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学院尊德性而道问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鹅湖之会: “尊德性”与 “道问学”的学术纷争
“尊德性”与“道问 学”、“致广大”与
“尽精微”之关系
第 一 章
鹅湖之会: “尊德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道问学” 的学术纷争。
朱熹:重“道问学”,主张“即物穷理”“格物致 知”,认为只有先“格物”,强调循序渐进地提升 道德修养,由小到大,最后达到圣人的境界。
贰 著名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
王安石作为北宋有明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在诗文方面有突出成就,具有较高的文 学修养。另外,其与苏轼因政见上的不 和,经常针锋相对,但在苏轼遭遇迫害 时能积极施以援手,私下也经常往来, 切磋诗文,体现出了高风亮节。
“致广大”与“尽精微”的兼容:
-“诗圣”杜甫被称为诗歌之集大成者
陆九渊:重视“尊德性”,主张“发明本心”“心 即理”,认为治学首先应该立志,即孟子所说的 “先立乎其大者”,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先 从道德境界上站立,然后由上而下,自然会一切贯 通。
从朱陆之争中可以看出:
对于“尊德性”与“道问学”孰重孰轻 的问题,双方持论不一,但双方都很重 视“尊德性”与“道问学”。
思考:
“尊德性”与“道问学”、“致 广大”和“尽精微”两两关系在 历史及生活中的表现?
第 二 章
壹 宋代文坛执牛耳者:欧阳修 欧阳修一方面作为北宋文坛首领,在文人士大 夫间具备权威性,在文学方面也是各体兼备, 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另一方面也是胸襟开阔, 积极提携后生,如王安石、曾巩,谦虚向有才 后生如苏轼让路,其身上体现了德性与问学的 双重修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一种“致广 大”后的厚积薄发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强 调一种炼字行为背后的“尽精微”
结论

“尊德性” 与“道问 学”密切 相连


“致广大” 和“尽精微” 相辅相成
个人要做到 德性与学问、 宏观与微观 的兼重。
谢 谢
尊致
德广
性大
而而

xxx 20xx 4
xx
道尽
学 与
校 训
问精 学微
年 月
传 媒 学 院
出处: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 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 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中庸》
释义:
君子尊崇德性,追求学问,达到广大博厚的同 时,又能穷尽精微。即个体心性道德和学问的 双重修养,学习上宏观和微观的双重把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