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探索
摘要:
本文就技工院校创新办学模式,真正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并根据笔者工作的亲身经历列举了四种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阐述。1、举办各专业冠名班;2、把学校办成企业的的培训基地;3、举办工作室培养项目技能人才;4、举办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有企的联合办学模式。
内容:
当前,对于技工院校培养的各种技能人才,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时间较长,技术与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社会化。对于这些问题,技工院校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都在对现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改良,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而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多半是单向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这将无益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的深化。现就创新办学模式,真正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总结如下几种方式:
一、举办各专业冠名班
冠名班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签订用人协议,按企业用工标准,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招收若干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冠以企业名称。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我们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针对性强,学习兴趣高,学生既能了解企业的
实际,又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工艺流程,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进入角色迅速,非常受企业欢迎。
经贸系合作办学的典型企业是京博集团。学院与公司在彼此深入调研、沟通交流,增进互信的基础上,于2012年正式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在招生招工、人才培养、资源利用、文化建设、产学研用等领域全面对接融合。
校企双方共同招生招工,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和方案,组成招生小组,到所在地滨州博兴等周边学校,通过共同宣讲和组织高三毕业生到学院、公司参观等形式,使学生全面了解校企双方。学生入学前与京博集团签订就业意向,入学后编入“京博班”,并由京博集团提供单项奖学金。这种“双录取”的方式让考生和家长吃了定心丸,不再为就业担心。
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在学期间,由校企双方共商培养事宜,京博集团派出技术骨干到学院任兼职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建设专业。除了“京博班”的共同培养外,学院还邀请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开展就业咨询和就业讲座,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京博模式营造了“一入学校门,就是企业人”的浓厚氛围,学生的学习责任和企业归属感得到强化。
二、把学校办成企业的的培训学校
2010年经贸系与淄博市知味斋集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成立了知味斋商学院。合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双方从学院即将毕业的
在校生中遴选部分优秀学生组建“知味斋班”,学生在经过短期培训后到知味斋大酒店就业。由于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扎实,受到酒店充分信任。第二阶段:校企双方决定深入合作,走“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路子,在招生招工、人才培养、资源利用、文化建设、产学研用等领域全面对接融合。双方合作共同研究教学,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三、举办工作室培养项目技能人才
为使学生尽早接触工作岗位,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学生综合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技工院校应该建立“产学一体化”工作室,经营方式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由学校、企业、教师各按一定比例投资入股,利益按股分配,实行工作室主任负责制。实施工作室制度将极大地调动了各方积极性,首先,对于学生来说,建立个性化工作室,它给与了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的自由,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效果明显。目前,经贸系已尝试建立电子商务的工作室;其次,对于教师来说,打破了平均主义,建立了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利于教师的个性发挥、教学积极性的提高、责任制的建立和市场理念的形成;第三,对于企业来说,工作室既为企业提供了人力和智力资源,又为企业提供了生产基地,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通过设计工作室的建立,全面检验了专业教学效果,提升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为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企业互动搭建了平台。
四、举办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有企的联合办学模式
淄博市技师学院机械厂作为学院成立的企业,在五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校企通过积极协商和严格论证,联合组建具有深层次校企合作特色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将直接带动学院机械类专业学生在真正的企业生产实际环境中实习,实现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改变了过去将大料加工小、小料加工废的“空对空”实习实训模式,进而避免材料和能源的大量浪费,并有效的改变了学生厌倦实习和缺乏责任感的状况。学院通过建立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研发团队,既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和研发能力,提高了教师及学院的知名度,又将有力地支援企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利于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学校工厂化、工厂教室化”的全新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教师、企业和学校各得其所,实现了多方共赢。
上述几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各具特色,能够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有利于技工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能力的对接,满足了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是对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都有益的举措,更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关系提供了经验。