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调查时间:2006年8月10日---19日
调查地点:浙江杭州、宁波
调查人员:易能、王娜玲、廖伟、易兰华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直是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

特别是其外贸经济的发展更是迅速。

2005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1075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5.8%;其中进口306亿美元,增长12.2%,出口769亿美元,增长32.2%,实现外贸顺差463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50%。

2006年上半年,浙江省进出口总额622.79亿美元,同比增长26%。

其中出口额451.44亿美元,增长29.6%;进口额171.35亿美元,增长17.33%。

外贸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第四位。

新设外资企业163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5家。

合同外资77.61亿美元,实际外资38.91亿美元,分别增长22.9%和32.5%。

截至2006年6月底,浙江省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306家,合同外资总额867.65亿美元,实际外资406.16亿美元。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9.04亿美元,同比增长12.3%。

外派劳务4450人次,期末在外人数2.78万人,分别增长28.9%和25.3%。

新增境外投资企业191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投资总额1.7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1.32亿美元,分别增长110.6%和86.2%。

截至2006年6月底,浙江省境外机构累计2385家,中方投资9.34亿美元。

特别是作为全国重要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的宁波,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更是快速。

2005年宁波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3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了解我国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素质的要求,改进我院国际贸易教学模式,办出专业特色,进一步拓宽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

2、调查对象:
选取浙江宁波、杭州等地区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10家,其中大型国有企业1家,大型私营企业1家,中小型私营企业8家,人才市场2家(宁波人才市场、象山县人才市场)。

3、调查方法:
调查主要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和与企业主管外贸业务的副总经理、总经理以及人才中心负责人面谈的方式进行,辅之以问卷调研。

4、调查方案设计:
调查分以下4个方面:(1)企业对现有国际贸易人才的使用情况;(2)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3)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4)企业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毕业生的态度、知识与能力的期望及现实感受。

二、企业对现有国际贸易人才的使用情况
调查中,我们针对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应届大学毕业生使用情况的满意度做了调查。

调查显示,企业对这部分人才存在的心理普遍为:不是不想用,而是不敢用。

大多企业表示在使用这部分人才中感觉到他们存在实践经验太少,实践动手能力差,不能为企业解决外贸工作当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大多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胜任工作。

但同时,企业又表示,应届大学毕业生能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调查中,大多企业一致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勤奋好学,服从管理,容易接受新知识,理论功底较强,职业道德较好,能忠诚于公司。

三、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人才需求量分析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江浙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势头强劲,有很好的港口优势,据资料显示在2004年1-10月年,浙江省的进出口总额为686.7亿美元,同时该地区的私营企业数量多,出口比重不断上升,比如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有9333家,外贸出口占整个市场成交额的1/3。

在这种发展势头下,江浙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也巨大。

在调查中,企业所需的经贸人才中报关员、报检员的需求比较大,同时企业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也需要单证员等人才。

我们发现虽然每个企业对岗位的人数要求不是很高,但在江浙地区从事外贸业务的企业数量巨大,对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的总需求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同时持有两证或多证的人才。

(二)岗位需求情况
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是我们确定专业方向的重要依据。

调查资料显示,在外贸人才需求榜上,名列第一至第六位的是: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和报检员等,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上岗工作。

而未来几年,预计熟悉合同、申报、运输等外贸环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将成为“抢手货”。

(三)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新的要求
1、企业选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时,不仅仅注重学历,更注重其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对所在行业是否了解。

出于与海外客户沟通联络的需要,这些人员须具备一定外语水平,外贸业务员、跟单员等直接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人员更要能够熟练运用英语。

2、灵敏把握市场信息以及沟通协调的能力。

外贸业务涉及海关、
物流等方方面面,且每个国家的市场需求千差万别,外贸企业必须灵敏捕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信息,同时协调好各方面关系。

3、较强的营销能力。

企业对外贸人员的要求仅仅能说英语,能翻译文件,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企业的要求包括了多方面,比如沟通、开拓、商务谈判、把握商机等能力,有的企业还希望你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

这就需要我们的国贸专业的人才应该注重国际营销经验的积累,使得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角逐中,在国际推广方面运用各种营销渠道、专业手段来吸引国际买家的眼球。

4、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调查中,企业都谈到了毕业生的职业道德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都遇到过毕业生离职带走客户资源、泄露企业机密的情况,使他们对这方面特别看重。

四、对我院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道德教育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企业在引进人才时,除了资格证(能力)、学历外,更加关注的是人的职业道德。

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到目前为止,江浙一带企业所引进的人才大多来源于河南、陕西与安徽,而来源于湖南的特别少,其原因除湖南人去江浙找工作的人本身较少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江浙企业家认为湖南人爱跳槽,很难长期为本企业服务。

我们认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会影响其本人找工作的难易,更主要的是会影响一个地方的所有企业家对学校、乃至对一个地区的人才的看法,从而对学校乃至整个地区今后学生的就业带来深刻的影
响,因此,我们建议在本校的教学与管理中,应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严格的法律、法规观念,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为主要内容。

2、加强学生专业“考证”指导
从本次调研中我们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到,随着江浙外贸量的增长,对持证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等的需求极大。

目前在宁波,只要具备报关员、报检员、单证员等职业资格,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是比较容易的,并且,这些岗位都是需要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才能上岗工作,“考证”基本是成为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进入国贸行业的“敲门砖”。

另一方面,我们还了解到,国家今年正式启动跟单员考证、外贸业务员考证,由于跟单员现在还没要求持证上岗,在职跟单员的素质普遍偏低,预计在今后几年内,能取得跟单员证的毕业生的求职前景会比较好,而外贸业务员一直是外贸企业人才需求的重点,获此资格证书也会为毕业生就业打开方便之门,高职毕业生在这几个方面也均可有所作为。

鉴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考证几乎成为对口上岗的前提,而其可供选择考取的资格证较多,每一个证所对应的岗位虽有一定区别,但其基础知识与技能要求却大致相同,并且,企业也大多要求其工作成员能“一专多能”,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考证的指导工作,探讨将教学与考证、上岗相统一的途径和方法。

3、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各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普遍提高,但各类型企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不一。

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比较看重学生的英语过级情况,而中小型企业则普遍对学生英语过级情况不予关注,而特别关注学生的商务英语听说能力,要求能直接与外商进行简单的贸易磋商并签订合同。

基于我院国贸专业学生主要在中小企业就业与我院国贸专业毕业生英语听说(特别是口语)能力低下的现实,特建议在以后的教学计划中特别加强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提高学生进行外贸磋商的能力。

但需特别注意的是,要处理好加强英语听说与学生考取专业任职资格证之间的关系,以“考证”为重点。

4、由学校就业处统一协调,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
作为人才需求调研人员,我们实际肩负两大任务:了解企业对高职商务人才的需求数量并尽量与企业合作,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了解企业对商务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为调整教学计划提供参考。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院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中小型企业,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两个特征:一是对某一类商务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较少;二是其负责人(或人事负责人)对所需人才的能力结构都很难做出全面、准确的描述。

中小企业对某一类商务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较少的特征使我们很难实现学校与单个企业的对接以实行订单式培养;而其负责人对所需人才能力结构的非全面、非准确的描述也很难做为我们调整教学计划的依据。

从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各地人才市场一般都有其本地过去数年对各类人才的引进数据,他们也从频繁举行的人才交流会中获得了有关企业对商务类人才的学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并且只要由高校出面,各地人才中心都愿意免费及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也非常愿意与各高校进行进一步的合作。

基于作为调整专业与专业教学计划所需的资料往往要求尽量全面,也基于我校毕业生去向较为分散,我们需要的是与我校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各省市及我们准备开发的各省市的高职商务类人才的需求
情况。

而若由各系部独立行动,往往会各自为政,一方面带来费用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无法完成全面收集的艰巨任务,再次,还基于人才中心一般只与学校(不是系部)签订协议的考虑,特建议由学校就业处统一协调,加强与各地人才中心的联系,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为我院毕业生就业及调整专业设置及专业教学计划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