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道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 则[ 。在老子“ 静为躁君” 的基础上, 庄子提出“ 抱
。
在崇阴贵柔思想的指导下, 中医的养生也倾向 于阴柔。后世逐渐出现的多种传统养生运动, 如导 引术、 太极拳( 相传为张三丰所创, 而张作为道士, 亦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等, 皆以柔中带刚、 以 静制动为特点。同时, 中医的养生也要求人们在思 想上“ 寡欲” “ 不争” , 保持平静、 柔和的心态, 注重身 心的双重健康。 1 . 3 道法自然, 顺应四时 “ 道法自然” 是老子思 想中一个重要内容。首先, 老子认为生命的本源在 于“ 道” , 并提出 “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 物” 。由此, 道产生了天地万物及人, 人作为天地间 万物中之一物, 应该效法天地和道
[ 1 ]
神以静” 、 “ 必清必静” ( 《 庄子·在宥》 ) 的观点, 主 张以静养神。《 内经》 继承了庄子调摄心神而养生 的思想, 认为“ 主明则下安, 以此养生则寿, 殁世不 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使道闭塞而不通, 形乃大 伤以 此 养 生 则 殃 ”( 《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
[ 6 ] 八》 ) 。
5 ] 。又 禁论》 ) 说明了要顺应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 [
, 减少对于物质的追求
欲望, 安于现实中可以达到的生活状况, 以平和的生
。老子提出: “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道德经·八 章》 ) ” 、 “ 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柔之胜刚, 弱之胜强( 《 道德经·七十八章》 ) ” 。 老子认为, 水的“ 不争” 、 “ 柔弱” 、 却能“ 胜刚” 的特 质是最宝贵的品德, 而这种品德反映着大道。通过 比对人生与死的状态: “ 人之生也柔软, 其死也坚 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 老子指出 生命的活力在于柔软状态, 只有死了的生命才是僵 硬的
( 收稿日期: 2 0 1 2 0 5 1 0 )
·保健论坛·
老庄道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影响
刘柳青
(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 1 0 0 0 2 9 )
中图分类号: R 2 1 2 文献标识码:C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6 7 9 0 . 2 0 1 2 . 0 4 . 0 4 8
。这里的“ 道”
指的是宇宙根本规律, 而“ 自然” 指的是“ 道” 本来的 面貌。“ 道”以“ 自然” 为法则, 即顺应万物的天然 本性, 以宇宙的客观规律为法则。 这种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思想反映在中医学 上, 便形成了因循时势的思维特征、 三因制宜的治疗 方法
[ 5 ]
庄子的无为还表现在不妄为, 不强为。他指出 养生必须依乎天理, 顺从自然。在《 庄子·养生主》 中, 庄子借庖丁解牛“ 依乎天理” 、 “ 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然其游刃必有余地” , 提出遵从自然规律行事 的观点。在老子“ 道法自然” 的基础上, 庄子更加强 调崇尚自然状态, 反对现实中人为添加的限制与束 缚, 不追求俗世名利, “ 不以心捐道” , 达到“ 无己” 、 “ 无功” 、 “ 无名” 的精神境界。庄子看淡世情、 超然 物外的处世哲学, 为后世无数在社会重压下寻求精 神解脱的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慰藉与睿智的开导。后
·4 4 8 ·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 0 1 2年 8月第 1 5卷第 4期 C h i nJ C l i nH e a l t h c , A u g u s t 2 0 1 2 , V o l . 1 5 , N O . 4
世养生都强调淡泊、 平和的心理状态, 与庄子的这种 思想一脉相承, 是中医养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 2 物我两齐, 天人合一 庄子对“ 道” 的理解与 老子有着一定的不同。在《 老子》 的哲学中, 无是道 的本体特征和存在状态, 用以描述和说明道。老子 将道解释成无, 除了表示道的无形、 无象, 还包括道 的无名
了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反映了先秦老庄学派道家 思想对中医学在医学理论、 临床治疗、 养生保健等方 面的影响。 1 老子思想 老子, 姓李, 名耳, 字聃, 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 曲仁里人, 曾为周朝藏室之史官, 后西出函谷关而隐 居, 有《 老子》 一书传世, 又名《 道德经》 。老子创立
作者简介: 刘柳青, E m a i l : a h h f l l q @1 6 3 . c o m
2 . 5 形成规范管理 规范化管理是各项工作取得 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干部保健工作因其服务对象 的特殊性更需要强调服务的规范化, 健康管理的理 论与实践同样是规范要求高的一项工作, 我院从以 下十个方面确立了干部保健与健康管理工作的规范 化: ① 保健管理人性化。 ② 巡诊随访经常化。 ③ 住 院服务家庭化。④健康体检规范化。⑤保健护理品 牌化。⑥应急救护常备化。⑦健康管理多样化。⑧ 健康档案信息化。
[ 4 ] [ 3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势, 虽不中邪, 精神内伤, 身必败亡。始富后贫, 虽不 伤邪, 皮焦筋屈, 痿 頢 为挛……” , 表明了当时人们 对社会环境变化对人体造成影响的深刻认识。三是 因人制宜。中医学遵从自然规律大量体现在尊重人 体变化规律方面。如顺应人体的气机之势。李东垣 云: “ 凡治病服药, 必知时禁。夫时禁者, 比本四时 升降之理, 汗、 下、 吐、 利之宜。 ” ( 《 脾胃论·用药宜
书于春秋末年, 中医学经典《 黄帝内经》 的大部分内 容完成于战国至秦汉的很长一段时间
[ 2 ]
。这表明
少欲望, 就可以形成从容的生活态度, 保持健康, 得 以长寿。 这一思 想 影 响 到 中 医 学 的 养 生 思 维, 反映在 《 黄帝内经》 中: “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 安从来” 、 “ 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 行劳而不倦” 、 “ 故美其食, 任其服, 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 《 素问 ·上古 天 真 论 篇 第 一 》 ) 。这 是 一 种 强 调 “ 清” 、 “ 静” 、 “ 寡欲” 的思想, 表现出的从容淡泊、 其乐融融 的生活状况, 反映了老子所向往的 “ 甘其食, 美其 服。安其居, 乐其俗” ( 《 道德经·八十章》 ) 的理想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 诞生于中华传 统文化的大背景下, 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大影 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医学的萌芽时期, 亦是中国 古代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世界文化的轴心 时代, 出现了百家争鸣、 学术繁荣的景象, 当时的儒 家、 道家、 阴阳家、 墨家、 兵家、 法家、 名家等诸多流派 的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在这其中,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产生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两者在 思想理论和追求目标等方面, 有着诸多相同或相似
: 一是因时制宜。基于对四季气候变化的认
识— — —“ 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 秋冬则阴气盛而 阳气衰( 《 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 ) ” — — —《 素问· 四季调神大论篇第一》 提出了 “ 春夏养阳, 秋冬养 阴, 以 从 其 根” 的 原 则。二 是 因 地 制 宜。这 里 的 “ 地” , 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种。自然环境方 面, 《 素问·异法方宜论》 中详细论述了东、 南、 西、 北、 中各个方位的人们的不同生理特征; 社会环境方 面, 《 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指出“ ……贵脱
1 ] 老子政治上的无为思想在生命观上的反映 [ 。老
子认为, 修身养性以清静为本; 以刺激感官为特征的 纵欲行为违背自然之道, 不利于身心健康, 而清静寡 欲才能延年益寿: “ 致虚极, 守静笃……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 道 乃 久, 殁身不殆( 《 道德经·十六
[ 1 ] 。若能平息浮躁, 荡涤烦恼, 心无旁骛, 减 章》 ) ”
1 ] 之处 [ ; 同时以成书年代看, 道家经典《 道德经》 成
的哲学体系以“ 道” 为本, 提出了“ 道” 、 “ 自然” 、 “ 无 为” 等哲学概念。《 道德经》 一书为中国哲学的基石 之作, 亦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 . 1 清静寡欲, 静以养生 道德经云: “ 孰能浊以 止, 静以徐清; 孰能安以久, 动以徐生。 ” 清静寡欲是
·4 4 6 ·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 0 1 2年 8月第 1 5卷第 4期 C h i nJ C l i nH e a l t h c , A u g u s t 2 0 1 2 , V o l . 1 5 , N O . 4
证的, 成熟的, 能够实现最佳治疗效果的, 并征求患 者同意和认可的合适、 相宜的技术。 2 . 4 . 2 干部保健工作的适宜技术 干部保健工作 的服务能力的高低, 关键在于所具备的医疗服务的 技术水平, 是否实用有效, 倍受欢迎。对于干部保健 而言, 适宜的技术, 具体说主要是如下技术: 适宜的 体检技术, 适宜的临床治疗技术, 适宜的手术操作技 术, 适宜的药品应用技术, 适宜的巡诊随访技术。健 康体检技术和巡诊随访技术的实施, 实际上就是进 行健康管理的有效形式。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 0 1 2年 8月第 1 5卷第 4期 C h i nJ C l i nH e a l t h c , A u g u s t 2 0 1 2 , V o l . 1 5 , N O . 4
· ·4 4 7
世界。这一思想要求人们寻求精神的自由与轻松, 反对精神上的压抑和强迫 活态度达到长寿。 1 . 2 退而不争, 守柔曰强 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 特点就是“ 崇阴” , 强调阴柔的归藏包容功能, 以贵 柔尊阴为首
[ 1 ] 薛 公 忱. 佛道儒与中医药学[ M] . 北 京: 中 国 书 店, 2 0 0 2 : 2 5 0 2 5 4 . [ 2 ] 孙爱云, 张金波.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理论及思维方法 构建的影响[ J ]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 0 0 9 , 1 1 ( 1 1 ) : 2 2 . [ 3 ] 王动阳. 道德经: 养生大智慧[ M] . 长沙: 湖南科学技 术出版社, 2 0 1 0 : 8 6- 8 7 . [ 4 ] 孙广仁. 道家的崇阴思想对中医藏象和养身理论的影 响[ J ]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 0 0 6 , 7 ( 4 ) : 1 9 8 . [ 5 ] 程雅君. 中医哲学史: 先秦两汉时期 [ M] . 成都: 四川 2 0 0 9 : 2 2 8 2 3 2 . 出版社, [ 6 ] 王育学. 诸子养生说 [ M] . 桂 林: 漓 江 出 版 社, 1 9 9 2 : 1 0 9 1 1 2 . [ 7 ] 田成义. 本体·认知·人生— — —老子与庄子哲学比较 [ J ] . 北方论丛, 2 0 0 8 , ( 4 ) : 1 2 0 1 2 3 [ 8 ] 王晓毅. 国学举要. 道卷[ 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 0 0 2 : 4 5 4 4 7 0 .
[ 1 ]
如顺应人体的情绪变化、 体质特征等。明代汪琦石 的《 里虚元鉴》 提出: “ ……顾私己者, 心肝病少; 顾 大体者, 心肝病多。不及情者, 脾肺病少; 善钟情者,
[ 5 ] 脾肺病多……” , 强调了情志的重要性。而“ 瘦人
多阴虚, 胖人多痰湿” 的规律则反映了体质因素的 不可忽视。 2 庄子思想 庄子, 名周, 宋国蒙人。今存《 庄子》 一书, 一般 认为其中的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 外篇、 杂篇是其后 学所作, 但也反映了他的某些思想。庄子继承并发 展了老子的思想, 注意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 在养生 移性的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对中国古代哲学思 想与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2 . 1 清静无为, 依乎天理 庄子继承了老子“ 清静 无为”的思想, 强调养生必须依乎天理, 顺从自然。 他也发展了老子“ 致虚极, 守静笃” 的精神观, 把静 则恬淡虚无、 动则顺乎自然作为调养精神的根本原
[ 7 ]
的认识出发, 庄子可以达观地在妻子逝后“ 鼓盆而 歌” , 可以淡然面对死亡。在庄子看来, 死亡并不可 怕, 只是组成人体的元气由聚到散, 重新回归宇宙, 融入到天地的无限元气之中。这一思想解释了庄子 眼中的生命起源, 从元气的角度将人与宇宙联系在 一起, 拓宽了看待生命的视野。 这种关于生命起源的构想亦影响到了中医对生 命起源的认识。《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提出: “ 天地合气, 名之曰人。 ” 即指出人是天地交感 的产物。中医学中关于生理、 病理的诸多理论均从 “ 气” 的角度进行阐释, 且有 “ 行 气” 、 “ 益 气” 等从 “ 气” 的角度治疗的方法, 这也是中医学的特 点 之 一。 中医养生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深受中 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先秦的老庄学派作为诸子争鸣 中的重要力量,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 建立起的道家思想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内 容。通过本文的浅析, 可以看出老庄道家思想对中 医养生的基础理论、 治疗思维和养生方式等方面起 到了不可忽视的启发作用。其中蕴藏的博大精神的 生命智慧, 即使是在今天, 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有 待我们继续挖掘、 利用。 参考文献
。
在崇阴贵柔思想的指导下, 中医的养生也倾向 于阴柔。后世逐渐出现的多种传统养生运动, 如导 引术、 太极拳( 相传为张三丰所创, 而张作为道士, 亦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等, 皆以柔中带刚、 以 静制动为特点。同时, 中医的养生也要求人们在思 想上“ 寡欲” “ 不争” , 保持平静、 柔和的心态, 注重身 心的双重健康。 1 . 3 道法自然, 顺应四时 “ 道法自然” 是老子思 想中一个重要内容。首先, 老子认为生命的本源在 于“ 道” , 并提出 “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 物” 。由此, 道产生了天地万物及人, 人作为天地间 万物中之一物, 应该效法天地和道
[ 1 ]
神以静” 、 “ 必清必静” ( 《 庄子·在宥》 ) 的观点, 主 张以静养神。《 内经》 继承了庄子调摄心神而养生 的思想, 认为“ 主明则下安, 以此养生则寿, 殁世不 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使道闭塞而不通, 形乃大 伤以 此 养 生 则 殃 ”( 《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
[ 6 ] 八》 ) 。
5 ] 。又 禁论》 ) 说明了要顺应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 [
, 减少对于物质的追求
欲望, 安于现实中可以达到的生活状况, 以平和的生
。老子提出: “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
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道德经·八 章》 ) ” 、 “ 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 ……柔之胜刚, 弱之胜强( 《 道德经·七十八章》 ) ” 。 老子认为, 水的“ 不争” 、 “ 柔弱” 、 却能“ 胜刚” 的特 质是最宝贵的品德, 而这种品德反映着大道。通过 比对人生与死的状态: “ 人之生也柔软, 其死也坚 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 老子指出 生命的活力在于柔软状态, 只有死了的生命才是僵 硬的
( 收稿日期: 2 0 1 2 0 5 1 0 )
·保健论坛·
老庄道家思想对中医养生的影响
刘柳青
(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 1 0 0 0 2 9 )
中图分类号: R 2 1 2 文献标识码:C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6 7 9 0 . 2 0 1 2 . 0 4 . 0 4 8
。这里的“ 道”
指的是宇宙根本规律, 而“ 自然” 指的是“ 道” 本来的 面貌。“ 道”以“ 自然” 为法则, 即顺应万物的天然 本性, 以宇宙的客观规律为法则。 这种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思想反映在中医学 上, 便形成了因循时势的思维特征、 三因制宜的治疗 方法
[ 5 ]
庄子的无为还表现在不妄为, 不强为。他指出 养生必须依乎天理, 顺从自然。在《 庄子·养生主》 中, 庄子借庖丁解牛“ 依乎天理” 、 “ 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然其游刃必有余地” , 提出遵从自然规律行事 的观点。在老子“ 道法自然” 的基础上, 庄子更加强 调崇尚自然状态, 反对现实中人为添加的限制与束 缚, 不追求俗世名利, “ 不以心捐道” , 达到“ 无己” 、 “ 无功” 、 “ 无名” 的精神境界。庄子看淡世情、 超然 物外的处世哲学, 为后世无数在社会重压下寻求精 神解脱的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慰藉与睿智的开导。后
·4 4 8 ·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 0 1 2年 8月第 1 5卷第 4期 C h i nJ C l i nH e a l t h c , A u g u s t 2 0 1 2 , V o l . 1 5 , N O . 4
世养生都强调淡泊、 平和的心理状态, 与庄子的这种 思想一脉相承, 是中医养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 2 物我两齐, 天人合一 庄子对“ 道” 的理解与 老子有着一定的不同。在《 老子》 的哲学中, 无是道 的本体特征和存在状态, 用以描述和说明道。老子 将道解释成无, 除了表示道的无形、 无象, 还包括道 的无名
了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反映了先秦老庄学派道家 思想对中医学在医学理论、 临床治疗、 养生保健等方 面的影响。 1 老子思想 老子, 姓李, 名耳, 字聃, 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 曲仁里人, 曾为周朝藏室之史官, 后西出函谷关而隐 居, 有《 老子》 一书传世, 又名《 道德经》 。老子创立
作者简介: 刘柳青, E m a i l : a h h f l l q @1 6 3 . c o m
2 . 5 形成规范管理 规范化管理是各项工作取得 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干部保健工作因其服务对象 的特殊性更需要强调服务的规范化, 健康管理的理 论与实践同样是规范要求高的一项工作, 我院从以 下十个方面确立了干部保健与健康管理工作的规范 化: ① 保健管理人性化。 ② 巡诊随访经常化。 ③ 住 院服务家庭化。④健康体检规范化。⑤保健护理品 牌化。⑥应急救护常备化。⑦健康管理多样化。⑧ 健康档案信息化。
[ 4 ] [ 3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势, 虽不中邪, 精神内伤, 身必败亡。始富后贫, 虽不 伤邪, 皮焦筋屈, 痿 頢 为挛……” , 表明了当时人们 对社会环境变化对人体造成影响的深刻认识。三是 因人制宜。中医学遵从自然规律大量体现在尊重人 体变化规律方面。如顺应人体的气机之势。李东垣 云: “ 凡治病服药, 必知时禁。夫时禁者, 比本四时 升降之理, 汗、 下、 吐、 利之宜。 ” ( 《 脾胃论·用药宜
书于春秋末年, 中医学经典《 黄帝内经》 的大部分内 容完成于战国至秦汉的很长一段时间
[ 2 ]
。这表明
少欲望, 就可以形成从容的生活态度, 保持健康, 得 以长寿。 这一思 想 影 响 到 中 医 学 的 养 生 思 维, 反映在 《 黄帝内经》 中: “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 安从来” 、 “ 志闲而少欲, 心安而不惧, 行劳而不倦” 、 “ 故美其食, 任其服, 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 《 素问 ·上古 天 真 论 篇 第 一 》 ) 。这 是 一 种 强 调 “ 清” 、 “ 静” 、 “ 寡欲” 的思想, 表现出的从容淡泊、 其乐融融 的生活状况, 反映了老子所向往的 “ 甘其食, 美其 服。安其居, 乐其俗” ( 《 道德经·八十章》 ) 的理想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 诞生于中华传 统文化的大背景下, 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大影 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医学的萌芽时期, 亦是中国 古代哲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世界文化的轴心 时代, 出现了百家争鸣、 学术繁荣的景象, 当时的儒 家、 道家、 阴阳家、 墨家、 兵家、 法家、 名家等诸多流派 的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在这其中,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产生的影响尤为显著。这两者在 思想理论和追求目标等方面, 有着诸多相同或相似
: 一是因时制宜。基于对四季气候变化的认
识— — —“ 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 秋冬则阴气盛而 阳气衰( 《 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 ) ” — — —《 素问· 四季调神大论篇第一》 提出了 “ 春夏养阳, 秋冬养 阴, 以 从 其 根” 的 原 则。二 是 因 地 制 宜。这 里 的 “ 地” , 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种。自然环境方 面, 《 素问·异法方宜论》 中详细论述了东、 南、 西、 北、 中各个方位的人们的不同生理特征; 社会环境方 面, 《 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指出“ ……贵脱
1 ] 老子政治上的无为思想在生命观上的反映 [ 。老
子认为, 修身养性以清静为本; 以刺激感官为特征的 纵欲行为违背自然之道, 不利于身心健康, 而清静寡 欲才能延年益寿: “ 致虚极, 守静笃……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 道 乃 久, 殁身不殆( 《 道德经·十六
[ 1 ] 。若能平息浮躁, 荡涤烦恼, 心无旁骛, 减 章》 ) ”
1 ] 之处 [ ; 同时以成书年代看, 道家经典《 道德经》 成
的哲学体系以“ 道” 为本, 提出了“ 道” 、 “ 自然” 、 “ 无 为” 等哲学概念。《 道德经》 一书为中国哲学的基石 之作, 亦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 . 1 清静寡欲, 静以养生 道德经云: “ 孰能浊以 止, 静以徐清; 孰能安以久, 动以徐生。 ” 清静寡欲是
·4 4 6 ·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 0 1 2年 8月第 1 5卷第 4期 C h i nJ C l i nH e a l t h c , A u g u s t 2 0 1 2 , V o l . 1 5 , N O . 4
证的, 成熟的, 能够实现最佳治疗效果的, 并征求患 者同意和认可的合适、 相宜的技术。 2 . 4 . 2 干部保健工作的适宜技术 干部保健工作 的服务能力的高低, 关键在于所具备的医疗服务的 技术水平, 是否实用有效, 倍受欢迎。对于干部保健 而言, 适宜的技术, 具体说主要是如下技术: 适宜的 体检技术, 适宜的临床治疗技术, 适宜的手术操作技 术, 适宜的药品应用技术, 适宜的巡诊随访技术。健 康体检技术和巡诊随访技术的实施, 实际上就是进 行健康管理的有效形式。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 0 1 2年 8月第 1 5卷第 4期 C h i nJ C l i nH e a l t h c , A u g u s t 2 0 1 2 , V o l . 1 5 , N O . 4
· ·4 4 7
世界。这一思想要求人们寻求精神的自由与轻松, 反对精神上的压抑和强迫 活态度达到长寿。 1 . 2 退而不争, 守柔曰强 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 特点就是“ 崇阴” , 强调阴柔的归藏包容功能, 以贵 柔尊阴为首
[ 1 ] 薛 公 忱. 佛道儒与中医药学[ M] . 北 京: 中 国 书 店, 2 0 0 2 : 2 5 0 2 5 4 . [ 2 ] 孙爱云, 张金波. 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理论及思维方法 构建的影响[ J ]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 0 0 9 , 1 1 ( 1 1 ) : 2 2 . [ 3 ] 王动阳. 道德经: 养生大智慧[ M] . 长沙: 湖南科学技 术出版社, 2 0 1 0 : 8 6- 8 7 . [ 4 ] 孙广仁. 道家的崇阴思想对中医藏象和养身理论的影 响[ J ]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 0 0 6 , 7 ( 4 ) : 1 9 8 . [ 5 ] 程雅君. 中医哲学史: 先秦两汉时期 [ M] . 成都: 四川 2 0 0 9 : 2 2 8 2 3 2 . 出版社, [ 6 ] 王育学. 诸子养生说 [ M] . 桂 林: 漓 江 出 版 社, 1 9 9 2 : 1 0 9 1 1 2 . [ 7 ] 田成义. 本体·认知·人生— — —老子与庄子哲学比较 [ J ] . 北方论丛, 2 0 0 8 , ( 4 ) : 1 2 0 1 2 3 [ 8 ] 王晓毅. 国学举要. 道卷[ 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 0 0 2 : 4 5 4 4 7 0 .
[ 1 ]
如顺应人体的情绪变化、 体质特征等。明代汪琦石 的《 里虚元鉴》 提出: “ ……顾私己者, 心肝病少; 顾 大体者, 心肝病多。不及情者, 脾肺病少; 善钟情者,
[ 5 ] 脾肺病多……” , 强调了情志的重要性。而“ 瘦人
多阴虚, 胖人多痰湿” 的规律则反映了体质因素的 不可忽视。 2 庄子思想 庄子, 名周, 宋国蒙人。今存《 庄子》 一书, 一般 认为其中的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 外篇、 杂篇是其后 学所作, 但也反映了他的某些思想。庄子继承并发 展了老子的思想, 注意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 在养生 移性的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对中国古代哲学思 想与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2 . 1 清静无为, 依乎天理 庄子继承了老子“ 清静 无为”的思想, 强调养生必须依乎天理, 顺从自然。 他也发展了老子“ 致虚极, 守静笃” 的精神观, 把静 则恬淡虚无、 动则顺乎自然作为调养精神的根本原
[ 7 ]
的认识出发, 庄子可以达观地在妻子逝后“ 鼓盆而 歌” , 可以淡然面对死亡。在庄子看来, 死亡并不可 怕, 只是组成人体的元气由聚到散, 重新回归宇宙, 融入到天地的无限元气之中。这一思想解释了庄子 眼中的生命起源, 从元气的角度将人与宇宙联系在 一起, 拓宽了看待生命的视野。 这种关于生命起源的构想亦影响到了中医对生 命起源的认识。《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提出: “ 天地合气, 名之曰人。 ” 即指出人是天地交感 的产物。中医学中关于生理、 病理的诸多理论均从 “ 气” 的角度进行阐释, 且有 “ 行 气” 、 “ 益 气” 等从 “ 气” 的角度治疗的方法, 这也是中医学的特 点 之 一。 中医养生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深受中 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先秦的老庄学派作为诸子争鸣 中的重要力量,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 建立起的道家思想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内 容。通过本文的浅析, 可以看出老庄道家思想对中 医养生的基础理论、 治疗思维和养生方式等方面起 到了不可忽视的启发作用。其中蕴藏的博大精神的 生命智慧, 即使是在今天, 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有 待我们继续挖掘、 利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