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法检测梅毒假阳性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LISA法检测梅毒假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对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TP-EIISA)法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TP-ELISA法对2924例标本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阳性标本分为吸光度/临界值比值低值组(1~2)和S/CO(>2)高值组;同时所有标本用TPPA法复检,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TP-ELISA法与TPPA法2种方法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别,但S/CO低值组与高值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P-ELISA检测梅毒特异抗体可行;但对于S/CO低值标本应加用TPPA方法以排除假阳性。

标签:梅毒;假阳性;分析
梅毒的血清学检测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在梅毒的诊断、治疗及研究方面均有重要意义[1]。

目前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血清学方法主要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但常常遇到出现假阳性。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是日前公认的梅毒血清确证试验[2]。

本研究通过以TPPA法与EIISA结果对比,试图对ELISA 检测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兵团第七师人民医院住院做输血前筛查的患者血清标本2924例,其中男1778例,女1146例,年龄17~75岁。

均采用常规静脉采血。

1.2 仪器和试剂TP-ELISA试剂由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提供,TPPA试剂为日本富士株式会社产品。

酶标仪,Anthos 2010型(奥地利生产)。

洗板机,Anthos fluido 24200型(奥地利生产)。

试剂检测临界值(cutoff)为0.20+阴性对照平均吸光度值,使用Wellscan MK3酶标仪读取吸光度值,以吸光度/临界值比值[吸光度/临界值(absorbance of sample/cut-off rate,S/CO)]为判定标准,S/CO≥1为阳性,S/C00.05),见表1。

112例ELISA阳性标本中,按S/CO分成S/CO低值组(1~2)和高值组(>2)两组。

其中S/C0低值组38例,S/CO高值组74例,两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血清学检测一直是梅毒诊断的主要方法,目前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具有高敏感性的特点。

但是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假阴性与假阳性,需要仔细分析研究。

造成检验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实验室操作、试剂、检验方法等。

为提高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患者、临床医生、实验室医生甚至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

实验室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TP-ELISA和
TPPA(或梅毒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TPHA)。

TPPA(或TPHA)已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定为确诊方法,而TP-ELISA对IgM和IgG都具有很好的检测能力,并且具有灵敏度高、价格低、结果客观的优点,易于自动化操作已被广泛使用[3]。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IgG、IgM都有很好的检测能力,因其灵敏度高、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结果客观在国内广泛使用。

梅毒抗体假阳性的主要原因有:①生物学假阳性反应。

由非密螺旋体疾病的病原体和其它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反应素反应。

如急性傳染病中的疟疾、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慢性传染病中的已型肝炎、麻风或免疫系统疾病中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②标本因素:血液标本溶血、离心处理不彻底、细菌污染引起的假阳性[4]。

鉴于筛检试验对灵敏度的要求高于特异度的特点,TP-ElISA法替代TPPA法作为日常梅毒抗体筛选是可行的[5]。

本文通过2924例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还表明,158例TP-ELISA阳性标本经过TPPA复检有3例呈阴性,且均出现在S/CO低值组。

证实在在此组标本中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我们认为:为提高梅毒检测的准确性,在做梅毒抗体检测时,可以先用TP-ELISA法,若为阳性再用TP-PA法确认,这样既减少了医疗支出,又减少了因假阳性带来的隐患,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为提高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①作为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检查试剂、仪器等确保能够掌握能够正常工作,杜绝认为操作因素导致的检验结果的错误。

②强烈呼吁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及相关病史及服药情况的询问。

③呼吁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比如:检查前空腹、停药等。

只有三方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降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率。

才能为临床诊断的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龙振华.梅毒血清学与临床[J].中华内科杂志,1994,42(7):438-439.
[2]孔丽蕊.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8):1119-1120.
[3]黄冬梅,邹雪松,杨慧敏,等.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假阳性结果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3):37-38
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6,18(2):127-128.
[4]邰平,王进江.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江苏预防医学,2010,3(21):56-57.
[5]王露楠,邓巍.李金明.梅毒螺旋体感染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临床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6):3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