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媒介素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为了因应新传播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革,公 民在建构自身媒介素养时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并理解 以下三对关系命题: (一)事实与观点 (二)事实与真相 (三)“固定成见”(stereotype)与“群体极化” (Group Polarization)
事实是客观的,是不应该带有任何情绪的 观点则是主观的外化,是对某一事实的带有针对性 与倾向性的表达。 普通公民面对海量的信息,首先必须区分: 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哪些是被“观点”包装的“事实” 哪些是隐藏在“事实”背后的“观点”
Training of Critical Awareness)
核心观点:“电影、报纸,任何这种形式的宣传品, 以及商业化的小说都只是提供一种低水平的满足”。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aefie Said)“理论旅 行”:“各种观念和理论也在人与人、境域与境域, 以及时代与时代之间旅行。” 陆晔在《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中提出媒 介素养的四次“范式转移”
时间: 20世纪80年代 核心:对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读 内容: 转而强调大众媒介制造假性意识(false consciousness)的巨大潜力 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种由外部文化强加的价值 观念,而媒介正好代表了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 化 媒介素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批判解读能力
媒介素养首先是一种能力 一种当代公民必须掌握的能力 这种能力涉及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全面认识媒介 ——批判性理解媒介 ——积极参与和使用媒介
(一)媒介素养决定了人们能否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来分辨“媒介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 (二)媒介素养是决定人们能否对传媒信息进行去 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甄别乃至合理地使用,最终形 成独立判断与健全人格的关键。 (三)媒介素养是建构现代公民综合素质的基本指 标。
《媒介素养概论》 安徽大学 刘勇
20世纪30年代,以电影和广播等大众媒介为代表 的流行文化的泛滥几乎中断了文明—文化传统所珍 视的思想和感觉方式,传统精英文化受到了前所未 有的冲击。 1933年,英国文学批评家F.R.利维斯(Frank Raymond Lea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 汤普森 (Denys Thompson)共同出版了《文化与环境: 批判意识的培养》(Culture and Environment: The
媒介素养是基于不同媒介环境所带来的新问题、新 诉求的产物 新媒介技术建构了一幅新的传播图景 深刻改变了信息生产者与信息消费者的主客体关系, 藉此公民的传播自主权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媒介素养的内涵则势必要做出新的调整与改变
1.媒介素养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途径。 2.媒介素养为近用、分析、评估、创作和参与各种 媒介信息提供了一个架构。 3.这些媒介从印刷媒介到影像再到互联网。 4.媒介素养不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媒介在社会中的 作用,同时也为民主公民提供了质询和自我表达的 必要技能。
1.重新认识新技术条件下的信息生产新媒介素养的 内涵,首先涉及到使用者对新媒介的认知问题,其 次才是对新媒介的使用。 2.努力掌握新媒介的使用技能 3.积极倡导“交往理性”
1.媒介使用素养:不仅体现为相关技术的掌握,还应该表现为对新媒 体技术和应用的合理、合法以及节制的使用等。 2.信息消费素养: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辨识、 分析与批判能力。 3.信息生产素养:负责地发布信息和言论的素养、负责地进行信息再 传播的素养。 4.社会交往素养:不仅表现为对相关技术的掌握,还表现为对交往对 象的选择、交际网络的维护等方面、包括尊重他人的表达权利、隐私 权、知识产权等方面。 5.社会协作素养:与协同工作的其他人达成一致目标的能力;为自己 在协同系统中定位的能力;执行协同任务的能力;与协同工作的他者 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6.社会参与素养:关注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公共话题交流,尊重公共 规则和他人的表达权,学会理性表达与讨论。
“固定成见”(又叫“刻板印象”):“常以高度 简单化和概括化的符号对特殊群体与人群所做的社 会分类,或隐或显地体现着一系列关乎其行为、个 性及历史的价值、判断与假定。” “群体极化”:“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 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 极端的观点。”
(一)新传播革命的特质 1.信息超载 2.传播“渠道霸权”时代终结,公民“自我赋权” 时代来临 3.“两个舆论场”
“去中心化”,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 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取向。这一次传 播革命,本质上是传播资源的泛社会化和传播权力 的全民化,通过解构国家对传播权力的垄断,使传 播力量由国家转移到社会,从而削弱国家在信息、 技术和意识形态上的主导地位,因而,它所带来的 不是国家组织和治理能力的强化,相反,是对国家 组织和治理能力的严重挑战。
时间:20世纪30年代 核心:保护主义立场 内容: 精英的观点 视大众媒介为“下九流”的“带菌者” 传播对社会、高尚文化尤其是对青少年有害的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的职责是给公众打预防针,防止侵害。
时间: 20世纪60年代 核心:强调提升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 内容: 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媒介内容都是有害的 关键是如何引导受众进行明智的选择,在接触媒介 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再中心化”,指随着信息发布门槛的持续降低, 网络空间的信息供给量迅速超过了单一个体独立自 主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如此浩瀚的信息浪潮中,公 民开始委托新人,通过“意见领袖”筛选信息、研 判事实、进行新一轮的“中心建构”。在这一过程 中,能够获得足够信任的新行为体,将成为新的 “权力中心”,个体会“授权”这些中心,以信任 和采用这些中心提供的解释框架代替个体独立思考 为表征,代理个体处理庞大的信息。同时,互联网 打破了传统社会中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组织结构,通 过网络重构行动中心、话语中心、舆论中心。
时间: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核心:参与式社区行动 内容: 由对媒介的批判性思考转为通过“赋权”“促成健 康的媒介社区,而非仅仅指责媒介的不是”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不同媒介的特质与功能的 认知能力,对媒介传播信息的解读与批判能力,以 及参与媒介、运用媒介及其信息为个人生存发展和 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
“我认为最有生命力的假设是新闻和真相并非同一 回事。而且必须加以清楚的区分。新闻的作用在于 突出一个事件,而真相的作用则是揭示隐藏的事实, 确立其相互关系,描绘出人们可以在其中采取行动 的现实画面。而只有当社会状况达到了可以辨认、 可以检测的程度时,真相和新闻才会重叠。” ——李普曼:《公众舆论》 事实很近,真相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