杂的技术难题要克服,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要处理。有些问题可用数据来刻画,
另一些问题却只能来自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当然,主观证据也要建立在理论和事实的基础上(DiNardo, Lee, 2011)。做经验研究者,都要掌握一套完备的知识体系,但,掌握这套知识体系并不保证你能做出好的经验研究。事实为,即使对那些老练的学者来说,要写出一篇规范的论文,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年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就是生产率非常高的经济学家(Hall,2009)。一、模仿:倒立的影像做经验研究是从模仿开始的,几乎没有例外。有经验的导师会选国际领先期刊上的论文,给研究生研读,训练他们掌握经验分析的方法:让研究生认真琢磨作者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研究对象面临的环境和制约因素,如何利用理论和约束条件构建假说,如何介绍数据,如何设定经验方程,得出什么结论。作者如何处理内生性偏差,如何扩展模型,作稳健性检验等等。鼓励研究生比照这个思路与框架写出自己的论文来。那篇优秀论文作为模板,就立在那里。通过模仿掌握研究方法是个共识,但大多数研究生并未学会做规范的经验研究。如果他们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上5—10年,甚至更长,或许会找到正确的路径。但更可能的结果是,大多数人因挫折而放弃。“经济学不是科学”,“我与经济学无缘”,是一个轻松的借口。
难在哪里?当我们希望模仿一篇规范的经验研究论文时,除了要突破各种知识技能上的障碍,还有一个易被忽略的难
点:那是一个“倒立的影像”——“原因—过程—结果”。文章本身并不显示真实的研究和写作过程,甚至误导了读者。真正的研究过程,却是相反的: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接着,找到了答案,然后,还原事件发生的过程;再接着,我猜测事情发生的原因……。当我把一系列的因素都构建齐备后,通过写作过程,把这个“头下脚上”的影像翻转,在一个“规范的框架”里报告出来。
下面,我们开始探讨一个规范的经验研究过程,从作为起点的“选题”谈起。二、提出问题:科学上可识别科学研究都始于一个客观事实。经济学也不例外,选题通常来自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或历史事件。有经验的导师,会鼓励学生去现实生活中找问题(Davis, 2001;Mankiw, 2006)。
(一)选题原则:重要、新颖、科学上可识别重要,是指问题的社会关注度。通常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情。研究的问题过小,缺少社会关注度,哪怕作者自认为有趣,别人也会认为不值得研究,毕竟,一颗葡萄是难以与人分享的(Stigler, 1988)。有学者曾指出:在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工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是一个比“脸蛋漂亮对工资的影响”更有价值的问题。
新颖,包括选题新和研究问题的切入点选得好。新颖的选题,不仅让作者感到有趣,也让读者感到有趣。但太阳下面无新事,对那些天天遇到的事情,大多数人会熟视无睹。一旦作
者能从大家熟悉的事实,讲一个别致的故事,也会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女性地位是个老问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争论;而性别比失衡,则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社会难题。钱楠筠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用中国市场上的茶叶价格波动来探讨女性收入和其社会地位的关系,并扩展到了性别比这个大问题上去(Qian, 2008)。就选题来说,是个成功的典范。
科学上可识别,意味着对问题的解释能够用经验证据检验。这个命题,你用某个大样本抽样数据可以检验它,别人使用其他的大样本数据,也同样能检验它,会得出一致或近似的结果。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可重复性,是客观性的一种经验表现。
可识别的另一层意义是把一个不清晰、不准确的表述精炼化,使之成为一个可以检验的科学命题。这个能力经由训练而获得,每个青年研究人员都必须练就这个能力。
(二)寻找答案
第一,从理论出发去“猜答案”。经济学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他建立在“人性不变”这个准公理性假设的基础上——从阅读孔子、司马迁、修昔底德和普鲁塔克等人的著作,结合我们对自己的反思,对身边人的观察,可以相信,2500年以来,人性是稳定的,古今中外皆然。人性的稳定性,使人类社会有一种内在的和谐,因而是可以认识的。人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