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准备和入场

高考考前准备和入场
高考考前准备和入场

高三学生考前准备

一、考试前几天要做的:

1、进一步调节生物钟,把自己每天的精神状态调到在考试时间最好,注意吃(吃清谈的)喝、睡(回家的学生10:30前必须睡觉)运动,上厕所也包括在内。

2、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练手、练脑,保证熟练程度。

3、有针对性的请老师指导点拨。

4、每天走走步、晚上泡泡脚或者用温水洗澡,这样有助于休息和体力恢复,切不可进行剧烈运动,防止受伤和劳累过度。

二、进考场前要准备的:

1、文具:包括碳素笔、铅笔、(5月模考有的同学一科考试用了两种颜色的笔答题)三角板、橡皮,说说图卡器的使用。

2、身份证、准考证装在通明的文具袋内,最好结伴进考场等。

3、提前熟悉考试环境,考室、左右前后的同学等。

三、因为使用金属探测器学生要注意的:

现在我们给考生“从头到脚好好捋一遍”。

发卡———这是特别容易被忽略的,里面可能有一些金属物件,胶皮套接头处很多都是带金属的,因此要格外小心。

眼镜———按照去年的规矩,有的省学生在进安检门之前,会把眼镜放入一个筐内,顺利经过安检门后再戴上。目前我们省还没有接到关于眼镜的通知,如果不通知,那就是按照去年的规定执行。

饰品———耳钉、项链什么的就摘掉吧。还有一些家长愿意给孩子带幸运物,即使不是金属的,也尽量不要带。

服装———要求统一穿校服。

胸衣———建议尽量选择运动内衣。如果不习惯,要把普通内衣的挂钩剪掉,换成塑料扣子。

鞋子———大多数考生会选择运动鞋,要注意扣眼是不是金属的。有一些考生选择布鞋,注意鞋底支撑部分是否有金属。其实很好试,拿到鞋子后对折,如果有金属物品,是无法轻松对折的。

体内金属———有一类考生,金属是一定要带进考场的了。例如牙齿中有金属填充物,体内的钢板、钢钉等,这些需要有医院的相关证明。

■其他注意事项

提醒家长,一定要给考生准备一件透明的塑料雨衣,因为不让打伞。”还要给孩子准备一件外套,以备不时之需。

香烟、打火机、口香糖这类东西就别想了,肯定是不让带进考场的。但是有一种容易被忽略的金属物品,那就是硬币和纸钞的金属线。

手表不用戴,考场内有时钟。

带水入场的同学也一定要注意,要把商标撕掉,进场后水瓶放在脚下,不要放在桌上。

特别提醒:一定要提前20分钟进入考场,入场安检时要站在规定位置,抬头看一下监控头,安检结束后坐在自己位置上做好准备工作。进入考场发卷前做几次深呼吸,想一下本学科考试自己准备的东西。

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理综试题(含答案)资料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口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A .氢气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 B .二氧化碳通过 Na 2O 2粉末 C .铝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 D .将锌粒投入 Cu(NO 3)2溶液 10.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11. 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 5 1 pH=5 的 H 2S 溶液中,c(H )=c(HS - )=1 >10- mol?L - 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 后,其pH=b ,贝U a=b+1 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 + + - - c(Na )+c(H )=c(OH )+c(HC 2O 4) pH 相同的①CH 3COONa ②NaHCO 3③NaClO 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 7. F 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四联苯 的一氯代物有( B . 4种 C . 5种 9. F 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1 L1 ■ ' 0 1 C .除去CO 气体中的 CO2气体 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D ?乙酸乙酯制备演示实验 HaCJll IK Hk 燈清的 "石知K

12.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 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为电池的正极 B .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 2O4=Li i-x Mn 20x+xLi C .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 .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13. 室温下,将imol的C U 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 H i,将imol 的CuS0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H2, C U SO4?5H2O受热分解的 化学方程式 为:C U SO4?5H2O(S)=====C U SO4(S)+5H2O(I),热效应H3。则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B . △H i△出 26 . (I3分)在容积为I.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 2NO2(g), 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 H 0 (填大于”小于”);I00C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 如上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_____________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 K i 为_____________ 。 (2)I00C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 , C(N2O4)以0.0020 mol?L-i?-i的平均速率降低,经i0s又达到平衡。 a:T ______ I00C(填大于”“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 。 b:列式计算温度T是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_____________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 27、(I5 分) A . △ H2>△ H3

2020高考考前注意事项 考前需要准备的东西 (1)

2020对口高考考前注意事项考前需要准备的东西 大家上午好:2020年的高考已经近在眼前,无数的高三学子都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那么高考考试前我们需要准备什么?考前我们还要注意那些防疫事项?接下来我给大家详细讲解,我分别从考试前一天、考试当天、考试期间的与安全三个大点进行: 一、考试期间时间安排 1、7月7日-8日早上5:30 餐厅门口按照乘车次序1-8号车顺序站队集合,带队教师按照乘车名单点名、检点学生与学生所带物品 2、6:00出发 6:50到考点吃早饭早饭 3、7:40考点发准考证第一科结束后 11: 00收准考证 11:40午饭13:40考点发准考证 16:30收准考证乘车返回,回校后6:30开饭,自习正常班主任负责清点人数及英语老师辅导。 4、8日上午考试结束后10:30东关学校、向阳高级学校带队老师认真清点学生人数无误后乘车带回学校,班主任安排学生迅速全部离校,另外194班下午考试结束返回学校,班主任检点学生全部离校,学生任何人晚上不得在学校留宿。 二、考试前一天需要准备的东西 1、用透明的文件袋装:身份证、准考证、健康状况监测表、诚信考试承诺书。健康状况监测表、诚信考试承诺书考第一科时交给监考老师。 2、文具:2B铅笔、书写0.5mm黑色笔、三角板、橡皮、垫纸板等。特别提醒:涂答题卡使用的铅笔应削成扁扁的鸭嘴形,涂卡时,一抹就可以。注意(禁止带入考场:手机、计算器、涂改液、修正带等) 3、水:很多经历过高考的同学反映,考试时很少感觉口渴找水喝。不过遇到卡壳的题,也可象征性地喝口水,让自己放松一下。如果有带水的同学把水放到自己的座位的地上,防止是洒到试卷上。 4、准备好当天考试科目的复习资料、错题本、公式表等进考场前交给带队老师保管,切忌带资料过多没时间看,适得其反成了累赘。 三、考试前一天注意事项 1、晚休前清点考试用品,并且放在明显的位置,避免第二天早上忙于寻找,影响考试的心情。 2、7月6日当天复习基础知识为主,看笔记、看错题本、看零星记录的碎东西,不做题,甚至不提考试的事,以分散对考试的注意力。 3、正常按照咱们学校的时间表作息,不要有意睡得太早,也不能太晚,晚休前不能激动的聊天,以免高度兴奋而失眠。同宿舍同学晚休都要自律,不能影响他人的正常休息,起床不能过早,相互提醒操场集合时间。 4、7月7日-8日早上餐厅前集合点名,听从指挥 5、到考点后同学间应避免嬉笑、打闹,坐一会儿看看笔记或整理文具,等待老师发准考证。 四、应试要点 1、浏览试卷,核对试卷座位号单号A题A卡,座位号双号B题B卡,若有发放错误举手报告监考老师调换。 2、填涂好个人资料,特别是准考证号码和姓名号码要绝对准确,填写后需再查一遍。条形码仔细核对后,贴入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不能超出规定的区域,条形码只有一个不可损坏,不可重复二次粘贴。

2016届高考历史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三(一)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含解析)

(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二部分专题三(一) 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含解析) 一、辨别史料真伪与价值 例1 (2015·江苏高考)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理论指导 1.《淮南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张坚持汉初旧制,无为而治,刘安作《淮南子》

的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削弱诸侯、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改革。 2.文献资料:文献可以理解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文献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3.实物资料是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存的总称。比如说遗物、遗迹等。其主要作用有三:第一,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第二,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第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例2 (2015·浙江高考)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事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理论指导 1.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历史上的部分文献作品往往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历史真实的看法,所以会对当时历史真实有所修饰。因此其作品源于真实历史,又有别于真实历史。 2.确定历史文献的准确性,要求研究者既要判断文献中叙述的合理性,又要判断叙述人的可靠性。文献中描述的事件发生时作者是否在场,作者是事件的参与者还是观察者,作者准确描述这类事件的资格如何,作者对事件的感情成分有多少,事件的结果跟作者是否可能有利害关系等。 例3 (2015·海南高考)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大纲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 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 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 TP来源于呼吸作用 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5.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特殊句式类析及备考策略之一解析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特殊句式类析及备考策略之一 近年来,对于文言文特殊句式这一考点,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选择题,往往糅合在句子翻译题中进行考查, 如果我们忽略了特殊句式, 往往会在翻译中出现“黑障”, 进而失分。下面结合 2014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出现的特殊句式试作分析,并提出一些备考策略就教方家。 一、特殊句式类析 2014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出现的特殊句式有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四大类型以及疑问句。在四大类型中,省略句考查的最多,也最全面, 所有的省略类型都涉及到了,其它三类,虽有涉及,但各种小类型只是部分涉及。对于疑问句,涉及了部分常见疑问句式、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和固定词组。 (一省略句 文言文句式中,省略句是考试的热点、常考点。 2014年,全国 18套试卷 39道主观翻译题, 1道客观翻译题(北京卷第 8题“不符合文意的一项”。其中,全国ⅱ卷、北京、天津卷、辽宁卷、上海卷、浙江卷、安徽卷、江西卷、山东卷、湖北卷、湖南卷、广东卷、四川卷等 13套试卷考查了省略句,而且有些试卷还考查不止一种类型的。甚至有些试卷年年都对省略句情有独钟, 如广东卷近四年年年考省略。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 省略句不可忽视。例析如下: 1. 省主语 (1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北京卷 8C “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的主语“是”承上文省略, “译”为“ (各级官吏”。译文: (各级官员都不能轻视滕侯的具体策划。 (2 刘晏初为转运使, 尝以厚直募善走者, 觇报四方物价, 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 (上海卷 19

这个“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句中“远方”不能做主语, 当是承前省略了“远方”的中心语“物价”。译文:刘晏当初担任转运使时, 曾经用优厚的待遇招募擅长奔跑的人, (让他们察访报告各地物价,即使遥远地方的(物价也不用几天都能送到转运使官府。 (3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浙江卷 20② 这里的“又性颇嗜诱进後生”,主语“常衮”承前省略。译文:(常衮又生性喜欢提拔后生,在出生寒门的年轻人中选拔,生怕找不到。 (4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安徽卷 7② 这里的“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主语“朱筠”承前省。译文:在拥有高深资历、显赫声望后, (朱筠就声称读书人要把读书和端正品行作为职责,不能趋炎附势,拜访权势显赫之人。 (5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江西卷 13① 这里的“曳而逐出之”主语“众鸡”承前省。译文:(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 (6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江西卷 13② 这里的省略了主语均是“众鸡”,承前省。译文:(众鸡又为何已经来了却一起憎恶(那只呼叫它们的鸡并且逼走它呢? (7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山东卷 13① “奈何从儒生游也”,这一句承前省略了主语“尔”(指代詹鼎。译文: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 (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8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湖北卷 12①

高考考前指导及考前注意事项修订版

高考考前指导及考前注 意事项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高考考前指导及考前注意事项 一、考前一周 1、作息: 考前一周内应遵循平时学习习惯,切忌“开夜车”,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这直接关系到考生的临场发挥:睡眠充足,场上才能保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如果睡不着,情绪兴奋也要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告诉自己这也是在休息。 每天中午应坚持半个小时的午睡,以强化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要坚持早起,按时锻炼身体,以轻缓运动为宜,如散步、做操等。 2、饮食 应讲究均衡饮食,瓜、果、青菜、鱼、豆类等都要吃一点。 家长应做好考生的“后勤”,菜的花样要多。平时吃什么,考前就吃什么。要吃经常吃的熟悉的食物,不要吃从来没吃过的东西,以防食物过敏。消化道过敏会造成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脑细胞主要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所以应多吃主食。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可过度“开小灶”,不要太过油腻。高热能的饮食会造成孩子的消化负担,甚至会产生恶心、厌食这些症状;还会产生嗜睡的感觉,精力不集中。油炸食品还会产生胃部的饱胀感,不消化。切莫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生食、冷饮、剩菜剩饭。不吃补品。如果平时喜欢吃辣,无辣不欢,考前也可以吃,只需适当调整。

一定要吃早饭。考前一两周如逢厌食现象,可吃米粥,温度不要过烫,近于体温,在舒适的环境中吃。还可以吃温拌菜,加点甜酸味道的调料,可以减轻厌食症状。 3、家长不可过分“优待”: 家长往往对孩子应考的期望过高,对孩子的“优待”也会随之升级,突出的作法便是陪读,甚至白天不上班。殊不知,如此过分“优侍”,对考生的负面效应往往大于正面效应,易增加“有负家长厚望”的心理压力。家长只须在生活、饮食方面给予适当调整就可以了, 大可不必过分“优待”。 4、关于女生“例假”: 月经不影响智力。正常月经可以无视,不影响高考。轻度痛经,可遵医嘱服用止痛药。对于非常严重的痛经,可咨询医生通过药物方法改变月经日期,但副作用较大,不推荐。 二、考前准备 1、准备好考试用具:

最新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建议

最新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建议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建议 (一) 立足课文,夯实基础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实词、虚词、句式中大部分出自我们学过的课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是高考出题人青睐的对象,立足课文,夯实基础,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人建议不妨采取以下几个小措施: 1.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必修语文课本和选修课本中精选一些重要的文言文,其中可包括规范的人物传记类,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和各类优秀散文,如《赤壁赋》《六国论》等,针对这些文章,学生可结合自己手中的参考资料和字典对重要的实词和虚词进行分类归纳整理.重点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的词、重点虚词、特殊文言句式、关键句子,尽量做细,整理到积累本上.其次,教师从精选篇目中再准备一些翻译题,让学生参照课下注释来翻译课文,要求做到信、达、雅,并认真做好讲评工作. 2. 学生将自己动手归纳的字词结合字典进行拓展.比如归纳《过秦论》中“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的“兵”字有兵器的意思,就可以补充“兵”的其他义项.以课文为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得选兵八万人”(士兵、军队);“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战争)等

义项.《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用法,15个常见虚词用法印成资料发给学生,也可将高中语文所有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以及古文中常见的官职人物常用词语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系统的把握. 3. 学生将试卷上课外文言文段中出现的重要实词、虚词、句式加以标注解释,特别是在课内出现过的,以培养自己的迁移意识.比如2010江苏卷文言文第一题A选项出现的“年二十以归吾”中的“归”,出现在《项脊轩志》中“后五年,吾妻来归”.D选项出现的“庶几以慰其魂”中“庶几”,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二) 拓展阅读,提高能力 在夯实课文的基础上,二轮复习中,对文言文的拓展阅读尤为重要,二轮复习贯穿始终的其实是一个“题”字,选题,做题,改题,讲题.我觉得应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考查的重难点来决定量和难易度.所以我们在选择文言文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题的难易度,训练时要有一定梯度.可将文言文拓展阅读分为三个阶. 1. 初级阶段.精选10篇近年来江苏省和其他省市的高考题,并附上详细注解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读、分析,做到每个词都落实到位,明确高考考查的重难点. 2. 提高阶段.再精选10篇课外我们教师收集的高考模拟题,附上重要实

高考数学考前3个月知识方法专题训练第二部分技巧规范篇第一篇快速解答选择填空题第2讲四种策略搞定填空题

第2讲 四种策略搞定填空题 [题型分析·高考展望] 填空题的基本特点是:(1)题目小巧灵活,结构简单;(2)答案简短明确,不反映过程,只要结果;(3)填空题根据填写内容,可分为定量型(填写数值,数集或数量关系)和定性型(填写某种性质或是有某种性质的对象). 根据填空题的特点,在解答时要做到四个字——“快”“稳”“全”“细”. 快——运算要快,力戒小题大做;稳——变形要稳,不可操之过急;全——答案要全,力避残缺不齐;细——审题要细,不能粗心大意. 高考必会题型 方法一 直接法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通过数学计算找出正确答案.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利用有关性质或结论等,通过巧妙变化,简化计算过程.解题过程要灵活地运用相关的运算规律和技巧,合理转化、巧妙处理已知条件. 例1 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且cos B cos C =-b 2a +c ,则角B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2π3 解析 方法一 由正弦定理, 即a sin A =b sin B =c sin C =2R , 得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 代入cos B cos C =-b 2a +c ,得cos B cos C =-sin B 2sin A +sin C , 即2sin A cos B +sin C cos B +cos C sin B =0, 所以2sin A cos B +sin(B +C )=0. 在△ABC 中,sin(B +C )=sin A , 所以2sin A cos B +sin A =0, 又sin A ≠0,所以cos B =-12 . 又角B 为△ABC 的内角,所以B =2π3 . 方法二 由余弦定理,即cos B =a 2+c 2-b 2 2ac ,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 大纲卷 化学部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 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 P H, —定会使结果偏低 A . SO 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 KMnO 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 .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 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 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 KCl 和KI F 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2.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lmol Fel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 3. B . C. 2 L0.5 molLL ,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N A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 N 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 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6 N 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4.

NiOOH +H 20+e —T NiQHL+OH- 6.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 Ba(OH)2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a 2++2OH +2H ++ SO42"=BaSQ J +2H2O B.酸性介质中 KMnO 4 氧化 H 2O 2 : 2MnO 4"+5H 2O 2+6H 十二 2Mn^+5O 2 +8H 2O C.等物质的量的 MgCl 2、Ba(OH )2 和 HCI 溶液混合:Mg 2++2OH "= Mg(OH )2 J B .电池的电解液可为 KOH 溶液 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 MH +OH —T +H 2O + M +e- D. MH 是一类储氢材料, 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NmOR 容液、浓H2EO4 洗气 B NKjCXaq) F 眉 NmOR 容液 过痣 C C12(S ) H% 饱和食盐水、浓出$04 洗气 D Ha2CO3Cs) NaHCO3(s) —— 灼烧 5.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以表格内容为准) 被提纯的物质: A. () CO(g);杂质:CO 2(g);除杂试剂:NaOH 溶液、浓H2SO4除杂方法:洗 B. 被提纯的物质: NH4CI(aq);杂质:Fe 讥aq);除杂试剂:NaOH 溶液;除杂方法:过滤 C. 被提纯的物质: Cl2(g);杂质:HCI(g);除杂试剂:饱和食盐水、浓 H2SO4除杂方法:洗 D. 被提纯的物质: Na2CO3(s);杂质:NaHCO3(s);除杂试剂:无;除杂方法:灼烧 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高考学生必要的考前准备

高考学生必要的考前准备 充分的心理准备 (1) 学会倾诉 当你为考试而坐卧不安,担心焦虑时,不妨将你的感受说出来,让他人与你共同分担,一个忠实的听众能帮助你减轻因紧张带来的压抑感。此外,你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写成信,然后扔到一边,给自己留出一定的“忧虑”时间,随后再去解决。千万不可郁积在心,使压抑情绪潜滋暗长,最终忧虑成疾。 (2) 调整认识 要调整对考试的不正确认识,消除思想顾虑,增强自信。高考与以往大大小小的考试并没什么两样,反倒较为科学、客观和公正。一般来说,只要准备充分,考出好成绩是没有问题的,完全没有必要将其神圣化而为此担心忧虑,整日忧心忡忡。 另外,还应转变成才观念,转换对落榜的认识,上大学深造并非是唯一的路,成才的道路千万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人才,不仅仅大学生是人才,落榜者只要刻苦钻研、努力拼搏,照样可以成才。 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自然会坦然面对考试,消除紧张与不安,做到“世事我曾抗争,成败不由我定”、“我已尽了力,考不上也问心无愧”、“考上最好、考不上仍有路”,而不会再为考不上便无路可走而焦躁不安、心烦意乱。 (3) 保持适当的动机 一般人也许认为,学习动机愈强烈,学习的积极性愈高,学习的效率也愈佳。但事实并非如此。有时学习动机过于强烈,学习效率反而会有所下降。这与人的情绪紧张、焦虑有关。学习活动中低限度的焦虑是必要的,但过度紧张,往往发挥不出正常水平,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上大学的动机过于强烈,那么进入考场,便会因情绪紧张而产生“怯潮现象,降低了记忆和思维效率,以致连平时较为熟悉的题目都回答不出来。当然,如果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缺乏获胜的动机,也是考不好的。正确的作法是,保持适当的学习和考试动机。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处于最佳水平时,才会使学习活动产生最佳效果。 (4) 努力学习之余,学会休闲 紧张、繁重的复习难免有时会使人神经紧张、精神压抑,此时,最好能暂时丢下书本漫步于户外,看春华秋实,听蝉鸣鸟啼,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从而达到调适紧张心态的目的。

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修订稿

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浙江上虞中学陈桂芬(312300) 纵观自1995年至今十年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题,无论从其考查目的与要求、测试形式与题型、分值安排与分布,还是考查重点等诸多方面都比较稳定,既体现了高考稳中有变及考查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原则,又有利于加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还有利于提高高考文言文复习的有效性,因而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得分率总是高于现代文。但是,静观目前高考文言文复习的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至少仍存在四大误区。 一、重课外讲练,轻课本复习 因为高考文言文命题取材之于课外,特别是近两年高考文言文命题材料与模拟卷确有撞车现象,所以致使有的语文教师在高考文言文复习时,热衷于课外文言语段的讲练,满怀侥幸心理,而将课内教材的复习丢弃一边,在复习中犯了方向性错误。 从近几年高考文言文命题情况来看,试题所涉及到的实词、虚词以及文化常识,越来越贴近教材。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秘书张伟明曾撰文《语文高考和教学改革》,文中指出:“文言文试题的段子虽然选自课本以外,但所考查的知识却都是在课文以内。否则就强人所难,测试的效果也不好。”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充分体现了“段子选自课外,知识都在课内”的命题思路。其中文言虚词测试题的8个句子中,有3个句子直接来自课文;文言实词的考查也大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例如:2004年浙江高考试卷的第12题就有三个选项的句子直接来自课文:“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以金笼进上”(《促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又如,2001年全国高考试卷第11题,要求选出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项。如果有从课内找答案的思路,做题自然就不难了。《涉江》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句中的“乘”课文明确注解:“登”。如果能再稍稍联系选文的语境,就不难看出C项“使老弱女子乘.城”中的“乘”解释为“巡视”是错误的,应理解为:“登”、“登上”。 既然,今后一段时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将立足于中学文言文教材又稍高于教材,即所谓的“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那么,高考文言文复习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首先立足教材:要认真复习课文,特别注意有关史传、

考前三个月如何制定数量关系复习计划

考前三个月如何制定数量关系复习计划 距离考试还有大约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的时间不长不短,是否能取得好成绩关键就在这考前最后一段时间里。因此需制定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 首先,你需要在最多一个月的时间里,翻看资料书或者讲义,同时做些专项练习,检查下常考的各类题型,还有没有没能真正掌握的章节,及时查漏补缺,同时进一步夯实基础。其次,在接下来直至考前十天的时间里,建议大家做一些真题,把平时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做题中,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两天或者三天做一套真题,上午行测下午申论真题演练,晚上以及第二天总结;同时建立错题集,把易错题整理下来。最后,考前最后十天,模拟考场考试,上午9点至11点模拟一套行测试题,下午2点到5点模拟一套申论试题,让自己并保持这种状态直至考试。 接下来再给大家提供几点在数量关系准备与考试方面的建议: 摆正心态。很多同学一开始就没有把数量关系列入整个复习计划内,认为数量关系较难,直接没有学习数量关系这一模块,或者准备把数量关系放在最后,有时间就做几个题,没时间直接蒙。据统计,70%甚至以上的考生能在120分钟内完成省考全部的120道题,你的竞争对手是从容的完成所有题,你在最开始的时间就感觉自己做不完,准备最后有时间就看看没时间就完全蒙,认真做题和边蒙边做肯定是有区别的。孔子曰:取乎其上得乎其;取乎其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就告诉我们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如果你事先计算出,自己的努力刚好够达到某一目标,那么别人的竞争,再加上你努力过程中遇到的意外困难,都会让你事实上刚好不能实现期望值。每一个模块的存在都有原因,每个题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分值,考试还没开始,你就自己放弃了一个模块,如何能够取得好成绩! 克服恐惧心理。在部分考生心里已经把数量关系这一模块悄悄地贴上了“难”那么一个标签,这种做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无论是数量关系还是其他模块,每个模块的题都是有难易梯度的,不会哪个模块的题全部都简单,也不会哪个模块的题都难,可能对于部分同学数量关系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是也肯定有简单题,如果同学们之前认真学习了这一模块,是可以搞定12道左右的试题(也就是战略性的放弃3道)。 取舍有得。在考场上时间较紧,建议先做稍简单的题目,如果有题目一时间解答不出来,不妨先暂时放弃,等你把所有题目完成再回头去思考,千万不要因为一道题影响整场考试。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己情况,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高效率的学习,最终取的好成绩。

201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0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理 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 2O 的产生停止 B. 2CO 的固定加快 C. ATP/ADP 比值下降 D. NADPH/NADP +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2Ⅰ和4Ⅰ必须是纯合子 B. 1Ⅱ、1Ⅲ和4Ⅲ必须是纯合子 C. 2Ⅱ、3Ⅱ、2Ⅲ和3Ⅲ必须是杂合子 D. 4Ⅱ、5Ⅱ、1Ⅳ和2Ⅳ必须是杂合子 6. 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 病毒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C. 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 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9. 已知分解1 mol 22H O 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22H O 分解的机理为 222I O H O I H O --??→++ 慢 2222IO O O O I H H --??++→+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考生在高考前要做的准备工作

考生在高考前要做的准备工作 高考考前准备对成功考试来说也十分重要,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考前准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到底就是胜利。高考进入冲刺阶段,也是备考最关键的阶段,对学生的心理、体力、耐力都是一次考验。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鼓劲工作,学生要敢于面对备考中的种种困难。 二、劳逸结合,回归教材。进入最后阶段,要特别高考考前准备对成功考试来说也十分重要,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考前准备应注意以下几点:要对前阶段的复习内容进行“回头看”,不要再大量的练习,而是应该回归课本,尤其是综合科目,要更加注意夯实基础,熟悉课本中的主干知识。 三、注意饮食卫生,保证充沛体力。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的心理压力也在增大,因此在饮食方面要加以注意,不要挑食,要注意营养的搭配。考前几天和考试当中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四、准备好考试用具。一定要按考生须知中强调的考试用具备齐、备足。要准备好2B 铅笔和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中性黑色签字笔),要到信得过的文具商店购买。最后几次考试要练习使用这两种笔答题。上考场时要认真检查所有考试用具是否带齐。 考前的话 考生应于6月6日下午,到考点查看自己所在的考场,熟悉考点环境,对考点的各类设施做到心中有数,包括考点办公室、医务室、饮水处、存车处、厕所等位置都要清楚。 △备齐考试用品

《准考证》是进入考场的有效证件,必须妥善保存。( 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建议,考生可以找一条喜欢的丝带,把准考证挂在脖子前,以防丢失、遗忘。) 文具:2B 铅笔、书写蓝(黑)颜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等。 特别提醒:涂答题卡使用的铅笔削得太细,会延长涂卡时间,建议把铅笔削成扁扁的“鸭嘴”型,涂卡时,一抹就可覆盖选项。 水:很多经历过高考的同学反映,考试时很少感觉口渴找水喝,但是部分同学平时上课有带水的习惯,如果没有带水,感觉少些什么,带上自己习惯的水杯,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遇到卡壳的题,也可以象征性地喝口水,放松一下。 雨具:考试前两天考生或家长应注意天气预报,了解高考当天的天气情况,如果有雨,提前准备好雨具。 如果高考当天温度较高,应准备舒适、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如棉、麻质地,避免考场中暑。 △调整状态 其实很多考生都清楚,考前最后一天看书,不会对自己的能力有多少提高,但是为了保持状态,考生还是应该适当看书、调整。不必打破日常生活规律而刻意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高三学生通常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身体的生物钟已经从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种节奏,突然打破了这种规律反而会感到不适。所以考生只要按照日常习惯稍提前一些休息就可以了。有些学生为了放松情绪而去跳迪斯科、玩电子游戏,这是绝对不可行的。 △适当复习

浅谈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211983943.html, 浅谈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 作者:黄翠雅 来源:《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第20期 摘要:文言文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学生掌握语文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借助文言文体会优秀传统思想,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这样的教学背景,给文言文教学和备考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高考角度,就文言文备考策略进行了探讨、总结,希望能对高中文言文备考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考 ;文言文 ;备考策略 作为一种古老的书面语言,文言文体现了古代汉语的精髓和气质。文言文具有古朴典雅、意蕴万千的特点,它在历史传承、文化血脉延续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与考试中,文言文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改革力度不断增大,文言文备考难度不断增加。在文言文备考中,科学的备考策略和积极的备考方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高考文言文备考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重视文言文断句复习策略 纵观近五年各地的语文高考试卷,可以发现文言文断句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文言文断句是根据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对考查语段进行语意和语气的分隔。文言文断句主要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等内容的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句式判断能力和语气分析能力,考查的方式主要是选择题和直接给出句子判断。因此,在文言文备考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文言文断句练习,为学生讲述更多句式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识别各种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以及省略句等四种比较特殊的文言文句式。教师应结合相关习题开展复习备考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掌握文言文断句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 二、关注人物传记类文言文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是语文高考的重点。从最近五年的高考考題来看,几乎每年的语文高考考题中,都出现了人物传记类文言阅读题。从内容来看,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大都是围绕人物某一方面的思想性格来出题的。人物传记节选,是一个新题型,这个题型传递出的信息是“文言文阅读选文类型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复习中,选文类型也不应该再局限于同一篇文章”。人物传记节选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人物的思想性格,如英勇善战、廉洁自律等,考题内容则以语段内容分析、主旨理解为主,难度不大,但是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高考选材特

2017版考前三个月(江苏专版)高考生物考前抢分必做

四、生态类 一、近六年考查角度剖析年份题号 31 (文字表述) 考查角度以冻原生态系统的特点为背景,考查物种丰富度的概念,分析土壤有机物质积累的原 因以及用能量流动的特点解释食物链不会很长的原因。 31 (表格类) 本题考查种群的年龄组成、种群密度和能量流动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 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种群密度的估算、生物2015 全国Ⅱ 31 (文字表述) 的种间关系、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 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的 能力。 新课标全国Ⅰ 2014 新课标全国Ⅱ 31 (表格类) 30 (文字表述) 本 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定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不同群落的结 构特点等,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能够依据能量流动特点绘出食物网,以及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判断,生态系统的功能及 物质循环的概念的识记。 本题以常绿阔叶林的恢复为背景,考查群落的结构和演新课标全国Ⅰ 2013 32 (表格类) 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群落演替的类型及结果;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能准确判断影响动植物垂直分层的因素;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

新课标全国Ⅱ 新课标全国 31 (文字表述) 32 (文字表述) 此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的基本知识,回归教材。 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和“鹿角效应”的模拟实验分析,对实验的分析是本题的难点,解题时要从实验的目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分1 2016 丙卷全国Ⅰ 2012 析入手。 本题的知识点是根据题干信息写出生态系统的食物网,2011 新课标全国 31 (文字表述) 根据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分析其种间关系,人类活动对野兔种内斗争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掌握是解题的基础。 二、基本模型回归 1.种群的特征内涵及相互关系。 2.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及其成因和应用。 3.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相关应用与分析。 4.群落的结构类型、特点及相互关系。 5.群落的演替及其相关规律辨析。 6.生态系统的成分及食物网分析。 7.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考查,特别是能量流动图解、物质循环图解和信息传递图解。 8.辨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原理及相关调节机制分析。 三、热点模型预测热点模型一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规律辨析 1.请根据下图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的趋势。

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doc

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浙江上虞中学陈桂芬(312300) 纵观自1995年至今十年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题,无论从其考查目的与要求、测试形式与题型、分值安排与分布,还是考查重点等诸多方面都比较稳定,既体现了高考稳中有变及考查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原则,又有利于加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还有利于提高高考文言文复习的有效性,因而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得分率总是高于现代文。但是,静观目前高考文言文复习的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至少仍存在四大误区。 一、重课外讲练,轻课本复习 因为高考文言文命题取材之于课外,特别是近两年高考文言文命题材料与模拟卷确有撞车现象,所以致使有的语文教师在高考文言文复习时,热衷于课外文言语段的讲练,满怀侥幸心理,而将课内教材的复习丢弃一边,在复习中犯了方向性错误。 从近几年高考文言文命题情况来看,试题所涉及到的实词、虚词以及文化常识,越来越贴近教材。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秘书张伟明曾撰文《语文高考和教学改革》,文中指出:“文言文试题的段子虽然选自课本以外,但所考查的知识却都是在课文以内。否则就强人所难,测试的效果也不好。”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充分体现了“段子选自课外,知识都在课内”的命题思路。其中文言虚词测试题的8个句子中,有3个句子直接来自课文;文言实词的考查也大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例如:2004年浙江高考试卷的第12题就有三个选项的句子直接来自课文:“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以金笼进上”(《促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又如,2001年全国高考试卷第11题,要求选出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项。如果有从课内找答案的思路,做题自然就不难了。《涉江》一诗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